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作曲家洗星海的生平和創作

王次昭*

冼星海在新加坡養正學校求學(1917)

冼星海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他於1905年出生於澳門,1945年卒於莫斯科。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共創作了四部大合唱、一部歌劇、兩部交響樂、四部管弦樂組曲、數百首歌曲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和重奏曲多首,為中國音樂史寫下了重要的一頁。冼星海的創作立足於人民大眾,並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在中西音樂文化的交融中創作出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音樂作品。特別是在抗日戰爭的歷史洪流中,冼星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鬥爭寫出最優秀的歌曲,用音樂鼓舞和推動全民族的抗戰。在紀念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際,在作曲家的出生地--澳門首次舉辦冼星海紀念活動,應該説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我非常高興應邀出席這次紀念活動,並對這次活動的組織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1905年6月11日冼星海出生於澳門的一個貧困的漁民家庭,他父親冼喜泰,廣東番禺人,曾經做過海員,後來主要依靠捕魚謀生,在冼星海出生前其父已經故世,由母親黃蘇英撫養,並寄居在外祖父家。冼星海在澳門生活了六年,度過了他最初的童年生活,在澳門這塊土地的養育下,從一個無知的嬰孩逐漸成長為一個懂事的孩童。1911年由於外祖父去世,母親帶領冼星海離開澳門漂流到新加坡,依靠母親做傭人謀生。1915年,冼星海到一所英國人辦的學校學習英語,第二年考入養正學校,是一所華僑辦的學校,也是嶺南大學在新加坡辦的一所分校。在這所學校裡,他接受了最初的音樂敎育,在音樂敎師區健夫的影響下學習單簧管、鋼琴等樂器。1918年和母親一起遷居廣州,兩年後進入嶺南大學附屬中學學習,後升入大學預科。在此期間,他一直以半工半讀的方式來維持學業,曾經做過打字員、敎員等,並利用業餘時間學音樂。他積極參加學校管樂隊的活動,擔任過指揮,同時還學習小提琴。由於他經常參加演出活動,而且善於演奏單簧管,曾被學校譽稱為“南國蕭手”。

1926年是冼星海學習音樂的一個轉折時期,他告別了父母兄弟,隻身來到北京,在蕭友梅領導的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學習小提琴,師從當時知名的俄籍小提琴敎授托諾夫。1928年9月進入當時在上海新建的國立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兼修音樂理論和鋼琴。第二年在院刊上發表題為<普遍的音樂>的文章,提出了他最初的音樂主張,也是他後來一直堅持的音樂道路。他指出: “中國需要的不是貴族式或私人的音樂,中國人所需要的是普遍音樂”,“學音樂的人”應“要負起一個重責,救起不振的中國。”在上海期間,他結識了當時進步戲劇運動的領導人,並參加了“南國社”的戲劇活動。1929年冬天,冼星海在朋友的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來到法國巴黎。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了五年學業,先後隨巴黎音樂學院著名小提琴敎授保羅·奧別多菲爾(Paul Oberdocffer)、音樂理論敎授愛日·加隆(Noel Geallon)、作曲家萬桑·丹第(Vincent d'Indy)學習小提琴、和聲、對位和作曲。1934年考入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Paul Dukna)的高級作曲班。1935年5月17日杜卡突然病逝,冼星海祇得中斷學業,於同年秋天返回祖國。在巴黎期間,冼星海創作了女高音、單簧管和鋼琴<風>和等作品。<風>曾在巴黎上演,得到很好的評價。

冼星海在廣州培正中學(1928)

1935年冼星海回到上海,第二年在朋友的幫助下先後在百代唱片公司及新業影業公司擔任作曲工作。這可以説是冼星海作為一名作曲家的新起點。在這期間他開始創作救亡歌曲和進步的電影音樂,其中比較重要的作品有: <救國軍歌>、<夜半歌聲>、<熱血>、<拉犁歌>、<青年進行曲>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冼星海參加上海“國民救亡歌詠協會”,任常務幹事;並隨第二“戰時移動演劇隊”,從上海經蘇州、南京、開封、洛陽等地於10月份到達當時的抗日中心武漢。在武漢期間,冼星海一方面繼續從事演劇隊的抗日宣傳演出活動,另一方面又熱情地投入武漢的群眾歌詠活動。1938年4月冼星海參加了由郭沫若主持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與張署共同負責抗戰音樂工作,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從事音樂創作活動,寫出了一批優秀的抗戰歌曲,比較重要的有<送棉衣>、<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遊擊軍>、<祖國的孩子們>等等。

