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澳門報業發展概況及其歷史特色分析

彭仲輝

近年來,有關澳門史的研究日見深入。但是,關於澳門報業發展史的探討卻非常薄弱。體現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僅限於隻言片語或流水賬式的記載,系統分析諭述之力作幾乎空白。有鑒於此,本文不揣淺陋,試將澳門報業發展概況作一系統的綜合整理,并力圖在此基礎上分析其宏觀歷史之特色,以期拋磚引玉引起學界對這一領域研究的興趣。

澳門報業發展概況

一、近代澳門報業概況(1949年以前)

1949年以前是澳門報業的起步和初步發展階段。在這段時期內,由於國際環境複雜多變,中葡時有矛盾衝突,澳門內部局勢不穩,經濟發展少有起色等各種原因,澳門報業的發展基礎薄弱、過程起伏、進展不大,用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初步奠定和形成了其走向規模和多元化的格局。

關於澳門近代報業的發展情況,儘管海內外文獻已有所記載,但要麼零星散佈,要麼殘缺不全,要麼語焉不詳,要麼多有出入。因此,筆者以搜集整理資料的形式,將澳門近代報業概況列成圖表,并盡可能做到完整無缺,要言不繁,一目瞭然。

澳門近代報業發展簡表(以時間為序)(1)

報刊名稱

起止時間

創辦人

報刊類别

説明

密蜂華報(2)

Abelha da China

1822.9.12-1826?

巴波沙(葡)

葡文週刊

葡萄牙多明我敎會在澳門所辦,鼓吹立憲派主張,1823年停刊,1824年易名《澳門人報》出版,1826年再次停刊,共出67期。它是澳門第一份報紙,也是我國出版的第一份外文報紙。

澳門報

Gazeta de Macau

1823.10-?

 

 

葡文報紙

澳葡保守派趕立憲派下臺後所辦,宣傳保守派的主張。

澳門政府憲報

Gagette de Macao

1824迄今(3)

 

葡文週報

澳門政府官辦報刊,創刊時稱《澳門官方新聞》或《澳門政府公報》,1931年易名至今,1868年開始也以中文刊登政府公告,現由澳門政府及公職司編輯出版。

依涇雜説

1828-?

 

中英文合璧週刊

英文和中文譯文同時刊登,英文鉛活字和中文雕刻木板拼在一起印刷,因刊登官府陋規而被禁。

澳門雜文篇

The Evangelist and Misellanen Sinica

1833.5.1-?

馬儒翰(英)

中英文合璧週刊

又名《福音傳道師》,基督敎傳敎士在澳門出版的第一份報刊,設有中英文對照専欄,因遭澳葡天主敎反對遷往廣州。

澳門鈔報

1834-1838

 

葡文報紙

19世紀早期西方侵略者在南洋及我國華南沿海創辦的11種外文報刊之一,情況不詳。

澳門帝國報

O.Macoista Imperial

1836-6.9-1838

 

葡文報紙

又稱《帝國澳門人》,情況不詳。

大西洋國

Taossiarg Kuo

1836.10.8-?

 

葡文報紙

情況不詳

真愛國報

O.Verdediers patriol

1838-?

 

葡文報紙

情況不詳

澳門紀錄報

Canton Register

1839.3遷入-1844年遷出

伍德(美)

英文週刊(初不定期)

又稱《澳門雜錄》、《澳門月報》。1827.11.8創刊於廣州,原名《廣州紀錄報》,報道鴉片商情及英國殖民者在遠東和廣東的活動情况。因林則徐禁煙一度遷入澳門并易名,後又遷至香港出版直至1858年。

中國叢報

1839年遷入-1844年遷出

裨治文(美)

英文週刊

又譯為《中國文庫》、《中華叢報》,1832.5創刊於廣州,後因禁煙遷往澳門,以後又遷往香港、廣州出版,1851.12停刊,共出年合成卷20卷,設有宗敎新聞、文化情報、新聞等欄目,具有豐富史料價值。

澳門新聞錄

Canton Press

1839遷入-1844.3

弗蘭克林(英)

英文週报

前身為1835.11.12創刊於廣州的《廣州新聞》(又稱《廣東週報》,後因禁煙遷至澳門易名出版直至停刊。經常與廣州紀錄報展開爭論,以報道面廣及評論有見地著稱。

澳門新聞纸

1839-1840

林則徐

中文譯報

文摘式譯報,是近代中國中文報紙的雛形,現存6册,新聞171條。主要摘譯《廣州新聞》、《廣州紀錄報》、《新加坡自由報》及孟買、倫敦、阿拉伯等地新聞紙,內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科技。該報在廣州出版。

