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選集

十六和十七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裡的中國景觀文獻選編之七
葡萄牙人發現和征服印度史
HISTÓRIA DO DESCOBRIMENTO ECONQUISTA DA ÍNDIA PELOS PORTUGUESES: LIVRO IV
第四卷第一版/科英布拉/一五五三年

費爾南·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
Fernão Lopes de Castanheda

費爾南·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於1528年抵達印度,在那裡住了近十年時間。一位目擊者說,他受葡萄牙國王若昂三世派遣抵達那裡撰寫《在那裡發生的事情》(迪歐哥·多·孔托,第四年代);但他祇能做一些回顧性的推斷而已。1538年,他回到了葡萄牙。從此他在科英布拉大學擔任微不足道的職務。他一直在這個城市居住,直至1559年去世。然而,他於1551-1554年期間在這個城市發表了關於葡萄牙人發現和征服印度歷史的八部頭鉅著。

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似乎利用了他在東方居住之便記錄了由我們葡萄牙人在那裡製造的事件。他在那裡除了遊覽無數亞洲沿海地區,還採訪了許多因參與處理事件而“熟知情況的頭領和貴族”。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這是其浩瀚歷史書卷的關鍵所在。他同樣表示撰寫了大量“書信和梗概介紹”,儘管他沒有說明取得這些文獻資料的方式(第一卷,序言)。與他的同時代人、歷史編纂學者若昂·德·巴羅斯相反,費爾南·洛佩斯並非過多關注其記載的事件在空間和文化上的協調性,但說他輕視了對地理學和種族學的研究似乎有失公正。事實上,在論述葡萄牙人與許多亞洲地區最初接觸之前,我們這位作者已大致介紹了當地地理概況,及其突出的社會和文化概況。儘管他採用的是提綱挈領的方式,費爾南·卡斯塔內達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資料一直被認為是有價值的和嚴謹的,為其撰寫的歷史增添了極其生動的畫面。

1553年末在科英布拉發表的該史著第四卷包括了葡萄牙向“天國”首次大進發的時期。這次進發在很多年以前由費爾南·佩雷斯·德·安得拉德統領(第四卷第27-31章)。他對主要事件的描述作了篇幅不長,但相當正確的補充,其一般內容以中國為背景,特殊內容以廣東為背景。葡萄牙首次詳細出版了鮮為人知的關於中國文明的情況。關於這些情況的報告以前祇是以與海外擴張有關的某種形式流傳,而如今由於這位埃斯卡拉歷史學家的努力而得以廣泛傳播。至今還在討論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是否到過中國。儘管有人說他經歷過長途的旅行——如狄區戈·多·科多,但這種情景很可能是同到過廣州的葡萄牙人一起描寫的。

費爾南·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 《葡萄牙人發現和征服印度史》第一冊首版封面

科英布拉·1551年

使用稿源: 費爾南·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1979年波爾圖Lello & Irmão出版社曼努埃爾·洛佩斯·德·阿爾美達出版的《葡萄牙人發現和征服印度史》一書兩卷,頁912-914和頁918-919。部分抄寫。改寫成現代文,並對某些段落進行了展述。方括號裡的字眼是新添的,以便於現代讀者理解原著內容。

中華帝國

據説,它是一個非常大的省份,它需要所有食品,包括各種西班牙水菓。在那裡有許多金、銀和各種金屬的礦山。那裡出產許多蠶絲——用這種非常精細的蠶絲可以製成各種綾羅綢緞。有大黃、樟腦、桂皮、水銀、瓷器。這些東西都由中國商人經營,他們人數很多,十分富有。他們乘坐大帆船飄洋過海,到達異鄉。還有許多麝香和琥珀(2)。他們居住在城牆高築、城堡林立、護城河(3)衛護之下的許多大城市之中,城市裡有富麗堂皇的建築、廟宇和住宅。儘管種種迹象表明在這片土地上居住着基督教徒,但他們卻依然如故(4)

