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選集

十六和十七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裡的中國景觀文獻選編之四
廣州來信(手稿)
CARTA DE CANTÃO
廣州/一五三四年

克里斯托旺·維埃拉
Cristóvão Vieira

克里斯托旺·維埃拉(Cristóvão Vieira)是葡萄牙派往中國的首位使節托梅·皮雷斯(Tomé Pires)的隨行人員之一。關於他在1517年乘船抵達廣州之前的生涯,人們迄今一無所知。不過他那時很可能在葡萄牙東方皇家機構中任職,因為他曾擔任過文書工作。國王曼努埃爾一世(D. Manuel I)親自派出的著名外交使圑試圖加強葡萄牙不幾年前在一些重要據點建立起來的葡中關係。但是,由於一系列極為不利的情況,葡萄牙使團未能達到目的。因此,托梅·皮雷斯及其伙伴們,在1520年底或次年年初到達北京之後不久便被扣押解回廣州;雙方的敵視情緒同時與日俱增。

從1521年起,克里斯托旺·維埃拉經受了中國監獄制度的最黑暗的折磨,因為在許多年內他不斷由一個監獄被轉移到另一個監獄,經常受到拷打和凌辱,無可奈何地目睹了監獄同伴的慘死。1533年,當他已經是托梅·皮雷斯眾多的隨行人員中的為數極少的倖存者之一時,他在廣州監牢裡聽說有些葡萄牙船隻已經回到廣東省沿海。這一消息後來得到了證實,因為在那些不幸的囚犯同這一年抵達位於珠江口的島嶼的商船船長之間甚至有書信來往(參見下文)。

這個曾做過文書工作的使團隨行人員及其一位監獄伙伴在中國的監牢中通過某種方式得以收到了他們同胞的來信;對於這些來信他們均寫了很長的、充滿了憂傷的回信;這些回信一直保存到今天。廣州囚犯的這些回信寫於1534-1536年間,儘管他們對中國情況瞭解有限,但他們仍然記載了不少關於中華帝國的十分有趣的和人所未聞的情況。實際上,直到那時,中華帝國對那些活動在中國南海的葡萄牙船隻和探險家們的意圖都毫不理解。克里斯托旺的這封信寫於1534年,有著特別的價值,因為這是一個訪問過中華帝國首都的、并且曾經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活了漫長歲月的人所寫的。這樣,在托梅·皮雷斯及杜亞爾特·巴爾博薩(Duarte Barbosa)他們之前所記載的信息如今又由一個對中國大地有著初步瞭解的葡萄牙人的印象而得以充實了。克里斯托旺·維埃拉的信,大約是1538-1539年間到達葡萄牙的,因為當時正在潛心撰寫《亞洲幾十年》的若昂·德·巴羅斯(João de Barros)在其著作中引用了該信的內容。由於維埃拉的努力,中國的形象在經過一個幾乎是外人完全陌生的時期之後,開始具有更加準確和更加精密的輪廓。與此同時,托梅·皮雷斯使圑經受的一些最令人不堪忍受的艱難曲折也開始逐漸為人所知。這裡摘錄的片斷,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中國的行政組織情況,并以征服者的觀點明確地稱讚了廣州的財富。

克利斯托旺·維埃拉於1534年在廣州寫的信

巴黎國立圖書館藏

所用材料來源: 《廣州囚徒的來信: 克里斯托旺和瓦斯科·卡爾沃(1524年?)》,魯伊·曼努埃爾·洛瑞羅編著,澳門,澳門文化司署,1992年,頁40-43。部份轉載。行文已改成現代語言。方括號內所加的詞或短語是用來解釋原文意思的。小標題也是我們加的。

中國的領土分為十五個省區。其中毗鄰大海的有: 廣東、福建、浙江、南京、山東和北京。這些省區因為與海洋相連,所以其管轄範圍也延伸至土地堅實的和呈現原始地貌的島嶼。還有廣西、雲南、貴州和四川。陝西〔和〕山西同北京接壤。〔位於〕中部地區的省份為: 江西、河南和湖南。(1)

在這些行政區中,南京和北京是全國的重點。而北京又是所有行政區中最重要的,因為皇帝坐在那裡的寶座上發號施令。南京位於北緯二十八度或二十九度;北京位於北緯三十八或三十九度。〔從〕廣東〔到〕福建的海岸線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延伸,從福建到北京,海岸線是筆直的,由南向北,據説沿海地區非常潔凈,有許多城市和村鎮,還有許多河流從那裡流入海洋。所有這十五個行政區都在一個皇帝的管轄之下。中國土地上最好的地方都是在江河流經之處。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沒有任何人敢在由南向北的海裡航行,因為皇帝禁止人們這樣做,為的是不讓外人侵犯。

