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澳門近代都市格局

楊仁飛*

澳門近代都市格局形成於19世紀末葉,而在此之前,澳門城的發展、建設為這種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漁村時期

據現有的歷史資料,澳門半島可能在南宋皇朝最後傾覆之際開始有人定居。遲至元末明初,望廈及媽閣地區已有居住下來的村民。明初政府允許人民在此一帶定居,於是南灣、沙梨頭、望廈、媽閣一帶的漁民慢慢增多,搭建起茅廬草舍,漸成疏落的小漁村,這就是澳門半島上的“漁村時代”。這一時期一直持續到16世紀中葉。在這小漁村的階段,固定的人口不多,他們以捕魚割蠔、堆殼燒灰、墾荒種植蔬菜和糧食為生,這些漁民來自福建、廣東、浙江等內地省份,且以趙、鄭、何三姓為主。據趙允菁<重修澳門望廈村普濟禪院碑記>,其中望廈趙氏於明朝初年定居望廈,其先祖為曾任香山縣令的浙江金華浦江人士趙彥方。

在漁村時期,澳門半島同南中國其它沿海地區並無不同,民居多樸素簡陋,或以茅、或以石、或以磚建築而成。比較突出的是半島西南端的媽閣廟,它飛檐華飾,亭臺粉裝,稱得上富麗堂皇,是這一時期的象徵。

澳門城的建成與發展

自1553年起,大西洋彼岸的葡萄牙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以特殊之手段獲得在澳門半島定居。自後不久,葡萄牙人得靠內地工商人士運磚、木、石料,蓋屋落居,始成居留地。自16世紀後半葉起,大三巴敎堂、花王堂、板樟堂、風順堂等西式宗敎建築和大炮臺、媽閣炮臺、燒灰爐炮臺等軍事建築建立起來,開始出現以敎堂和炮臺為核心的葡人居留地。1605年左右,葡萄牙人陸續招納人員,賄賂守澳中國官員,開始在大三巴敎堂以北的地區修築城牆,1622年完成北起大炮臺山麓、東抵嘉思欄炮臺附近海濱的一段城牆,1622年藉荷蘭俘虜之力先後建成環繞澳門東北部和西南部的城牆,到30年代,明政府允許建築的澳門城牆基本築成。澳門城由“嘉思欄炮臺起,向北轉西,到水坑尾門,又轉西北至大炮臺,再西北至三巴門,又轉北,沿白鴿巢,至沙梨頭關閘門,向西南,至海邊高樓”,“夷所居地,西北枕山,高建圍牆,東南倚山為界”。城牆以內即為“澳門城”。澳門城在客觀上成為葡人居住的區城,同時,也有中國人在此居住,中國官府建立的提調、備倭,巡緝等三座官衙以及議事亭,均設在城內。

17世紀,由於澳門作為國際商埠地位的確立,澳門城也有所發展,城內修築了一條主大街和七條小街,中國居民主要居住在西北岸火船頭路,草堆街以西至白鴿巢一帶。葡人則居住南灣沿岸及今新馬路南端一帶。住宅區外則有敎堂、炮臺及若干公共建築,但分佈零落,四周往往是空曠之地。以後,華人居住區逐漸向西人居住區滲透,並逐漸沿著內港擴展。18-19世紀初,澳門城內的變化主要是居住區的擴大,在南灣,一排排西式樓房平地而起,海灣大道得到擴寬。在今日的大街、庇山耶街、打攬圍、木橋街、爛鬼樓巷之間,一批中式房屋建起。著名的白鴿巢也在此時期獲得開闢。在中國人居住區,則有新的廟宇建成,如蓮峰廟、關帝廟和蓮溪廟等。在澳門城外,1 7世紀以來的二百年中,望廈等七村人民的生活則未見有重大改變。

向近代都市演進

從19世紀後半期起,近百年間,儘管步履緩慢,但澳門仍在向近代都市逐步演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市區的擴展

1846年起,葡澳當局在葡萄牙政府支持下,開始實行將澳門變為“絕對自治的殖民地”的計劃,其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突破澳門城的界限,侵佔界牆以北地區,到19世紀80年代,終於佔據了界牆以北,關閘以南的沙崗、新橋、沙梨頭、龍環、龍田、塔石、望廈等村以及氹仔、路環、青洲諸島。

葡萄牙人的上述行為,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侵略,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從另一方面看,它客觀上也為澳門市區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隨著澳門人口的增長,許多葡萄牙人和中國居民陸續來到半島北部地區定居,這一帶出現許多中式和西式的房屋,多條街道得以開闢,中國人世代居住的傳統村落,終於成為澳門市區的一個組成部份。