他們祇相信天帝,(5)並認為他是世界的創造者;他們相信三位男神仙,無論是誰,他們都是男人的化身。(6)他們相信兩位女神仙,認為她們是聖人。一位叫天后阿媽,認為她是航海者的捍衛者。(7)另一個叫做觀音菩薩,有人説她是一位中國國王的女兒,離家出走過着獨身生活;有人選她作大地保護神;從她的畫像中可以看到一隻紅嘴鴿子(8)。還有其他一些他們所信服的神仙,這些神仙都可在廟宇裡看到(9),歷史學家説這些廟宇的外表像埃及的金字塔(10),裝飾得異常富麗堂皇,而這些人物形象置放在木製的高台上。

廟宇裡住着僧侶,他們恭敬天帝,為老百姓做佛事。廟宇裡各種裝飾絢麗奪目,就像我們的牧師做彌撒那樣。他們三人在高台上讀書唸經,就像我們牧師唸拉丁文一樣誰也不懂是什麼意思。(11)這些廟宇像我們的修道院一樣有臥室、廻廊(12)和其它房間,還有太陽鐘和鑄有非常精細的鑲金文字的金屬鐘,他們拿木錘敲打它。僧侶穿着黃色長袍,頭髮剃光。他們除了吃的沒有任何收入。有些僧侶不吃魚肉。這就像修士院和修女院一樣(13)

中國人有自己的語言,而發音像德語(14)。他們無論是男還是女都那麼純潔和神態自若。他們中間有諳熟各種學科的文人,他們都在出版許多好書的公立學校唸過書。這些中國人無論在文科方面還是在機械方面都具有獨到的聰明才智,在那裡不乏製造各種手工傑作的能工巧匠。我們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珍寶箱、編織籃和其它十分精細的物品可見一斑。他們一般都使用世界上的各種禮貌待客(15)。他們認為,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沒有其它地方會這樣。他們無論在吃的方面還是穿的方面皆相處十分融洽。他們圍坐在高高的桌子旁吃飯,使用桌布、餐巾和刀,食品分放在小盤子裡(16),他們吃東西都用叉,這是為了乾淨(17)。他們的體魄經不起打仗,但裝備良好,有盔甲(18)、寶劍、(19)戈、矛和箭,還有一些鐵炮。當官的貴族騎馬行走,他們上街則把行路的百姓趕走。

他們對年長者十分聽從,對國王規定的制度絕對服從。中國的國王無論從財務上還是從人員的控制上皆無與倫比。人們稱其為“天子和世界的主宰”(20)。有句話叫做“國泰民安”和“萬眾一心”。伺候他的人須被閹割(21)。他有許多妻室和妃子,她們都居住在高牆之內,都有自己的獨立住宅。國王有其院宅。國王的妻室和妃子均由宮女和太監侍候(22)。古代的中國國王由選舉產生,但從前不久開始由任何妻室的長子繼承(23)。其他沒有繼承王位的兒子則守候在其他城市,在那裡統領軍隊,與妻室共享天倫之樂,他們同樣過着十分奢侈的生活。但他們沒有國王的許可不能離開那裡。他們外出坐轎(24),返回時從不走老路。

國王頒佈法令,對逃離中國者處以死刑,因為他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且人們豐衣足食,離開中國即意味着背叛(25)。離開中國謀生的中國人大都居住在Veniaga島(26),此島距離中國沿海最大海港城市廣州18海里。

中國國王不處理任何政務,所有事務均由他控制的官員處理。在司法方面,有三位叫做閣老(27)的大文人主持,其中一位叫大閣老,一位叫中閣老,另一位叫小閣老。他們都是被許多善良人所認同的年長者,無論學識上還是良知上,他們擔任此職無可非議。他們在開始時往往祇擔任低級職務,然後陞至都堂(28)及按察使(29),再由按察使陞至最高官位閣老。閣老這個職位都由社會地位低下,但年長、善良和有學問的人士擔任。(30)

還有其他一些官職,如都堂、總管(31)和總兵(32)。由擔任此職務的三人共同管理城市。其中,最主要的是都堂,此職都由年長、善良和有學問的人擔任: 其次是總兵,他是軍隊的統領,不是文人;最後才是總管,他主管財務。此外還有御使(33),擔任此職的必須是有學問的善良人,他協助都堂處理司法事務,進行國王批准的案件審理和調查,具有很大的權力,其任職期限不超過一年。其他職務的任職期限為三年。

