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國文化中的情感表示

馬爾克斯*

引言

這是個既廣泛又複雜,而對於想更好地瞭解與其不同之生活方式者來説,又是不可缺少的課題。

不能得到統一回答的重大問題在於識別和瞭解是甚麼使我們產生差別從而使彼此相異,是甚麼使彼此聯結在一起從而使雙方親近,而地理距離本身不能完全解釋清楚這種差別。祇有通過不同角度看待事實,我們的視野才能大大擴展,祇局限於我們自己的科學領域已經不可能理解各種事實。

當以更廣泛的方式研究這些問題,通過表現研究潛意識,研究經歷的事實,以尋求其根源與結構,把思想、感覺和行為表示加以排列組織的時候,我們便涉足精神分析人類學了。

精神分析學不僅是一個補充性研究手段,而且與擁有各自研究目標的其它研究和多視角的學科(人類學、人種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語言學等)互為補充。

精神分析人類學是一個既豐富又有前途且易於操作的工具,但如果從我們的運作標準出發並以其作為範例,且試圖以此孤立地進行解釋,則它可能變成一種脆弱的工具。這樣的話,解決辦法就可能是建立一個新的精神分析學了。

人,作為從生物學來看相似和從心理學來看有某些共同點的生物,不論屬於何種文化,都有一定需要,並且在其行為和態度上表達出來,可以對這些行為和態度進行解釋而不篡改其含義。所謂典範即古代的某些行為,其解釋要追溯到人類記憶所及的年代,而所謂文化、文化範圍或文化變異則是文化塑造行為。然而,分析這些行為和態度也顯示出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複雜性,當然不可能對它們全都進行研究。

個人發展中的文化決定因素

文化發展中的人類決定因素

1. 文化-社會-品性

文化和社會是塑造、組織和表示作為某種品性載體的生活和感知的存在範疇,而品性祇能在同一活動範圍內認識。但是,如果説文化是行為標準的提供者,能塑造增長中的存在,那麼可以説存在並不止於此。從精神分析學的觀點來看,文化也可以視為提供行動模式的實體,它本身有著能夠保持自我的防衛機制。

這樣,文化便在該社會的成員中建立起一種歸屬感,因為他們已經與該社會各成員共同的標準回應體系結合在一起。這一體系會不斷變化,表現其特點,而這些都是由時間、機遇和文化客體本身固有的活力造成的。從這個角度看,文化可視為一種個體發展過程,偏離這一過程則表示可能導致變化的不適當,或者表示可能意味著病態的對充滿規則的日常生活無力應付。無論是因為組織系統的缺陷,因為自我未能組織起來(納入某種文化),還是由於傳導這些關係和促進發展的刺激所使用的手段不當,這種無能力都可能表現為陷入病態。較之被否定的行為,人們滿意和希望的行為自然易於形成和被模仿,並且通過積極或消極的強化機制加以推廣。當行為易於被承認從而可以預料時,社會和人就會心安理得。

為某種社會角色培養成年人靠的是已經標準化並且這一社會的各個人在其行為中均承認的這一角色的生活。社會就是這樣建立起來並且進行運作的,這就是文化定型。“在羅馬就要成為羅馬人。”這種“標準化”並不妨礙無數個人差異的出現,這就產生了能夠有一種共同的歸屬感、共同的生活價值、關係、計劃與意義的統一的人群。

一方面文化是個人至關重要的框架,另一方面它又是不斷變更的目標,這些變更不是由作為單獨實體的個人進行的,而是由負責創造和傳播思想、意識、時尚和模式的活躍份子或群體進行的,而模式有時又負擔傳遞理想的任務。本社會個人為推動超個人模式而制定的這些抽象概念對社會日常生活產生雙重作用。它與共性形成一種持久的力量衝突,從而產生一個自我,產生有傾向的相互關係的要求。

