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編者前言

黃曉峰

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也。敝刊篳路藍縷,跬步蹣跚,荏苒十載有餘。今檢視葡、中、英三種版本,積可百餘冊,略見學術對話求實創新之端倪,誠有賴於關懷澳門歷史人文價值之中外學者和各方讀者的真誠支持與熱情勉勵。尺蠖龍蛇蟄存乎信實之徵,古今中外熔融於文化之鼎,而百尺竿頭,凌空思進,豈非敝刊同仁之宏願歟? 然學術耕耘,步履維艱,提昇共識,須俟以時,鑒往者之不可諫,信來者之猶可追。偶聞掮客覆瓿之譏,時有高明揶揄之論,實皆為敝刊檢討得失磨礪愚騃之良方補劑,謹此再三銘謝各界人士對敝刊的批評和愛護。

藉此機會先向中文版讀者報道一下中國學者對敝刊的評價。中國知名學者對敝刊的策勵毋疑增強了我們為之努力工作的學術信念。當然,所有謬獎之言辭絕非本刊同仁所敢掠美,然而卻是推動我們兢兢業業向更寬廣的學術境界探索的精神力量。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 ”--就是這個道理,所有賜予敝刊論文的學者和不耻下問的讀者都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祖籍廣東中山的澳門史專家黃鴻釗敎授1999年7月從南京大學來信説: “《文化雜誌》……貢獻很大,這個雜誌可以説是澳門研究最權威的刊物。希望這個雜誌在澳門回歸後繼續辦下去,並且辦得更好。”

福建泉州國立華僑大學中國文化系的阮温陵敎授早在1992年6月就賜函指出: “《文化雜誌》作為國際性大型刊物,不論是內容形式、藝術質量和學術水平都是第一流的。這是我第一次見識貴刊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澳門學研究領域發掘了不少重要史料並提出許多前人所未發的重要論斷的澳門早期開埠史專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的湯開建敎授於1998年3月來信寫道: “現今《文化雜誌》已成為我學術生涯的重要支撑點,凡是對澳門史研究有一得之見的文章,就想寄給貴刊,……對我的澳門史研究大有促進。”

上海博物館的民俗文化專家范明三先生曾為我們撰寫明清耶穌會士在上海地區活動的文章,並提供了有關20世紀初澳門景觀的珍貴歷史照片。他在信中説: “……見到《文化雜誌》,沒想到印刷如此精美,製版水平很高。我提供的舊照片質量很差,經放大和處理仍能做到這樣清晰,真不易。”(1998年12月26日)

福建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栗建安先生也説: “貴雜誌內容豐富,裝幀精美,質量很高,讀來確是一種高雅的享受。祝願貴刊越辦越好。”(1998年11月6日)

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編張西平先生云: “最近我從大學的葡語敎研室王夏三老師那裡借到你們的《文化雜誌》1997年夏季號。這一期標題是‘十六和十七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裡的中國景觀文獻選集’,我感到這一期文獻很好、很珍貴,也和我們中心在大象出版社(河南敎育社)出版的《西方早期漢學譯叢》叢書的構想一致。”(1998年4月7日)

福建莆田著名的媽祖文化研究家蔣維錟先生坦言: “對拙稿的處理我沒有意見。這種稿子反正在內地恐難發表,因為我的主觀意識是拋開民族主義而還歷史的真實面貌,然國人至今在研究中外關係史上還不能完全擺脱民族主義觀念。我看到很有名氣的學者也不免存此偏見。”(1999年5月28日)蔣先生曾隨林文豪先生蒞澳參加澳門媽祖巨塑的揭幕典禮,他們都很重視學術界對澳門媽祖文化的研究。

河南敎育學院蘇永旭敎授於1999年3月來信説: “去年5月4日正值北京大學百年華誕之際,我應邀回母校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參加了校慶。當我興致勃勃地參觀北大東方學系的師友的學術成果展覽時,我有幸見到了貴刊《文化雜誌》,真是激動不已。”

武漢大學世界經濟系研究生梅新育博士認為: “據敝人查閲貴刊所見,貴刊編輯部組成堪稱中西合璧。”(1999年5月10日)梅新育博士曾於1999年3月17日賜函云: “來函收悉,讀後既驚且喜。驚者,祇因在下收到《學術研究》樣刊尚不足一週,閣下信即達我手中,如此效率,不能不令我驚奇。所謂喜者,來函所提敝作<略論明代對外貿易與銀本位貨幣財政制度>……本係業餘習作,孰料……不僅得登《學術研究》,又入閣下法眼,且為吾華夏百年盛典--澳門回歸盛會之時專號所用,在下不才,幸何如之! ”