還有職位較低的職務,如布政使(34),按察使(35),都司(36),海道副使(37),備倭都指揮(38),他們是船隊的頭領和提舉(39),但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也不知道他們之間的職務大小。這些官員外出都坐轎,轎的規格根據各人的職位大小有所不同。此外,他們也可根據舉在前面的寫上官職名稱的木牌加以識別。最講究的轎子是三圈黃色絲綢頂蓬轎,最低級的是兩圈或三圈黑色塔夫綢頂蓬轎。他們外出都有武士相隨。進入他們管轄的城市,都有大小不同的禮儀,每到一處,就有人在前面鳴鑼開道。御使到來時,則把行人全部趕走。(40)

廣州城

備倭都指揮讓他(費爾南·佩雷斯·德·安德拉德)派一名領航員把他送往廣州城。據他説那裡有一條十分美麗的河流,河中有諸多小島,有些小島漲潮時被大水淹沒。每個島嶼都那麼葱蘢翠綠,成群的野鴨在那裡覓食,一個個建得像房子似的大木筏和島嶼相連,野鴨從木筏的門口自由飛翔出入。在該河流域,許多地方築有圍牆,裡面有耕地、菜地和許多花圃,總之,所有的土地都被充份利用了。因此,那裡豐衣足食。三到七英尋寬的河流(41)從城邊流過,在那裡可停泊大型船隻。

城市似乎比埃沃拉要大,並築有五英尋高的城牆,城牆兩面由紅色大塊石頭砌成。城牆中間則用土夯實,城牆上設有瞭望孔和槍眼。城市〔長宮〕經常下令清除城牆雜草。這座城牆上建有七十八個瞭望塔,每個瞭望塔都有一根用樹榦做成的旗桿,每逢過節都懸掛旗幟。城牆四周有七個城門,每個城門有四扇大門關閉着。每扇大門上都有瞭望孔,大門內側則以鐵板加固。然而,這鐵板與其説是為了加固,還不如説是為了好看。每個城門上方都有很大的值勤房,可以容納五百人。值勤衛士使用各種防禦性和攻擊性的武器日日夜夜地守衛在那裡。

城牆的某部份已失修。我説過城牆是那麼高大而且又用土夯實。城牆外有一條寬闊而美麗的護城河。因護城河地勢較高,城內的水不可能到達那裡,顯然,護城河裡的水是從那條河流而來。這條護城河有七座與城門相連的大橋。整個城市除了布政使的住宅外沒有任何其他城堡。都堂不在時,由布政使管理城市。

這些住宅看起來十分結實,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些住宅都是土坯房,因為整個城市的房屋都是如此,原因不得而知。這些房屋都是土坯牆,牆面抹上石灰漿(42),牆內則用大片木料加固,並油漆得十分漂亮。所有住宅都帶設有祭壇裝飾掛着中國人崇拜的偶像的房間。所有住宅都有院子,院內地面鋪着好看的石板,院內水井的水質並不好。大部份住宅的大門口都有大樹遮陽。城市裡還有許多官員住的房子,外表十分漂亮。所有街道頭尾都有類似凱旋門的木製牌樓,加工十分精細,也油漆得十分漂亮(43)。城市內還有許多廟宇,寺院和教堂,那裡的水質十分清澈。

這個城市有一片狹長的郊區,一直延伸到河邊。那裡居住着無數平民、中國話稱做官吏(44)的貴族、商人和手工業者。那裡出售的東西十分精巧,簡直令人讚嘆。城門日落而閉,日出而開。這主要是因為那裡有許多盜賊。無論在郊區還是在城市裡,管理得都那麼嚴密,這與歐洲沒有什麼兩樣。中華帝國法令規定除了中國人不容許任何外國人進入該城。所以,就像剛才我所説的有無數的平民。在此河流和護城河中連綿不斷排列着無數的船隻,船上擠滿人。許多人還以船為家。由此可見,城市裡的人會和船上的人一樣擁擠。這並不奇怪,因為那裡既沒有瘟疫,也沒有戰爭和饑荒。(45)

張 公譯

 

費爾南·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 《葡萄牙人發現和征服印度史》第一冊再版封面

(科英布拉·1554年)