但是,如果説文化忠實地反映出培養和限定我們的網絡,那麼它也是個人的產物。作為單獨實體的人,個人屬於其社會或認同某種文化,他在該社會的生活和運作中起重要作用的事極為罕見,然而,他通過表示其需要和構成其特點的能力(潛力)成為所有社會和現象的基礎。

個人在作為社會網絡一份子的時候一般傾向於把其地位永久化,因為這是他的防衛手段,但是當個人不滿足的時候,他可能有助於變化。這樣,他便成為保守、破壞、建設和傳遞的因素,在這種溶於文化和反文化的運動中他會與作為另一些模式的載體的“另一個人”大致共同處於某個地點。

在這一過程中,變化依靠建立在(主要和次要)需要基礎上的動力出現,它“負載”而且“咀嚼”另一事物的願望(動機),使運動朝變化的方向進行,而行為又在為舊問題尋求新的解決辦法中產生區別和分歧。然而,多種多樣的社會有其共同特點,這使人們在研究這種文化/社會/品性現象時得以進行調查和推斷。個人是一切社會/文化研究的出發點和一切推論的終點。

所有社會都驗證其規則、價值和道德的普遍性,在這些因素保持得比個人更久遠時,仍須驗證其持久性。它們是機能和運作單位,給予個人以完全的自主,但是就個人而言會出現內部分化,從而造成多樣性。

2. 品性-文化

品性是個較新的研究對象,試圖對其進行界定仍然複雜,往往取決於研究目的和由誰來使用。鑒於這一特點,可以把品性視為生命的感知和識別每個人的個性心理過程與狀態的整體的表現。

這一定義尚未定論,但它可以使我們把品性理解為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範疇內決定我們行動和感知的形式和方式的結構。這樣,行為即面對所感到的需要和生活這一事實時刻向我們提出的要求所採取的既有益又講究經濟的做法和態度。

各種各樣的科學流派都提出了品性的構成。在科學史上生物論幾經浮沉,今天才確定其真正價值,因為現在認為,天生的、生物學決定的因素既不能完全解釋品性總體上的多樣性,也不能完全解釋具有某種個性的同一品性在回應方面的多樣性。

構成個人品性和在族群中的主要共同特點的根本支柱之一是周圍環境,它提供典範和作為該環境主要特色的刺激因素。要想勾畫出某個特定群體中的主要品格,就要求把它放在其文化/社會結構整體中來考慮,因為它本身是個非常活躍的現象。

個性係指無數獨特性的存在,這些獨特性造成使每個人都獨有的個人性格和特點。這種身份即在一個特定群體之中的每個人,其重要性在個人處於變化狀態或與文化差異相衝突時更為明顯,因為交換和替代在非常複雜的情況下發生。防衛機制會行動起來盡量防護,力圖在原有框架內解釋不同規則的信息。

評價和衡量品性並將其歸類,在選擇準繩和分析上一直是一項困難重重的任務。而且,認識人類行為的複雜表現並給予精確嚴格評價的能力方面也必不可免地受到限制。但是,在對不同文化的品性輪廓進行窺測方面,心理學卻更為先進,它進行的局部和定時測試能為我們畫出橫切面草圖。所使用的另一種方法是對作為某種文化的結果和作用者的個人生活的歷史進行比較性研究。

文化和品性是深深嵌合在一起的兩種原動力。

3. 回憶遺忘的往事

充滿感情和激情的人際關係在成熟成長中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願望、痛苦、快樂與否以及知道必將死亡的波動中可以更好地瞭解這種重要性。

我們必然會尋求能充實振作並肯定我們的另一個人,他越是能符合我們最急迫的需要,這種聯繫就越重要。詩人説,“痛苦即缺少他人。”人也是在人際關係的領域裡,才能獲得、同化、感知和創造在人際關係(父親/母親/家庭/朋友/他人……)幫助下逐步建立起來的一切,而這一過程是與調節本能使之符合現實(現實原則/快樂原則)的能力增長的心力綜合發展同步進行的。