我們所到之處都是河流(2)。河裡有各種小船和大船;它們沿兩岸向下航行,數目多得數不勝數,包括大大小小的,我肯定足有三萬艘以上,它們吃水很淺。雖然這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河流裡都可以行駛各種用槳划行的戰船。在從南到北的沿海地區,我甚至可以説,在離海岸三十里格〔葡萄牙古長度單位,一里格等於現今五公里。——譯者註〕的地帶,都沒有樹木生長,都是一些低地。所有的食品都從江河裡運輸,所需木料要從離海一百多里格的山上用木筏順流而下運來或用縴繩拉運來。皇帝所在的行政區域沒有木料、石料和磚瓦,這些東西都要用大船從南京運來。如果南京或其它省區不供應北京食品,那它就一天也活不下去,因為北京人口很多,加上那個地方寒冷不產稻米,其它食糧也很少。皇帝就住在北京,這個省區位於中國北端,他們常同叫做“韃扎人”(3)的人們打戰;每當皇帝不在時,這些韃扎人就進攻這個地區,因為據説北京本身過去也是屬於韃扎人的,其它省區〔也是如此〕。

膠京海灣(Cauchim)(4),距海南十五里格遠;從那裡往內地走十五至二十里格路便看見一座山巒,名叫“苗嶺”(Miulem)或“摩嶺”(Moulem)(5);這座山巒向東延伸,一直延伸到福建和浙江。

這些山脈都很高,但山上沒有樹木,光禿禿的,多岩石,崎嶇陡峭;它們隔開了三個毗臨海洋的省區: 廣西緊靠膠京海灣,接著是廣東,最後是福建。這三個省相互接壤。廣東和福建也和海洋相連,從那裡可直接進入山區。在廣西和廣東之間横亙著山巒,山脈一直延伸到膠京港灣。整個山脈把這三個省區同其餘十二個省區完全割裂開來,它們之間僅有兩條道路相通,而且這兩條路都十分陡峭,難以行走。其中一條的起點為廣州,它向北部延伸;廣西、廣東兩省及福建的部份地區就是靠這條路與內地溝通的。另一條在福建,一段段都是碎石鋪成的,走在上面就好像走在聖瑪麗亞·達·佩納的路上一樣(6),在山巒的另一側有同樣的石子路下山。從這些陡峭的高山裡流出了一條條小溪,然後在下游形成江河,最後流入大海。從廣州去內地的人,除了走陸路外,就總得走這些水路,乘坐〔縴夫〕用縴繩拉着前進的船隻。要到其它省區去的另一條途徑就是走山路了。

這些山脈的廣東一側有一個城市,在另一側也有一個城市,山巒橫互其中間,這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可能在六、七里格左右。至於説到那些山脈,都非常險峻。其中的那條山路很大,因為其它十二個省份的人們來兩廣都必定要通過這裡。走完全程,就是騎騾子或驢,也需要花整整一天時間。從山裡發源的小溪,順著山巒兩側的山麓向下流淌,沿途匯集兩側山坡的水流,開始形成江河。有些地方河水很淺,船夫用竹桿撐著小渡船從水面上掠過;而有些河段的水卻很深。從江邊到山頂在許多地方都有八到十里格遠的距離。山區與廣州之間的商品交流都得靠這些河流;內地與廣州之間所有官員的往來也得靠這些河流;陸路雖然有,但主要是用來傳遞緊急信息的;即使這樣,信使們也得横渡一些江河。中國大地上的所有道路都得穿過河流,因為河流在中國的分佈真是像個大蜘蛛網一樣,人們常常還走不到兩里格的陸路就不得不渡過二十條河流。這種情況可以説在全中國〔到處〕都一樣,沒有一個省區沒有河流的。