澳報

 

 

中文日報

《孫中山全集》第一篇<致鄭藻如書>原登載於1890年的《澳報》上。該報已失傳,無從考究。

直報

19世紀末-20世紀初

 

葡文週報

高士德·若瑟·施利華曾任編輯,其它情況不詳。

澳門郵報

19世紀末-20世紀初

 

葡文週報

情況不詳。

戰鬥報

19世紀末-20世紀初

 

葡文報紙

廣告以中葡兩種文字刊登,其他情況不詳。

鏡湖新報

19世紀末-?

 

葡文週報

法蘭·伯拉些曾任主筆,安東尼·若堅·巴士度曾任編輯,其他情況不詳。

鏡海叢报

1983.7.18-1895.12.25(中)1899.9.24(葡)

飛南第(葡)

孫中山

中葡兩種文版,週刊

孫中山主理編務,并不時撰稿,報道本埠及國內外新聞,宣傳資産階級革命民主思想,是近代第一份與資産階級革命派密切相關的報刊,也是澳門第一份有據可查的正式中文報紙,遠銷國內各大城市及東南亞、美國、日本等地。中文版共出期,葡文版有《澳門之聲》的譯法。

知新報

1897.1.21-1901.1.20

康有為

梁啟超

康廣仁

何廷光

徐勤等

中文報紙

宣傳維新變法、君主立憲等資産階級改良派主張,同時刊登外國政情和科技文化新動態,內容豐富、言論精湛,暢銷全國及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地。起初五天一版,後改為半月刊,格式與《時務報》相仿,共出 期。

濠鏡報

1903-?

何穗田(何廷光)

英文月刊

何穗田是當年支持孫中山革命并力邀孫中山到澳門行醫的澳門知名紳商,也是《知新報》的經辦者。該報在康有為的支持和鼓勵下出版。

澳門通報

1913.6.3-?

盧廉若

中文日報

設有“時論”、“短評”、“論説”等評論欄目,及“港澳新聞”、“粵省新聞”、“京滬電訊”等欄目。另設有狗經、馬經、博彩、六合彩、山鋪票經等賭經欄目,是港澳報紙刊登賭經的鼻祖。

民聲(4)

1913遷入-1914遷出

劉思復

中文報紙

反袁刊物,宣傳無政府主義思想,1913年8月創刊於廣州,原名《晦鳴錄》。劉思復等人因遭袁世凱迫害避居澳門,改刊名為《民聲》,遷出後停刊,日期不祥。

濠鏡晚報

1914-?(5)

 

中文報紙

澳門最早有本地新聞的報紙,主要刊登花園新聞、花園消息及章臺艶事,開澳門黄色報刊之先河。

濠鏡日報

1914-?

 

中文日報

刊登本地社會新聞、花園消息、國際新聞及文學作品,亦轉載粤港報紙文章。

澳門時報

1916-1941

 

 

 

陸慶南

陸翼南

 

 

中文報紙

設有“中外新聞”、“粤省新聞”、“港澳新聞”、“時論”、“冷評”、“小説刊載”“粤劇班本”、“賭經”等欄目,因經費設備缺,與《民生報》、《平民報》合用一個工埸,每期發行量300-500份,抗戰時期以宣傳抗日為宗旨。該報已初具現代報紙之規模。

澳門日報

1917-?

 

中文日報

與今《澳門日報》同名,8開6版,活版木字印刷,不久便停刊。

平民報

1924-約1941

 

中文日報

馬普全、文非一督印,與《民生報》、《澳門時報》同在一處辦公。

民生報

1924-1938.10

馬寳金

中文日報

文非一督印。與《澳門時報》、《平民報》同在一處辦公,三報經常套版,除廣告、副刊外,內容大致相同,每期銷量300-500份,因債務問題被封停刊。

澳門日報

Diario de Macau

1925-1926

 

