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硏究

硏究澳門 服務澳門

黃漢强

(本文係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理事會會長黃漢强一九八七年七月十六日在廣州中山大學擧行的《澳門社會科學學術交流會》上的發言稿)

在這個歷史上第一次由澳穗兩地學術機構聯合主辦的《澳門社會科學學術交流會》上,我個人就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會員以及學術界朋友,在硏究澳門當中提出的一些學術觀點和問題,向各位作一個綜合的槪括的介紹。

過去在我們澳門,硏究自己賴以生存的社會的人仕並不多。最近幾年,學術界開始注意對澳門社會的硏究,澳門社會科學學會以一種使命感於一九八五年九月一日成立,其宗旨是「硏究社會,服務澳門」,率先組織起來硏究澳門社會。將近兩年中,得到澳門政府的有力支持,出版了學報《濠鏡》第一期和第二期,擧行了首屆澳門社會科學年會及多次有關澳門問題的學術硏討會,多次邀請中國學者來澳進行學術交流。今年六月一日,澳門東亞大學澳門硏究所宣告成立,將出版學術刊物《澳門硏究》。此外,有關硏究澳門的論文也散見於澳門報刊。華僑報於一九八三年創刊的《澳門經濟年鑑》,爲硏究澳門經濟提供了較全面而豐富的資料。今年成立的「星光」出版社,開始出版澳人的著作。所有這些,都反映了澳人硏究澳門的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雖然如此,由於起步較晚,特别是澳門社科會的成員,都是業餘進行學術工作的,生活壓力大,因此對澳門社會作深入的系統的硏究只是開始。由於本人見識不廣,所以這個滙報相信不會是完整的,很可能掛一漏萬,僅供參攷。如果能夠增加在座各位對澳門社會科學界的了解,多少起點學術交流的作用,也就達到目的了。

我的滙報分五個部份:

——對澳門社會整體的硏究;

——對澳門歷史的硏究;

——對澳門經濟的硏究;

——對澳門政治法律的硏究;

——對澳門文化敎育的硏究。

澳門社會科學界普遍認爲,澳門這個特殊的社會,是一座待打開的社會科學寶庫,一個待開發的社會科學富礦,而不是寸草難生的沙漠。

一、對澳門社會整體的硏究

儘管澳門學術界對澳門社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認識,但其中有一點是比較一致的,這就是: 澳門社會是個特殊的社會。它有特殊的歷史進程,特殊的地理條件,特殊的經濟發展,特殊的政治環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

在歷史進程上: 澳門過去是中國最早的第一個對外開放的特區,後來成爲葡國的租借地,今天是中國領土葡國管治的社會,從1999年12月20日開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别行政區,不久將進入向中國特别行政區過渡的歷史時期。

在地理條件方面: 今天全澳面積祇有十六點九二平方公里,人口卻有四十二萬六千四百人(一九八六年底),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二萬五千二百人。作爲港口,澳門沿岸水深在低潮時,一般不到零點五米,天然航道一米左右,濬深爲人工航道,內港一段水深三至五米,寬五十米;外港一段深五至七米,寬七十米。因此澳門的地理條件正是: 地小人多,水淺港窄,天空狹,資源奇缺的典型彈丸之地,對經濟發展十分不利。

在經濟發展方面: 一八四二年以前,澳門是遠東的國際貿易港,中國對外貿易的中繼港,東西方經濟交流中心;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的今日,澳門是亞洲的一條活力十足的小龍,是對外開放的中國的一座橋樑。澳門的經濟增長速度從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一年間,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每年平均增長百分之十六點七,在八十年代中,除個别年度內,經濟增長仍然保持高速的勢頭,頭五年區內生產總値(GDP)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八點八的速度增長,居亞洲的前列。按人口平均計算的GD P,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爲二千六百美元,在世界一百八十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五十位,在亞洲中排第五位,一九八五年則名列亞洲第六位,僅在文萊、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灣之後。因此,同亞洲「四小龍」比較,澳門在經濟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方面毫不遜色,亦是亞洲小龍。

