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澳門-中國油畫的發祥地

李瑞祥*

西方繪畫和東方繪畫是兩大不同的藝術體系。由於創作意念、表現方法、工具材料的不同,產生的風格形式也各異。然而,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賞是共同的,在繪畫理論方面,對藝術表現之美的欣賞方面,東西方亦是相通的。所以,西方畫家可以從東方藝術受到啟迪,東方畫家也可以學習西方繪畫而豐富自己的交化藝術。這種文化藝術的交流和相互影響,對人類社會的繁榮和進步,起著積極的作用。關於西方繪畫--主要指油畫傳入中國的歷史,在一些美術論著和美術學院的敎學中很少提到,至於從何時何地傳入中國,卻朦朧而不具體,且各説紛紜。有位權威人士看了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棺槨圖畫,就説油畫最早在中國。要知道,那是漆畫而非油畫啊! 這個問題,目前中國、台灣、港澳及海外美術界都沒有專題探討,也無中國油畫發祥地的提法。歐美和日本的美術史家們更不好狂妄自大提及此問題。我之所以選此題目研究,是想探究中國油畫之“源”,找出中國油畫發祥地之“謎”,志在拋磚引玉,不妥之處,望有關人士和專家指正。

西畫東播簡介

油畫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畫種,1410年由荷蘭畫家凡·愛克兄弟在原有蛋彩畫法上加乾性油而發明油彩繪畫,因其能表現複雜層次及畫面肌理,遮蓋力和可塑性強,油色乾後又堅實耐久,隨而普及歐洲,產生了達·芬奇(1452-1519),米開朗基羅(1475-1564),拉斐爾(1483-1520),提香(1477-1576)等大師。同時,隨着海外貿易和宗敎的傳播,歐洲油畫藝術也帶到亞洲。1553年葡萄牙在中國澳門開埠,1568年首任主敎卡內羅來澳傳敎,1575年在澳門成立遠東第一個天主敎區,並大興敎堂。1581年意大利傳敎士利瑪竇從澳門進入中國傳敎,他所帶的油畫聖像,也是西洋畫進入中國之始。二十年後,他在北京向明神宗進貢禮物,其中就有天主像和天母像三幅。史書記載: 利瑪竇攜來西域天主像及女人抱一嬰兒,眉目衣紋,如明鏡涵影,踽踽欲動,其端嚴娟秀,中國畫工,無由措手。(1)可見當時中國人對西洋畫評價之高,並稱之為“泰西畫法”。也有學者考證,在利瑪竇之前,古羅馬傳敎士已經在福建莆田縣的門板上繪製油畫,是著漢裝的西洋美女,畫風古樸厚重。油畫進入中國,幾乎與世界同步。(2)

迄今四百餘年,不少西洋畫家來華,其中較有影響的有朗世寧(1688-1786),意大利人,1715年到中國傳敎,旋任北京宮廷畫家,擅畫馬。現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太師少師圖>、<慧賢貴妃像>亦出自他的手筆。從清朝內務府檔案中,可以多次看到宮廷裡繪製油畫的記載。例如乾隆元年正月(1736年2月),太監毛團傳達皇帝論旨: 重華宮插屏背後,著朗世寧畫油畫一張。次年11月,太監毛團傳旨: 著西洋人朗世寧將圓明園各處油畫畫完時,再往壽萱春永去畫。與此同時還有法蘭西人王致誠(1702-1768),善畫人物肖像,現藏西柏林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八幅油畫<蒙古貴族像>,為其所繪,水平也較高。檔案記載,“乾隆十九年七月承恩公德保領西洋人王致誠往熱河畫油畫十二幅。”

另外,我們從檔案中還多處看到畫家和包衣(滿語,即奴僕)受命於皇上向外國傳敎士學習油畫的記載,名字有丁觀鵬、王幼學、王儒學、張為邦、王世烈等人。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桐蔭女圖>油畫屏風八扇,則是出自供奉宮廷的中國畫家作品。表現七位仕女在桐樹房舍間細語玩耍,油畫技巧尚初學幼稚,人物描繪亦力不從心,但屏風背後有康熙皇帝玄燁親筆題寫的詩賦,康熙在位時間是1662-1723年,説明此畫的時間最晚為18世紀前期,這是迄今所知國內最早的一件中國油畫作品。

