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選集

十六和十七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裡的中國景觀文獻選編之十六
大中華帝國史
HISTÓRIA DO GRANDE REINO DA CHINA
初版/羅馬/一五八五年

胡安·龔薩雷斯·德·門多薩修士
Fr. Juan Gonzàlez de Mendoza

胡安·龔薩雷斯·德·門多薩修士1545年生,十七歲時就遠涉重洋前往新大陸,不久之後就在那裡加入了奧斯定修會,在墨西哥城學習了幾年。西班牙人已於1565年最終在菲律賓站住了腳跟,從那時候起,西班牙同它遙遠的遠東屬地之間人員和貨物的來往就川流不息,絡繹不絕。傳教士們和征服者們開始從馬尼拉向葡萄牙人早就從16世紀初葉就通商的那些富庶的亞洲帝國投以貪婪的目光,出現了種種西班牙對中國與日本實行干涉的方案。1574年,胡安·龔薩雷斯被委派去陪同一位同道到馬德里去,這位同道是從遠東回來的,他打算向菲利普請求允許去尋找天朝帝國。

大概就在此時,我們的這位傳教士就對中國的事物產生了興趣,這種興趣,他在後來的歲月中一直保持著。結果,他於1581年被國王任命率領一個西班牙使節圑前往北京,同年年中他就再度到達墨西哥,為中國之行進行籌備工作。但是,這次外交使命未能實現,也許是因為就在這段時間裡菲利普二世同時身兼葡萄牙王位,作為對應條件,他許諾要將伊比利亞半島兩國王室的海外利益完全分開。由於國王的這個約定,向中國派使節一事就不再佔有優先地位了。然而,胡安·龔薩雷斯·德·門多薩修士終於到了羅馬,他於1584年在那裡對自己翌年在該城出版的《大中華帝國突出風物、禮儀與習俗史》這一作品的卷帙浩繁的手稿進行最後的加工。人生的風雲際遇,使他先後又兩次到過美洲的土地。1618年他卒於美洲。

龔薩雷斯·德·門多薩的《大中華帝國史》一書,儘管作者從未踏足過中國土地,卻在有文化的讀者群當中立刻傳誦一時,在歐洲若干國家一再出版與翻譯,在短短十五年期間共有不下四十個版本。奇怪的是,最少被人引用的節譯本,其中一個版本就是1586年在里斯本印刷的。此書之所以風行一時,是因為這位教士無論在西班牙或是新大陸都大量而嚴格地查閲了歷史文獻,該書所根據的不但有來自葡萄牙方面的作品,如若昂·德·巴羅斯的《十日記之三》〔參見本書前文第八篇〕和加斯帕爾·達·克魯斯的《中國概說》〔參見本書前文第十一篇〕,而且也根據作者同一些有機會訪問過中國的西班牙人的交談資料。向門多薩直接間接提供情況的人們當中,有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站住了腳之後因各種緣由曾在中央帝國的土地上登陸的三批西班牙傳教團成員。

胡安·龔薩雷斯·德·門多薩《大中華帝國史》封面(一五九六年)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曾於1575年訪問過福建省的馬爾丁·德·拉達修士作出的特殊貢獻,他大可以算作是歐洲第一位漢學家。這位奧斯定修會的修士,在他那風風雨雨的經歷當中,曾有機會取得一大批中國的印刷品,後來他找人翻譯出來,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早期創舉,旨在根據來自當地的文獻解開中國現實情況的謎。拉達寫的手稿,包括一篇已散失的《中文的藝術與辭彙》,當時并沒有印出。但是這位傳教士的作品卻得到龔薩雷斯·德·門多薩很好地利用與強調,他印出了16世紀對中國風物的最為詳盡的描述介紹。從下面轉引的一部份,對這位西班牙教士上述的中國藏書即可見一斑。

原作來源: 胡安·龔薩雷斯·德·門多薩修士: 《大中華帝國史》,羅蒙·阿爾瓦編·馬德里,米拉瓜諾出版社及波利費莫出版社,1990年,頁127-130,譯自西班牙文。

