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婦女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韓素音*

晚唐五代女仕

莫高窟103窟供養人壁畫·高春明摹

在兩個世紀前的1791年,一位名叫奧林柏·高格斯(Olympe de Gouges)的婦女發表了《女權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as a Citizen)。這使得始於1789年的法國革命達到了高潮,幾十萬法國婦女參與了摧毀封建王室和土地權貴的起義。這是首次公諸於世的婦女權利文件,它聯同法國革命者曾發表的《人權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成為歷史的里程碑和法國以及歐洲其它國家民主政府的基礎。1793年,奧林柏和其它婦女又發表了《女權十七條》。其起因是革命當局置誇張的承諾不顧而關閉了“婦女俱樂部”并禁止婦女舉行公眾集會。新的法律稱: “兒童、精神病患者、未成年人和婦女…將不被承認為公民”。這樣,法國婦女所要求的公民權利即被剝奪了。不久,拿破侖當權并且在《拿破侖民法典》中再次肯定了男人對女人的全面監管。

不管怎樣,法國的婦女運動對其它國家的婦女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力。1792年,在美國,瑪莉·沃爾斯托尼克拉福特(Mary Woolstonecraft)發表了一篇題為<女權的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的時事論文。她要求婦女應有受教育和選擇丈夫的權利而不是受父母強迫婚配。這些都是婦女為根本改變當時視男人的支配為自然的政治覺悟的要求。這些早期鬥爭以及19世紀接踵發生的鬥爭在瑪莉雅·羅德斯·萍達仙果(Maria de Lourdes Pintassilgo)夫人(1979年始任葡萄牙總理)所著的書內均有論述。

經濟權利主導社會-政治支配,經濟權利在“支配”與“被支配”以及“男人”與“女人”之間起著根本性的作用。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興起增強了男性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作為金錢的資本、工廠和機器均操於男人之手,婦女和兒童則受僱於許多工廠,他們每日辛苦勞作14-16小時,僅獲得微薄薪酬。西方國家財富的增長建立在對婦女和兒童的剝削之上。當然,一般男人亦窮得當不成“業主”。正如作家羅格爾·嘉勞迪(Roger Garaudy)在其《婦女的到來》(L' Avenement de la Femme)一書中寫道:19世紀是“婦女遭遇最凶殘的世紀”。

但是,婦女不顧屢遭鎮壓、持續為平等和人權而進行的鬥爭貫穿此兇殘世紀。我必須提到的是: 一些男人亦曾為婦女運動推波助瀾。其中最早期的一位是法國人,名叫孔多塞(Condorcet,1734-1794),他於1793年批准了奧林柏·高格斯的宣言並為之遊説。在19世紀,有一位名叫約翰·斯陶特·米爾(John Staurt Mill,1806-1973)的人又曾為婦女爭取選舉權。1894年,英國政府賦予男人更多的權利(主要給予那些上流貴族和富商,而工人和窮人則幾乎沒有),但拒賦予婦女。為婦女事業奮鬥了25年的米列森特·法賽特(Millicent Fawcett)曾提交一份由25萬名婦女簽名的請願書并組織了“全國婦女選舉聯合會”。選舉權即為投票權。SUFFRAGETTE這個詞就是特指主張婦女參選的女子。嘲笑也好,藐視也罷,但它最終成了榮譽的象徵。1882年,《已婚婦女財產法》獲得通過,賦予已經結婚的婦女擁有自己財產的權利。我們不妨留意一下,法國已婚婦女祇是在40年前才獲得全部掌管自己帳戶的權利。1861年,一些因害怕被毆打、被投監而隱姓埋名的意大利婦女也像英國爭取婦女參選的女子一樣提出了已婚婦女應有權掌管自己財產的要求。在50年前的1945年,意大利婦女獲得了投票權。

在美國,儘管表面上對婦女很“敬重”和“保護”,但存在嚴格的家長支配權並被清教徒的倫理所強化。女人是“脆弱”的,因之需要受指導、受統治和受控於人……。然而在1848年,一群婦女在紐約附近的塞納卡(Seneca Fall)舉行婦女代表大會并按照1776年美國推翻英國的統治、發表獨立宣言、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模式,爭取自由的權利。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在由黑奴問題而引發的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婦女曾要求獲得自己的權利。由於那場戰爭表面上廢除了奴隸制度,因而亦難拒絕婦女的要求。美國婦女的識字狀況優於歐洲,而工業化的增長更需要婦女從事寫字樓秘書之類的工作。1890年發明了打字機,這更使許多婦女獲得了自食其力的機會,儘管因其技藝較差而賺取較之男人低得很多的薪酬。美國婦女開始成立類似SUFFRAGETTEE要求平等權利和投票權的婦女俱樂部。各州相繼給予婦女這種權利,並於1920年惠及美國所有婦女(美國憲法第19次修正稿)。