西洋畫家中,值得一提的還有錢納利(1774-1852),英國人,1825-1852年在澳門生活授徒二十七年,擅畫肖像和風景,對晚清中國出口畫影響甚大。卡爾,美國女畫家,在北京清宮為慈禧太后畫像,曾送美國展覽。鹽見竟,日本人,1902年任中國最早的新式學校南京兩江初級師範學堂西畫課敎授。克羅多,法國人,20年代在國立北平藝專和國立杭州藝專任油畫課敎授。馬克西莫夫,蘇聯人,50年代在北京舉辦油畫訓練班,授其蘇派創作方法及表現技巧,影響頗大。博巴,羅馬尼亞人,60年代在杭州舉辦油畫訓練班,研究線路結構,亦有影響。

另外,中國出洋留學學習西洋繪畫的也不少,最早有記載的是關作霖,廣東南海縣人,十九世紀初即留學歐美,學成歸國在廣州開店,所作肖像“栩栩欲活,見者無不叱異”,是中國油畫中有姓有名的先驅。關喬昌,廣東人,19世紀中葉活動在廣州和澳門,是錢納利的學生,造諧很深,倣其師作品,幾可亂真,送展歐美,有“中國托馬斯·勞倫斯”之稱(托馬斯·勞倫斯為國著名肖像畫家)。他在廣州十三行開了一間畫店,僱工頗多,成為晚清外銷畫之主要生產地,影響很大。李鐵夫(1869-1952),廣東鶴山人,留學英美,初入奧靈頓美術學院,後進紐約美術大學,1905-1925年間為美國名家切斯和薩金特的“門人”,油畫、水彩造諧極高,多次獲獎,成為著名的美術研究院成員,是獲得這種資格的第一位亞洲人,且長達十年之久。晚年歸國,主要活動在香港、廣州、廣西、四川等地。李叔同(1883-1942),1905年留學日本上野美術學校西畫課,1910年歸國在天津、杭州、南京等地任敎,是我國最早西畫敎授,推行戶外寫生,為中國步入新的繪畫技法的開始。馮鋼白(1884-1986),廣東人,1906年到墨西哥皇城美術學院學習,後隨美國著名畫家羅伯特·享利學畫油畫肖像十一年,他和李鐵夫、胡根天、高劍父等人均資助了孫中山革命,九年前我曾拜訪過他。吳法鼎(1883-1924),中國最早留學法國的畫家,1911年赴法,歸國後任敎於北京藝專和上海美專敎油畫。李毅士(1881-?),江蘇人,留英學油畫,歸國後主要活動地方是北京和南京。

假如説以上幾位是中國早期油畫的開路先鋒,那麼,致力中國油畫敎育並卓有成效的,則非留學法國的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顏文樑等人莫屬了。

徐悲鴻(1895-1953),江蘇人,1918年進巴黎美術學院攻油畫,素描造諧極高,1927年歸國後在南京、上海、北京積極推行美術敎育,是中國現實主義繪畫的奠基人。他學生之多,影響之大,當今沒出其右者。林風眠,1899年生,廣東人,1917年進巴黎第戎美術學院,1925年歸國後任北平藝專和杭州藝專校長,主張調合中西藝術,從而創出一己風格。劉海粟,1896年生,江蘇人,1912年在上海辦美術學校,首先開設人體寫生課程,引起激烈爭論,促進社會對現代美術敎育的關注,1929年赴歐考察,對美術敎育的影響很大。顏文樑,1893年生,蘇州人,1922年創辦蘇州美專,1928年赴法進巴黎美術學院學油畫,歸國後仍任蘇州美專校長,培養了大批人材。

油畫雖然是外來畫種,由於表現力強,色彩豐富,立體而有光感,群眾喜愛,百多年來,傳播普及,近二、三十年更發展迅速。從人數來看,中國現有的油畫專業和業餘愛好者,可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龐大隊伍。從敎學來看,各地美術學院均有油畫系,短期的美術班更不計其數,報考油專業的人數均居領先地位,而派出外國留學或自費留學的美術學生,絕大多數亦為油畫。從風格來看,前段蘇聯油畫派雖佔壓倒的優勢,但開放以來,凡世界上流行的風格流派,中國也幾乎應有盡有。油畫是最活躍的畫種,1985年甚至形成一股全國性的思潮。另外,從學術研究來看,著書立説,研究探討多了,展覽觀摹,表現風格多了,個性解放,百家爭嗚也多了,而且頗具廣度和深度,這是令人高興的局面。

中國油畫發祥地之“謎”

上面粗略談了油畫傳入中國的歷史,中國油畫發祥地在何處,至今仍沒人敢肯定。美院敎授講課,祇講西洋美術史,不講中國油畫史。若講中國油畫的發展,則祇講北京,或者廣州,更不觸及發祥地這個“謎”。發祥地究竟是北京? 抑或廣州?

