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音樂在澳門
澳門的音樂敎育與音樂活動

劉靖之*

德國室內交響樂團(1990)

1993年9月,澳門文化司署委托本人,對澳門1949-1995年的音樂活動進行調查研究。至1995年9月,我頻頻拜訪澳門的有關政府部門、敎育院校和音樂機構,出席澳門舉辦的音樂節和演奏會,走訪澳門音樂界的主要人物。造訪時,我作了詳細筆錄,並在香港各大報,發表評論文章。

《文化雜誌》主編官龍耀,有感《文化雜誌》的讀者,會對“音樂在澳門,1949-1995”這一研究項目有興趣,邀我寫篇東西,報導一下澳門的音樂活動,重點放在80年代初至今。這一時期的情況,要把過去兩年所作的調查逐一羅列未免過於囉唆,現我僅就以下三個方面作個簡報:

1)參與音樂敎育和音樂活動的政府部門;

2)學校音樂課程;

3)音樂活動。

參與音樂敎育和音樂活動的政府部門

我拜訪過的政府部門包括敎育司、市政廳、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和澳門文化司署。

敎育司

對中、小學的音樂敎育,敎育司負有責任。有人叫我找敎育廳廳長蘇朝暉先生討敎,查詢澳門中、小學音樂敎學的方針和細節。在簡報會上,蘇先生介紹我認識他的同僚,包括持續敎育處處長陳繼春先生、學前與小學敎育處處長鮑羅嘉蓮夫人以及中等職業敎育高級技術員林韻薇小姐。蘇先生對澳門音樂敎育特點的見解概括如下:

1)政府同學校之間的關係: 澳門與香港很不相同,在香港,所有學校均須遵循香港政府敎育部門的指引,但在澳門,澳門政府的敎育部門同各間學校之間,在傳統上並非處於一種從屬關係。這種情況持續到80年代初。

2)無統一考試: 澳門從未有過統一考試。

3)私立學校: 自80年代初起澳門政府實行津貼私立學校。私校在澳門佔學校總數的93%,即是説,93%的敎師和93%的學生在私立的中、小學任敎和就讀。政府實行津貼私校後澳門政府同各校的關係變得較為密切,因此需要有關的準則進行管理。

4)第11/91/M號法令: 同時,澳門政府開始制定敎育方針,敎育綱要法─第11/91/M號法令於1991年8月29日獲正式通過,該敎育制度共分10章,包括職權範圍、敎育制度的組織、資源分配、敎育機構、敎育制度的管理等。1992年,第81/92/M號法令獲通過頒行,此一法令於1994年7月18日再次修訂公佈,就是現行的第38/94/M號法令。

5)財政及敎學獨立自主: 即使有了第11/91/M號法令,各校仍保留其財政及敎學的獨立自主權。然而,澳門政府隨後設立了課程發展諮詢委員會,以保持敎學質量。

6)敎科書: 澳門學校使用的敎科書有三個來源:(a)香港出版,為香港學校使用的敎科書,例如為高級及高等程度會考而出版的敎科書;(b)中國大陸出版的敎科書;(c)台灣出版的敎科書。

7)大學敎育: 在澳門,有大約80%的中學生繼續升學。其中一半升讀澳門大學,另25%入讀台灣的大學,其餘25%前往中國大陸讀大學。

彼得·杜爾斯保(德國大提琴家)與英格烈·海布勒(奧地利鋼琴家) (1987年第一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東亞大學文化中心)

8)音樂敎育: 澳門大學不設音樂系,亦無音樂課程,中學畢業生無法修讀音樂。由於沒有那25%在中國大陸升學的學生的統計資料,因此無從得知當中有多少人主修音樂。至於在台灣入讀大學的25%,祇有少數幾個學音樂。

在蘇先生及其同僚的襄助下,我到一些學校蹲點觀察,包括培正中學、敎業中學、北區中葡小學、殷皇子中學和巴坡沙中葡小學。我還拜訪了幾所為成年人而設的“音樂中心”,例如澳門粵劇院、澳門曲藝會和樂林音樂中心。我會在本文的有關段落概述訪問的印象。

市政廳

在香港,市政局和區議會在香港人的文化生活中,扮演著一個主要角色。為了查明澳門是否如此,我去找市政廳文化暨康樂部展覽組組長愛麗斯(Ms. Maria Alice Fonseca de Castro Fernandes)和她的同事、文化暨康樂部藝術設計組組長馬錦強先生(Mr. Henry Ma Kam Keong)傾談。

近似香港的兩局,澳門市政廳負責管理澳門的民生,諸如清潔等市政服務和文化服務。不過,在文化事務方面,澳門文化司署擔負較重的責任,而市政廳,則專注於直接影響澳門市民日常生活的市政服務。

據愛麗斯小姐和馬先生説,市政廳參與的文化活動僅限於(a)展覽-視覺藝術;(b)人種學-人類學(有關研究人類體質特徵、進化發展及社會風俗習慣等);(c)市政活動: 緩步跑、踏自行車、放風箏、跳舞、兒童繪畫比賽和大戲(粵劇)。澳門文化司署則負責較“高級”水平的活動,比如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音樂培訓,澳門音樂學院、澳門室樂團和澳門中樂團等。

除了上面列明的活動外,市政廳還管理兩個館--綜藝一館和綜藝二館,以提供文化和體育的綜合性場所,但更側重於體育活動,以配合城市發展,與未來的外港新市區連成一體。澳門綜藝館第一階段醒目地排列兩個全空調的穹形館,一館乃全亞洲最大的金屬結構場地,面積7,280平方米,擁有4,000個座位,雖然它主要是為進行體育活動而設計,但亦可用來進行音樂活動,比如歌劇、舞蹈表演等等。二館的面積為755平方米,可容350個座位。這個分館,除了提供體育設施外,還可用作展覽,由於備有即時傳譯設施,更可用作舉行會議。

這兩個館於1985年5月27日開始啟用。在藝術中心落成之前,一些音樂活動將會繼續在這兩個場館舉行。

英國郭登堡樂團(1987年第一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於老楞佐敎堂)

澳門市政廳有一個文化康樂部門負責文化事務。作為一個部門,正逐步拓展其活動,包括(a)博物館;(b)美術陳列室;(c)展覽會籌劃;和(d)娛樂活動。

澳門市政廳在文化領域所扮演的角色,同香港市政局有相當的差別,而澳門文化司署則有更加廣泛和多樣化的職責。除了音樂、舞蹈、戲劇和其他表演藝術,文化司署還管理圖書館、出版、翻譯、文物古蹟。由於這些差別,澳門市政廳在文化活動方面所起的作用,有較大的局限性。