使地區得以擴展首要原因是填海造地的進行。

澳門的填海歷史最早在1850年。1850年三巴仔橫街和下環街之間的一段地方填海而成。1863年起澳門政府開始下令填海造地。1863年首次在南灣澳督府對開的海灘填海,成為澳門最早的填海地。範圍在南灣與燒灰爐炮臺之間。

緊接著進行填海工程的是清平戲院附近一帶的臨海地。清平戲院一帶的填海地是由澳門華商進行的。在19世紀60年代初,澳門巨商王祿投資填海,於70年代開始填海。經過十年多的時間的興築,原先的粼粼碧波變成清平直街、福隆新街和白眼塘等街區,王祿也成為福隆新街及其附近街道屋宇的業王。

自1866到1910年,澳門填海工程主要是在北灣和淺灣。北灣和淺灣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岸,由沙欄仔街向南,經爐石塘、下環街至媽閣廟,這一帶叫北灣;由沙欄仔向北沿著沙梨頭、新橋至蓮峰廟一帶,稱為淺灣。

填築這兩個灣的工程頗大,至1910年使澳門半島的面積擴展至3.3平方公里。填成現在提督大馬路、沙梨頭、海邊街、新馬路西端、快艇頭街、新埗頭街、柴船尾街、福隆新街、宜安街、福德新街、下環正街等的一片地區。

結合疏竣內港港灣的工程,澳葡政府又在內港一帶開展了較大規模的填海造地。首先將台山填堵(台山區在本世紀初尚為蓮花莖旁之內河海坦、蘆汀草澤),擴展為平地。筷子基是20年代填海形成的,到1933年堤基建成,筷子基港灣頓成陸地,並與青洲馬路,跑狗場至罅些喇提督馬路相連,形成一大塊新填海區。1923年起至30年代初,將媽閣至沙欄仔又至蓮峰廟的沿海邊築起的堤岸拓寬,陸續築成了河邊新街、火船頭街、巴素打爾古街、海邊新街、沙梨頭海邊街、罅些喇提督馬路,為此在從火船頭至沙梨頭海邊新街的填海地上築起十五個簡易的碼頭,分別為澳穗線的昇昌、恆昌輪渡泊招商局碼頭,澳港線的瑞安、瑞壽等均灣泊在內港。從河邊新街至媽閣的南光碼頭有一段坦灘是在20-30年代填築成陸,建起頗具規模的貨倉。

內港填海治理工程使澳門景觀發生很大改變。

1930年又進行南灣填海,將由嘉思欄炮臺至政府大廈對開的一帶海面,相當於半個南灣填成陸地。由澳門置業公司等華商集資,經過七、八年的圍堵,至抗戰前便告填成,即今日之殷皇子馬路,友誼大馬路等地區,與新口岸填海的範圍連成一起,使南灣景色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氹仔和路環兩島的填海是在本世紀開始的。昔日氹仔原係雞頭山、觀音岩及菩提山三個小島,其後觀音岩與雞頭山相連成為大氹。而菩堤山叫做小氹。直至1919年,大氹、小氹仍是兩個小島,面積合計祇1.5平方公里。今天的西沙、賽馬車場、西堡街一帶原是一片汪洋,後來由於泥沙沖積和人工填海,1910年氹仔的面積擴展到1.98平方公里,及至1927年增至3.48平方公里。路環島的填海工程曾於本世紀20年代進行,1910年面積為5.61平方公里,1927年擴展為6.662平方公里。

至此,經過數十年的填海造地,到1927年,澳門半島增加了約2.5平方公里的土地,等於增加了一個澳門,這使市區面積大為擴大,對於澳門城市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2)城市道路網的建設

城市道路網的建設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部份:一是對舊澳門城街道的開拓和興築;二是望廈等原有近郊道路的開闢,三是新填海地上的道路修築。

1848年,一條從澳門界牆的水坑尾門起,經龍田村背後,出馬交石,黑沙灣直達關閘的道路得以開闢,這是葡澳當局向北擴界行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此後,歷年修築街道的情況是:1863-1866年開闢成連勝街、清平直街等地區,並在填海基礎上築成福隆新街等十多條街道;1879年澳葡政府在龍環村左右開闢馬路;1883年將龍田村編列馬路門牌;開闢水坑尾、荷蘭園正街,同時在擁有五百多戶居民、二十多條小巷的望廈村修築望廈馬路;1884-1897年和1900-1904年興建成高士德馬路;1893年青洲大馬路正式命名;1901年修築成二龍喉馬路連接嘉路米耶環形地的高士德馬路,再開闢一條越過望廈的道路;1910年達加馬路和民國馬路在高士德總督統治期間修築起來;1910年之後在北灣和西灣海灘續闢成提督大馬路、沙梨頭海邊街、西灣街;1915年開始新馬路建設,到1918年與南灣相接,成為貫穿澳門東西的主要交通幹線;使澳門的南北東西交通得以暢通,並且打通了大街與通天街,風順堂街的道路聯繫;1919年田畔街,沙欄仔街和媽閣海邊馬路開拓出來;1924年拓展了木橋街和媽閣前地的馬路;1918-1919,1926,1937-1940年巴波沙坊陸續興建,巴波沙坊附近的道路也開闢出來,巴波沙大馬路也因此而起,1926年巴素打爾古街經填海得以拓寬;1912-1925年瘋堂至高士德一帶的交通網建立起來;30年代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也修築起來。這樣漸漸地建立起有規則的城市道路網來,形成了以新馬路,大街和高士德馬路為中心的道路網的格局。