第十五章: 該帝國印刷書籍的習俗比我們歐洲早了多少

令人讚歎的印刷術的發明是多麼心靈手巧,的確,假如沒有這項發明,古代雖然多福,有幸出了這麼多的了不起的男子漢,但對他們的記憶,有一大部份就會湮沒無聞;而今天的那些了不起的男子漢當中,有許多人也就不會如此不辭勞苦地在文事武功方面追求榮譽,因為人們對他們功業的記憶,祇能在他們在生時保持住,充其量或者稍為延長而已。這一點説來話長,而且這一發明帶來的好處,要一一細述就沒完沒了,所以還是暫且按下不表,祇講一下本章題目所提示的內容,用一些例子來説明,其實他們的歷史上這種例子多得很,同我們歷史上的一樣多。

據公認,印刷術的發明,在歐洲是1458年出現的,据悉發明者是一位名叫約翰·谷登堡(1)的德國人,人們都認定,第一個用於印刷的模子,是在莫恭西亞製造的。一個名叫孔拉德的德國人,將這項發明帶到了意大利,在那裡,印刷的第一本書,是聖奧斯定所寫的題為《天主之城》的那本書(2)。嚴肅的作者們在這一點上都是一致的。然而按照中國人的説法,印刷術之肇始是在他們的那個帝國,其發明者是一個他們奉者聖明的人。直到其後許多年,中國早已用了印刷術,印刷術才經過俄羅斯和莫斯科傳到了德國。所以,人們十分肯定可以走陸路〔從中國到歐洲〕,從那邊到這個王國〔德國〕來的商人,經過紅海和阿拉伯半島,帶來了中國的書籍,約翰·谷登堡這位被歷史書奉為發明者的人,就是從中國的書得到啟發的。

他們有文字證明,有根有據,如果屬實,那麼,這一發明就是從那邊來的,是他們傳給我們的。這一説法,在今天看來更為可信,因為今天他們有許多書是我們記錄中德國發明印刷術的那一年之前五百多年就印刷了的。我手中就有這樣的一本書,而且我在〔西〕印度以及在西班牙的意大利都見過另外一些這樣的書。(3)

〔馬爾丁·德·〕拉達神父和他的同伴們從中國回到菲律賓時(4),帶來了內容不同的許多冊書,是他們在Aucheo城(5)購買的,印刷地點在該帝國的各地,特別是在Ochiam省(6),那裡有一所最大的印刷廠。據他説,他本來還可以帶多得多的書回來,因為那邊有一些規模極大的書店,價錢很便宜,祇可惜〔該省〕總督不准,因為他生怕通過這些書洩漏了〔中華〕帝國的機密,而這些機密是他們小心翼翼地向外國人隱瞞的。所以,他先是派人告訴他們説,有人已經向他保證,正在買書給他們帶回國去,不要收錢,他們要多少書,他都可以免費提供。但是他的諾言後來并未兑現,這可能是出於上述考慮,也可能是説了就忘了。

〔傳教士們〕收到判決書(7)時已經收購到的〔書〕質量很好,從這些書中得知了許多我們這本小小的歷史書寫不完的東西,可以簡略地介紹一下那個帝國的風物,將來有朝一日,説不定能夠更加廣為傳播,為人們所理解,而且還會有更多的人親自目睹為之作證,使之能為人所信。須知今天由於這些消息是新鮮的,來源又少,使人相信是不易做到的。由於這個原因,我就不再試圖介紹許多在〔中國那邊〕本來是千真萬確的事,一些對此知道得很少的人,已經為此而指責我,歸罪我了。而由於我認為并非無的放矢,我在下一章要列舉出這些書籍所涉及的各個領域,看官看了,對於我在前面多處談到過的而且往下還要談到的那個帝國的奇聞軼事,就會更容易相信了。(8)