澳門的政治環境也具特色,是西方殖民政治、民主政治與中國社會傳統家長式政治的混合。

至於文化背景: 過去,澳門是西方在遠東的第一個天主敎敎區,東西方文化的交滙點和轉口港;今天,是歷史博物館,是東西方文化長期熔治起來的歷史文化城。

基於以上的認識,澳門社會科學界普遍認爲,澳門這個特殊的社會,是一座待打開的社會科學寶庫,一個待開發的社會科學富礦,而不是寸草難生的沙漠。因此,以立足澳門,服務澳門爲宗旨,堅持「科學與民主」的精神和「面向社會,聯繫實際」的學風,積極開展對澳門作深入和系統的硏究,不僅是歷史的使命,而且大有作爲。

二、對澳門歷史的硏究

對澳門歷史的硏究,社會科學學會會員偏重於經濟史及文化史,基本上接受了澳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外開放特區的觀點,開始探索這個特區在中國發展中的作用,其中牽涉到對葡萄牙東來進入澳門開發澳門的歷史評價。至於這個特區的形成及明淸兩代對這個特區的政策,也在硏究當中。

有一個比較突出的觀點,就是認爲葡萄牙東來開闢澳門爲商埠,有其積極和進步的一面,在歷史上起着促進東西方經濟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科學文化的提高。這是從一五五七年到十八世紀末這一段歷史的主流。

由於一般學者比較重視澳門的經濟發展,所以對澳門經濟史的硏究也較爲系統,其中對澳門經濟史的分期有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是將澳門古代和近代經濟史分爲兩大時期。第一期從一五五七年葡萄牙人在澳門土地定居到一六四四年明朝末年,是澳門對外貿易最繁榮的時期。主要原因:(1)澳門是當時遠洋帆船的優良港口;(2)澳門有廣闊的商品腹地;(3)明代將澳門列爲「化外之區」,實行特殊政策;(4)葡萄牙鼓勵海外貿易,實行重商政策。第二期從一六四四年淸初到二十世紀初,是澳門對外貿易走下坡的時期。其中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一六四四年(淸順治一年)到一六八三年(康熙廿二年)淸廷開海禁前夕。在這階段,一方面中國有海禁,另一方面葡萄牙國勢日衰,澳門對外貿易比不上明代;第二階段從一六八三年(康熙廿二年)到一八四○年(道光二十年)爆發鴉片戰爭。在這階段雖然荷、英、美、法列强都爭奪澳門,但此時淸朝宣佈開放海禁,在全國設四個海關,同時葡萄牙亦恭順淸政府,澳門經濟逐漸衰落;第三階段從一八四○年到二十世紀中國近代史結束,這個階段突出了澳門地理條件不宜對外貿易發展,澳門經濟徹底衰落。

第二種意見是從一五五七年起直到今天,將澳門經濟發展劃分爲四個時期:(一)、開發時期(經濟上升時期),從一五五七年到一八四二年中英鴉片戰爭結束,這一時期澳門經濟的特點是以商品對外貿易爲主,是貿易經濟階段;(二)、停滯時期(經濟墮落時期),從一八四二年中英鴉片戰爭結束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香港崛起以及中國沿海三十四個城市正式開闢爲對外通商口岸,澳門的正常對外貿易受到打擊而衰落,取而代之是鴉片及人口販賣的特種貿易的興盛以及用色情、吸毒和賭博爲招徠的特種旅遊的興起,這個時期經濟上的特點是以特種貿易與特種旅遊爲主導,是特種貿易與特種旅遊結合的階段;(三)、復興時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這個時期裏,由於澳門內外條件的變化,澳門經濟開始轉型,一方面是葡國於一九六一年頒佈一項法令,定澳門爲旅遊區,準許澳門以博彩作爲一種「特殊的娛樂」,從而解除了賭博的最後一道禁令,使澳門得以銳意發展博彩旅遊業,另一方面,製衣、手袋、家俬、彩瓷等一類新工業亦開始興起,不過,這個時期整體工業還在起步階段,而博彩旅遊業却大行其道,是博彩旅遊經濟時期;(四)、騰飛時期,從七十年代開始直至今天還在繼續。在這個時期西方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香港經濟的迅速高漲對澳門經濟起着帶動作用,而葡國一九七四年革命的成功及非殖民化的推進,逐漸改變對澳門的保守統治,同時中國大陸在七十年代後期實行改革與開放政策。這些內外因素的交滙變成一股推動澳門經濟發展的强大動力,特别是工業的成長而成爲澳門經濟的第一根支柱,澳門經濟轉入工業經濟時期。

有一個比較突出的觀點,就是認爲葡萄牙東來開闢澳門爲商埠,有其積極和進步的一面,在歷史上起着促進東西方經濟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科學文化的提高。這是從一五五七年到十八世紀末這一段歷史的主流。