產生任何人際關係,即便是最簡單的人際關係,都要求有一個標準,一個被所有的人識別的模式。目睹它的兒童在適應過程中通過看到的示意、動作、象徵、態度及其意義而吸納之,從而以後可以認同和模仿,在認同和模仿中又帶有其個性的標記。他吸納看到和察覺的東西,但總是因個人經歷和感知的形式而異。欲望的滿足會逐步受到現實的局限,但它總是設法保持其內心的現實和需要。

成長是在尋求快樂和滿足、避免不快樂的過程中逐步模仿學到的模式的現實化。社會化是一個不斷溶入文化的活動過程。而這種模式是母親/父親一生中在他成長的文化/教育環境中學到的(文化負擔--弗洛伊德)。人類在達到成人形態之前成長極為緩慢(地球上存在的一切品種中最漫長者之一),這是對人類成長本身有很重要意義的特點,它使環境施加的各種影響、刺激和相互作用得以長時間地發揮。這個處於高度依賴狀態、接受影響和父母關懷的漫長時期造就出複雜、獨特、以本身個性構成的並且永遠不會靜止的人。

博爾克(Bolk)把人類生長緩慢歸因於存在一個有延緩身體成熟的荷爾蒙的內分泌系統。所以就出現了體細胞(肉體)與染色體(負責繁殖的結構)和心理之間在成長速度上的不同。這一點在以下事實上表現出來,即人在達到青春期以前要經過一個夠長的童年時期,青春期身體在性方面已經能夠生育,但感情上尚未具備生殖愛情關係的能力。性特徵(性慾)是一種本能的力量,精神分析學説過去和現在一直在對其重要性進行解釋。產生性慾感的感覺--動力系統在生理成熟的身軀上早就出現,但這個軀體上寓居的卻是一個在個性化、自主性和性別識別方面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祇有到了成年,這種主要為繁殖性的衝動才在性關係中完善起來,但也不就此終止。

這樣就可以部份地解釋在象徵性關係(取其精神分析學含義)中兒童性壓抑心理的出現。我們感情上的不成熟導致作為兒童性生活體驗唯一形式的想象體驗的創傷性。在這裡,防衛機制所起的作用是抑制處於從屬和無能力狀態、心理結構尚不成熟的兒童的不健全的性本能。

隨之而來的群體化和學習是逐步取得控制本能能力的關鍵手段,本能並不因此而喪失,而是用於越來越現實主義的目的(現實原則),並且越來越滿足成長中的人的需要。

身體的自我感知、認識和經驗是快樂(滿足時)和不快樂(未滿足時)的源泉。在永遠的尋求快樂和避免不快樂當中,在空間和時間適當的情況下,慾望就健全起來。在場的人物(父母或其它人)在一絲不苟地起到其明確的作用時便能隨時提供其固有文化向他們提供的行為模式。原生過程逐漸被放棄,讓位於中生過程,這一過程使個人具有必要手段在仍然保持其共性的情況下與準則、法則、原則和規則(超自我)鬥爭。本能衝動力(自戀、性慾和侵犯性衝動)遭到壓制並不意味著其死亡,而是轉而用於創造和構成品性的目的物。

這樣,自我保存的本能要求節制性慾(中性過程)。情感需要的力量產生歸屬感,而歸屬感造成一體化能力並且有利於各種形式的社會化: 婚姻--恢復了的異性需要; 朋友--對他人的需要。從感情角度來看,社會人可以被視為對於在出生後經歷的分離所造成創傷的回應。

作為構成自我的試金石,精神衝突是永久的,它有著適應性機能。認別、理解和產生衝突將是一種平衡的方式。治療方法的作用在於強制“我”獨立於“超自我”,以重新進行文化融入,但從感情協調的觀點來看此時更為協調。如果我們可以推斷的話就可以説,不同的文化是作為各種特有的創傷在其產生的環境中的結果而出現的。