【註】

(1)許多16世紀的作家,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賈梅士,用西班牙這一地名來説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

(2)和卡斯塔內達所説的相反,琥珀是一種抹香鯨的腸結石,在中國並不多見。以前,它因渲染得那樣地能返老還童而受到上層人的青睞。

(3)即護城河。

(4)16世紀作家竭力尋找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開闢的新大陸之間的相似之處。所以,所有表現出與歐洲實際情況有某些相似之處的宗教形式會直接反映出傳教士聖多梅大力鼓吹的古代基督信仰的痕迹。

(5)中國人信奉“天”,這和西方關於“天”的觀念基本相似。

(6)即“守護神”。

(7)天后阿媽,特別是廣東沿海漁民出海時供奉的佛教保護神。有些學者認為,此神的名稱與澳門地名Macau有關。

(8)觀音菩薩是佛教仁慈神仙,當時在全中國十分受崇拜。

(9)廟宇: 佛教塔或寺院。

(10)奇怪地提到古埃及,此可見於卡斯塔耶達的人文文學作品。

(11)這是歐洲通用語拉丁語和中國官話之間的奇怪相似之處,中國官話也在整個中華帝國通用。

(12)即廻廊。

(13)洛佩斯·德·卡斯塔內達是第一位描寫中國佛教並在葡萄牙出版的作者。他的筆記系統地將佛教與基督教作了比較。這似乎表明向他提供情況的人是猶太神父。

(14)奇怪的是,那時一些葡萄牙作者把廣東地區的口語發音與德語相比。

(15)文藝復興時期policia的概念大約相當於civilidade(文明禮貌)之意。

(16)即“小盤子”。

(17)卡斯塔內達沒有提及中國人使用筷子之事似乎可以證明他沒有到過中國。

(18)盔甲是保護胸部的服裝。

(19)即“寶劍”。

(20)中國最高統治者被傳統地稱為“天子”。

(21)太監階層那時在皇宮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皇帝和其他社會階層之間起到中介作用。

(22)葡萄牙人第一次提到紫禁城。

(23)多梅·皮雷斯以前曾講到過中國皇帝由“選舉”產生。可對照《葡國魂》中的詩句(第一篇)。中國每個朝代都採用自己的繼承方式。然而同時有幾人候選登基也並不少見。

(24)即“轎子”。

(25)卡斯塔內達的觀察是對的,因為在中國有嚴厲的對外關係法令。但是,有關皇令並不能時時在某些省份暢通無阻,葡萄牙人從中得到了好處。

(26)Veniaga島一直被認為是Tamão(大茅)島,但也許這種名稱是葡萄牙人給這個廣東沿海島嶼起的。葡萄牙人在那個島上與臨近的廣州城的商人做生意。

(27)閣老: 大顧問。實際上,閣老共有七位,共主六部一直屬皇帝之下的最高決策機構。

(28)都堂(即巡撫都堂):一個省的統治者。

(29)按察使: 省法官。

(30)從理論上來講,中國的公務員階層向每一個公民開放,他們須進行讀書和考試合格才能進入此階層,與他們的社會出身無關。

(31)總管: 主管省財務。

(32)總兵: 主管省軍隊。

(33)御使: 具有欽差大臣之職能。

(34)布政使: 省司庫。

(35)也許是按察使。(外文有誤,譯者注)

(36)都司: 省軍隊高級官員。

(37)海道副使: 防禦外國人的海防統領。

(38)備倭都指揮: 海防統領。

(39)提舉: 省外貿監督官。

(40)不同級別的中國官員從腰帶、帽子到隨行人員都有所不同。

(41)外文以古炮的射程比喻河的寬度。

(42)即“抹石灰”。

(43)即“牌坊。

(44)毫無疑問,卡斯塔內達認為官職大少並不世襲相傳。他有時提到mandarim(官吏)這一詞並非來源來中國,其詞源與基督教有關。

(45)卡斯塔內達的描繪是熱情的,他分享着當時十分普遍的感情。但是,我們這位作家誤認為中國沒有災難,幾十年之後,耶穌會傳教士們對此作了澄清(請看第十八篇)。

本冊第 45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