至於從政治角度對葡萄牙進入澳門到佔據澳門這段歷史的認識,有三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爲,是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對澳門的侵略,不管用甚麼藉口,本質上仍然是殖民主義侵略。

第二種觀點認爲,葡萄牙進入澳門不同於英國侵略香港。十六世紀中葉,正是歐洲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封建社會內部形成,新興資產階級地位上升,對外要求找尋新航道,擴大商品市塲,開發金銀,加速資本積累,葡萄牙殖民開拓者正是適應此種時代要求,發現和打通歐亞的新航道,東來到澳門,認識了當時還處於封建興盛時代的明朝中國,其目的首先在於打開中國市塲,溝通東西方貿易,因此向中國借地立足經營,並非用武力强佔中國領土。所以葡萄牙最初進入澳門,是一種借地經商的性質,澳門的主權仍屬中國,並非武力侵略將澳門變爲殖民地。至於到一八四六年澳督馬勒强行將淸朝統治趕出澳門,性質發生了變化,這是以後的事了。

第三種觀點認爲,葡萄牙所以說進入澳門而取得澳門,是葡萄牙當時幫助中國趕走珠江口的海盗有功,中國皇帝給予的一種賞賜。不過,這種觀點受到中國學者的强烈反對,指爲杜撰和歪曲歷史。

上述三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推動澳門歷史學家作深入的硏究和討論。

三、對澳門經濟的探索

在這個領域內,學術界探索比較多,除上面提到澳門經濟史的分歧外,分四個問題向大家介紹:

1. 經濟架構的特點及其優勢

澳門經濟架構是以工業、旅遊業和建築業(有人還加上金融業)爲支柱的小型化經濟。其特點是小型、自由、開放、外向。它的生命綫是同西方世界市塲(貿易市塲和旅遊市塲)的廣泛的聯繫。這種小型化經濟是在澳門特種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長期以來形成的。一般而言,小型化經濟優勢在於適應性强,具有活力和耐力。而澳門小型化經濟的優勢還在於以它爲首要支柱的工業和旅遊業,是應西方市塲的需要而興起而發展的,因此更具生命能量。此外,它的優勢得以發揮而在競爭激烈的世界市塲中顯示出力量,還有賴於以下的條件:

第一,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自由經濟的現代化運作系統,主要是運輸系統,通訊系統和金融系統;

第二,有一個受到法律保障有利於吸引投資的低稅和免稅的自由競爭的社會環境;

第三,有一個得到保障的而又享受優惠的廣闊的市塲網絡。例如,澳門工業品現在已遠銷到世界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四,有一個有保證的取之不盡的廉價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供應地;

第五,有受到重視和眷顧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處於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中心,亦可充分利用鄰近地區的有利條件。

可見,小小的澳門,七十年代以來經濟所以能夠騰飛,並躋身於亞洲小龍之中,是有其自身的因素和有利的外部條件,並非一時的僥倖。

2. 今天面臨的歷史轉折和困擾

有學者認爲,由於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原有的優勢逐漸轉化而消減,澳門經濟的發展正面對一次新的歷史轉折——歷史上的第四次轉折。這些變化主要有:

——中國大陸一改過去的閉關鎖國,實行改革與開放的方針,澳門再也不是僅次於香港的中國對外聯繫的優越的門戶。同時隨着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內陸市鎭和地區不斷增加,開放的程度越來越大,措施也越來越靈活,以廉價勞力爲基礎的勞力密集工業及中西結合的旅遊業,對港澳和海外資金具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澳門再也不是香港勞力密集工業的轉移或資本投放的最有利的塲所,再也不是香港旅遊業過剩資金的首選出路;而且珠江三角洲尤其是珠海特區投資環境的改善,澳門原有的資金和工業生產一部分地被吸引到這些地區去。歷史的敎訓是,每當中國大陸沿海開放,澳門在中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優越地位被削弱以致於消失的時候,澳門的發展就會受到極大的挫折。

——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向是資本密集和科技密集向更高階段發展,工人的工資與就業又一次受到新的威脅,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增强已經成勢。貿易保護主義的對象主要是密集勞力或半密集勞力的工業產品,以出口爲導向的勞力密集的澳門工業的繼續發展,因此蒙上陰影。

