文獻選集

十六和十七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裡的中國景觀文獻選編之二十一
征服馬魯古群島
CONQUISTA DAS ILHAS MOLUCAS
第一版/馬德里/一六○九年

巴托洛梅·萊昂納多·德·阿亨索拉
Bartolomé Leonardo de Argensola

《征服馬魯古群島》一書封面

(馬德里,1609年)

歐羅巴戰士

膠版紙品(57.5×130.5cm) (日本)群馬縣Mampuku-ji藏

西班牙人巴托洛梅·萊昂納多·德·阿亨索拉(1562-1635)曾任教會要職,在文學方面也成就卓著。他的傑出作品之一《征服馬魯古群島》,是應西班牙印度委員會主席的要求撰寫的,於1609年在馬德里出版。作者在書中描寫了1606年以前馬魯古群島與歐洲的複雜關係,特別著重介紹了該群島的地理和種族狀況。巴托洛梅·萊昂納多大量引用了塞維利亞檔案館保存的葡萄牙資料,也涉獵了我們一些歷史學家的文章,例如若奧·德·巴羅斯(見本書第9篇)、安東尼奧·加爾旺和迪奧戈·多·科托的作品。

《征服》一書是歐洲出版的第一部關於馬魯古群島的著作。從1512年開始,葡萄牙船隻便定期前往這個遙遠的東方群島。在幾十年裡,這個群島一直是伊比利亞各王室爭奪的目標。這部大量引用葡人提供資料的著作在葡萄牙卻鮮為人知,即使在葡萄牙專業研究人員之中也是如此,時至今日還沒有任何部份或全部的譯文出現。這裡抄錄的段落系統地介紹了中國,而中國一直是西班牙征服者們覬覦的東方地區之一,尤其是在他們把菲律賓變成其殖民地之後。

所用資料來源: 巴托洛梅·萊昂納多·德·阿亨索拉: 《征服馬魯古群島》,馬德里,米拉瓜諾和波利菲諾出版社,1992年,頁146-151,從西班牙文譯出。對於不太清楚的地方補充了一些文字,用方括號標出。

對中國的描寫

用拉丁文和其他常用語文撰寫的歷史都已經談論過這個問題,因此我們不得不簡略地加以敘述。

被稱為中國人的西納人(Sinas)的地區是亞洲的最後一塊土地。它的東面和南面是古時稱作塞里科(Serico)的大洋(1);西面與外印度相連;北方與馬薩格泰人(Masságetas)和西徐亞人(Citas)(2)為鄰。中國人將其帝國擴展到令人肅然起敬的地步,這一點在其歷史書籍、文學和古代傳説中都提到了;在不僅有至今尚存的表示其主權的廢墟上那些豪華建築物遣跡作證,而且今天已不在其統治下的當時的一些省份中保存的多年無人居住的城市也表明了這一點(3)。許多〔這樣的城市〕以中國名字命名〔其居民〕并且承認是中國人的後裔。

但是,那個巨大的帝國因為太大而感到負擔沉重,因為太勞心費神而感到厭倦(迦太基人處於同樣狀況時出於同樣的原因也有同樣意向),像一個審慎的病人一樣,為了避免更大的災禍就要放血、消減臃腫,所以就把管轄範圍限制在人力所及的界限之內,讓國王的光輝能普照全國,讓國王的旨意能傳達給全體人民,而如果國土太大超過了可能的活動能力就做不到這一點。於是頒佈了命令,未經大法官批准任何人不得離開中國;一些幅員遼闊的省份脱離了中國,但這些地方由於實施暴政和有人造反而連年戰事不斷,最終被有勢力的人所統治。因此,印度各國王被迫不得不放下武器,不再忠於任何人,長期互相爭鬥,直至被另一個更強大的政權所征服(4)