精神分析人類學試圖理解的是在特定文化中最現實、傳遞最多的防衛機制各個層面(自我、超自我、共性)發展的類別。人種精神病學應當永遠著眼於理解個人的發展,即外來刺激、機體內的決定因素和它們在自我層面進行綜合的方式之間長時間互相影響的情況。

在種系發展和個體發育過程中出現的這種極為豐富的動力是精神分析人類學的偉大發現,一個社會的文化就是圍繞它而形成的(“原始的抑制”-弗洛伊德)。這樣,在瞭解和理解作為差異的載體--他人的過程中,如果忽視另外方面,即個-人社會-文化中的任何方面,那就毫無意義了。

儒教/道教典範和中國人的特點

大多數中國人所屬的最大種族群體(漢族)遠非是整齊劃一的。要想瞭解他們一些最顯著的心理特點,必須知道中國文化的某些方面,例如孔子(公元前551-479)和道教的思想。

對於孔子學説我們不想詳加評論,祇把它籠統地歸結為最初由七十二個弟子創建、在5世紀形成的一套複雜而內容豐富的體系。它有自己的世界觀和社會倫理,構成了一個延續至今的傳統流派。孔子的學説有時被視為一種哲學,有時被視為一種沒有組織結構的宗教,甚至被視為一種人文主義流派,它不僅給中國而且給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等地的許多代人的教育、政治、社會甚至家庭模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正如耶穌不是基督教的創始人、菩薩不是佛教的創始人,它們都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從其它源泉汲取了教導一樣,孔子也接受了封建禮教的創始人周公(前1094)的基本教導,從而鞏固了自己的學説。這個體系建立在血緣關係、婚姻關係、古代社會習俗以及當時制定的新契約之上,創造了一種複雜的依存制度。它衛護文化價值和社會法則以保持國家和家庭的秩序,並加強受命於天的宗教和道德權力的權威,把它當作普天下的首領。孔子深受這一哲學遺產的啟迪,雖然他本人沒有實現其政治夢想,但他的觀念在後世卻影響很大,許多信徒整理並豐富了這一思想。

在談到上述問題(中國人特點中的孔子典範)中幾個重要原則時,就要涉及這一思想的宇宙觀適用於人類道德發展的緩慢過程。在其玄學中,作為上天力量主要接受者的人類是宇宙創造力的中心。這就是它的信徒們所説的“氣”,即永遠存在,可以與自然規律思想相比較的原則,它是造成人類發生各種現象的力量的普遍表現形式,人類必須重視它並處理好他們當中的各種衝突。“天”為我父,地為我母;個人這樣小小的生靈在宇宙的某個地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宇宙中的一切在身體上都有其代表;主宰宇宙的一切都體現在肌體上。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伙伴。“不恥下問,敏而好學。”天與人共濟、人與人同血、人與自然合諧,這一説法產生了“萬物一體”的人類觀。

當前,正在現代化中的中國的觀念在日常行為、態度、信仰、關係、懼怕、計劃、希望等各個層面仍然與儒家傳統保持著某種連續性;雖然這一點人們不大同意甚至有時乾脆拒不承認,它在中國社會的各種環境中(知識界、農村)仍然是心理-文化結構的組成部份。當然,現實社會中尚存的某些價值--父權、以背誦和競爭為基礎的的教育體系和強調忠誠合作的家庭觀念--作了某些修改以適應部份由於開放而出現變化的需要。中國大陸當代學者們開始探索儒家人文主義與民主自由主義在社會主義框架內有成效地相互影響的可能性。

在儒家思想中,人的概念應當與一種社會方針相聯繫,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與萬物和“他者”(社會、家庭、群體、自然)合諧。為了達到這種合諧,首要的是作為人的個人在行為中不是一個孤立的成份,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一部份。這樣,品格、個人和個性在被視為單獨的和孤立的實體時就毫無意義,而祇能被視為與其它事物相關聯的存在。彷彿作為獨立實體的人沒有本身的存在,而作為人格化了的載體的社會才是其存在的至高無上的法律。祇有在評判善事或惡事的責任時才會重視個人,把他當作單獨的實體。而評判和追究責任是掌權者的事,它獎賞或者懲罰時往往不大考慮實施行為時可能減刑的情節或環境的重要性。