第十七章: 關於拉達神父及其同伴們從中國帶回的書籍及其所涉及的領域

他們帶回來的書籍數量很大,這是我們在前面已經指出了的,涉及各個領域,這〔從下面列出的單子中〕可以看出。

1)描寫整個中華帝國,其十五個省份各自的位置;每個省份的長度與寬度;與其接壤的各個王國。

2)皇帝收到的賦貢與歲入,皇宮內的秩序,皇帝發給的日常俸祿;皇室所有各官員的姓名,每個官員的職權範圍。

3)每個省份的納貢者,〔附有〕免納貢者的人數;繳納貢税的季節與次序。

4)各種造船的方法,航行的指引,并有各港口的高度以及每個港口的質量。

5)中華帝國的年代與久遠程度,世界的開始,由何人於何時開始。

6)該帝國的歷代帝皇及其如何繼承,如何統治,及每一帝皇的生活與習慣。

7)他們對其奉為神明的偶像如何獻祭,各偶像的名字及其起源,以及應獻祭的時節。

8)他們對靈魂不滅、對天堂與地獄的看法,他們如何埋葬死者以及舉行葬禮的方式,每人按其同死者的親屬關係而應戴的孝。

澳門聖保祿教堂正面復原圖

9)該帝國的法律,其制訂的時代與制訂的人,違反法律時應施加的懲罰,以及同治國有關的許多其他事項。

10)許多草藥書,以及草藥如何使用以治癒疾病。

11)其他許多由該帝國古代與現代作者編著的醫藥書,并有病人為了治癒疾病或防止疾病而應遵守的規則。

12)關於各種石與金屬以及本身有某種用處的自然物的性質,以及關於珍珠、黃金、白銀及其他金屬如何應用於人類生活,其各種用途的相互比較。

13)關於各層天穹運動及天穹數目;關於行星與星以及關於它們的作用與特殊影響。

14)關於已知的所有各個王國與民族以及它們各自已知的特殊事物。

15)關於他們奉為聖人的人物的生平,這些人的生平是在何處渡過的,在何處去世,葬於何處。

16)關於如何下棋,關於如何變戲法與演木偶戲。

17)關於音樂與歌唱,并有作者名字。

18)關於數學與算賬以及關於如何精通數學與算賬的規則。

19)關於胎兒在母腹中造成的影響,以及每個月胎兒的情況,如何保胎,胎兒出生時辰的好壞。

20)關於建築以及各種製作工藝;一座建築物要比例匀稱應有的寬度與長度。

21)土壤好壞的性質,辨別好壞的標誌;以及在每種土壤上應種植的作物。

22)關於自然占星學與審案占星學,以及其學習規則;以及如何算卦預卜未來。

23)關於手相術與面相術及其他算命術,以及各種的意義。

24)關於信札的用語及對每個人依其地位與身份的高低而應該採用的稱呼。

25)關於如何養馬以及如何訓練馬奔跑與行走。

26)關於出門遠行或要開始做某件吉凶未卜的事時如何圓夢與如何求籤。

27)關於帝國一切人等應穿著的衣飾,從皇帝及執政者的徽號起。

28)如何製造武器及戰鬥用具,以及如何組成兵團。

上述那些神父帶來這些書和許多〔別的中國書〕,正如我已説過的,這本歷史書前面所講後面還要講的東西,就是從這些書上得來的,這些內容,是由出生於中國譯者并同居住於菲律賓的西班牙人一道寫出的。〔這些中國〕人肯定説,他們在他們到達過的城市尤其是在Aucheo與Chinchéu(9),曾見到許多很大的書店。

陳用儀譯

【註】

(1)約翰·谷登堡(14世紀末-1468),傳統上被認為是歐洲印刷術的發明者。

(2)《天主之城》是聖奧斯定自413-427年間寫的,被認為是基督教對歷史含義的最深刻的反思。

(3)中國的印刷書當時在歐洲是十分吃香的奇珍。

(4)馬爾丁·德·拉達(1533-1578)是最早在菲律賓定居的奧斯定修會傳教士之一,曾於1575年訪問過中國福建省,企圖取得省當局允准設立一個類似葡人在澳門那樣的西班牙商站。

(5)福建沿海的福州市。

(6)福建省。

(7)即中國當局對西班牙人要求在福建沿海設立一個基地的答覆。

(8)拉達神父及其同伴們在中國購得的書目,的確是十分有意義的,因為這是第一批由西方人得到的大量中國書籍,而採購的目的,又明確地是為了對天朝帝國的歷史與文化進行研究與分析所需。這些作品當中,肯定有一些章節,由居住在馬尼拉的中國人譯出;其中許多材料到了龔薩雷斯·德·門多薩之手,他對之加以充份利用。

(9)各為福州與泉州。

本冊第 10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