1938年11月冼星海接受了新成立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邀請,與夫人錢韻玲一起來到延安,任音樂系敎授,擔負作曲理論方面主要課程的敎學工作,還敎授音樂史和指揮等課程,同時還承擔許多重要音樂演出的排練指導。翌年五月擔任音樂系主任,還被聘請為延安女子大學的兼職敎授。1939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新的藝術生活。延安的環境為冼星海提供了較好的創作條件,在這期間,他除了寫作歌曲以外,還開始創作大型體裁的音樂作品,完成了傑出的代表作<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和<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聲樂套曲。1940年為延安電影團所攝製的第一部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的後期製作和配樂,化名黃訓與著名電影導演袁牧之到達莫斯科。在莫斯科期間,冼星海完成了他的第一交響樂,即《民族解放交響樂》;繼而又完成了管弦樂第一組曲<後方>。1941年由於希特勒大舉進攻蘇聯,爆發了“蘇德戰爭”,冼星海、袁牧之等人準備取道蒙古人民共和國返回祖國,但是在中蒙邊界受阻,祇得暫時退回烏蘭巴托。1942年暫時被安排在“中國工人俱樂部”工作,在那裡為華僑音樂愛好者講授樂理、音樂史和歌唱指揮等課程,同時也參加烏蘭巴托中央劇院的音樂演出。此外,冼星海還積極從事音樂創作,先後寫了歌曲<中國蜑人俱樂部部歌>、<志願軍之歌>,第二組曲<牧馬詞>(鋼琴譜)和第二組曲<敕勒歌>(鋼琴譜)。1942年12月9日冼星海到達蘇聯的哈薩克和國。在此期間,他著手寫作第二交響樂《神聖之戰》,這部作品是“獻給與愛好自由的英美人民結成聯盟的蘇聯紅軍”的,於1943年10月19日全部完成。此外,他還先後完成了<中國舞曲三首>、第四組曲<滿江紅>、音畫<中國生活>等作品。1944年1月冼星海又遷至庫斯坦奈,在此先後完成了<詩歌十首>、<哈薩克歌曲集>、<郭治爾一比戴>等三首小提琴曲、交響詩<阿曼蓋爾達>等。1944年冬,由於生活艱苦,長期勞累,冼星海終因患肺炎病倒,1945年初被送往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醫院治療。在醫院治療期間,冼星海著手創作管弦樂《中國狂想曲》。由於多種病併發,醫治無效,終於在1945年10月30日病逝於克里姆林宮院,終年40歲。冼星海的骨灰一直保存在莫斯科郊外的頓斯柯依古敎堂,1983年5月25日,才自蘇聯運回中國,並於1985年12月3日正式安葬在廣州近郊麓湖的“星海園”中。1945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舉行“冼星海追悼會”,毛澤東主席為其親筆提詞: “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冼星海的創作大至上分為四個時期,即法國時期、上海和武漢時期、延安時期和蘇聯蒙古時期。1930-1935年在法國期間的創作側重於室內樂獨奏、重奏和聲樂,音樂風格較明顯受當時以聶耳為代表的中國新興音樂的影響,內容絕大多數表現個人的生活感受。1935-1938年在上海和武漢斯間的創作主要是進步電影的配樂和救亡歌曲,音樂風格明顯受當時以聶耳為代表的中國新興音樂的影響,內容主要是反映人們群眾抗日救亡的愛國熱情和反帝反封建的要求。1939-1940年在延安期間的創作主要是大型聲樂套曲和歌劇,音樂風格在中西交融中體現出強烈的個性,內容主要反映中國人民對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堅強決心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1939-1945年在蘇聯蒙古期間的創作主要是大、中型的器樂曲,這些作品由於當時戰亂都沒有得到演出機會,這是作曲家生前最大的遺憾。在冼星海創作的四個時期中,以1935-1940年的兩個時期為更重要,許多作品都在當時產生很大的影響,成為中國音樂史上不朽的名作,從音樂體裁上來説,大型聲樂套曲是冼星海創作中最重要的形式,尤其是《黃河大合唱》,可以説是冼星海一生創作中影響最大,藝術水平最高的代表作,幾十年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國上演經久不衰,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部劃時代的音樂作品。

冼星海為發展中國民族音樂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澳門人的光榮,更是全中國人民的光榮,讓我們永遠紀念他!

冼星海在羅馬(1934)

冼星海(右一)在巴黎音樂學院杜卡作曲班(1935)

* 王次昭,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1990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1993年獲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本文是作者應邀參加1995年澳門文化司署舉辦的冼星海紀念展特刊撰寫的序言。

本冊第 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