在儒家思想中僅有的個人主義指的是不以自我表現為形式的個人最大限度的發展,因為祇有這樣他才能完全達到社會對他的期望。在個人和群體(家庭、工作、社會)產生爭議的情況下,理想的解決辦法是為了集體自我的完美而犧牲自我。

內心接受這種態度的偉大途徑是在兒童成長的整個週程中強烈的相互影響,其中家庭是首要的傳導物。最明顯的後果之一是存在一種屬歸感,不僅是種族歸屬感,而且主要是家庭歸屬感。孔子認烏,家庭是一切社會組織模式的典範,它能對個人的需要作出回應。

孔子確定了五類主要關係: 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這五類關係當中,三類是家庭關係,其它是類似家庭的關係。在這種關係總架構中,個人應當起到在關係行為大法典(禮)中確定的作用,應當為其作用爭光。關係不是對稱的,權力已明確規定。這種法典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強調子孝父嚴,以至有人認為它是中國傳統社會思想基礎的本質所在。這種關係的性質不限於父子關係,而且也見於不同關係之中,其中年齡和家庭遠近因素起作用,造成一種父子關係的氣氛(年齡、輩份、親戚關係等)。

知識、智慧和經驗與權威概念有內在聯繫,它不僅用於選擇教育方針和解決衝突,而且用於徵求意見或者要求保護。在這裡,“禮”(關係規則)又以和諧為由進行指導和解釋,並且永遠如此。教育孩子(5-6歲)尊重等級,並且在漫長而又連續的社會化過程中一直這樣做。所以,不應當主動參加談話,祇要在允許説話的時候才説。人們希望和鼓勵的就是這種消極態度: “虛堂習聽”。設法通過教育抑制權威表現出敵對或對立的情緒。抑制和控制表現力是教育內容中最常見的特點。一旦激動起來,他就可能不正確,犯錯誤,因為他失去了批評和思維的能力,而且會因此背上個人主義的惡名。

孔子的思想不完全主張屈從,是促進和諧而不是提倡一致性。但是,在儒家政治思想中也談到對暴虐首領的反抗。有些作者認為這種屈從形式與其説是一種內在價值倒不如説是文化規範的一種適應機制,它使個人得以建立與外部世界的合諧關係,無非是一種表面的屈從主義。

我們在這種族群體中能找到有助於理解其輪廓的其它重要特點: 歸屬感(華人區,在移民時設法居住在同一地區);忠於群體(政治、派別、不同於日本人的祭祀);集體對個人的主導地位;自古以來講究情面,情面涉及家庭。有人犯了錯誤同樣會使家庭丟臉。每個人的情面都歸集體所有。智力缺陷和精神病症是因為先輩有過錯而遭到的懲罰。這樣,唯一的辦法是隱瞞起來,不讓群體知道。所謂“人要臉,樹要皮”。

重視等級。家庭是原始社會現實,一切社團均重視建立和諧。學習和接受這一模式在社會其各個層面(街區、學校、工廠、國家)的建設和生活中不斷現實化。這種動力由於工業化而發生變化,人口流入大城市也造成了重要變化,但這些變化始終在這一總框架之內進行。在城市空間和環境中,關係擴大了,朋友(主要關係之一)作為兄弟關係出現(老兄),甚至稱為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親如手足。”

犯罪集團是秘密組織,等級深嚴,其忠誠規則像家庭結構中一樣。同樣,在移民時,有一個人在該群體中充當中間人,負責聯繫。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關係也不對稱: Jia=家庭;Jia=家族。