我們不能將婦女革命與歷史事件分割開來。戰爭和革命(如: 法國革命、美國革命)確實推動了婦女事業,儘管這不是其初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引致了婦女覺醒的高潮,因為幾百萬英國男人被動員參戰,婦女祇得代替男人去做至今仍被視為“男性”的工作。婦女們駕駛汽車和火車或成為管道工和木匠。她們成為教師隊伍的主力,不僅在一般學校而且在一些大學任教,雖然她們當時的水平尚不算很高。戰時醫院亦吸納醫學院女學生,到戰爭結束時,十四所戰地醫院全部由婦女作業。1918年議會賦予英國婦女投票(選擇)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也影響了婦女運動。法國於1945年給予婦女投票(選舉)權。法國人羅格爾·嘉勞迪寫道: 法國作為平等的衛道士是世界上第三十六個給予婦女這種權利的國家。法國政府也祇得同意男女同工同酬了。然而,我們知道,即便現今在許多國家仍存在男女薪酬的差別,仍期待將來增加僱工。甚至在美國也有薪酬差別,祇是最近才採取法律行動以消除此種差異。

1945年聯合國的建立及其既定目標和使所有國家獨立的聲明開啟了非殖民化的新紀元。一些國家及其原轄殖民地之間的鬥爭激烈了,它們所許下的那些諾言與實際貫徹出現了裂痕。由於許多婦女和男人并肩戰鬥求解放,使得全球的婦女運動更加深入廣泛。綜觀當今世界,婦女要求其權利之聲隨處可聞。聯合國確定1975年為國際婦女年。

在民族獨立鬥爭和婦女求平等的運動中,大概最顯著的應是1949年勝利的中國革命了。

中國革命的一個主要特點是:20年代初,就將中國婦女的解放事業和中國革命聯繫在一起。新中國一成立,第一件事情就是保障中國婦女在所有方面真正享有和男人同樣的權利(1950-1951)。毛澤東説: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話不能簡單地看作是描繪婦女作用和重要性的一行詩句。展開幾十年中國革命的長卷,我們發現早在20世紀初,人們就認識到婦女所受男人的不公正待遇和絕大多數婦女的低下地位(除了婦女生育或成為一家之主)。毛澤東寫過一篇文章,怒斥逼婚現象。毛被一位婦女因逼婚而自殺身亡於花轎中的情節所感動。其它老革命者亦抨擊諸如殺害女嬰和婦女纏腳的陋習。在中國共產黨進行的農村游擊戰爭年代,許多婦女都曾參加而且大多數都和男人一樣成為“戰士”,因此婦女的解放事業成為政治革命的重要組成部份。過去45年來,中國政府實踐其最初的承諾,堅持不懈地推進婦女事業。一位以不屈不撓的毅力領導婦女事業不斷發展的婦女名叫鄧穎超,她就是受人敬重的已故總理周恩來的夫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傑出女性還有許多。現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是一個有實力的組織,它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婦女受教育的權利,相愛而成婚的權利,做母親的權利,同工同酬的權利,所有這些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使是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在一些農村仍有倒退現象,我們可以自信地斷言: 大多數中國婦女比許多國家的婦女好得多。在中國,有很多婦女被委以部長、市長、副省長之類的高職務以及企業和公司的負責人,其數量較某些歐洲國家為多。

舊的習俗和傳統很難絕跡,殺害女嬰現象尚未完全消失,由於嚴格實施的計劃生育(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使上述現象復現,在農村更甚之。現已採取對策,准許農民生兩個或多個孩子,以期挽救女嬰的生命。經濟的自由化使一些地區產生了新型“企業家”,而因貪錢,又出現了賣淫並導致婦女和姑娘被拐賣。但政府正在採取行動,嚴厲打擊使婦女事業倒退的企圖。現在,在一些地區出現了祇送男孩子上學而剝奪女孩就學的傾向,此事正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鬥爭仍在繼績,但當我們與其它國家比較時,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令人興奮的。人民將繼績保持四十五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失去婦女已贏得的戰果。男女同享教育,從學生時代抓起,這一事業必須堅持不懈地繼續下去。

我們已簡要地描述了婦女為求平等、人的待遇的鬥爭的一些片斷,但仍有必要指出,在當今世界的許多地方,婦女權利尚得不到保障,因此仍需繼續努力。在瑞士進行的研究表明: 儘管婦女勞作的工時佔全球工時的三分之二,但她們獲得的薪酬僅佔十分之一(另一研究稱5%)。雖然婦女煮飯供男人享用,但她們自己的營養狀況卻比男人差得多。全世界超過一半的貧困者仍屬廣大婦女,她們約佔世界11億最窮困人口的70%。

在6-11歲兒童中,就學者的四分之三是男孩子,四分之一是女孩子。在發展中國家,女孩子被拒入學的傾向較為嚴重,雖然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比如,印度婦女的文盲率就遠高於男人,80%的印度婦女不識字,男人則為49%。中國在這方面的差距較小: 知識男女的比例分別為85%和74%,即不識字者的比例分別降為15%和26%。