持北京發祥地論的依據是: 第一,北京是首都,明清宮廷所在地,外國人來華必到京師,18世紀初就有史書記載泰西畫法。第二,北京是全國文化藝術的中心,西畫敎學最早,畫家多,水平高,影響大,一向以來,北京一直處於中國油畫的領先地位,所以説北京是中國油畫的發祥地。

持廣州發祥地論的依據是: 第一,廣州是中國最早的開放口岸,最早接觸西洋繪畫。第二,廣州出洋留學繪畫最早最多最好。第三,廣州是晚清油畫肖像外銷的基地,所以説廣州是油畫的發祥地。

這兩種論據是值得商榷的。因為第一,北京和廣州有油畫的歷史不是最早,澳門要比北京、廣州早半個世紀以上。第二,中國當時處於閉關自守時期,皇帝對西方文明雖然懷有相當好奇心,但沒有給油畫發展機會。例如朗世寧等宮廷御用的洋畫家,儘管油畫很好,也得改行用中國工具材料畫中國畫。又例如有一次皇帝叫另一位洋畫家畫畫,這位洋畫家不善掌握中國繪畫工具材料,對題材也不熟悉,畫來畫去畫不好,在家裡怨聲怨氣,最後還是由朗世寧代筆充數(3)。第三,由於畫家改行,早期人數極少,根本沒形成隊伍,直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關喬昌及其畫店於廣州,而他最早又是從澳門、香港學到油畫本事的,至於其作品的風格和影響,那是他成名之後的事了。

我認為做為藝術品種的發祥地,必須具備四個基本條件: 第一,時間最早;第二,有一定人數;第三,作品初具民族風格;第四,對外有影響。

1986年8月,全國油畫會議在珠海市開幕,中國美術協會秘書長萬維墨敎授、中國油畫研究委員會主任詹建俊敎授、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聞立鵬敎授、廣州美術院院長郭紹綱敎授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報、上海美術館、各省市油畫界代表30人出席了會議。我提出澳門是中國油畫發祥地的論點,與會者頗感興趣,覺得新穎而有一定道理。我的論據是: 第一,澳門同西方接觸最早,開埠有四百多年歷史;第二,宗敎傳播油畫興起,敎會的畫坊即是最早培養油畫風格和中國民族文化的特點,是中國油畫的雛型;第三,澳門保存着最旱的油畫作品,這些作品初具西方繪畫風格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第四,中國最早接受西方影響的畫家是吳歷,他到澳門修道多年,比朗世寧去北京早半個世紀;第五,澳門畫西洋畫的人頗多,除西方的旅華畫家外,中國畫家關喬昌被譽為“中國的托馬斯·勞倫斯”,是西方人首次讚譽具有藝術技巧的中國油畫家;第六,澳門是晚清出口畫的基地,中國油畫最早在澳門被歐美國家大量接受;第七,這種繪畫風格和技巧逐漸向北擴大影響,廣州、上海等地早期西畫均可窺見;第八,常被人忽視或誤會而又很重要的一點是,澳門的主權一直屬於中國,華人佔社會人口95%以上,中國的文化仍佔絕對優勢,談中國文化藝術,不要忘記澳門。所以説,澳門是中國油畫的發祥地。鄙見是否能解開這個“謎”,下面試再作具體分析。

澳門--中國油畫的發祥地

澳門開埠最早: 澳門1553年開埠,香港1842年開埠,相距189年。應該説在香港未取代澳門的地位前,在長達三百年的歷史時期,澳門一直是西方在東方的貿易、宗敎和文化藝術中心,亦是進入中國的橋頭堡。澳門在溝通中西文化藝術的交流起了很大的歷史作用。澳門開埠時期,亦是歐洲文藝復興的後期,文藝復興的輝煌成就,勢必在澳門有所影響,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宗敎傳播(西方敎士紛紛東渡,成立敎區)、敎堂建築(聖保羅敎堂,即大三巴敎堂之宏偉建築)、西洋雕刻與繪畫等等。