中國有十五個王國,或者説十五個非常遼闊的省份,每個都有自己的都城或省會;它們大部份位於地中海(5)。由於處於氣候溫和地帶,有充足的陽光照射,〔中國的〕土地上天空晴朗,空氣清新;這些有利條件使它土地肥沃,每年兩至三熟。再加上農夫辛勤耕作,所以物產豐富;它的農夫數目極大,并且不得前往其他地方,所以人口成倍增加。在如此巨大的人群中不准任何人游手好閒;無所事事不僅是本人的恥辱也是對鄰人的不恭,而且為習俗所不容,受法律制裁。

這樣,農夫們不讓任何一小塊土地荒蕪: 河谷和峽谷種上葡萄和松樹;平地種稻米、燕麥、小麥和其他糧食;儘管那裡不像我們一樣用葡萄釀酒,但被他們儲存起來備用。他們用一種叫“cha”的草(6)泡出一種很好的熱飲料。日本人也喝這種飲料,因為它袪痰、治偏頭疼和膿腫等病症,并益壽延年。有的地區沒有橄欖,但那裡的人們絕不缺油類。一年四季草地和花園長滿水菓和鮮花。

河流可供大船航行,河中有鮮美的魚;海灘上種滿蔬菜;港口船來船往,人們需要的東西應有盡有;廣闊肥美的草場上有各種各樣羽毛的鳥類;很大的湖泊、樹林和山脈;黃金、白銀、鐵等等金屬源源不斷從礦山中開採出來;還有珍珠和〔寶〕石;還有〔用於製造瓷器的〕特殊泥土以及禦寒的珍貴毛皮;綢緞、毛、棉、麻、糖、蜜、琥珀、朱砂、漆……誰能數得完呢? 希臘和拉丁語作者們都沒有提到過的麝香,中國能大量生產,其產量比任何地方都多。

那裡的人們很喜歡禮品并且精於享樂。不過他們甚麼東西都出賣,而不購買任何大自然和藝術能向他們提供的吃穿用的東西,但熏衣服用的某些香料和印度的胡椒例外。要不是中國人對黃金和白銀有一種難以令人置信的慾望,他們就無須與外國做生意。從山裡的礦脈中開採出的以及從遙遠的省份帶來的金銀,他們都積攢起來,小心翼翼地埋藏在地下。

他們的公共和私人建築物有許多內容可講。那裡有二百多座極大的城市;稍小一些的鎮和城堡的數目更要多得多;每個村莊有三千多戶人家,房屋用磚或瓷磚建成。城市周圍有叢林、泉水和河流,矗立著有非常雄偉的柱子的高塔,還有許多別墅。那裡也有廟宇,雖然裡面的繪畫不整齊,但頗為珍貴,所畫人物各式各樣,都很醜陋,代表著魔鬼。但并非所有地方都有廟宇,因為許多地方不知道神和宗教。

他們認為生命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點,無一例外。遠古時代人們喝人血,吃生肉;後來理智佔了上風,超越了需要和喜好,於是發明了熟食,即用罐子或其他工具在火上把食物做熟。在人類裸體方面他們的説法也大致如此。他們認為,人所享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得來的,如果有人把宗教的約束強加到他們頭上,讓他們承認有甚麼東西高於大自然,那麼他們就會認為此人要壓制他們的自由。他們就用這種無視上帝和瘟疫般的無神論來抵禦我們的武器和傳教士宣揚的永生。