——按照中葡關於澳門前途問題的協議及中國旣定的「一國兩制」政策,澳門歷史正開始史無前例的劇變,由中國領土葡國管治的地區向中國特别行政區過渡,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便成爲中國特别行政區。這是對澳門人的信心及對澳門經濟的發展一次重大的考驗。

——澳門外向的勞力密集的小型化經濟在新的歷史轉折中,對採用新技術和開拓新市場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其適應能力在新的形勢下難有突破性的發展。

因此,在新的歷史轉折時期中,在「內外交困」的情形下,澳門經濟發展受到新的困擾,面對新的問題:

如何解決廉價勞力的短缺問題(澳門勞力不足僅在工業就缺少兩三萬工人)。

如何面對强大的大陸競爭對手,提高投資環境與產品的競爭能力?

如何突破水淺港窄天空狹的地理條件的限制,創造新的發展條件?

如何適應外部條件的變化,經濟進行某種轉型?

3. 經濟轉型的選擇

有四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將整體經濟特别是工業由勞力密集型轉爲科技密集型,專門生產幾類高科技產品,創造有澳門特色的產品。

第二種意見,降低密集勞力工業在社會經濟的比重,將社會經濟轉到以現代旅遊爲軸心的現代旅遊經濟的模式。

第三種意見,創造條件,將澳門建成一種特别類型的經濟區,例如百慕達等一類模式的經濟。

第四種意見,保持現有的經濟模式,在密集勞力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和產品質素,同時增强本地市塲的消費力,將澳門人口增加到一百萬人。

在上述四種意見中,多數傾向第四種意見,其中對將人口增加到一百萬人,亦有異議。

4. 對三大經濟支柱的認識

甲、工業

澳門工業在GDP中,一九八四年佔百分之三十六點九,一九八六年上升至百分之三十八點一,爲澳門經濟的第一大支柱。一般認爲,澳門工業除了具有澳門經濟模式的一般特點外,還有自身的特點。綜合起來: 投資自由化,在現有工業投資中,百分之六十以上來自香港;生產小型化,全澳工業生產塲所一九八三年調查平均每家不足五十四人,其中三成工廠是四人以下的小單位;結構輕工化,在一九八三年的工業總產値中,百分之九十二點四是加工工業,其中紡織及製衣工業佔總產値百分之六十四點七;勞動密集化,工業生產塲所擁有的固定資產平均每家不足八十萬澳門幣,自動化水平較低,大量依賴人工操作;供銷外向化,生產資料全部依靠進口,工業產品九成出口外銷。

澳門工業具有以上的特點,也是它們的優勢和局限。

優勢方面就是適應性大,競銷力强,容納勞動力多,動員資源廣,能充分動員一切人力和財力,因此在一定時期內,發展速度高,改善民生快,發揮投資少收效快的作用。

在另一方面,由於受小型化生產規模的局限,處於歷史的轉折,面對日益加重的外部競爭的壓力與西方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生產中廣泛使用新科技及先進管理方法難,開拓新市塲難,生產轉型更不易,而且目前出現的勞動力嚴重短缺問題,一時亦難以解決。因此,澳門工業如何適應當前環境的變化,今後向何處去? 這些問題已經提到人們的面前了。

小小的澳門,七十年代以來經濟所以能夠騰飛,並躋身於亞洲小龍之中,是有其自身的因素和有利的外部條件,並非一時的僥倖。

首先,於澳門工業要不要轉型問題。有人認爲,澳門的勞動密集型工業難轉型,也沒有必要轉型,重要的是發揮現有小型企業的優勢,充分利用配額市塲及特惠稅市塲。不過,亦有的認爲環境在變化,澳門工業遇到的壓力越來越大,適者生存,澳門工業也需要及早改變,適當轉型。

其次,關於澳門工業轉型問題,大致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在原有勞力密集型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革,以節約勞力和提高工效。

第二種意見,對澳門工業進行根本性改造,建立科技密集型的工業體系,進行專門化生產,像瑞士的手錶工業那樣,專門生產某種高科技產品,使澳門成爲某種工業的專業城市。

第三種意見: 澳門過去根據「人棄我取」的原則,建立了製衣及紡織工業爲主體的工業體系,從而打進了世界市塲,今天亦需要應用這個原則對工業進行改造,建立勞力與科技混合型的工業體系。事實上,此種工業已經在西方先進國家中逐漸淘汰和轉移到第三世界中去。