葡文日報

與今《澳門日報》同名。不到一年便停刊。

新聲報

1928-1941

陳促靄

中文日報

主要轉載香港、廣州報紙的新聞,副刊很有特色。當時在澳門發行量最大,每期發行1000份左右。

朝日日報

1932.11-1941

陳少偉

中文日報

觀點鮮明,內容充實,副刊與連環漫畫頗具特色,抗戰爆發後,宣傳抗日愛國主張。

大衆報

1933.7.15迄今

陳天心

中文日報

澳門現有中文報紙中創刊最早、歴史最長的報紙,創辦之初與《朝陽日報》以合作方式經營, 1942年-1948年間一度停刊,1982年曾設葡文版,社長蔡克銘。

華僑報

1937.11.20迄今

趙斑斕

雷渭靈

中文日報

以香港《華僑日報》澳門版形式創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曾發表一些親日言論,抗戰勝利前曾出版《華僑晚報》,1967年從香港《華僑日報》中分離獨立出来,社長趙汝能。該報目前發行量名列澳門中文報紙第二名。

西南日報

1942-1945

劉傳能

陳昌文

中文日報

抗戰時期充當日本侵略者喉舌的漢奸報紙,極力鼓吹“大東亞共榮圈”及“聖戰”。

民報

1942-1945

 

中文日報

繼《西南日報》後又一份反動漢奸報紙。設有要聞賽狗消息、體育消息、小説、廣告、中國及國際新聞、博彩消息等版面和欄目。

世界夜報

 

 

中文報紙

親日報紙,情況不詳。

市民日報

1944.8.15迄今

何曼公等

中文日報

創刊時為週報,內容以副刊、娱樂消息為主,不久改為一般性日報,版面逐漸豐富,現任總編輯龔文。

醒群報

 

 

 

抗戰期間親日報紙,情況不詳。

體育報

 

 

 

 

 

 

抗戰期間親日報紙,情況不詳。

復興日報

1946-1958

 

中文日報

澳葡政府所辦,情況不詳。

世界日報

1946-?

李碩秉

中文日報

國民黨所辦,不久後停刊,情況不詳。

號角報

Clarim

1947至今

 

葡文週報

澳門天主敎機關報,原由土生葡人萬宇輝神甫任社長,現任社長歐秉若。

 

二、1949至1999年的澳門報業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隨著國際形勢的和緩,以及澳門局勢的日趨穩定、經濟的迅速發展,澳門報業也空前繁榮興盛起來,經過不到五十年的歷程,逐步形成了種類齊全、內容豐富、風格多元、技術先進,水平較高的局面。

由於時代相距較近,且海內外文獻的記載已十分詳細,因此這裡僅將迄1999年澳門正式登記注冊的報刊以陳列的方式作一簡要歸納。(6)

1)中文日報七家:《澳門日報》、《華僑報》、《大眾報》、《市民日報》、《星報》、《正報》、《現代澳門週報》。

2)中文週報十四家:《時事新聞》、《體育週報》、《澳門人週報》、《濠江論壇》、《澳門脈搏》、《訊報》、《華澳郵報》、《濠海》、《葡華導報》、《省港澳經濟行情報》、《東望洋》、《濠景郵報》、《文娛報》、《澳門地產報》。

3)葡文日報三家:《澳門人報》、《今日澳門》、《終點》。

4)葡文晚報一家:《澳門晚報》。

5)葡文週報七家:《澳門論壇週報》、《號角報》、《東方週報》、《澳門郵訊報》、《商報》、《香港澳門中國經濟》、《句號報》。

6)澳門政府機關報:《憲報》(週刊)、《星期六週刊》(新聞廳出版)。

為完整起見,對在建國後迄1999年這段時期內曾一度創刊但現今不存的報刊也作一簡要説明:50年代初,《精華報》一度出現并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稍後創刊《新園地》於1958年以副刊版的形式併入《澳門日報》;同時代出現的兩份小報《群與力》週刊、《鐸聲》週刊發行不久因經費問題停刊;80年代初,《先鋒日報》因經營不善而停刊,《中西報》和《至尊週報》兩份中文週報也轉瞬即逝。(7)

澳門報業發展的歷史特色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區屬性、歷史背景、國際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澳門報業在發展中呈現出鮮明的歷史特色。

一、澳門報業在短時期內完成了從起步到成熟的飛躍

如前所述,澳門報業的起步時間較長,而真正繁榮興盛的時間不到五十年。但總體説來,澳門報業從起步到成熟畢竟總共祇有一百七十餘年時間。這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相比,用發展迅速一詞來概括絲毫不失妥當。澳門報業發展迅速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