他們祇尊敬親生父母,儘管也有所區別;家庭中母親指合法妻子,對這位主婦真誠地尊敬;妾養在另外的住處。中國既有喜劇也有其他表演,因為他們喜歡在舞台上看自己古代的故事,不論是真實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如果必要的活,不難描繪一下他們的宴席、飲食、烏木或其他珍貴木材的椅子、船隻、戲劇、車子和座轎、步兵和騎兵……總之是他們獨有的習俗。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中國的公共和政治習俗,以有助於我們考慮菲律賓的一些事情,因為此時已開始以菲律賓為出發點收復我們的馬魯古群島了(7)。大官們被稱為“老爺”(8),國王從老爺當中挑選法官和顧問。執行國王權力的低級法官要處理一切案件,哪怕是最小的案件,這類官員多得不計其數。每個居民點內有五個權力較大的官員,他們都來自外省,以便在審判時不受感情影響。所有官員之中職位最高的是“都堂”(9),相當於歐洲的總督。在威嚴方面處於第二位的是布政使(10),他負責為國王徵收捐税,管理金庫,擁有許多書記官和其他輔助官員,所有官員的薪俸和賞賜都要經過他的手。接下來是按察使(11),他負責處理嚴重的刑事案件。海道(12)〔主管〕一切有關戰爭的事務;召募軍隊,製造戰船,但最主要的職責是不讓任何外國人進入內地居民點(13)。陸軍統領(14)的地位與海道不相上下,必須是熟悉軍事的人,因為海道常常委托他負責指揮戰爭。對其他官員我也瞭若指掌,在這裡不再多説他們的名稱和職位了。除了陸軍統領之外,所在這些官員都非常威風。〔王家〕顧問委員會由十位被選中的人組成,但在權力方面有大小之分。其中五位坐在〔國王〕右邊,其他的坐在另一邊。

國王常微服私訪法官和訴訟雙方以瞭解案情與審判是否得當,願意的時候還往往發表意見。當他表示態度時所有人都誠惶誠恐鴉雀無聲地聽候下達旨令。在離開法院時他會申斥一些人誇獎另一些人,獎賞一些人懲罰另一些人。

人們對朝廷官員和其他高官畢恭畢敬,誰都不敢正視他們。他們也總是板著臉,從不肯微笑一下打破嚴肅的表情。在路上經過時,人們看到他們總是那副樣子。他們與百姓的最大區別在於挎著帶金飾的大刀,頭戴黃色帽子。顧問委員會主席死後由其中最年長的法官代替。這些朝廷官員巡察各省撤換官員,此時他們肩上有國王的徽號,衣服前胸用金線綉著一條蛇。〔在各省〕巡視時不事張揚以減少開支。被選中為朝官就任大法官時往往由步兵和騎兵隊護衛,鼓樂齊嗚,大肆排場。街道和建築物用貝殼和其他飾物裝飾得富麗堂皇。訴訟、審判和法庭的一切費用都由王國金庫支付。朝廷官員們擔任總督或刺使,因為中國沒有公爵、侯爵、伯爵,任何顯要職位都在國王之下。

雖然與西徐亞接壤的地區人們信仰穆罕默德(15),但〔中國〕所有其他地區都崇拜偶像,把上帝當作俗物對待。他們相信動物與人一樣生生死死。他們以任何新東西都值得懷疑為政治藉口不顧一切地阻止外來宗教〔在那裡傳播〕,尤其抵制真正的宗教;他們討厭所不瞭解的東西,害怕真正的宗教,彷彿傳教者們是一支排列整齊的軍隊,手執武器擂著戰鼓向他們闖來。一些赤著腳、幾乎全身一絲不掛的人崇尚貧窮、宣揚以卑賤和和平為本的品德,即使這些人也嚇得他們魂不附體。如果我們想繼續講下去,如果不是已有不少書籍講過這些事,我們可以敘述不少這類情況來證明他們這種盲目的仇恨。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些民族及其鄰近的〔民族〕多麼需要上天拯救,他們必將因為如此固執而面臨危險。

讀者還應當考慮到,儘管傳播福音的使命摻雜著我們的船長和士兵們的貪婪和其他暴行,但這并不能減少其合理性。還應考慮到,如果陛下像中國人那樣,出於國家的原因(我們説過,已經覺察到要放棄亞洲那些地區),縮小王室的地理範圍,那麼宗教事業是不被允許的。我們的國王們是福音傳播者,是天主教的子孫;為保衛福音而進行的任何戰爭都是極其重要極其有益的,即便得到的省份空無一人也是如此。(16)另外,菲律賓的經驗表明,當地人非常馴順,很好地學習西班牙人及其耶穌會的榜樣,滿懷親切之情接受〔天主〕教,幫助那些力圖擴大天主教,把天主教帶到中國、日本、柬捕寨、棉蘭老(17)、馬魯古以及其他地區的教士們,那些地區要麼被原來的主人拋棄,被劃出其版圖之外,仍然信仰偶像崇拜或與魔鬼親善,或後來被穆罕默德教派所吸納(18)