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

在任何社會的音樂生活中,無線電廣播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份。因此,我把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列入要造訪的組織名單內。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TDM)設置在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的南光大廈,佔用兩層樓。負責安排節目的主管,同時亦是澳廣視商業電台的主管。澳門電台的行政人員是鄭凱斯小姐(Ms Rino Tay),1995年10月中旬我訪問了她。鄭小姐告訴我,目前共有兩個廣播電台,中文台稱“澳門電台”(OMTT),葡文台叫“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TDM)。由1995年9月起,兩台均停止短波播送,目前僅維持長波廣播。至於綠村電台,則已停播多時。據推測,有一財團對此電台感興趣,現正同有關方面在磋商中。由於綠村電台為私營電台,那意味著該無任何新聞節目,買賣談判將不會是直截了當的,特別是在有1999年主權回歸的情況下。由鄭小姐提供的節目圖表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澳門電台第二台吸引了大量聽眾,遠遠超過澳門電台第一台、綠村電台和商業電台中文台。有趣的是,澳門有人收聽收看香港的電台電視和珠海經濟特區的無線電廣播,雖然人數並不很多。據鄭小姐説,用以播放歐西古典音樂的時間甚短,這可能就是少量澳門人收聽香港電台的原因。鄭小姐還指出澳門聽眾以年輕人為主。

澳門文化司署

正如我在前面“澳門市政廳”一節中所述,澳門文化司署(ICM)在澳門的文化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將在未來一年內,扮演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如果我撇開不寫文化司署的工作,我對音樂在澳門的調查研究就不能算是完整的。正是為這個理由,通過澳門文化司署研究暨調查部主管冼麗莎小姐(Ms Tereza Sena)的安排,我於1995年10月19日會見了澳門文化司署布嘉麗司長(Presidente Gabriela Ramiro Pombas Cabelo)。參加會見的還有副司長魏美昌先生和冼麗莎小姐。

對澳門政府官方的文化方針和工作有一個全面的概覽,獲取這些年來所舉行的各種音樂活動的必要資料,和用作分析和證據的統計數字,是十分重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除了會見文化司署司長,別無他法。這是我會見布嘉麗司長的原因。正是這位布嘉麗司長,1991年當我提交這項研究計劃時接見過我的,她當時是副司長。因此,她曉得這個項目的背景,談起來就更加容易。

司長回憶她初到澳門時,此地沒有任何藝術節,甚少音樂活動。1982年始,政府才開始津貼藝術活動。例如: 奧雷奧神父學院開始獲得政府的津貼,同年9月,澳門文化學會(即今文化司署)成立,開始組織音樂活動,如星期天音樂會,其指揮來自香港,同時亦有邀請訪問香港的藝術家,順道到澳門舉行獨奏和合奏音樂會。據統計,在1983年,文化司署就舉辦了五十八場表演。

1984年起,澳門文化司署著手一個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為澳門人發展音樂活動,政府亦開始樂意將更多的資源,投入文化活動。1984年,澳門文化司署成立澳門室樂團,舉行了一系列的器樂演奏會;1986年,又成立了澳門中樂團,自此之後,澳門有了更多的中樂演奏會。有了這些發展,澳門人得以在澳門享受到更多的音樂活動,不必為出席一個音樂會而專程到香港去。

此後,發展的步伐更加大了: 澳門國際音樂節於1978年上馬,為培養和訓練未來的音樂家,成立了澳門演藝學院,此外,還組織了大量音樂活動,比如一年一度的澳門藝術節等。當我問布嘉麗司長,由現在至1999年主權移交這一段時間她想做甚麼? 她回答説,她願為提高澳門人的音樂生活做更多的事,例如舉辦更多獨奏會和合奏音樂會,擴充澳門室樂團和澳門中樂團等等。

本有必要花更多的精力和篇幅,介紹澳門文化司署的宗旨及其組織架構與功能,但要將這一重大索求包攬進去,文章則可能會過份冗長。

鑒於在隨後的文章節裡,我會討論一些關於澳門音樂節的細節,我亦會簡單提一提澳門文化司署的一個非常重要,又是唯一的一個學術性的部門,那就是冼麗莎小姐領導下的研究暨調查部。

冼麗莎小姐説,她的部門每年照應大約十六項研究中的項目,包括我對《音樂在澳門》的研究。從1990─1994年,每年可以完成6-7個研究項目。冼麗莎小姐告訴我,所有這些研究項目均由澳門文化司署贊助,當中祇有我的課題是關於音樂的! 這説明了一個明顯的趨向,即是説迄今人們的興趣仍然不在表演藝術上--澳門是這樣,香港、台灣、中國大陸、美國和歐洲也是這樣。

該部份的第二個職責,是發放包括以下各個領域的獎學金:(a)歷史;(b)藝術;(c)文學;(d)文化遺產;(e)人類學;(f)社會學。

1988年,首批四名候選人完成學業;1992年5名;1995年11名,總共20名候選人獲頒獎學金並完成了學業。

冼麗莎小姐的部門的第三個職責是組織學術會議和座談會。從1990─1994年,他們舉辦了四個大型國際會議。如1994年11月28日─12月1日舉行的宗敎與文化國際研討會,和1993年11月3─7日舉行的題為“文化的交匯點: 澳門與亞洲族群的多元化”國際研討會,均耗資甚鉅。小型的如1995年10月13─14日舉行的“文化對話與文化誤讀國際會議”,是一個加強文化交流的很好的方法。(很遺憾,我原來建議在完成我研究的項目後,舉辦一個“音樂在澳門,1949-1995”研討會,現由於缺乏經費,不可能舉行了。我個人認為,既然我的項目是唯一有關音樂的研究項目,應受優先對待。

冼麗莎小姐還告訴我,她的部門資助了一些修讀表演藝術的學生,例如一名在肯薩斯大學修習鋼琴的博士生,一名在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修習小提琴的研究生和一名在香港和瑞士學習的芭蕾舞蹈員。這些享用文化司署獎學金的學生須在澳門工作一段時間,視他們學習時間的長短而定。

最後冼麗莎小姐告訴我,她的部門1995年財政年度的經費為3,800,000澳門元。

一項比較研究: 學校的音樂課程

根據敎育暨青年司1994年出版的《澳門學校的特徵》(“Estabelecimentos de Ensino de Macau-Sua Caracterização”)超過104間學校分類如下:

官立幼稚園    7    私立幼稚園     8*
官立小學      7    私立中、小學   57**
官立中學           私立特殊敎育   3
官立特殊敎育  2     總數          84***

*8間幼稚園中,三間是“獨立的”(聖安東尼幼稚園、頌恩幼稚園和高秉常主敎幼稚園),五間附屬於中學。

**要將小學和中學分開相當困難,因此將之合起來計算。

***這個數字是根據1994年出版的《澳門學校的特徵1992-1993》計算出來的。1995年11月敎育司提供的數字如下:

官立小學      7      私立小學    62
官立小學      2      私立中學    31
納入公共敎育網絡的私校   2
總數 104

兩者之間的差別,可能是由於編輯1994年版的《澳門學校的特徵1992-1993》時,一些學校還在建立之中。

翻閱敎育暨青年司1994年出版的《澳門敎育制度的特徵1993-1994(“Características do Sistema de Ensino de Macau-Currículo for 1993-94”)可以看到在各間中、小學之中,作為一個學校科目的音樂課的各種不同組合:

中學課程

1)官立葡文學校: 在七、八、九年級,音樂僅作為選修科,但無音樂課,十、十一、十二年級,既無音樂課,亦不作為選修科,例如殷皇子中學。

2)私立初中: 大多數學校的七、八年級,每星期均有一節音樂課;但亦有學校每週一節的音樂課僅為七、八年級而設;有一間學校(蔡高)給七、八、九年級安排每週二節、十年級安排一節音樂課;又有一間學校(鮑斯高)將音樂列為三門選修科之一,一名學生(七、八、九年級)決定選修音樂,那他每周得上三節音樂課。

3)私立高中: 通常十、十一、十二年級不設音樂課,祇有少數例外。例如取潔中學,給七至十二年級安排每週一節音樂課,但這總是少有的。

4)私立小學: 大多數小學,通常都設每週一節的音樂課,但一些學校有不同的安排,例如聯國學校和蔡高中學,給小一至小六提供每週二節音樂課;中葡中心小學給小一至小四,安排每週一節、小五和小六每週二節;明愛學校給小一、小二和小三每週三節、小四和小五每週一節;取潔中學小一至小三每週二節、小四至小六每週一節音樂課。

5)幼稚園: 各間幼稚園,通常每週都有三或四節唱遊課。例如蔡高中學,幼稚園三個級別每周四節唱遊課,而浸信學校則每週三節。

結論

通讀敎育暨青年司兩本出版物,分析內裡極其有用的詳細資料是十分有益的。通過上述分析,結合我在各校蹲點對音樂課的觀察,我有如下看法:

1)大多數的高中都不設音樂課,確實十分可惜。要是無法將音樂作為一個科目列入必修課程,那麼該有課外活動填補這個缺欠。畢竟,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音樂。

2)似乎私立學校在學校音樂敎育方面,較那少數的葡文學校要好。我祇訪問過一所官立葡文學校殷皇子中學,卻發現在該校聆聽的音樂課,較我在其他私校觀察的音樂課更有趣。

3)在中、小學這兩個層次,各校在音樂課的節數上,各有不同的安排,由每週一至二節不等;至於幼稚園,音樂課的節數則為每週二至四節不等。

4)音樂敎學重質不重量,令人滿意的敎學要求是,(a)符合資格的敎師;(b)設計良好的敎科書;(c)適當的設備。

5)一間學校的音樂水準,並不完全倚賴正規的課堂音樂敎學,課外活動對於補足正式音樂敎學,也是十分重要的。

女歌唱家伊蓮娜·歌杜芭詩與指揮家袁方(1987年第三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於綜藝一館)

音樂節

澳門國際音樂節的宗旨

有關方面建議我訪問歐家銘先生(Mr. Antonio Duarte de Almeida e Carmo),他是1987年第一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組織者。像澳門國際音樂節這類大型盛事,定必有其重要的推動因素。從第一個組織者卡爾莫先生到處尋找舉辦此音樂節的宗旨應是有趣和有意義的。歐家銘先生告訴我,當時的澳督馬俊賢敎授(Professor Doutor Pinto Machado,1986─1987年任澳門總督),是一位甚有文化素養的學者,他曾在葡國波爾圖醫科大學從事敎學工作,現在仍在任敎。正是馬俊賢敎授極力提倡,認為在澳門以博彩聞名遐邇的城市,有必要給居民舉辦一個音樂節。也許賽車亦頗為外面世界認識,但澳門的國際形象,基本上仍是個賭徒的世界。在澳門主辦一連串的國際音樂節,不但可促進東西方的文化交流,還有助於給澳門在國際上確立一個正面的形象,以及讓澳門居民培養一種較健康的文化品味。

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並不局限於中國同西方國家的交流,它有著一個更加廣泛的涵義: 東方意味著整個東方,涵蓋亞洲的所有文化。歐家銘先生指出,馬俊賢敎授和他的支持者,包括歐家銘本人,原來計劃從亞洲各地如馬來西亞、印尼、印度、韓國等地,請來演出班子,但很遺憾,結果並非如此。但是,一年一度的國際音樂節在整體上來説,過去九年是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來自上海、北京、廣州和香港的藝術家、交響樂團和合唱團,都有上佳的表現。歐家銘先生回憶,籌備第一屆音樂節困難極了,例如簽證問題便使他們幾乎束手無策。今天,九年之後,情況變得好多了。

歐家銘先生告訴我,第一屆音樂節耗資四百萬,今年(1995)預料將花費一千萬澳門元。他説,前屆音樂節最難忘的大事,是著名影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柯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的出席。由於該場面通過衛星實況播放,柯德莉·夏萍的出現,吸引了全球一億三千萬觀眾。這對澳門來説,是歷史性的創舉。

露西亞·華倫天妮·特朗妮(意大利歌唱家)、奧泰·赫本娜(藝術家)、袁方(中國指揮家)與蓮娜·歌杜芭詩(羅馬尼亞歌唱家) (1989年第三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綜藝一館)

歐家銘先生回憶,在1987年,澳門甚至連一個適合演奏會用的大型鋼琴都沒有,演出場地亦非十分合乎理想。再過兩年,澳門人將會有一個新的文化中心,這裡的音樂生活將會大大改善。現在國際音樂節,似乎已為人們所接受。在他那篇題為<澳門音樂之都: 舉辦音樂節的緣由>的文章裡,歐家銘先生寫道:

我們都知道,在遠東,澳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我敢説,獨特的--不同種族和文化的人們能夠肩並肩地共同生活的範例。對於思想開放又富有觀察力的人來説,這種融合隨處可見: 建築、方言、人們的容貌、烹調等等。但是,表面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重整是為那些願花時間學習的人而設。

因此,除博彩以外,必須為在澳門逗留時間較長的遊客提供新的吸引力。簡而言之,我們必須發展新的誘惑。

這篇在《文化雜誌》(Review of Culture)1987年第三期發表的文章,清楚地闡明舉辦這樣一個國際音樂節的宗旨。

歐家銘先生現任澳門政府文獻諮詢中心主任,他將會在1996年離開澳門。他將接受葡萄牙大學博士學位,並由明年起在該大學任敎。

男中音歌唱家艾蒙在1990年第四屆澳門國際音樂節

澳門國際音樂節

澳門國際音樂節於1987年首次舉行,現已成為澳門一年一度的盛事。這個音樂節不單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活動,它在香港和亞洲其他地方也頗負盛名。為了收集這個音樂節的有關資料,我於1994年9月29日和30日,分別拜訪了澳門文化司署司長私人助理蘇安廉先生(Mr. Enio José de Souza)以及澳門文化司署文化暨培訓推廣辦公室主任華愛蓮女士(Mrs Maria Helena Vale,A Chefe do Gabinete de Formação e Animação Cultural of ICM)。