由於澳門半島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其街道的特點,即東北西南走向的街道為街道框架的主長軸。西北東南走向的街道為短軸,長短軸相交,形成基本上是方格棋盤式的街道格局。東北西南走向的幾條主長軸是:河邊新街——火船頭街——沙梨頭海邊街——罅些喇提督大馬路——關閘馬路;民國大馬路——西灣街——南環街——水坑尾街——荷蘭園正街;友誼大馬路;羅理基博士大馬路。橫貫全半島的西北東南走向的馬路祇有一條,也就是新馬路——殷皇子大馬路;其他美副將大馬路、雅廉坊大馬路和高士德馬路長度均不足一公里,其餘西北東南走向的馬路較彎曲迂迴。

但由於受到三面環海和丘陵地形的擾亂,也有某些地段如半島南部的風順堂區和三盞燈一帶,順應地勢和海傍,形成環狀街道和放射狀街道,這種交通道路網絡結構充份反映了澳門城市中西結合的特徵。

3)城市環境的改善

從19世紀起,澳葡當局為了吸引遊客,發展旅遊事業,已開始注意城市環境的改善,葡人稱之為“改良風景”。

清代末年,南灣花園與新花園先後開闢,南灣公園又名嘉思欄花園,人們形容為“古榕交蔭,繁花夾道,矮牆圍繞”,新花園今日不復存,但當年規模甚大,園內築有銅像、石碑、奏樂亭、噴水池,大道中貫,棕櫚成行,景色秀麗。此外,尚有一批中式園林的修建,如盧園,張園,唐園等,其中盧園尤為著名,被認為是港澳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名園。

城市衛生環境也有很大改進,首先是在1905年公佈了澳門城的城市衛生總體計劃,執行衛生“自治規約”和衛生工程條例。規定不准垃圾雜物堆置街道,不准污穢雜物糞便倒棄渠道,甚至在街上晾曬衣物布帛而鞭撻揚塵者也要罰銀一元,對任意大小便者罰以五元。屍體一定要葬在指定的墳場內。

澳葡當局還比較注意城市的佈局,在氹仔設墓地,從此不再在市區設置墳場。原設在市區的痳瘋病院也遷往路環。在發生了爆竹廠和軍火庫大爆炸後,澳葡當局又將爆竹廠和彈藥庫遷往氹仔等島。

澳門圖(設色版畫35×27cm)
佚名約繪於1726年

都市格局的初步形成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到20世紀40年代,澳門已形成了幾個不同性質的功能分區。

1)商業區。以新馬路和十月初五街為中心,包括火船頭路,康公廟前地,草堆街,營地街及清平街一帶。當時澳門最大的商業建築如中央酒店、國際酒店、東亞酒店及百貨公司,疋頭洋貨店皆集中此間。還有金融銀行、兑換銀號和各類服務行業也在此開業。在這一區內,商店稠密,酒樓相連,車輛行人往來如織,入夜燈紅酒綠,通宵達旦。

2)住宅區。半島各地均有分佈,白鴿巢公園以南一帶沙梨頭等地以及商業區外圍是中國居民主要的住宅區,且歷史較為悠久。以後,中國人居住區又向下西環媽閣一帶拓展。半島東北部二龍喉,柯高路(高士德大馬路),荷蘭園及南環一帶為葡人住宅區。另在筷子基和台山有新開闢的住宅區,一式平房,主要為中國平民居住。

3)工業區。主要分佈在半島西北部提督馬路和青洲等地,提督馬路一帶是造船、木材加工、火柴、神香等廠的集中地,青洲則主要有水泥、釀酒、製醬油等廠。

4. 行政機關區。主要在南環,議事亭前地及龍嵩街一帶。

上述各區,就分佈情況來看,商業區為中心,第二圈則是住宅區和行政機關區,再外圍為工業區。至此,一個由澳門城向四處幅射的半島同心圓式的近代都市格局初步形成。

*楊仁飛,知名澳門學青年女學者,原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現為廈門市海外交流協會副研究員。

本冊第 121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