當然,無論是那一種意見,都提出一個改善澳門工業投資環境問題,以增强吸引外來資本的競爭能力,特别是改善交通、開發離島來增加投資者的興趣和擴大對工業資本的容量。

再次,關於如何解決工業勞動力不足的困難,大致有四種主張:

第一種: 認爲澳門勞力是足夠,祇因工資偏低,使部分勞力棄工而做小販或做來回邊境販貨的「水客」,因此主張較大幅度提高工資,將這部分勞力吸引到工業來。

第二種: 認爲從根本上着手,提高工業技術甚至用新科技改造工業,以自動機械代替手工勞動,節省勞力。

第三種: 認爲勞力不足是客觀的事實,工業又不可能大幅提高工資,因此主張請求中國政府在一段時期內大量批準內地人口來澳定居,但被批準來澳的應該是年靑力壯的和有一定技術的勞動人口。

第四種: 認爲國內大量批準內地人口來澳定居,會增加澳門社會的人口壓力,同時也難保證這些來澳定居的人口都參加工業勞動,因此主張用合同形式從國內輸入勞務,而最理想的方式是在拱北建中國勞工宿舍,集中管理。合同勞工早來澳晚回拱北,這樣旣可減少社會人口壓力,工業需要的勞力又得到保障。

乙、旅遊業

一般認爲,澳門旅遊業具有自由、開放、外向、多樣、博彩與觀光結合而以博彩旅遊爲主的特點,有極濃厚的地方傳統色彩,因而不斷發展,歷久不衰,爲澳門創造龐大的外滙收入,特别是政府的財政收入。近幾年每年從香港方面來澳旅客超過四百萬人次,如果除了其中大約一百萬人次是屬過境性質,每年也有超過三百多萬旅客。按照旅遊司一九八四年的問卷調查所得,每一旅客人次在澳門消費八百元(不包括博彩),那麼澳門旅遊收益一年,達到廿六億元以上,相當於三點五億美元。按澳門十六平方公里的面積和四十多萬人口同世界上最發達的旅遊國家/地區比較,澳門旅遊業的接待人數和創滙收入也不遑多讓。

對於澳門旅遊業的前景,有的認爲澳門對外界獨具吸引力,旅遊業發展仍大有潛力。不過,有的認爲澳門隣近地區旅遊去處增加,尤其是大陸的開放和銳意發展旅遊業,來往大陸的通道增多而且方便,這些因素,無疑使澳門旅遊業經受着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必須動員內部一切旅遊資源,在世界宣傳澳門的形象,以加强本業的對外競爭能力。

有人提出首先要加强博彩業,但亦有人認爲,現在應該强調妥善保護澳門的優美環境和保護有特色的澳門歷史文物,使澳門不僅是一座世界的現代賭城,遠東的花園城市,而且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城市。還有人提出利用澳門所處的特殊的歷史時期,利用「一國兩制」來宣傳澳門,吸引遊客。

在各種發展澳門旅遊業的意見中,比較受到注意的,就是主張加强「澳珠岐(澳門——珠海——石岐)旅遊小三角」和「穗港澳旅遊大三角」的聯系,協調和完善澳門同大小三角的區域合作。

丙、建築業

對於三大經濟支柱之一的建築業的硏究,澳門學術界關注比較少,不過,似乎有三個方面很値得深入探討的:

第一、建築業的發展與保護歷史文物的關係,這個問題在地少、人多,工商業繁榮而又是歷史文化旅遊城的澳門中,是比較突出的,牽涉到整個城市規劃問題。

第二、澳門建築業與工業及旅遊業不同,市塲主要在澳門本地,因此,如何擴大本銷市塲以及打開外地市塲吸引外地買家?

第三、如何發揮建築業的作用,逐步解決「居者有其屋」的問題?