音樂節的開端

蘇安廉先生是一個印度、葡萄牙和巴西混血兒,1983年來到澳門。來澳之前,他於1974年從巴西跑到葡萄牙,在里斯本音樂學院修習鋼琴,稍後轉讀藝術史。他成為一位藝術歷史學家,畢業後在葡國一所中學任敎謀生。

1983年7月抵澳後,8月,他開始組織星期天音樂會,一直延續到同年12月。雖然這些音樂會免費入場,但舉辦初期,出席者寥寥可數。自1984-1987年,蘇安廉先生以春節音樂會取代了星期天音樂會。在這幾年間,人們似乎感到有需要在澳辦一個真正的音樂節,一來能夠結合中葡文化,並且可以讓澳門居民分享和參與,於是澳門國際音樂節於1987年10月應運而生。

1984年,蘇安廉先生協助建立了一個澳門室樂團。1986年,黃健偉先生創辦了一個中樂團。差不多十年以來,這兩個樂團健康地發展,在澳門的音樂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同年,蘇安廉先生獲委任為當時新城立的演藝學院院長,在澳門作曲家、音樂敎育家白世門先生(Mr. Simão Barreto)和出身自澳門的香港作曲家林樂培先生的協助下,蘇安廉先生為該學院打下了一個穩健的基礎。

蘇安廉先生説,1974年4月的葡國革命,帶來了很多變化,藝術和文化中心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地幾乎每一個城鎮建立起來。1974年革命,不但使葡國民主化,同時還推進了藝術的發展和豐富了葡國人的文化生活。蘇安廉先生認為,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澳門政府在80年代初,開始推動文化活動。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耕耘,現在澳門人開始認同文化司署所作的努力,也比以前更能夠欣賞音樂,包括一年一度的國際音樂節。首屆音樂節由澳門政府顧問團托尼·卡爾莫博士(Dr. Tony Carmo)創辦,而第二屆(1988)和第三屆(1989)由旅遊司主辦。第五屆起,澳門文化司署接手主辦音樂節。

同澳門國際音樂節緊密關連的,現在有了一個澳門室樂團,一個澳門中樂團和一間澳門演藝學院,而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起著核心作用的澳門文化司署,沒有這個機構,就不可能有所有這些活動,也不可能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建立起如此多的音樂組織。

音樂節的運作

澳門文化司署文化暨培訓推廣辦公室主任華愛蓮女士,負責一年一度的澳門音樂節的行動計劃,以及其他由文化司署主辦的活動,包括音樂會、展覽會和講座等。

華愛蓮小姐説,80年代初澳門舉辦音樂會及其他音樂活動,是非常困難的,因為(a)實在沒有觀眾;(b)缺乏合適的演出場地,音樂會要到敎堂、學校甚至酒店舉行;(c)參與音樂會演出的,不是專業藝術家;以及(d)沒有特别分配給組織音樂活動的專款。華愛蓮小姐説,有一場音樂會,觀眾席中祇有文化司署的工作人員。但1986年在凱悦酒店舞廳舉行的一場音樂會全場爆滿。出席率的改善是明顯的,而且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事實上,澳門文化司署現正組織多種多樣的音樂活動,包括演藝學院、澳門室樂團和澳門中樂團的活動,還有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以及其他許多演出、展覽和講座。在1994財政年度,文化司署用於澳門國際音樂節的經費是120萬元澳門幣,1995年計劃花費澳門幣236萬元。

華愛蓮小姐提到,一個新的綜合藝術中心已在計劃中,將包括一個可容1,200座位的音樂廳、一個400座位的獨奏廳,一個畫廓和一個展覽中心。這個藝術中心計劃1996年落成。到那時,澳門室樂團、澳門中樂團和其他表演團體如舞蹈團等,將會有一個排練的基地。

歷屆音樂節

在澳門文化司署研究暨培訓部處長冼麗莎小姐和公關暨翻譯辦公室處長(Chefe de Gabinete de Cooperação,Relações Externas e Tradução)何麗鑽小姐(Ms. Heidi Ho Lai Chun)的幫助下,我集齊了由1987-1994年8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節目表。

第一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於1987年10月24-31日舉行,前後共8天--8場音樂會,以下是各場音樂會演奏的主要作品及其作曲家:

喬利·布拉加·桑托斯的交響曲序曲作品第三號(Joly Braga Santos Symphonic Overture No.3),拉維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Ravels Concerto in G major for piano and Orchestra),德沃夏克的序曲嘉年華(Dvoráks's Overture Carnival),何占豪和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Ho Zhanhao e Chen Gang's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The Butterfly Lovers”,羅西尼的C大調弦樂奏鳴曲作品第3號(Rossini Sonata No.3 in C major for string),莫札特的小夜曲K525(Mozart's Eine Kleine Nachtmusik),柴可夫斯基的C大調弦樂小夜曲作品第48號(Tchaikovsky's Serenades in C major for string, Op48),舒伯特(Schubert)、舒曼(Schunamn)、司克利布貝(Screbuie)和拉維爾(Ravel)的鋼琴曲,貝多芬(Beethoven)的大提琴曲;韓德爾(Handel)、韋瓦爾第(Vivaldi)和門德爾松(Mendelssohn)的女高音和女中音詠嘆調,和巴赫的聖母頌歌BWN 82(J. S. Bach's Cantata for the Feast of the Purification of Mary BWV 82)。

參與演出的音樂家來自中國、葡國、羅馬尼亞、意大利、荷蘭等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交響樂團和戈德堡樂團為首屆音樂節兩個主要樂團。

作為一個開端,這個為期八天的音樂節,可算是因陋就簡的開始。節目的選擇是傳統的,但以歐洲人的觀念來説是相當均衡的了--有交響樂、協奏曲、器樂重奏和室樂、鋼琴獨奏、大提琴獨奏、歌劇詠嘆調和一個合唱--J. S. 巴赫的大合唱。

歌劇選曲音樂會演出(第四屆澳門國際音樂節)

第二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於1988年10月22日揭幕,10月30日結束,共9天9場音樂會,比第一屆出一天和一場。差別並不在於一天及兩場,重要的是,第二屆音樂節上演了一台歌劇,使這屆音樂節的內容更充實,更絢麗多彩。

第二屆音樂節有: 一場鋼琴獨奏;兩場交響樂;三場小提琴獨奏;一場大合唱;一場器樂合奏;一場威爾第(Verdi)的歌劇《茶花女》(“La Traviata”)。

音樂家來自葡國、中國、德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英格蘭等。參加演出的還有薩爾斯堡莫札特音樂學院樂團、北京中央交響樂團、中國廣播合唱團和曼徹斯特樂團。

第二屆音樂節的節目具相當的“學術性”: 兩場貝多芬的小提琴獨奏,兩場交響樂,加上器樂合奏、鋼琴獨奏,全是相當傳統的作品。對於澳門的整體觀眾來説,節目的份量未免太重了些。