我們且不論其受苦難的原因,但有一個問題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就是賣淫。拐賣姑娘和婦女賣淫現象確實存在,它危及著全世界無數婦女的生命。令人驚詫不已的是,甚至一些最有聲望的機構竟然對隨處可見、日趨嚴重的這類殘酷的剝削現象保持沉默或緘口不言。

壓在婦女雙肩上的最慘重的負擔之一就是違心地多生子女。法國律師吉塞勒·哈莉迷(Gisele Halimi)夫人發起一個稱作“選擇”(CHOISIR)的運動,反對法國政府70年代通過的《反墮胎法》,使婦女有權選擇自己想生幾個孩子。在當今的美國,一些主張維護宗教價值的勢力正在攻擊墮胎診所,甚至殺害實施墮胎的醫生。然而統計表明,許多這類非本意生育是由於強姦所致並且前來要求墮胎的母親都很年輕,有些甚至不足14歲……

口頭上支持婦女是遠遠不夠的。非洲許多政府在進行獨立鬥爭時曾向本國婦女作過莊嚴的承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一些國家就又倒退回祇能稱作封建主義的那一套做法,使婦女的地位降低。不管怎樣,非洲婦女在勇往直前,即使存在困難和危險,她們也會將反對男人支配的鬥爭進行下去並獲得有益的成果。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經濟力量影響婦女解放運動,而新條件下婦女的作用也會反過來影響世界,影響全球經濟變化。我們不久將面臨一個新的世界: 由於企業的國際化、貨幣流通自由化和信息、知識傳播電腦化使得國與國之間不再有障礙。

一些專家認為: 現在傳統價值正失去其對社會的影響力。新的經濟景象,特別是婦女不再是操持家務的“僕人”、而是在幾乎所有的行業內與男性競爭這一事實意味著“家庭”、婚配成家的觀念正在大大減弱。由於結婚不再對婦女構成安全感,也不能據此而評價婦女的地位,所以想結婚的人正在減少,甚至男女選擇不結婚的數量正在逐步增加。單親比例增加的現象不僅在西方社會有,在發展中國家也可見到。

一些研究結果表明,單親家庭的孩子們表現出心理困苦的症候,在許多“正常”家庭也出現的這些煩惱事就是由於忙碌的父母很少時間陪孩子以及孩子們毫無節制地看電視(平均每個孩子每日看電視3-4小時)而造成的。

我個人認為,仍有必要關注婦女作為母親、作為兒童人格塑造者的作用。即使在所有方面都達到了平等權利、平等就業、平等待遇等,生兒育女、孩童教育及其生活所需仍主要是婦女的責任。這種負擔對婦女來講非但無害,反而應予加強並視作對社會的重要貢獻。生兒育女的價值遠高於其本身,應該視其為重要的工作而全力支持之,而不應使之成為母親、婦女的障礙或弱點。

發展中國家有一新現象,即離婚和婚姻分裂的數量的增長。其原因大概是過去一直未曾統計過哪些家庭生活不愉快又無法公開解除婚約的數量。在這些國家,男人因婦女地位的提高而覺得“受威脅”,進而產生了挫折感和疏離感。男人所受的教育極少使他們有“平等”的思想準備。而中國教育的一個優點是通過學校教育使男孩子明白到,平等對待女孩子對他們有益而不是威脅。不管怎樣,男人的自負心理還是應予理解和尊重的,這意味著幼年的男女孩子就應提高這方面的意識。必須教育女子尊重男孩子,而不能把平等視為對抗男性的“武器”。

男女之間的關係均是互相關聯的。現在許多婦女已不再認為操持家務是其主要目標。但我以為,祇有當婦女明白了她作為母親、愛人和教育者對別人的關照具有創造力和卓有成效時,婦女的人格才算完美。

為了改變世界,婦女必須接受有關無私和與他人分享的教育。

真正的平等意味著男之女間相互理解和尊重。這並不是不要愛情,而是加深愛情,增強配偶的創造潛質。祇有明白了作為建設者和創造者的真諦,才能實現婦女自我解放的全部目標。

綜觀本文,我們會發現,大多數高層的決定權仍屬男人專有。男人有害的暴力從戰爭延至今日並且有增無減。各國的軍備預算在增加。除了為自己的權利鬥爭以外,婦女還必須要求在所謂的“全民公決”或“解決國際問題”中享有平等的發言權。我覺得,解決民族或國際重大問題時,必須有廣大婦女的參與。這樣婦女就能以其常有的、較為理性的、實際的和符合“常情”的思維方式貢獻於世,最終使我們的地球真正成為一個和平、繁榮、無衝突或恐懼的幸福的行星,一個所有男人、女人和兒童的家園。

陳殷秀譯

*Han Suyin(1917-)曾在北京、布魯塞爾、倫敦習醫,後在星加坡定居任職醫生並從事寫作,最近十多年專心寫作,在世界上獲得甚高聲譽。

本冊第 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