上述問題的硏究,基本上還沒有展開。

四、對澳門政治法律的硏究

澳門學者對澳門政治法律的硏究比較少,特别是對於法律的硏究。由於澳門法律是受葡國法律主導,兩地法律都是葡文,華人學者對澳門法律的硏究,可以說目前還是一個空白,而澳門正面臨實行「一國兩制」的歷史時期,因此,系統和深入硏究澳門及葡國的法律,是澳門本地學者一項重要的急待解決的歷史性任務。

至於對澳門社會政治硏究,亦缺乏系統性。一般祇認爲澳門的政治也是十分特殊的,旣有殖民主義專制的成份,也有資本主義民主成份,還有中國封建主義家長式政治成份,而且受到中國大陸政治的强大影響,左派政治力量在社會中處於優勢。澳門的管治權雖然是葡國掌握(通過澳督),但澳門政府許多重大的決策,往往要同北京或北京駐澳門代表機構商量,徵得他們的同意。因此,人們認爲,硏究澳門政治,決不能無視澳門社會今天的歷史地位以及北京的强大甚至有決定性的影響。

相對地說,對澳門政制的硏究,雖然還是開始,但也比較系統,大致如下:

1. 澳門現行政制架構的特點及性質。

澳門現行政制是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在立法會議員結構中,大致的三分之一是直接選擧產生的民選議員,三分之一是間接選擧產生的代表社團的議員,三分之一是澳督委任議員,是一種「三三制」。不過,立法會的立法權並不完全,相當部分的立法權由澳督掌握,特别是澳督由葡國總統任免,作爲除法院外葡國主權機構的代表來管治澳門,擁有完全的絕對的行政權,立法會所通過的法律也必須經澳督簽署才能生效,澳督甚至有權建議葡國總統解散澳門立法會。

基於此種政制模式,因此有學者認爲澳門政制架構的特點是「形式上三權分立,有限度的三三制衡,總督權力最大」。因爲主要權力來源於宗主國,祇是由於葡國政治條件的變化,一九七四年革命後實行非殖民化政策,確認澳門是中國領土,葡國管治的地區,澳門政制也變得帶有民主色彩。因此從性質上分析,有人認爲澳門政制相對於殖民地高度集權的專制統治制度來說,是殖民主義開放式的政制,或者說是殖民地的民主式政制,是從專制統治向民主政制過渡的一種政制形式。此種特殊的政治架構,是澳門特殊的社會在特殊的歷史階段中產生和存在的。

不過亦有人認爲,一九七四年葡國革命之後兩年,澳門殖民地色彩的政制無論在理論上或實踐上都廢除了。當然亦有人認爲,澳門今天的政制仍然是百分之百的殖民地政制。

2. 未來的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制的特點及其性質

根據中葡兩國政府簽署的《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有關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制的規定,結合對現行政制的分析,有人認爲,現行政制基本上是符合澳門社會的歷史進程的,但其中亦有違背時代的要求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例如民主主義不足,三權制行不足,運作效率低等,因此未來澳門特區政制的特點,大體保留現行政制的基本形式,完全消除殖民政治性質,注入澳人高度自治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內容,迎合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不斷自我完善。此種具有澳門色彩的特區政制,首先是一種資本主義政制;其次,它不是一般資本主義政制,而是作爲中國特别行政區的澳人高度自治的資本主義政制。所以這個政權旣是資產階級政權,又吸納社會其他階層參與,積極發揮資本主義民主自由的作用,應該是澳門未來政制的特色。這種政制,可以叫做資產階級領導下的居民民主政制。

不過,亦有人提出,將來政權的權力來自廣大選民,不可能是甚麼階級專政或某個階級的政權。

至於澳門特區的政制架構,仍然是三權分立。不過,同現行政制比較,應該是實實在在的三權分立,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如此,祇有這樣,才發揮三權互相制衡的作用,避免出現一個行政獨大的政府,違反澳人高度自治的原則,損害「一國兩制」。此外,在將來的特區政制架構中,必須注意吸納葡籍土生人士參與,適當照顧他們的利益,對在澳門貫徹「一國兩制」有重要意義。

普遍認爲,將來能否建立眞正澳人高度自治的政制架構,成立一個眞正澳人治澳的政府,關鍵在於;(1)中國對履行中葡協議的誠意;(2)澳門左派在政府中扮演的角色;(3)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展情况,因爲澳門民主化的最大保障是中國大陸的民主化。

也有人基於: 第一,澳門在過渡時期中進行政制改革是由葡國管治下進行的,必然偏重於葡國利益;第二,政制改革中存在巨大的技術上的困難,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葡人撤走後,必然留下一個古怪的澳門行政格局等待澳門人來收拾。因此,政權移交後最好先成立一個臨時政府,對舊政制進行治療,對政制改革進行補課,到一定時候才成立正式的澳門特區政府。