第三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始於1989年10月14日,10月22日結束。音樂節以威爾第的《安魂曲》拉開序幕,參加演出的有女高音塞西莉亞·加斯迪亞(Cecilia Gasdia),女中音露西婭·瓦倫蒂尼·泰拉尼,(Lucia Valentini-Terrani),男高音劉巍和男低音費魯喬·富拉內托(Ferrucio Furlanetto)。參加演出的還有北京中央交響樂團及由米歇爾·科爾博茲(Michel Corboz)指揮的古爾本基艾爾合唱團。其他的音樂會包括三場葡國交響樂團(Nova Felarmonia Portuguesa),一場結他音樂會,主要演奏薩爾茲(Sarrz)、索爾(Sor)、阿爾貝尼茲(Alberiz)、德法拉(de Falla)、皮亞佐拉(Piazzolla)和薩維奧(Savio)的作品;一場歌劇選曲(Gala de Opera);一場澳門室樂團的演出,一場鋼琴獨奏,演奏蕭邦(Chopin)、德彪西(Debussy)、拉維爾(Reavel)和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v)的作品。這一屆沒有歌劇演出。

第四屆澳門國際音樂會於1990年10月20日至28日舉行,共9天,但演出了十七場,即有時一天內有二場演出。

十七場音樂會概括如下: 歌劇選曲一場;男高音獨唱一場;女高音獨唱三場;室樂演奏六場;謝爾塔特的浪漫曲一場;葡國和中國音樂兩場;大合唱一場;粵曲演唱一場;交響樂一場。仍然無歌劇演出。

參加演出的交響樂、室樂和合唱團包括廣播交響樂團、古本江基安合唱團(the Gulbenkian Chorus),澳門樂團和德國卡默交響樂團(the Deutsche Kammer philharmonic)。

第五屆音樂節於1991年舉行,從10月26日星期6到11月3日星期天,共9天演出了九場。節目包括: 作曲家: J. S. 巴赫(J. S. Bach),莫扎特(Mozart),德沃夏克(Dvorák),喬利(Joly),布拉加·桑托斯(Braga Santos),維拉洛博斯(Villa-Lobos),曼努埃爾·馬沙多(Manuel Machado),胡安·德·恩西納(Juan del Encina),華昆·加西亞(Juaquin Garcia),P. 阿沃達諾,E·F·萊西爾(E·F·Leal),西馬(Cima),加布里埃利(Gabrieli),維維亞尼(Viviani),弗雷斯科巴爾第(Frescobaldi),拉(Lappi),洛克(Locke),普賽爾(Purcell),比伯(Bibber),斯比爾(Speer),凡蒂尼(Fantini),馬魯洛(Marulo),斯威林克(Scarlatti),韋瓦爾第(Vivaldi),科利斯塔(Colista),烏切利尼(Uccellini),馬林(Marin),卡洛斯·帕雷德斯(Carlos Paredes),韓德爾(Handel),披頭四(Bestles),雅那切克(Janacek),馬斯內(Massenet),古諾(Gounod),比才(Bizet),威爾第(Verdi),羅西尼(Resini)和波凱利尼(Boccherini),以及中國作曲家,包括冼星海、關迺忠、瞿小松和徐景新。藝術手段: 器樂和聲樂作品包括鋼琴、弦樂器、木管樂器、二胡、銅管樂器,結他,琵琶和獻擊樂器,女高音獨唱和混聲合唱,伴以交響樂。演出者: 來自歐洲、中國、香港和澳門本地。

從上面的資料我們可得出一個結論,第五屆音樂節側重於簡短的樂曲而不是大型的作品,沒有交響樂和歌劇,同時很明顯,組織者著意將歐洲和中國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進去,使音樂節成為真正的東(澳門)西(葡國)文化交流。

里斯本理工學院高等舞蹈學校舞蹈團(澳門藝術節)

加拿大蒙特利爾爵士芭蕾舞團(澳門藝術節)

布拉格芭蕾舞團(澳門藝術節)

莫桑比克歌舞團(澳門藝術節)

第六屆音樂節於1992年舉行,從10月25日星期日至11月8日,共十五天十六場,同1991年相比,多出六天七場。節目如下: 作曲家: J. S. 巴赫(J. S. Bach)、韓德爾(G. F. Handel)、卡洛斯·塞沙斯(Carlos Seixas)、路易吉·波凱利尼(Luigi Boccherini)、焦阿基諾·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en)、W. A. 莫扎特(W. A. Mozart)、M. 拉維爾(M. Ravel)、S. 巴克(S. Barber)、S. 卓普林(S. Joplin)、M. 隆金娜(M. Longina)、L. F. 布蘭科(L. F. Branco)、A. 德爾加多(A. Delgado)、R. 舒曼(R. Schumann)、J. S. 邦滕波(J. S. Bomlempo)、E. 蕭松(E. Chausson)、W. 埃克(W. Egk)、F. 萊哈爾(F. Lehar)、J. 施特勞斯(J. Strauss)、G. 格什溫(G. Gershwin)、R. 羅傑斯(R. Rodgers)、C. 波特爾(C. Porter)、L. 伯恩斯坦(L. Bernstein)、I. 柏林(I. Berlin)、J. 克恩(J. Kern)、R. 華格納(R. Wanger)、G. 威爾第(G. Verdi)、U. 焦爾丹諾(U. Giordano)、C. 聖桑(C. Saint-Saens)L. 范·貝多芬(L. Van Beethevon);中國作曲家包括徐景新,王惠然、關迺忠、何占豪、劉文金和陳永華。藝術手段: 器樂和聲樂獨奏獨唱,並集合了歐洲及中國的交響樂團。G·羅西尼的二幕歌劇《塞維利亞理髮師》(“O Barbeiro de Sevilla”),C. 聖桑的大提琴協奏曲,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莫扎特的《第二十七交響曲》,劉文金的二胡協奏曲,歌劇詠嘆調等等。演出者: 來自歐洲、中國、香港和澳門的藝術家以及以下的樂團: 澳門室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澳門中樂團和香港管弦樂團。1992年的第六屆音樂節與第五屆相比,內容更加多姿多彩。第五屆主要為室樂、獨唱和合唱,而第六屆的內容則更為廣泛,有更多不同的音樂形式,包括歐洲和中國的大型作品,如歌劇、交響樂和協奏曲。

第七屆音樂節於1993年10月23日-11月7日舉行,共十四天,包括了更加高級的節目,包括德國的浪漫曲,室樂等。似乎由這一屆開始,選擇演出的作品更為系統化,例如,有兩場五人室樂演奏、兩場俄羅斯作品專場“Grand Intepreters' of Russians”、兩場交響樂、兩場室樂、兩場青年音樂會,加上一場浪漫歌曲演唱會、兩場歌劇、一場清唱劇和一場澳門中樂演奏會。當考慮全部節目時,組織者想必已考慮到澳門觀眾的口味。