表現之一是階段性迅速向連續性過渡。從澳門近代報業發展簡表上不難看出,在起步階段,大部份報刊存在時間不長,報業發展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具體而言,除《澳門政府憲報》、《大眾報》、《華僑報》、《市民日報》、《號角報》等少數報刊創刊後一直綿延至今外,其它均中道夭折,而且存在時間超過五年的為數不多,超過十年的更是鳳毛麟角。基礎薄弱與時代政治風雲的結合,使澳門近代報業以鴉片戰爭前後、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為標誌,分為幾個明顯的階段。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階段性祪葏勢逐漸減弱,連續性祪葏勢不斷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這種趨勢發生了質的飛躍。儘管也受中國、葡萄牙的政治局勢及國際形勢的影響,但除少數報刊因經費、經營問題而停刊外,其他大部份均發展沿襲至今,而且還有不少新生面孔加盟壯大。澳門報業從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從階段性到連續性的過渡。

表現之二是從單一性迅速走向多元化。在澳門報業發展的早期,報刊的種類十分有限,而且內容比較單一。鴉片戰爭前後在澳門出版發行的《蜜蜂華報》、《澳門報》、《依涇雜説》、《澳門雜文篇》、《澳門政府公報》、《澳門鈔報》、《澳門帝國報》、《大西洋國》、《真愛國者》、《廣州紀錄報》、《中國叢報》、《廣州新聞》等報刊,幾乎全部是外文(葡文和英文)報刊,而且大部份是週報,內容上又很大程度局限於澳葡當局黨派團體的政治言論,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對華方針政策以及宗敎宣傳。這種外文報刊一統天下的局面到19世紀末終於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儘管《直報》、《澳門郵報》、《鏡湖新報》等葡文報刊仍佔有部份比例,但中文報紙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并且後來居上,逐步佔據主導地位。報刊的種類已初具中葡文版共存,日報、週報、月刊俱有的多元化格局。報刊內容地漸趨豐富,有關國內外政情、商業、科技文化動態、博彩新聞、評論、文學作品、廣告等版面和欄目的設立和充實始露包羅萬象之勢。抗日戰爭前後,澳門報業雖受世界政治形勢的影響而表現出較濃的政治色彩,但內容豐富、種類多元、風格不一的特點仍然得以保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澳門報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時至今日,已形成了中葡兩種文版,日報、週報、晚報、月刊多種類別,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育、文娛、評論、專業等豐富內容的多元化格局。

表現之三是澳門報業在某些方面上處於當時時代的前列。《蜜峰華報》的創刊標誌著中國沒有外文報刊的歷史正式終結。1913年創刊的《澳門通報》設有狗經、馬經、博彩、六合彩、山鋪票莊欄目,成為港澳報刊賭經類專欄和專刊的鼻祖。(8)19世紀20年代初,澳門部份報刊進行了編排方式改革,所採用的“欄目”編排方式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編排方式之一。(9)1937年《華僑報》創刊,使用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設備,特別是率先在澳門報業內使用電訊收報機,使新聞報道更為迅速及時。(10)60年代至70年代,澳門不少報社進行了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工作,現代化進程大大加快。現今的《澳門日報》、《華僑報》等報刊無論是從質量、水平、層次還是從設備、技術、規模上講,在世界報業領域都佔有一席之地。

二、澳門報業發展具有鮮明時代政治色彩

澳門淪為葡萄牙的“永居管理”地之前,中葡之間始終存在著鬥爭和較量,而英美法日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對澳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當澳門最終確立葡萄牙對其“永居管理”的性質後,澳門的主權仍屬中國,實際管理權在葡萄牙,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又將澳門視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中介。總之,在澳門淪為葡萄牙“永居管理”地的前前後後,中國和葡萄牙對澳門始終存在著較強的政治影響力,國際環境的影響力也若隱若現。這三方面的影響力在作為輿論工具的澳門報業上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

澳門報紙的誕生就是澳葡當局政治鬥爭的產物。1822年,澳門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民主運動”,澳葡政府一時無法控制局勢,陷入癱瘓狀態。在此之前已經分化為立憲派和保守派的在澳葡人為此展開了爭奪政治權力的鬥爭。當立憲派先聲奪人取得暫時勝利後,便不失時機地創辦了宣傳自己主張的《蜜蜂華報》。而保守派在戰勝曇花一現的立憲派後,毫不客氣而又針鋒相對地以鼓吹其言論的《澳門報》將《蜜蜂華報》取而代之。(11)