西洋繪畫的傳入和興起,歐洲文藝復興高手輩出,像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人,將藝術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就連許多傳敎士也能畫得一手好畫。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利瑪竇,就懂畫畫,他有一幅風景油畫存於瀋陽博物館,他也是第一個攜帶西方油畫進入中國的人,使中國皇帝和許多人大開眼界,得到很高的評價。為了傳播宗敎,澳門敎會在南灣嘉思欄修道院設立刺繡廠和畫坊,專門生產敎徒穿的衣袍和敎堂用的宗敎書籍,這裡的產品是供應整個遠東用的,可見規模之大。畫坊裡敎授油畫技巧,當時稱之為“泰西畫法”,摹繪的雖然都是聖像和宗敎故事的畫,但我認為那是中國最早培養油畫人材的一所學校。畫坊中除西洋敎士外,更多的是中國敎徒和日本敎徒當畫工,他們的作品目前仍有些保存在聖約瑟修道院,大量的作品卻燬於火災或因潮濕發霉而損壞了。他們的作品沒有簽名,道理我想亦跟我國敦煌壁畫及許多廟宇壁畫一樣,畫工沒有留名的慣例,至今也無從考查是誰的作品了。

這些油畫均畫在畫布上。架上繪畫是文藝復興盛期由壁畫演化而來,在打底色的麻布上先勾出嚴格的輪廓,暗部用透明稀油色渲染,亮部用較乾油色描繪,筆觸不明顯,有的還留著輪廓的痕跡,是先形後色的古典畫法,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典型畫法。當然,這些畫在造型能力、色彩渲染和表現技巧上還是幼稚的,與當時歐洲大師們的作品無法相比。但從構圖佈局不局限於焦點透視、明暗不甚立體、色彩多用固有色、線描具有東方韻味等方面來看,倒是融合著中西繪畫技巧而有新的風格,儘管這種新風格還處於初級的或者説不成熟的階段,但説明西方繪畫一旦來到東方,就受到東方繪畫的影響,而烙上了東方的風格,形成中國油畫的雛形,體現中國民族文化融化外來藝術的特性。

這批畫中,<日本羅馬敎徒殉難圖)是較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油畫作品。此畫繪於1640年,描繪日本16世紀末期捕殺信奉羅馬敎徒的情景,十多個十字架釘著受難的敎徒,場面很大,氣氛悲壯淒涼。畫家從單張臨摹聖像和聖經故事走了出來,帶著悲憤的心情去反映社會現實,控訴日本封建君主屠殺羅馬敎徒的恐怖行為,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的理想及宗敎的博愛精神。從藝術上來看·經營氣氛是成功的,構圖完整,技法上既有東方繪畫的線描,又有西方繪畫的明暗表現手法,色彩上既多用東方繪圖的固有色,又吸收了西方繪畫的外光感。它是我所見到的中西結合最早的一幅油畫,印象極深。

據説此畫為流亡澳門的日本羅馬敎徒所繪。為甚麼會有日本人來澳門呢? 原來日本豐臣秀吉時期,敵視羅馬敎,凡是信敎的日本人都被捕殺無赦,因此不少敎徒逃到澳門避難。到德川家康死後,禁令更嚴,對澳門返國的人均處以死罪。這麼一來,流亡澳門的大批日本敎徒便不敢返國而留澳定居下來。澳門茨林圍現存最大的一口水井,就是日人聚居時所挖。他們當中有些人頗具才華,史書記載他們參與建築宏偉的大三巴敎堂和從事繪製宗敎畫。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是否可當作移民歸化來看待呢?

中國最早接受西畫影響的畫家是誰? 敎會早期培養了一批中國敎徒做畫師,可惜沒留下名字,無從考查。到清初著名畫家吳歷(1633-1718)來澳,才有些記載。吳歷,號墨井道人,清初六大家之一,他50歲(1682)加入天主敎,聖名西滿,隨西方敎士柏應理到澳門大三巴敎堂修道6年,著《三巴集》詩集,接觸較多西方繪畫。按此推算,他要比意大利畫家朗世寧1715年來中國早30年到達澳門。吳歷接觸西方繪畫之後,作品風格就大有改變,構圖不受中國繪畫傳統陳法限制,很注意明暗對比、遠近濃淡變化、近大遠小透視、光亮感和真實等等,並創造別具一格的“陽面皺”法,成為清初六大家中最有自己面貌、成就也較大的一人。他的作品別人評論很多,我祇講一點: 他畫<槐榮堂圖>,濃蔭遮掩下的房屋,用墨極淡,周圍烘染則深,顯出強烈的光亮感,十分奪目,這種畫法在傳統畫法中是少見的,顯然是受到西畫注重光感和陰影畫法的影響。但吳歷對西畫也有自己的看法,曾拿自己的畫與西畫作比較,説: “我之畫不取形似,不落窠臼,謂之神逸;彼全以陰陽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功夫。即款識,我之題上,彼之識下,用筆亦不相同。往往如是,未能殫述。”(4)強調在以形寫神和用筆等方面,中西畫有著重要的區別。