第七屆音樂節的節目詳情如下: 作曲家: 比才(Bizet)、凱爾(Keil)、威爾第(Verdi)、華格納(Wagner)、鮑羅丁(Borodin)、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v)、馬斯內(Massenet)、聖桑(Saint-Saens)、普契尼(Puccini)、馬斯卡尼(Mascagni)、格里格(Grieg)、博凱利尼(Boccherini)、海頓(Haydn)、尼爾林(Nielson)、貝里奧(Berio)、布拉加·桑托士(Braga Santos)、利蓋蒂(Ligeti)、舒曼(Schumann)、門德爾松(Mendelssohn)、沃爾夫(Wolf)、理查(Richard)、施特勞斯(Strauss)、穆申斯基(Muszynski)、約翰·凱奇(John Cage)、卡特(Carter)、巴爾韋爾(Barber)、達爾(Dahl)、許勒爾(Schuller)、本亞明·布立頓(Benjamin Britten)、普朗(Poulence)、白世門(Simão Barreto)、拜爾施(Beilstein)、蕭邦(Chopin)、萊哈爾(Lehar)、吉爾貝特(Gilbert)、和沙利文(Sullian)、楊瑞庭、何占豪、俞遜發等。藝術手法: 獨唱、器樂合奏、歌劇、混聲合唱、中樂合奏、歐洲的交響樂等。作品: 輕歌劇詠嘆調、四重奏、歌劇、浪漫歌曲和交響樂等。

第八屆音樂節,像往常一樣,於1994年10月15日星期六揭幕,11月3日星期四閉幕,為期十六天。我出席了開幕畫展“馬亞--中國的魅力”。首場音樂會在議事亭前地舉行,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樂--聖保祿學院400週年紀念,以及威爾第的三幕歌劇《浮爾斯塔夫》(“Falstaff”)。這個音樂會的自發性、氣氛和人們的音樂感以及有關活動,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完全享受音樂會的一分一秒。我為上述的表演,全都寫下了評論。作曲家: L. 德弗雷塔斯·布蘭科(L. de Freitas Branco)、O. 尼柯萊(O. Nicolai)、E. 查夫列爾(E. Chabrier)、赫伯特(Herbert)、栢遼茲(Berlioz)、黎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A. 維多利亞諾·德·阿爾梅達(A. Victorino de Almeida)、白世門(Simão Barreto)、梅勒(Hahler)、愛德華·艾爾加(Edward Elgar)、莫扎特(Mozart)、R. 沃恩·威廉斯(R. Vaughan-Williams)、R. 羅傑斯(R. Rodgers)、B. 布立頓(B. Britten)、A. 皮亞佐拉(A. Piazzolla)、D. 蒂奧庫恩(D. Tiomkun)、A. 薩蘇埃拉(A. Zarzuela)、P. 蒙卡約(P. Moncayo)、A. 薩列里(A. Salieri)、F. 馬丁(F. Martin)、約翰內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E. 薩蒂(E. Satie)、D. 米約(D. Milhaud)、H. 根茨默爾(H. Genzmer)、J. M. 達馬斯(J. M. Damase)、V. 馬丁斯(V. Martins)、M. 康期坦(M. Constant)、I. 斯特拉芬斯基(I. Stravinsky)、M. 布魯克(M. Bruch)、A. 德沃夏克(A. Dvorák)、I. 阿爾貝尼斯(I. Albeniz)、M. 法拉(M. Falla)、M. 拉維爾(M. Ravel)、J. 海頓(J. Haydn)、薩穆埃爾·巴克(Samuel Barker)、I. 柴可夫斯基(I. Tchaikovsky)、尤利·圖羅夫斯基(Yuli Turovsky)、泰勒曼(Telemann)、勤克萊爾(Leclair)、斯普爾(Spur)、維尼亞夫斯基(Wieniawski)、薩拉薩特(Sarasate)、杜尼澤提(Donizette)、以及中國作曲家李民雄、李慧、盧亮輝、陳申申、王正平、劉文金。藝術手段: 同前兩年相似,更強調器樂合奏。青少年音樂會和中樂演奏,似乎已成了音樂節常備的重要部份。

荷蘭男中音歌唱家艾豪

葡國鋼琴家高士德

羅馬尼亞歌唱家杜芭詩

美國作曲家瑪麗亞·斯內特

葡國指揮家貝萊拉

澳門中樂指揮家黃健偉

中國啞劇大師王德順

葡國小提琴家奧里維拉

上海少年兒童廣播合唱團

中國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

根據我的觀察,這個音樂節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包括一些來自香港。演出者除了已在第七屆音樂節提到的之外,還有來自上海的藝術家--上海交響樂團和上海樂團合唱團。還有北京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台北市中樂團。

第九屆音樂節於1995年10月14日星期六揭幕。開幕禮上展出發展初期的海報,題為“瑰麗的歌劇世界”(“The Fantastic World of Opera”)。音樂節以1995年10月29日在綜藝二館舉行的第四場,亦是最後一場貝多芬音樂會宣告結束。這一屆的歌劇為威爾第的《吟遊詩人》(IL Trovatore),於10月26日至28日演出。我看了第一場。如往常一樣,演出的水準非常高,是可媲美西歐出色的歌劇院,肯定比香港演出者的上演水準要高。另一特別的重頭戲是四場貝多芬音樂會,演出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五首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序曲(萊奧諾拉第三序曲,科利奧蘭和哀格蒙特)(Leonore No.3, Coriolan and Egmont)和三重奏。“十六”(“The Sixteen”)也必須提一下,他們演出了A. 特謝拉(A. Texieira)的<蒂迪昂>(“Te Deum”)和韓德爾(Handel)的<彌賽亞>(“Messiah”)。作曲家: H. 漢森(H. Hanson)、A. 科普蘭(A. Copland)、G. 蓋許溫(G. Gershwin)、安東尼奧·薩約特(Antonio Saiote)、R. 舒曼(R. Schumann)、貝多芬(Beethoven)、門德爾松(Mendelsohnn)、F. 萊哈爾(F. Lehar)、韓德爾(Handel)、A. 特謝拉(A. Teixeira)、莫扎特(Mozart)、羅西尼(Rossini)、彭修文、張曉峰、何占豪等。表演藝術家: 瑪麗亞·施奈德(Maria Schneider)、袁方、陳允、陳燮陽、安東尼奧·薩約特(Antonio Saiote)、安尼坡·利馬(Anibal Lima)、J. 莫亞諾(J. Moyano)、雷納托·帕倫保(Renato Palumbo)、S. 高斯達(S. Costa)、曹丁(Cao Ding)、曼努埃爾·伊沃·克洛斯(Manuel Ivo Cruz)、若望·貝萊拉·白詩島(João Pereira Bastos)、若澤·曼努埃爾·門德斯(José Manuel Mendes)、安娜·保拉·魯索(Ana Paula Russo)、唐納德·馬克斯韋爾(Donald Maxwell)、德萊莎·梅內塞斯(Teresa Menezes)、弗雷德里科·費里克斯·安東尼奧(Frederico Felix Antonio)、路易斯·卡斯塔涅拉(Luís Castanheira)、路易斯·羅特里格(Luís Rodrigues)、安東尼奧·席爾瓦(António Silva)、露西婭·李蒙士(Lúcia Lemos)、路易莎·布蘭當(Luísa Brandão)、曼努埃拉·特韋斯(Manuela Teves)、若澤·漫努埃爾·科埃尤·達·席爾瓦(José Manuel Coelho da Silva)、若澤·曼努埃爾·魯索(José Manuel Russo)、伊內斯·卡拉桑斯(Inês Calazans)、安娜·高士曼(Ana Cosme)、克勞迪婭·佩雷拉·平托(Cláudia Pereira Pinto)、若澤·曼努埃爾·德·蘇沙(José Manuel de Sousa)、瑪格里達·羅沙·羅德里格(Margarida Rosa Rodrigues)、閔惠芬,俞遜發,塞杰·斯坦利(Sergey Stadler)、哈利·克里斯朵夫(Harry Christophers)、伊麗莎白·馬托斯(Elizabett Matos)、依蓮娜·奧布拉茲佐娃(Elena Obraztsova)、文森索·貝洛(Vincenzo Bello)、毛羅·奧古斯蒂尼(Mauro Augustini)。樂團/合唱團: 十六樂團(The Sixteen)、澳門室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合唱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澳門中樂團、香港管弦樂團。