在談論具體事物的時候,主要用於表達思想和感受的談話也充滿了象徵性並有深刻的描寫性。人們關心的是描寫而不是分類(綜合性思想/分析性思想)。有時候物及其性質(形容詞/名詞)之間會產生嵌合。詞通過使人聯想具體事物的豐富的描寫性的文字把感覺視覺化,而象形文字則成為固定的象徵性表現形式。所以,一個詞本身就可以表達一種形象。詞的特點是其中有大量的發音變化很大的單音字。古文是象形的、象徵的和固定的。用於確定某種態度、某個動作和某種狀態的字把不同形象聯繫起來就能表達一個綜合意境。例如: “日暮鳥鳴聽春到,堅冰未溶尋美人。”Shen--深水;Fei--沸水: Tchou--濁水。思想中充滿的不是觀念而是形象,所以必須有具體事物。

中國問題專家們崇尚日常生活和思想中的具體概念。想法祇能通過形象出現,而概念則通過由兩種或更多的形象建立起來的感受出現。另一方面,一個重要的現象是用很少的詞表示抽象的概念。詩詞和文學在論述抽象概念時借助於哲學來表達其意義。

陰與陽--哲學中能量極大的原生反義象徵,今天被納入不同的短語中並根據其用途(醫學、詩歌、哲學等)增加了具體含義。道--規範生命活動的原則,聯結天與地的途徑,一切道德的規則,主宰世界與權力源泉的秩序。就字面內容而言,它本身表示自然秩序與社會秩序休戚相關,表示兩個世界在節奏、力、詞意和字形上體現出的共生性。

“道”的概念超越力量和物質概念,而“陰”與“陽”則不同,它們都被視為物質和屬性,因為這兩個象徵的作用在於把世間萬物的對立面分門別類並組合成一個整體。道、陰、陽使人產生綜合聯想,要求人們完全遵從主宰世間生活和精神活動的節奏秩序。中國人賦予其象徵以圖象,使人難以把象徵與實現的效力區分開來。其中一些象徵的無限作用清楚地表明,中國人在思想上對邏輯與現實不加區分;即便諸如時間、空間和數目這類可區分的概念也充滿了抽象化,使得有時二加二不等於四。

從總體來看,中國人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次序、總體和節奏觀念的支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漢朝,那時出現了經院哲學,它建立起了一種正統的生活規範。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同時仍然保留著一種具體、富於詩意的和可塑性的態度以及一種藏而不露有時甚至有意操縱的自由意圖。

中國家庭及其動力

在中國家庭中,生兒子是最重要的打算之一。兒子能使父親倍受尊敬,母親則指望兒子成為家庭未來的代表。這樣,家庭、尤其是母親就能在其懷孕後獲得一種以其它方式無法得到的新地位。

分娩一直是女人焦急期待的有生育能力的證明,而男人的生育能力則從來不受懷疑。妻子懷孕後,夫妻一般不再同床,孕婦從第四個月起就備受關注和照顧,並且有無數禁忌(習慣、食品、態度等)。有時候新生兒的全部衣物也是由別人准備的。如果生下女孩,家人的不快能看得出來或者有意掩飾,而生下男孩則必定大事慶祝。由於認為人可以參與選擇嬰兒性別的奇特感覺和思想,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儀式和祈禱活動。

希望生男孩,經濟因素也很重要,這一點往往不肯明説。兒子可能成為一種收益,而嫁女兒必定破費。對妻子來説,生男孩意味著可能第一次獲得權威、權力和威信,而未來祇能當岳母卻不能得到這一切。女兒出嫁後要對丈夫的母親唯命是聽,與她在一起生活。如果生下男孩這種狀況才會稍有改變。喂養新生兒完全按孩子的願望和胃口行事,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規矩。哺乳期總是很長(一年左右),並不總是由母親喂奶。同樣,男孩的哺乳期更長,甚至喂到母親再次來月經,這就可能要幾年的時間了。如果是男孩,斷奶時往往靠補品增加營養。孩子總是由母親照看,也往往由其它女人(祖母、姑母、鄰居)代行母親職能。要經常把新生兒帶到工作地點(田地/工場),如果是男孩,他便受到更多的關注,人們更樂於破費和幫助。開始吃固體食物後,哺乳可能還延續很長時間,甚至斷斷續續幾年。