鴉片戰爭前夕,中英矛盾急劇尖銳,蓄意已久準備深入中國內地進行傳敎的英國基督敎敎徒也因勢而動。於是,基督敎徒在澳門創辦了第一份基督敎會報刊《澳門雜文篇》;稍後,以掌握“夷情虛實”為目的(12),具有中國近代中文報紙雛形的《澳門新聞紙》也出現了。當禁煙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時,創刊於廣州的《中國叢報》、《廣州紀錄報》、《廣州新聞》作為當時政治形勢的一種結果不得不轉遷澳門。

19世紀末至20世紀是各種西方思潮湧入中國并且因形勢變化而產生爭論和交替的時代。澳門在這個時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種思潮的衝擊和滌蕩。1893年,第一份與資產階級革命派密切相關的報刊《鏡海叢報》的誕生因孫中山到達澳門進行活動而變成現實。而在此以前已取得中國思想意識主流地位的維新派也於1896年到達澳門創辦《知新報》以壯大自己的聲勢和陣營。當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慘遭失敗後,政治上日趨保守的保皇派繼續在澳門進行思想滲透,《知新報》從宣傳維新思想的輿論陣地變成了保皇派的會刊(13),《濠鏡報》也在康有為的支持下出版。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大逆不道之舉導致反袁浪潮席捲神州,劉思復因遭受政治迫害而避居澳門的同時,將宣傳反袁和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晦嗚錄》也隨之攜來,并易名《民聲》繼續出版。

抗日戰爭的到來又使澳門報業突出了一個新的政治主題。報紙作為政治鬥爭的重要輿論工具在這個主題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朝陽日報》、《大眾報》、《新聲報》、《澳門時報》等報刊形成了澳門同胞宣傳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宣傳陣地,并對內地的抗日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當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上澳門的土地時,《澳門時報》、《平民報》、《新聲報》、《民生報》、《大眾報》等宣傳抗日的報刊因為洪水猛獸和經濟條件的困難而難以為繼,紛紛停刊。而散佈親日言論的《西南日報》、《民報》、《世界夜報》等報刊因日偽的政治需要相繼創辦,并大放厥詞,製造反動輿論。(14)這種狀況直到抗戰勝利而宣告終結。

建國後,世界政治格局日趨穩定,澳門的形勢也一片大好,澳門報業在走向多元化的同時其政治色彩日見淡化。特別是1966年的“12·3”事件後,澳門政府取消了新聞檢查制度,言論自由,不受管制,自負法律和道義的責任。(15)但這種情況并不意味著澳門報業的政治色彩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種自由民主言論的形式在其中繼續體現。50年代初,曾在短時間內出現過親臺言論的《群與力》週刊(16);《市民日報》在50年代前期至60年代前期也有明顯的親臺傾向,甚至連報楣也使用“中華民國”紀年。(17)文革期間,國內極“左”思潮波及澳門,澳門部份報刊受其影響刊登大塊枯燥單調的政治性文章,其他內容的比例相應減少,導致銷路大跌。1974年葡萄牙爆發的“4·25”革命也對澳門報業造成一定影響,澳門的公民協會、民主聯盟、自由協會等黨派團體分別創辦了代表其言論主張的《澳門晚報》、《澳門論壇週報》、《澳門人報》等葡文報刊。(18)澳督高斯達執政時期,創辦了宣揚其政見立場的《東方週報》和《澳門郵訊報》,在澳門引起很大爭議,以致澳門立法會被葡萄牙解散。(19)

三、澳門報業自始至終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橋樑

早在15世紀中葉,地處中國華南沿海的澳門就成為世界聞名的國際商埠。(20)中外貿易在澳門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儘管明清兩朝政府對澳門的管制時緊時鬆,但澳門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介始終沒有被阻斷。後來,儘管由於各種原因,澳門國際商埠的地位逐漸喪失,但它又憑藉其“永居管理”地的特殊屬性和自由港的地位繼續充當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澳門報業自誕生之日起,中外文化交流便在它上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反映。