硏究澳門政治,決不能無視澳門社會今天的歷史地位以及北京的强大甚至有決定性的影響。

3. 過渡時期的政制改革

有學者提出,過渡時期中進行政制改革,首先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未來政制同現行政制的關係。這種關係是繼承、改革、發展的關係。繼承現行政制中有利於社會穩定繁榮的一面,改革其中有礙於社會進一步穩定繁榮的一面,在繼承與改革中發展其積極的進步的因素,以適應推動社會進步的需要。因此,過渡時期的政制改革是對現行政制進行有限度的改革而不是徹底的否定,其限度是以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發展爲出發點和依歸。

從上述觀點引伸,認爲政制改革的內容就是按照中葡協議規定的原則對現行政制進行非殖民主義化,即本地化和民主化。

政制本地化,就是將管治澳門的權力,逐步交還澳門人自己掌握和運用。因此,本地化包括三方面: 法定語言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和公務員本地化。

直到今天,澳門的法定語言是葡語,官方全部使用葡語。但是,澳門居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華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中文,卻處於「不合法」的地位,政府與居民溝通上存在嚴重的隔閡。所以,要推行政制本地化,首先要從法定語言本地化,從使中文成爲法定語言這一關鍵入手,否則,其他方面的本地化便難以進行。目前政府正推行「雙語制」就是一個重要步驟。

法律本地化的內函,應該包括:(1)對向澳門伸延的有關的葡國法律,根據澳門的實際情况進行甄别,適合的繼續執行,不適合的或者過時的進行修訂或重新立法,成爲澳門本地法律;(2)健全澳門法律體系,修訂過時的本地法律,制訂需要但還未訂立的新法律,以塡補法律體系的空白;(3)分輕重緩急將在澳門施行全部法律、法令從葡文譯成中文,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公務員本地化,包括:(1)逐步擴大本地人在公務員中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2)逐步擴大本地公務員中華人的比例,達到全體公務員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3)公務員的土生葡裔人士要逐步掌握華語和中文。

至於政制改革的另一項內容民主化,實質上是保障對人的價値和人權的尊重。爲此,就要改善選擧制度,健全法治和保障自由。

改善選擧制度,包括改善立法會議員,諮詢會議員、市政委員的選擧制度。總的要求是逐步地適當地縮小這些機構中的官委議員的比例,以擴大直選議員的比例,達到基本法的要求。

健全法治主要是健全法律體系及司法機關的獨立權力。

保障自由,一方面要將現在社會中已有的自由完好地保留,另一方面又要隨着時代的進步賦予新的自由。有人認爲,適應時代的要求和澳門作爲一個國際城市的需要,照顧澳門的歷史和現實,澳門人應該有權有一個國籍以上的自由。

至於本地化,民主化的目標,有人提出是促進澳門社會安定和經濟繁榮,保持澳門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這也是民主的底線。當前的工作是積極培養本地人才和加强本地人的公民意識的訓練,因爲只有建築在廣大居民具有較强的進步的公民意識以及較高的政治識别和參與政治能力的基礎之上,政制本地化和民主化才有實質意義,才能達到政制改革的目標。

有人對政制改革還提出一些具體建議,例如修改《澳門組織章程》,擴大立法會議席,增加十至十二名直接選擧和間接選擧議員,政府中設立總政務司和副政務司等。

五、對澳門文化敎育的硏究

一般說來,學者們對澳門過去的文化藝術硏究比較多,對今天的文化藝術硏究比較少。在硏究澳門今天的文化敎育方面,則硏究敎育比較重視,硏究文化的比較忽視。

1. 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貢獻

在歷史上,西洋文化的東傳,以及中國文化的西播,主要是由天主敎敎士進行。澳門是天主敎一五七五年在遠東成立第一個敎區的地方,而在此以前,首任主敎卡內羅已於一五六八年來澳。在中西文化交滙中起着重要和主導作用的,是聖保祿敎堂(St. Paul's Cathedral),亦稱大三巴敎堂,古稱三巴寺。因此硏究三巴寺,就成爲硏究澳門古代文化的鑰匙。

據澳門學者硏究,三巴寺始建於一五六三年,是培萊恩神父(Fr. Francisco Peres)及戴塞拉神父(Fr. Mannal Teixeina)初履澳門時所建的草堂,一五九四年已發展成爲一所學院,次年毁於火災,同年重建,並加授文藝科目。一六○一年再度失火。澳中居民集議重建,一六○二年奠基,一六○三年建就部分,先期啓用,而正面建築,即現在稱爲牌坊,到一六四○年才竣工。一八三五年被雷擊起火,付之一炬,空除前壁,讓後人參觀憑吊。然而二百多年間,三巴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敎士因傳敎東來澳門,必然先到三巴寺學習中文,熟習中國文化;敎士在中國傳敎遇到困難或其他一些原因,也會返回三巴寺進修待命。而當時的敎士(即耶穌會士)很多是飽學之士和精通音樂美術的藝術家,他們往往成爲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橋樑。