吃飯靠大人喂,不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尿布不僅起固有的作用,而且用來捆住孩子的下肢甚至雙手,儘量不讓其活動。按習惯説法,這是為了不讓孩子太“淘氣”。男孩一般一個月後撤下尿布,女孩要稍晚一些。讓我們想一下在那樣的社會狀況下人們對權威畢恭畢敬的樣子吧: 坐在椅子的一角,上軀挺直,雙腿並攏,手放在膝蓋上,規規矩矩。靜止和限制動作有助於牢記必須控制自己。走路必須邁小步,姿勢單調。這種要求在其它領域也可以看到: 書法、藝術品、微雕等等。

在生理需要方面不受太大限制。孩子們隨時隨地大小便,身體排泄物不被視為令人厭惡的東西。衛生方面不太嚴格,祇有感到必要時才洗澡。不像西方那樣規定在馬桶大小便,因為孩子無須懂這種事,並且認為這種事無須控制。甚麼時候該怎樣做都由母親決定。

嬰兒在很長時間裡在父母床上睡覺,到離開父母的時候就跟祖母或其它親屬一起睡。孩子到了五歲就成了懂事的人,馬上開始跟成人學習。從此在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大,有時教育方式粗暴,從一種絕對寬容和放縱的態度變為極端嚴格的要求: 不應裸露身體;節制胃口和慾望;永遠尊重别人;對服從父母和長輩;控制感情流露。

孩子在幼年時期屬於家庭,屬於前輩和後代,可以表現出其剛剛產生的進取性,而一到少年時期則不准亂説亂動,祇鼓勵遵從。這種形式的抑制使其精力全都轉向自己,轉向身體及其運作。“反省”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是最主要的內容。

教育中最突出的內容是提倡社會行為端正和養成良好習慣。學校苛刻、嚴厲而且進行懲罰。家庭雖然是孩子的保護者,但又是重要的承襲工具,與學校配合成為學校的延伸。

父子之間保持距離,兒子祇有在父親讓説話時才走到父親跟前,並且不能頂撞,不能正視父親。

這種關係中充滿緊張情緒,隱藏著各種限制和禁忌造成的敵視和進攻性。

“孝”就這樣形成、完善並積澱起來,而後擴展到有親戚關係的其它人。

對女孩子態度則不同。最大的關心是把她嫁出去,這種關心可能造成終日煩惱的心病。一定掩蓋缺點、誇大美德,使她作為未來的妻子、母親和家庭主婦方面有足夠的魅力和誘惑力。所以對女孩子的教育就不太重視。與父親的關係可以更親近一些,少一些限制。父親對她不進行體罰,體罰的任務由母親執行。到結婚年齡之前早已開始忙碌。媒婆們來來往往,父母急於定下交換條件的細節,指望她同意。小伙子選擇未來的妻子必定要符合母親的意願,違反母親的意願的婚事肯定告吹。“如果我母親喜歡她,我就喜歡。”“姑娘們有羞澀感,皮膚最細膩。”她應當表現得賢淑、羞怯和溫順。在這種愛情遊戲中有性虐待狂/性受虐待狂的成份。婚後可能要用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性交,證明女方是處女後往往向她的父母送禮表示慶賀。

馴服的態度此後應延伸到對待家婆,當然,早在婚禮上跪著敬茶的時候這種生活就開始了。隨著夫妻關係的發展,妻子的參與程度增加,丈夫則像一切權威應當做的那樣越來越與妻子保持距離。但是,一旦生下兒子,妻子最關鍵的任務便告完成。生兒子是女人提高身價、保障其地位的形式。“如果不生兒子,人家會笑話你們。”“如果不生兒子,人家會可憐你。”男人隨著日益年老逐漸脫離日常事物,開始扮演被動的觀望者角色。年邁者坐享清福的形象使他們成為掌握生活知識而非科學知識的典範。所以,凡是出現衝突、問題或者需要考慮涉及家庭重要決策的時候都請他們出面。學問極受重視,並被公眾承認。這是一種多樣化的學問,包括道德、哲學、倫理等方面。