由於這樣,一切東西都在廣州這個臨近大海的城市和在一些位於淡水河畔的重要地方生產製造,然後將商品用各種各樣的木船運進山裡和廣東、廣西兩省的其它地區;這些木船是用許多木料做成的,因為從廣州到山區沿途沒有用一棵樹桿就能造成一條船的大樹。在離廣州很遠的廣西,倒是造了一些大商船,但數量不多。總之一切東西都在廣州及其周圍地區、或在坦滘(Tancão)(7)附近生產然後運到各地。廣東的船隻如果在途中毀壞了,外省區是沒法來救援的,因為沒有陸路。這樣一來,誰在廣東佔有地盤,并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開通了河流,誰就擁有了一切。廣東這個省最好的東西都在沿海一帶,這個地帶從海岸向內地延伸的寬度,大約為十二、十五或二十里格不等。在這一地區佈滿了大小河流,河裡可以運輸各種東西。這裡的房舍是世上最好的,土地是世上最富饒的,世間的一切業績都是在廣東的地盤上創造出來的,因而這裡是最值得征服的地方。毫無疑問,廣東省享有比印度省更大的榮光。在下文中,人們將會看到這裡擁有用筆墨難以形容的好東西。我想,要是我們的國王得知這裡的某些實況,必定不用多久就會做出征服的決策來。(8)

廣東省是中國最好的省區之一,是皇帝徵收賦税的主要區域,這裡擁有不計其數的稻米和其它食糧;全國的商品都匯集到這裡進行交易,因為它毗臨大海,別國的商品也運到這裡來貿易;與此同時,皇帝從中徵收大量關税,而那些官吏則從中收受大量賄賂。這個省的商人比其它任何省份的都富有,因為那些省區據説根本就沒有甚麼商品交易。除廣東省之外,中國沒有其它任何一省同國外有商業往來,他們知道外部世界的情況很少,因為外人不能進入中國內地,中國內地的人們也不能到外界去。同外界的商品交易祇是在海上進行,由於這樣,廣東這個省在海外非常出名,廣州則成了中國全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與此同時,福建那裡的貿易往來都不興旺,外國人不到那裡去。中國規定對外貿易祇能在廣東開展,其它省區不准進行,因為廣東比其他任何省區都更最具有同外國人進行貿易的條件和能力。

廣東省有十三個城府和七個“Chenos”(城市)(9),後者是一些大商城,不過我們不知道它們叫甚麼名字,另外還有一百個四周修築有圍牆的鎮以及其它重要的地方。廣東的一切好東西都集中在一直延伸到海岸(Ainão)的沿海一帶,那裡的河流把土地切割成一塊又一塊的,江裡都能行使槳船,同時也能放運木筏。廣東的城鎮都位於江岸,要到那裡去一般需要搭乘由縴夫拉着前進的船隻,否則是去不了的。正如我前面説過的,天底下沒有任何地方的東西有這個地方的好,沒有任何地方有像這裡如此眾多的人。在佈滿河流的沿海地區居住著許多人,在每條河流的岸邊也居住著很多人。在沒有河流的地方,就沒有這麼多居民,甚至連前者的五分之一還不到。這裡〔有〕各種各樣的機械行業,其中工作著各種各樣的工匠,比如: 木匠、修船工、鐵匠、石匠、瓦工、鋸木工、倉儲工。總之,這裡生產著皇帝和城堡裡所需的一切東西,每年都有四、五千工匠在這裡工作著,沒有甚麼世上沒有的東西是他們不能創造出來的。

 

黃徽現譯

 

中國囚犯

引自加斯帕爾·達·克魯斯《中國概説》 澳門海事博物館·1996年

廣州市平面圖

(16世紀中國繪製)

【註】

(1)這是明朝時期中國各省份的最初名單。儘管不完全準確,但幾乎列出了全部省份。事實上天朝〔中華帝國〕當時分為十三個省和兩個大都市。這兩個大都市,一個是北京,另一個是南京。那十三個省分別是: 廣東、福建、山東(這三個都毗臨海洋);雲南、貴州、廣西、江西、湖廣、浙江、河南、四川、陝西和山西。作者在其信中對這些地名使用了不同的名字,為使讀者閲讀方面,我們在這裡調整了一下。

(2)克里斯托旺·維埃拉在這裡指的是他於1520至1521年間作為托梅·皮雷斯的隨行人員之一從廣州到北京的旅行。

(3)即“韃靼人”。

(4)即東京灣(現今北部灣的舊稱)。

(5)指的是梅嶺。

(6)有意思的是,作者在這裡提到了辛特拉山。

(7)可能指的是當時中國的、位於東江河口的“東莞”。

(8)從這段文字我們可隱約感到作者主張葡萄牙征服廣東這個地區,他這G一主張在其信件的其它部份表達得更為明確。如果考慮到克里斯托旺·維埃拉當時的悲慘處境以及他當時受觀察中國實際的條件所局限,我們就不難感到,他當時提出這樣的主張顯然是有道理的。

(9)“Cheno”(即中國字“城”),是“商城”的意思。

本冊第 29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