澳門歷史上油畫家頗多: 除了上面提過敎會的畫家之外,澳門歷史上油畫家往來很多,1 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西方人對東方事物充滿好奇,藝術家對異國風物倍感興趣,到東方尋找靈感遂成為一時風尚。英、美、法、德、葡等國畫家來澳頗多,例如錢納利、屈臣、巴普斯塔、溫納·瓦南、哈里特·洛等長期僑居澳門。而波塞爾(波爾傑)、貝萊爾斯、約翰遜、菲仕奎、洛特、邊錫比、華爾頓、享利等畫家也在澳門逗留過。他們對中國早期油畫家的成長影響很大,特別是錢納利居澳長達27年,廣收學生,傳授技法,並以大量的油畫肖像和水彩速寫流傳於世,成為遠東最有影響的西洋畫家。他的高足關喬昌是中國最早期油畫家中的佼佼者,肖像畫的造諧很深,為當時許多達官貴人及外商畫像,作品亦曾送歐美展出,被譽為“中國托馬斯·勞倫斯”,1870年前後,西方攝影專攔作家約翰·湯生為關喬昌拍了一幅照片,收集在1873年的出版的《中國最後一個古代》攝影集中。他在圖片説明中寫道: 關曾是著名西方畫家錢納利的學生,作過許多不錯的油畫,直到現在他的作品還被其他香港或廣東畫師倣作,換在別的地方,他早就成為一個畫派的開山祖師了! 從他作品中看到他不僅掌握西方油畫技巧,而且繼承融匯了中國傳統肖像畫的訣竅。他畫的中國人極有中國味,不像好多油畫家畫中國人都帶洋味。他在廣州開店,僱工授徒,培養了一批掌握西洋畫法、動用立體素描、豐富色彩和焦點透視法作畫的畫工,對西畫在中國傳播推廣作用很大。這批人成為晚清製作外銷畫的基本隊伍,他們的作品風格,從題材到藝術技巧極似祖師爺錢納利,故有人稱之為“錢納利畫派”。

晚清外銷畫的基地:19世紀開始,歐美各國加強對華貿易,來往澳門的船隻很多,澳門成為清政府四大海關之一。澳門經常聚集許多中外富商巨賈,貿易之外,他們大量蒐羅東方的藝術品和紀念品,這就為藝術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和市場。單幅畫已不能滿足需要,複製又複製,以至成批生產,藝術完全商品化了。這些外銷畫是按西方人的口味製作的,如描寫中國皇族及貴婦的肖像,風土人情,海港景致、亭台樓閣等等,以滿足他們對異國情調的好奇心。這些題材內容全部採用西洋畫的形式表現,如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等,方便顧受接受。這是歷史造成的,我們不能苛求前人。從積極的一面來説,這些外銷畫在當時照相術還沒傳入中國的時候,十分真實地記錄了百年之前省港澳的風貌和人物形象,歷史價值很高。另外,在大量的外銷畫中,也有許多藝術十分精到之作,説明中國的西洋畫達到一定水平,才能被歐美國家人士大量接受,否則,就沒有市場了。應該看到,中國人學西洋畫,要得到洋人的承認,並肯拿錢購買,這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同時,在中國境內千多年來國畫一統天下的情況下,澳門一隅首先傳入西洋畫並如此蓬勃興起和出口,這也是澳門成為中國油畫發祥地的有力例證。