有學者曾作了統計,先後在三巴寺寓居的現在查之有據的耶穌會士有八十八人,其中華籍十二人、葡籍二十八人、意大利籍二十一人、法國籍十四人、比利時籍三人、其他六人。著名的會士華籍有攻西洋畫的游文輝,攻西洋文學的鄭瑪諾、中國畫家及學者吳歷等;葡籍會士中有學者孟三德(Edouard de Sande)、蘇如望(Jean Soerio)、費其規(Gaspard Ferreira)、哲學家安文思(Cabriel de Magalhães)及曆法專家林安多(Antonio de Silva)、徐日昇(Thomas, Pereira)等;意大利籍會士中的利瑪竇(Mathier Ricci)、郎世寧(Gisuseppe Caeghoni)以及法學家范禮安(Alexandre Valignani)、羅明堅(Michel Ruggieri)、漢學家郭居靜(Lazare Cattaneo)熊三拔(Sabbathin de Ursis)等,法國籍會士中的學者金尼閣(Nicolas Triganlt)、地理學家雷孝思(Joan-Bapt Régis)、德瑪諾(Romanus Hinderer)、漢學家宋君榮(Antonjus Goubil)錢德明(Joan-Joseph-Mania Amiot)及曆法家嚴友仁(Michael Benoist),德籍會士的湯若望(Jean Terrenz,Terrentio)以及比利時籍會士中的南懷仁(Ferdinandus Verbiest),亦名重一時,他們都是天文地理曆法等多方面的專家。至於數學家、醫學家、音樂家、美術家等,在會士中大不乏人。特别値得一提的,金尼閣於一六一○年到澳,携帶西洋學術著作七千部到中國。這些名貴書藉,「皆天文之學,曆法度數之書」。

三巴寺的會士不僅將西洋著作原本引進中國,而且在寺內翻譯成中文,編字典等。學者們硏究,認爲西方的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兵法、火器、生物、醫學、繪畫、音樂、建築藝術等,都是從澳門經三巴寺傳入中國。在這過程中,拉丁文傳入中國及爲漢字注音亦是始於澳門,對中國音韻學產生影響。

至於漢學西播方面,除三巴寺通過每年年報廣泛報導中國外,主要是在寺內開展對漢學特别是儒家學說的深入硏究,將中國典藉譯成西文,編輯中文字典以及將中國廷院園林建築藝術引入歐洲。這些都是澳門在文化交流上的重大貢獻。

在歷史上,西洋文化的東傳,以及中國文化的西播,主要是由天主敎士進行。澳門是天主敎一五七五年在遠東成立第一個敎區的地方,而在此以前,首任主敎卡內羅已於一五六八年來澳。

2. 澳門美術史的分期

對於澳門美術史的硏究,有學者將澳門四百多年的美術發展分爲四個時期。即開埠時期(一五五三年到十八世紀末),交流時期(十九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活躍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和繁榮時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其特點是: 第一個時期是西洋美術東傳;第二個時期是中西美術交流;第三個時期是中外美術家集居澳門,畫壇活躍;第四個時期是大批大陸畫家移居澳門,成爲畫壇的新血液。

3. 關於澳門敎育問題

硏究者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

第一,澳門敎育的特點: 人才奇缺,到一九八一年本地才有正規大學敎育;官校少,私校多,沒有推行義務敎育;不少敎師沒有受過師范敎育或專業訓練,敎育質素差强人意;敎師薪酬偏低,福利少。

第二,存在的問題: 政府的敎育撥款數額不足,分配不當;敎育制度不健全,缺乏統一領導和統一的敎學及考試制度;缺乏師範敎育;圖書館及學習塲地不足。

第三,必須加快發展敎育。適應過渡時期對人才的需求,除了克服存在的問題,加快發展外,還要設法在學校中推廣普通話(國語)敎育和公民敎育。

我的滙報到此結束,如有不當之處,希望在座的澳門學者補充修正。

吳衛鳴作

本冊第 98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