首先,澳門報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向中國傳播了西方文化。《澳門雜文篇》的創刊格言是:“走向世界將福音傳給每一個人。”(21)言下之意就是要以它為輿論工具通過在華的基督敎傳敎士向中國傳播西方盛行已久的基督敎文明。《澳門新聞紙》為掌握“夷情虛實”的目的而創辦,但它從《澳門新聞錄》、《澳門紀錄報》等外文報刊中摘譯的西方各國及新加坡、阿拉伯、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政治、商情、軍事、科技、文化、社情等內容,卻讓當時閉目塞聰、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清政府打開了瞭解外部世界的視野。(22)而《鏡海叢報》、《知新報》等資產階級革命和維新派的輿論工具,不僅把西方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經過自己的提煉和加工後向腐朽的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進行傳播,而且以相當篇幅把當時極受歡迎的國外時事政治、科技文化介紹給中國民眾,康有為的女兒康同薇為《知新報》進行各國新聞的翻譯便是具體印證(23)。在此後的報刊中,絕大部份都設有諸如“國際新聞”、“環遊世界”的版面或欄目,如《濠鏡日報》、《華僑報》、《民報》、《市民日報》等等,這為中國民眾提供了一個瞭解外部世界、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窗口。

澳門報業在發展中也向國外傳播了中國文化。澳門第一家中英文合璧的報刊《依涇雜説》創刊時,將英文和中文譯文同時刊登,以備英國人學習中文之用。《中國叢報》的任務是向西方人提供“有關中國及其毗鄰國家最可靠、最有價值的消息”。(24)西方人在如願以償地得到他們想要知道的東西時,無意中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中國文化。而《澳門雜文篇》在承擔向中國傳播基督敎的任務時,也向外國人介紹了中國的政治和商業情況。該報每期還特設“中英對照”專欄,把中文原著和英文譯稿同時刊登在一起(25),為英國人及西方人瞭解學習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資產階級革命派和維新派的刊物《鏡海叢報》、《知新報》因聲勢浩大的影響而遠播異域,有關中國的政治、經濟、商情、文化、敎育、歷史、地理、風俗等內容也隨之傳送到新加坡、越南、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

必須指出的是,澳門近代報業的發展儘管在當時是出於政治形勢、宗敎利益或其他因素的需要,而不是或不完全是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目的,但它在客觀上的的確確為中外文化交流起了不可抹殺的作用。因此必須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對澳門近代報業的這種中介橋樑作用予以充份積極的肯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各國家地區之間的文化聯繫與交流日益緊密。澳門報業在這種形勢下為中外文化的交流發揮著更加多層次、多渠道、多方位並向縱深發展的中介橋樑作用。總之,澳門報業自始至終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橋樑,這也是澳門報業發展的一大歷史特色。

1822年9月首發的《蜜蜂華報》(或譯《中國蜜蜂報》)

【註】

(1)參見《澳門總覽》之《文化篇·新聞出版》,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基金會1994年1月出版;《澳門手冊》之<澳門新聞傳播事業>,澳門日報創刊卅五週年紀念特刊,李鵬翥主編,澳門日報社1993年?月出版;《港澳大百科全書》,陳喬之主編,花城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港澳新聞事業概觀》,方積根、王光明編著,新華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香港報業春秋》之<澳門新聞傳播事業>,鍾紫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中國新聞事業史》,梁家祿等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中國近代新聞思想史》,胡太春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澳門四百年》,費成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

(2)《港澳大百科全書》頁757;《中國近現代史大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頁608。

(3)《香港報業春秋》記載的創刊日期是1839年1月9日,此處採用的是《港澳大百科全書》的記載。

(4)《澳門四百年》,頁398;《中國近現代史大辭典》,頁880。

(5)《澳門總覽》記載的創刊年份是1920年,此處採用的是《港澳大百科全書》、《港澳新聞事業概觀》的記載。

(6)(7)《澳門總覽》;《澳門手冊》;《港澳新聞事業概觀》;《中國當代新聞事業史》,方漢奇、陳業勳主編,新華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8)見前圖表。

(9)(10)《澳門總覽》,頁285。

(11)《澳門四百年》,頁241-245。

(12)(13)《港澳大百科全書》,頁758-759。

(14)(15)(16)《澳門總覽》,頁286。

(17)《香港報業春秋》,頁319。

(18)《澳門總覽》,頁289。

(19)《港澳新聞事業概觀》,頁194;《澳門總覽》,貢289。

(20)《澳門四百年》,頁23。

(21)《港澳大百科全書》,頁758。

(22)《中國近代新聞思想史》,頁16-17。

(23)《澳門四百年》,頁383。

(24)(25)《港澳大百科全書》,頁758。

*彭仲輝,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研究生。

本冊第 20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