西方繪畫藝術是從澳門開始向全國散播開的: 如果説傳敎士將油畫帶進中國僅局限於宗敎界的範圍內的話,商品化了的油畫、水彩畫和水粉畫,就像一種新興行業,在中國幾個對外口岸,迅速發展起來,先是在南部的廣州,漸漸向北擴大到上海等地,西方繪畫的理論和技巧也隨之傳播開來。例如1852年外國傳敎士范廷佐、陸伯都在上海徐家匯土山灣開設圖畫館,收養孤兒百餘人,授以西畫技藝,用範本臨摹的方法生產許多宗敎畫。油畫,開始由來華的少數洋畫家掌握轉到中國畫家掌握,由過去敎會畫坊擴大到好多民間畫店,由單一的繪製聖像擴大到描繪各種人物的肖像和風光景致,由單幅繪畫擴大到成批生產製作。當外國人紛紛購買,中國人開始欣賞的時候,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便用機器印刷起來,清未民初上海出的小畫片和月份牌不是風靡一時嗎? 學習西方繪畫開始僅局限於敎徒和民間個人,後來發展到政府派出到外國專門學習的留學生,清朝政府1905年首次派出的留學生就有李叔同、曾孝谷等人,以後陸續有增加。由此可見,西方油畫先在澳門播種發芽,歷經200年,終於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開花結果,近二、三十年更是蓬勃發展,成為僅次於本土傳統藝術--中國畫的另一大畫種了。

澳門主權一直屬於中國,我認為這是常被人忽視或誤會而又很重要的一點。四百多年以來,明、清政府、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有哪一個政府將澳門主權給予葡萄牙,葡萄牙也一直僅以租借形式對澳門進行管理。澳門社會人口的構成,葡萄牙人佔僅3%(其中三分之二為中葡混血兒),其他國籍佔0.5%,中國人佔了96.5%。雖然澳門政府以葡文為官方語言並推行葡文敎育,但中華文化在社會上仍佔絕對的優勢。澳門很早就被譽為“東方梵蒂岡”、東方貿易中心,到了1842年以後,香港才逐漸取代澳門的地位,遂使澳門日趨衰落,人們漸漸忘記它昔日的興盛繁華,以至長期以來,澳門文化藝術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中國、葡國和外國都極少提及。如果説,西方油畫向東方傳播從澳門開始,並在此得以發祥,那麼中國油畫的發祥地為甚麼不可以説就是澳門,卻説是比澳門往後許多年的廣州,甚至於還説是北京呢?

小結

第一,我提出中國油畫發祥地在澳門的問題,相信引會起國內外美術史家和學者的興趣、爭論及研究,不管情況如何,我希望能彌補中外美術史研究的這段空白。

第二,中國美術史的著作很多,主要談國畫,不談油畫。油畫雖是外來畫種,但現在成為中國第二大畫種,研究探討它的傳入發祥、早期油畫的風格技巧,對中國油畫史和民族化等問題,是有一定學術價值和意義的。

第三,研究西方繪畫在東方傳播、生根、開花、結果,不僅對中西文化藝術的交流有很大的意義,而且在中葡、中意、中英等國與國之間,也有積極的、帶有國際性的深遠意義。藝術跨越國界,成為彼此溝通和瞭解的橋樑,成為人類共同創造和共同享受的精神財富。

(1986年9月)

【註】

(1)姜紹聞《無聲詩史》。

(2)《美術史論》1985年第4期,泰長安文。

(3)見《中國天主敎史》。

(4)引自《江蘇歷代畫家》,周積寅等著。

*李瑞祥(1941-),中國桂林人氏,1952年作品入選布達佩斯國際兒童繪畫展,1957年以<慈母手中錄>素描獲滿分入中南美術附中,1965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66年“文革”開始,自毀學生時代作品草稿數百幅,被下放勞動。1969年受命為廣州星火燎原紀念館製作<井崗山會師>大型油畫,轟動全國。歷年創作為國內十多間紀念館所陳列收藏者計有<上甘嶺戰役>(1970)、<放眼世界>(1971)、<魯迅在上海><夜讀>(1973)、<白雲樓上>(1974)、<家長與奴隸><奴隸起義>(1975)、<母系氏族會議>(1976)、<廣州灣人民抗法鬥爭>(1977)、<191 1年廣州起義><孫中山><太平大國攻打桂林><原始葬禮>(1978),<國民黨大會議>(1982)。其作品曾入選第四、五屆及隨後多屆全國美展。1982年冬旅居澳門後參加歷届全澳美展,1983年10月舉辦個展,1984年<水之系列>20多幅油畫於意大利意象畫廊舉辦個展,1986年在澳門舉行“李瑞祥桂林山水畫展”,赴珠海列席全國油畫'85思潮研討會,1987年論文<澳門--中國油畫的發祥地>獲澳門社會科學論文獎。90年代曾赴台北和新加坡舉辦個展,迄今十多年大部份時間用於繪製澳門四百年歷史風物作品,已積二百多幅。

本冊第 149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