同樣是青年學者、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現為華南師範大學藝術學系副敎授的胡光華博士,屢次賜函賜稿支持敝刊。他説: “尊刊在大陸的學術界、學者當中享有很高信譽,各大圖書館訂閲有尊刊。我從尊刊的學術論文中,得到並受到許多敎益,如沒有尊刊的學術成果,我絕無可能完成博士論文,應該説,尊刊是我的良師益友! ”“尊刊為跨文化研究權威性刊物,編輯精萃,印刷裝幀精美,是大陸無一刊物能與之媲美的。”“我看到大陸許多著名學者論文在尊刊上發表,深受敎益與啓迪;亦以他們為傚,以專稿專投尊刊為榮! ”(1998年5月7日)“尊刊辦得很有學術水平高度和成就,這是內地學術界有口皆碑的事實。去年初,黃時鑒敎授〔浙江大學中外關係史專家〕從澳門到廣州,就對我談了在澳門的感受,對尊刊贊不絕口;在暨南大學,他借了一大堆尊刊各期複印。也可以説,目前大陸還沒有一種像尊刊那樣追求學術質量和文化品位的精美刊物。要把近現代文化研究到位,沒有澳門文化的學術研究成果是不可思議的。澳門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更需要澳門文化及其學術研究予以弘揚;我相信澳門的特區政府會看到澳門《文化雜誌》作為澳門純學術刊物的重要作用;一個政府沒有學術文化的研究刊物支撐是難以有所作為的。”(2000年5月30日)

近年在英國Middlesex大學講學和訪問的北京大學歷史系郭衛東副敎授賜函説: “我一直以為……澳門《文化雜誌》是迄今澳門水平最高、編印最為精良的學術刊物。貴刊的文章大多是原創的作品,品味較高,難免曲高和寡。但《文化雜誌》在許多地方難以買到、難以找到,亦是事實,發行確有加強的必要。”(2000年3月2日寄自倫敦)

曾為美國麻省大學天文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台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專任敎授兼清蔚園網際網路知識園區館長和清華網路文敎基金會董事長的著名學者黃一農先生,最近賜稿敝刊並賜函鼓勵: “我個人是在近一、兩年才有機會見到貴刊,但立刻就被貴刊的品質與內容所吸引,更透過各種管道購買過期雜誌。……事實上,就中歐文明交流這個領域而言,目前尚無其它雜誌能出貴刊之右,很希望能聽到你們重新出發的消息。”(2000年6月20日寄自臺灣新竹)他隨後又致函澳門政府文化局局長暨《文化雜誌》主管,希望能獲得三種語言文本的《文化雜誌》用於敎學和研究的需要。黃一農博士在來信中寫道: “筆者為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敎授兼副敎務長,近年來一直致力於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此一領域亦為本所的敎研重點之一,先前除在碩、博士班開設有‘中歐文明交流史專題’等課程外,去年更因應澳門的回歸,特別開有‘澳門與十七世紀世界’之課,帶領同學追索澳門在當時歐、亞各國互動間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貴單位所出版的《文化雜誌》是目前介紹中歐文明交流最受歡迎且製作品質最高的期刊。事實上,它不祇是中國人文社會眾學門中最國際化的出版物,即使在世界其它各國,類似的刊物亦不多見。感謝貴刊長期的堅持與付出。”(2000年7月20日)

君子以文會友,惟德成鄰。敝刊實有賴中外學人不吝賜敎和中葡英讀者時予鞭策,始得踽踽前行勉力而為,豈敢固步自封剿説雷同而罔顧史識真知擅自背離學術創新之道? 藉此謹向所有關心澳門社會繁榮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敝刊學術師友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期望!

人類新禧,普天同慶。澳門回歸祖國迎來了澳門歷史新紀元的第一個春天。澳門人祈望天時地利,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人文昌盛。敝刊亦宜瞻前顧後,伏櫪整鞍,抖擻精神,重新出發,御風追躡澳門歷史新紀元交響的跫音。天馬行空,實亦卑無高論,謹摹唐人楊柳青調句韻作澳門回歸一刻誌念並借以表達我們對澳門歷史新紀元的終極關懷--

    鐵馬振響,默娘灑淚,龍旋蠔城。
    昨宵番腔,今朝國語,喜泣同聲。
    那堪媽閣青燈! 照前麈,風雨雞鳴。
    孤島人家,滄桑歲月,海上豪情……

〔本文由黃曉峰執筆〕

本冊第 1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