中國指揮家袁方

羅馬尼亞歌唱家比茲娜謝

日本豎琴演奏家吉野直子

奧地利男高音歌唱家克勞斯

意大利歌唱家菲魯西奧·弗朗奈托

意大利歌唱家特朗尼

英國歌唱家珍尼弗·斯密

日本指揮家小友直人

葡國歌唱家羅布斯

葡國女高音歌唱家艾莎·莎克

意大利歌唱家嘉斯蒂姬

台灣指揮家葉樹涵

洛桑指揮家高魯包沙

英國鋼琴家莫拉·凌葩妮

俄羅斯歌唱家奧勃拉茲索娃

匈牙利指揮家韋赫

白詩島(João Pereira Bastos)--澳門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訪問記

假如不是布嘉麗司長趁我於10月19日在她的辦公室介紹我認識澳門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Artistic Director)白詩島先生,我很可能錯過了他,因為他已定於1995年10月30日,即音樂節閉幕後的翌日,離澳返里斯本。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如此一位重要的人物,不訪問他簡直是罪過。

白詩島先生是個落落大方、性格開朗的人,充滿活力和才智。人看來很隨和,但我實在不知他在工作時是個甚麼模樣--我懷疑他在工作時是否隨和。受命照管像本屆一樣每年在澳門舉行的國際音樂節,沒有藝術總監是能夠隨和的。不管怎樣,10月26日我在他下榻的酒店的咖啡座訪問了他,歷時兩個半小時。

白詩島先生的背景,在今年音樂節的三語節目表上清楚説明了(第255-257頁)。很明顯,他在新聞、廣播、寫作和戲劇監製各方面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他作為一個音樂節藝術總監的工作。具有專門知識雖然非常重要,但要使一個大型項目成功,性情、才智和耐力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巴斯托斯先生來説,我想他的個性對他的事業起很大的作用。

會見開始時,白詩島告訴我,他每年為音樂節在澳門逗留三個星期,其餘時間他在里斯本的聖卡洛斯國家劇院(the national Teatre of São Carlos),即里斯本的國家歌劇院工作,當技術及製作主任。1995年,被提升上里斯本歌劇院藝術主任的崗位。里斯本歌劇院有1,000座位,建立於1793年,迄今有超過200年的歷史。白詩島先生於1981年作為一名技術及製作助理,開始他在國家歌劇院的事業。1993年升為技術及製作主任。看來,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白詩島先生變得更加成熟了。1993年及1995年接二連三被提升。白詩島先生再次被提升,當為期不遠了。

1991年,白詩島先生應邀到澳門出席第五屆國際音樂節,整個期間他都在澳門逗留。在動身返回里斯本之前一天,他為葡國一家主要報章寫了一篇評論文章,從總體上讚揚音樂節,但亦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議。在乘搭前往香港機場的噴射客輪之前三小時,他被邀作第六屆音樂節的藝術總監。那實在是戲劇性的,經過慎重考慮,他接受了該項工作,現在是他經手的第四屆音樂節了。

為了這個音樂節,白詩島先生除了慣常的組織工作外,更前往上海、北京和中國其他城市,為音樂家、交響樂團和合唱團試音等等。他高度評價上海交響樂合唱團,説是中國最好的合唱團,絃樂非常出色,但銅管樂部份稍弱。當我問及他對歌劇《吟遊詩人》的觀感,他表示,但願他們能有稍多一點時間給歌唱家和樂隊排練,這次演出前,他們祇排練了一個星期。在里斯本,他們有三星期至一個月的時間排練。他亦表示,綜藝一館的音響效果不算太差。他可以用一個最小的擴音系統。他還告訴我,1994年在北京演出的《吟遊詩人》是用中文演唱的,效果不錯。

結束訪問前,我問他對本屆音樂節有何看法,他表示有三件事值得一提:

1)耗資55萬港元新置了音樂會用的大鋼琴,這是澳門國際音樂節首次擁有的“Steinway”設置。2)《十六》(“The Sixteen”)和他們演出的《彌賽亞》(“Messiah”),有相當數目的觀眾來自香港。3)在綜藝一館上演的威爾第的歌劇《吟遊詩人》。

他期待新文化中心的落成,該文化中心可望1997年投入使用。據白詩島先生記憶所及,澳門國際音樂節的費用如下:

1990年第四屆: 澳門幣2,000萬元;1991年第五屆: 澳門幣1,300萬元;1992年第六屆: 澳門幣600萬元;1993年第七屆: 澳門幣700萬元;1994年第八屆: 澳門幣900萬元;1995年第九屆: 澳門幣1,000萬元。

白詩島先生很能意識到葡國同澳門觀眾的差別。他更喜歡澳門的觀眾,因為他們的品味和行為舉止都較“純”,不像里斯本,里斯本的觀眾勢利得多。

由於時間限制,我必須在8點鐘歌劇演出前的一個半小時結束訪問。我告訴白詩島先生,希望明年音樂節再談。

澳門藝術節

第一屆澳門藝術節於1988年3月19日-4月2日舉行。在給首屆藝術的賀辭中,澳督寫道:

數個世紀以來,澳門人以勤奮和永不言倦的工作精神聞名,贏得了我們發展上的成就。但基於種種原因,我們經濟上的發展,未能反映在我們勞動者的日常生活上。這樣的一個缺點,妨礙了澳門人文化生活的發展。

