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千里詩緣熱線牽
澳門的“艾青熱”現象

柳連*

1987年5月,正當澳門的鳳凰花樹發花而嫣紅熱火的時刻,艾青拄著拐扙不遠千里從北京來訪問這個小小的澳門彈丸之地了。

老詩人的手腳有點哆嗦,顯得有點不由自主步履維艱了。然而,艾青對澳門似乎情有獨鍾,他在訪問澳門的七個日夜裡表現得興致勃勃神采飛揚。

艾老的笑聲多爽,眼神多亮!

説也奇怪,此光景就在五年前,其時澳門華人社會似乎對這位飽嚐苦難的“中國新詩的象徵實體”並沒有表現出多少“轟動的熱情”,某些一向自詡的飽學之士或紳士名流寧願對這位曾在祖國長期遭放逐的詩神冷眼側目或敬而遠之。這也許祇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一種習俗常態吧?

然而,澳門畢竟成了傷痕纍纍的中國詩神的一座凱旋門。這位堪稱昂首中國新詩高峰頂上的普羅米修士在澳門受到了“國際主義”凱旋式的禮讚和無私的盛情款待。澳門之行也為老詩人有生之年留下了一次難忘的深刻印象(1),此行竟使老詩人在隨後坐輪椅的日子裡仍然對他所認識的澳門和他所認識的澳門朋友念念不忘。

艾青抵達澳門的那一天,澳門華僑報副刊《華座》刊出題為<海螺裡的濤聲>(作者高戈)的一首詩(2)表達了一位澳門詩人對艾青的情牽夢縈——

    我今天想起艾青
    忍不住掉淚卻不是哭泣
    蒼白的十三歲已很遙遠了
    故園柳梢的綠芽兒
    是被黑色的天牛啃掉的
    當艾青沉默的時候
    我的腦袋裡長了三十層年輪
    祇記得詩人在聶魯達那兒
    拾起一隻粗礪的海螺
    盛滿藍色的笑聲
    從太平洋彼岸回來
    傾瀉瀑布
    迸濺波浪的鹹味
    使我相信繆斯就是自由神
    從地平線上昇起一輪燦爛的夢
    那也許就是詩人呼喚的太陽
    忽然向我滾來滾來
    灼傷睜得大大的眼睛
    壓斷大地母親的脊樑
    於是我開始拋擲欲哭無淚的日子
    跟隨流放的詩神邁進地獄之門
    我的心裡卻沒有黑暗
    因為我老是想著艾青不會逝去

這首摹擬艾青散文化詩歌風格的“懷舊”之作,在聲情黯然的傷感裡懷念艾青,反而變成對詩神的熱烈憧憬,多少也反映了艾青對沉默一代的深刻影響。

在澳門文化學會召集的澳門中葡詩人歡迎艾青伉儷的座談會上,澳門歸僑詩人陶里即席朗誦了<獻給艾青>一詩。陶里的獻詩使人感覺到這位從新詩脱胎而來的現代詩人對艾青是多麼的深入骨髓與感同身受。

           
    你來了
    詩也輕輕地來了
    澳門的橫的直的街道
    成為
    廣州的北京的街道
    也成為你的
    長的短的有節奏的
                            詩行
          
    折磨你的
      身上的斑斑點點
      可已經褪盡了顏色? 
    它們可像你説的
      “已成為記憶”
  或者又是你的
      “戰鬥血液”? 

    夜已經透明
    就是點油燈的草原
    不再有
    沾滿泥巴的臉色
    沉睡的原野
      沒有偷牛的盜賊或者
      曉風殘月下的酒醒過客
          
    你該沒忘記上海巡捕給關了的
    你從彩色的歐羅巴帶回
    咱們祖國來的蘆笛還有
    阿波里內爾的詩集《酒精》和
    瑪格麗特震顫的褪了脂粉的唇邊
    一管樂器
    一個波蘭詩人的意志
    成為你的
    一闋悲壯的頌歌
    一夢彩色的記憶
         
    巴黎貴婦和妓女的染色頭髮
    遮掩不住巴士底獄的不平
    馬賽曲
    歡送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
    你帶著法蘭西歷史的敏感症
    回到
    寒冷封鎖着的中國
          感嘆
    “為甚麼我的眼裡常噙着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是母親大堰河的土地
    從莽莽長城內外
    來到鶯飛草長的江南
    不論春暖或冬寒的白天黑夜
    大堰河都用她豐滿的乳房
    餵哺孩子
         那麼温馨
         那麼慈祥(3)

澳門的五月是詩人靈感奔馳的季節,也是澳門詩壇星空燦爛的季節,至少在1987年以來是如此。當艾青從北京來澳門的時候,葡萄牙的一位大詩人米格爾加也從里斯本來到了澳門。為此,澳門《文化雜誌》第2期出現了一篇以<葡萄牙和中國的兩位大詩人在澳門>為題的文章。它寫道:

澳門並非詩人之鄉。但是,令人驚奇的事實是: 一方面,中國巨大的文化遺產中詩歌佔有令人眩目的輝煌的一頁,詩才芸芸,是一座令人讚嘆的萬神殿;另一方面,在葡萄牙,讓我們用一個詩人的描述,詩才沿着屋檐源源湧出。