主張保存那些省份的理由就在於此,因為從那裡以及許多其他地方得到的收入和財富都用於西班牙向傳教士們提供救援和幫助,以維持他們的生活和保障他們的安全。這還因為,中國的顧問委員會常常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後悔當初收縮了帝國的版圖。

〔在菲律賓〕沒有一年不受到中國軍隊的威脅(19),〔中國人〕徵募兵士,製造戰船,在船上舉行儀式向他們供奉的雕塑神像、太陽、星星祈禱,乞求戰勝佔領著那些他們不慎失去的土地的西班牙人(20)

 

范維信譯

 

中國商人夫婦

博克塞(C. K. Boxer):《16世紀的南中國》一書插圖(倫敦·1953年)

【註】

(1)作者是人文學家,常常使用自托勒密時代的古地理名稱。塞里斯即中國人,而塞里科即“絲綢之地”,指中國。

(2)根據古代地理學,馬薩格泰人和西徐亞人居住在黑海與鹹海之間的亞洲地區。

(3)作者在這裡肯定是指15世紀初中國龐大的船隊在亞洲各地留下的遺跡,一些16世紀的葡萄牙作者也都提到這一點。他指的是印度支那一些宏偉的空城,例如蒲甘和吳哥,這些地點我國的作者們也曾提及(見本書前面的第9篇)。

(4)這些説法對中國人15世紀初進行的海上遠航有些誇大。在那幾次遠航中,帝國的木船訪問了——而不是征服了——從印度支那沿海到非洲東海岸的許多東方強國。

(5)即“處於內陸”。

(6)係指茶。

(7)阿亨索拉發表這部作品時,以菲律賓為基地的西班牙人在馬六甲和澳門的葡萄牙人協助下與在南洋的荷蘭人進行激烈的鬥爭。1604年荷蘭人進攻蒂多雷島之後,葡萄牙和西班牙聯軍部份地收復了那個遙遠的群島上原有的地盤。

(8)“老爺”是對中國官員的尊稱。

(9)“都堂”即巡撫都堂,指一個省的總督。

(10)“布政使”為一省的財政官員。

(11)“按察使”為省法官。

(12)“海道”即海道副使,沿海守備隊指揮官。

(13)指“內陸”居民點。

(14)“陸軍統制”即陸軍指揮官。

(15)根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公元前五世紀)的説法,古代西徐亞位於黑海北部的第聶伯河河口至亞速海之間的地區。但是、在16世紀和17世紀,這一名稱在歐洲地理書籍中指中亞最遙遠的地區,其中有許多地方確實已伊斯蘭化了。

(16)阿亨索拉似乎以宣揚福音為由主張在遠東進行領土征服非常重要。在那些年中,西班牙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征服中國的計劃,但最後卻被王室拒絕。

(17)菲律賓南部大島,西班牙人征服該島時遇到了一些武裝抵抗,這與在菲律賓群島幾乎所有其他的島嶼所遇到的情況相反。

(18)作者錯誤地認為,所有這些地域都曾在中國統治之下。不錯,中國文明的影響遍及整個遠東,但中國從未正式佔領這些地區。正如阿亨索拉所説,南洋許多地區在17世紀初都伊斯蘭化了。

(19)那些年中,菲律賓常常傳説中國可能入侵該群島以推翻西班牙人的統治。

(20)巴托洛梅萊昂納多堅決主張保持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存在,在他給王室的辯護書的字裡行間透露,西班牙有一種意見主張放棄那些遙遠的領地。

本冊第 131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