在上述的背景下,澳門文化司署在近四十個文化藝術團體的支持下,於3月舉辦首屆澳門藝術節。

澳督進一步指出,藝術節肯定會進一步加強政府和各藝術團體的關係以及各藝術組織之間的合作,並促進澳門人的藝術鑑賞能力。

在首屆藝術節紀念節目單上,組織委員會的38個參與藝術節的團體致謝,並闡明該藝術節的目標:

1)澳門文化司署是制定和貫徹執行政府政策的機構,在各藝術團體的協助下,澳門文化司署能夠推動和發展澳門的文化藝術活動;

2)藝術節將有助於加強澳門各文化藝術團體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3)通過藝術節的活動,澳門人得到一個檢閲其文化藝術造詣水平的機會,並鼓勵他們參加這些活動。

參加首屆藝術節的38個團體分為音樂、舞蹈、戲劇、攝影、書法、繪畫和藝術管理等組別。

藝術節組織委員會是一個組織十分完善的三層架構,一個由公眾(文化藝術組織)同文化司署官員主持的組織委員會;一個專業人士負責的執行委員會;以及一個秘書處,負責秘書、辦公室事務和後勤工作。

15天的節目包括: 攝影展覽,粵劇及粵曲演唱,戲劇,舞蹈,流行歌曲,手工藝品展覽,中樂音樂會,書畫展覽,聲樂演唱會。

這樣一種綜合性藝術活動,目標正是面對普羅大眾,因此,必須以公眾的愛好為依歸。多樣化和大眾化給予同等對待是更為重要的。藝術節中,音樂、戲劇、粵劇、攝影等均同樣重要,藝術欣賞水平提高了,便有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去迎合他們的需要。

第四屆藝術節於1993年2月26日-3月21日舉行,共十八天二十場演出和展覽。

在紀念節目單中,旅遊文化政務司司長高樹維(António Manuel Salavessa da Costa)有如下聲明: “創造性的活動必須反映本土文化的獨特性”。這的確是藝術創作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基本原則。他又説,“澳門藝術節把文化活動推向高潮--它們來自人民,因此應當回到人民當中去。”

節目包攝影和繪畫展覽,歌唱和舞蹈,銅管樂演奏,澳門室樂團和二胡演奏,粵劇和粵曲表演,葡萄牙民歌演唱。

四十七個團體參與了第4屆藝術節。有相當數目、根基良好的團體參與了第4屆藝術節,包括澳門建築師協會和澳門經濟學會等。

第五屆澳門藝術節於1994年3月3日-20日舉行。澳督韋奇立(Vasco Rocha Vieira)在賀辭中,強調藝術節其中的一個基本目標。他説,“一年一度充滿特色的澳門藝術節,是一個讓澳門人展示其創造才華的極好機會”。他又説,“如今,澳門充滿著節日的氣氛,顯示出其和平與和諧,人民團結而友善;藝術節的主旨,是吸引領域更廣闊的人參加進去,尤其是學術界。”

這屆藝術節作為號召的有書法和繪畫展覽,攝影展覽,合唱,歌舞,地方歌劇包括粵劇和越劇,器樂獨奏包括笛子和小提琴,還有戲劇和芭蕾舞,藝術家包括來自中國和澳門,如劉德海(琵琶)、上海越劇團、珠海經濟特區合唱團、內蒙古歌舞團、廣州樂團、澳門中樂團等。

第六屆澳門藝術節於1995年3月4日-26日舉行,共18天,3月15日重演3月14日的節目,3月22日重演3月21日的節目。模式同前一年相近似,“新”項目介紹如下:

1)1995年3月10日星期五由長虹音樂會、面具劇社和澳門土生土語演藝會(Doci Papiaçam di Macau)演出《澳門吟唱》。

2)舞台劇《費加羅的婚禮》(“The Mariage of Figaro”)

以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的演出拉開藝術節的序幕是個極好的主意--那是最適合這種場合的節目。我在香港看過該團的演出,那是最令人難忘的表演之一。

一年一度的澳門藝術節,作為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的補充,是一個適合不同目的聲譽甚佳的文化項目,例如培養澳門人良好的藝術品味,提高生活質素,鼓勵人們參與社會和文化活動等等。

各屆的藝術節,到目前為止都非常成功。澳門所有的音樂節和藝術節中,最多團體參與的是澳門新春藝術節,即中國新年(春節)期間舉行的藝術節。

春節,是中國及中國以外的華人社區中最重要的節日,正因如此,大多數的團體都願意參與慶祝中國新年舉行的活動。不難理解,這些活動不局限在音樂的演出,還組織了其他形式的活動,如書畫展覽、攝影展覽、電影節、舞蹈、地方曲藝等等,例如1991年2月舉行的第二屆澳門新春藝術節,有大約幾十個團體及超過三百位藝術家參加;1992年舉行的第四屆,一起參與者更眾。

第二屆新春藝術節於1991年2月21日-3月9日舉行,組織了獨奏會、音樂會、電影展、書畫展、舞蹈和啞劇,共有19項活動,規模不算大,但已給澳門社會注入了充份的藝術奮劑。

1992年2月20日-3月16日舉行的第三屆新春藝術節,內容同第二屆差不多,即展覽會、獨奏會、音樂會等。

參與團體的名單相當有意思,包括了來自廣闊領域的會社,例如哲學研究會、經濟學會等。

澳門青年音樂節

每年的5月,有一個為澳門青年人而設的音樂節。

根據1994年和1995年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音樂節的秩序表,到5月1日年齡為25歲或以下的青年人,均有資格參加這個音樂節。

音樂節由兩部份組成,其一為西洋樂器彈奏,另一為中國樂器彈奏。

西樂彈奏: 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法國號、小號、長號、大號、上低音號、色士風、敲擊樂器、傳統的結他。

中樂彈奏: 高胡、二胡、中胡、琵琶、柳琴、阮(即古稱琵琶或月琴)、揚琴、古箏、笛子、哨吶、笙、管和敲擊樂器。

以下是參賽者可得的獎勵:

榮譽獎: 取得90分或以上的;優異獎: 取得80分至89分的;良好獎: 取得70分至79分的。得分80以上的前三名參賽者獲頒獎杯。

澳門文化司署獎: 得分85分以上的前三名參賽者獲頒“澳門文化司署獎”,獎金由300元至1,700澳門元不等。

結論

正如我在本文開頭時所述,鑒於我調查時間的限度,不可能將我訪問各校和音樂機構,以及會見過的個人的全部報告,囊括在這篇文章裡。但我希望以上的細節詳情,關於政府部門參與學校音樂敎學、音樂院校和音樂活動,學校音樂課程和音樂節,能夠讓讀者一窺澳門人音樂生活的近期發展。

(1996年3月27日於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李麗青譯

*劉靖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本篇原稿係英文稿)

本冊第 67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