要想接近這種人物,可能還須求助於一個仲介人,他應當是個善於交涉、經常辦理婚姻、交換或者申請的人,也可能是個成為一種文化代理人的親戚或朋友。解決個人問題求助於他人,這造成了各種人所共知的現象: 移民運動的聯合性、建立幫派、社團、租賃房屋等。

有學問的男人絕對不是甚麼物質需要,而往往是民間傳説中的英雄。具有毀壞能力、統治能力的鐵腕男子漢一般不是口頭流傳的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在民間故事中,女人則常常被塑造成惡毒、嗜好統治、報復心強和閹割男人的形象,在語言方面,女字旁有時出現在表示嫉妒、姦詐等意義的字當中。

結論

中國男人的形象帶有某些濃厚的依賴和被動特點: --放棄自己的看法;把休養理想化;缺乏個人開創精神;對父母言聽計從。

這些特點在教育過程中的文化層面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幼年時期。在言教階段基本上是放任的,給予它説話和行動的權利。

母親不論以特有的角色還是通過家庭群體一直過份地起著壓制和平抑的作用。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母親一般不給他留下建立起自己願望的餘地,而是培養被動接受的立場。孩子的口慾作為力量、健康和平衡的源泉而優先給予滿足。

自主性的活動不受鼓勵甚至遭到阻止,於是,唯一可能得到提倡的活動便轉向自己、內心、往事。最好的防衛體系是返回自身和拒絕。這種消極態度與尤其在“執行性”女人身上看到的緊張勞動的習慣沒有矛盾。

或許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徒具外表的機制,一種虛假的活動,它建造權力或者財富純屬異想天開。

在女人中,能言善辯是與帶有有時難以掩飾的咄咄逼人的某些表現的積極進攻性態度相聯繫的。她一生中在男性面前嚐到了種種欺凌蔑視的滋味,在生下一個往往意味著危險的女孩子時祇能有一種既愛又恨的矛盾感情。結婚是唯一可能的目標和全家人共有的最大期望。任何缺陷都是對這一計劃的令人痛心的威脅。

可以看到一些中國女人野心太大,渴望權力,態度咄咄逼人,甚至有很強的競爭性,並且極需眾人承認其權力,這種態度在生下兒子之後會有所緩和。她們有變成自我矛盾、有超強的保護性和統治性的母親的危險。

自我彌補的願望和對自我的理想促使她產生有兒子的功利性希望,兒子是她本人的延伸,一旦作為家婆,就能以文化使她得以得到全部權威行使她從未有過的權力。

不論男女,吃飯儀式複雜,拖很長時間,並且總是在一起。人們迷戀於賭博,並且規則複雜,激動人心,帶強制性,好運這個慈善的母親總有一天會降臨到你的頭上。

帶有性虐待/受虐待狂特點的行為源自有生育能力之前。以神奇的思想(宗教、風水、算命等等)壓抑願望表現為返回聽天由命狀態的活動。

吸食毒品能使人脫離塵世既不思考也無感覺地休息,這也是他們這種行為特點的一部份,即通過嘴達到逃逸的目的。對父母孝順,與之保持距離可能不僅僅是個文化習俗的問題,也是防止各代人產生衝突、抑制少年性慾和避免兒子仇視父親的一種方式。

傳統要求人儘量在死後受到崇敬,以滿足連續性的願望。“二十四孝”是一套重要規矩,用來教育孩子履行義務和責任,包括對現在的和過世的家庭成員的義務和責任。

北 疆譯

中國長沙陳家大山墓出土帛畫

*Maria de Lurdes Marques,畢業於葡國波爾圖大學醫學院,在米高·龐白德(Miguel Bombarda)醫院任精神科醫生,現為澳門政府仁伯爵醫院醫生。

本冊第 20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