然而澳門自有一種神秘的魔力把偉大的詩人們吸引到身邊,如葡國詩壇的一些巨匠: 博卡熱,卡米洛·佩沙尼亞,安東尼奧·帕特里休。

早在16世紀(可能前後祇差25年),澳門就接受了代表兩種文化的兩位大文豪的來訪: 創作《葡國魂》的天才賈梅士和明朝最偉大的戲劇家湯顯祖,他是不朽劇作《牡丹亭》的作者,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如今,神秘的召喚力又一次在一個月內,把兩種語言中的兩位大詩人帶到這塊已被詩歌聖化的土地,他們是米格爾加和艾青。

澳門這個夢幻島並非詩人之鄉,但它吸引艾青的“神祕召喚力”到底是何物? 原來澳門文化學會出版了一冊中葡文對照的《艾青詩選》,特地邀請這位中國大詩人來澳門參加發行儀式。艾青慨然應允蒞臨澳門,成全了由澳門促成的中葡文學再度結緣的一樁美事

在《艾青詩選》(葡中對照版)籌備出版的時候,澳門《文化雜誌》總編輯官龍耀(4)在《文化雜誌》創刊號上提名艾青為諾貝爾獎候選人,在《文化雜誌》第4期(中文版,1988)上,有關於這方面的文字:

一年前,《文化雜誌》創刊號突出宣傳了傑出的中國大詩人艾青,並提名他為諾貝爾獎候選人。在介紹這位詩人的文章的結尾前寫到:

“艾青”的一生飽經滄桑。在生活道路的顛簸中;在喧鬧噪音的干擾下,他處之泰然。他以詩人胸懷和生命的活力渡過了嚴寒的冬天,又在春天重生。

因此,他是生命力的象徵,他代表了在漫長的困境中堅持信念的人們。

他是中國文化向西方開放的先驅者。今天,他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民族聯繫的代表人物。

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與全世界親切地匯合——為了他的詩篇,他的工作,他的人品,為了所有這一切——我們認為艾青適合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一年來,我們此項提議得到一些響應,今年4月,我們收到北京人文函授大學校長周宏興敎授的來信,全文如下:

尊敬的官龍耀先生:

我與詩人鄒荻帆、張志民、雁翼、羅沙、孫靜軒、駱寒超等發起致函瑞典皇家學院諾貝爾文學奬評委會,聯合提名傑出詩人艾青為1988年該項大獎的候選人。這個倡議得到您及50多位先生巨大的支持與讚同。謹致衷心的謝忱!

根據大家的意見,已將原提名信略加修改,並打印成中英兩種文字寄給皇家學院。現將全體提名人及其附言寄上。

順祝

撰安

周宏興

1988年3月24日

周宏興先生的信還附上“將原提名信略加修改後寄給馬悦然先生並轉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全體院士”的信並附50多位提名人簡介(5),囿於篇幅恕不一一抄錄。

澳門的“艾青熱”現象自有它的特殊意義與耐人尋思之處。澳門的“艾青熱”現象説明了艾青不僅是屬於中國的,而且是屬於全世界的。諾貝爾獎對於中國傑出的詩人艾青來説,也許還比不上澳門對詩人的感情重要。在澳門人的記憶裡,艾青已經永遠留下了一絲苦澀而欣慰的笑容……

    門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沒有到來,
    那驚醒他的
    是他自己對於黎明的
    過於殷切的想望。
              ——艾青<吹號者>(1939)

對於處於21世紀前夕的人類來説,艾老仍然是一位令20世紀的時代號角射出閃閃光芒的號手。

    聽啊
    那號角好像依然在響……(6)
                                                      (1992.5)

官龍耀(Luís Sá Cunha)與艾青用法語交談

千里詩緣一線牽-艾青(坐輪椅者)和詩友們留影

〔左起〕龍協濤、謝冕、錢光培、高瑛、馬若龍(Carlos Marreiros)、孫玉石、楊匡漢、高戈

1991年8月8日·北京王府飯店

攝影:舒望

【註】

(1)詳見高瑛: <澳門行>(載香港《文學世界》第3期)。

(2)高戈其時任澳門華僑報副刊編輯,他還用“勞思”的筆名發表了一篇評論艾青<大堰河——我的褓姆>的文章和一篇艾青《詩論》介紹;該報另一位副刊編輯徐新亦先後發表《歡迎詩人艾青》和《艾青文革以後的作品》二文歡迎艾青。

(3)此詩收入陶里詩集《蹣跚》,澳門五月詩社出版。

(4)旅居澳門葡人,原名Luis sáCunha,研究葡中文化交流史的專家,澳門《文化雜誌》總編輯。

(5)本文旨在向研究艾青的專家提供澳門方面的有關資料,跟由誰最早推薦艾青拿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權”問題無關。

(6)艾青<吹號者>結句。

*柳連,澳門五月詩社成員。本文原載《澳門現代詩刊》第4期(1992年8月)。

本冊第 4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