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活動

出版活動

書籍是文化的結晶,追溯過去,勾勒現實,展望未來。

澳門,就其歷史,從十九世紀起,即受到各方史學家與學者的關注。以不同角度,不同觀點的論述,完整地構畫了澳門的歷史,其中卓有建樹的有: 文德泉神父、Charles Boxer和潘日明神父等。另外在國際人類人種學術界中,Ana Maria Amaro對澳門人文化所做的大量深入的硏究,是前人所未接觸過的專題,極有價值。繼大量有深度的,有獨到見解的著作發表後,還有許多專題正在硏究之中,也將陸續發表,形成一個生動活潑的出版局面,除了出版歷史專著和文藝書籍外,也有反映各地具有共性和特性的出版物。

即將到來的過渡時期,促進了出版業異乎尋常的蓬勃發展,迅速確定了各級行政和各階級的文化戰略方向,也就是說,須强化地區文化。

總的來說,現在在澳門出版的書籍,無論是再現歷史的,或是重新發掘出的從未發行過的,或是有關展望未來的,其價值是從未有過的,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整個夏季,文化學會的出版工作從未停頓過,陸續出版了數十種出版物。

七月份,再版發行了早已脫銷的《澳門建築文物》(Património Arquitectónico de Macau),採用葡、中、英三種文字對照,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這是一部印刷精美的,有關澳門城市及建築回顧的“澳門叢書之一”,書中圖文並茂,通過建築圖、全圖、局部圖等,儘量全面地反映具有地區特色的建築風格,尤其是建築物的正面形式及精細的內部裝修。

本書以圖片爲主,包括了城市建築文物中現存的,殘存的和修復的各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式建築,敎堂,官邸,傳統裝飾藝術,花園等。

美術設計和插圖照片篩選的負責人馬若龍與菲基立先生共同主持再版工作,進一步豐富了中文與英文版的文字,但删減了第一版中,馬若龍撰寫的關於澳門建築的前言。

另一部出版物《種子島》採用葡、日、英對照,印刷精美,在日本,爲紀念手槍與火槍的引進,每年一度,在種子島擧行慶祝活動,而88年,澳門派代表參加了這一慶典,梁家泰(Leong Ka Tai)先生通過一系列詳盡的攝影鏡頭,捕捉記錄了節目的盛况,並與Gonçalo César de Sá共同撰文,解釋了各種傳統儀式,以及葡人在日本歷史上的活動。由梁家泰(Leong Ka Tai)滙集編印一套彩色明信片也同時出版發行。

此外,還有三本有關葡國在東方的史學著作:

“Macau-Materiais para a sua história no século XVI”《十五世紀的澳門史料》作者: Jordão de Freitas,由António Nolasco de Silva 撰寫前言,書中包括最初的中葡關係文件,這些文件曾在1910年,第三卷的《葡萄牙歷史檔案》(Archivo Histórico Português)和後來1955年7/9月號合刊的“Mosaico”雜誌上發表過,這是第三次。文德泉神父給以這部著作極高的評價。

《亞洲的中國與日本》(Ásia Sínica e Japónica)作者: José de Jesus Maria,顯示了葡萄牙編年史學家的硏究成果,註釋說明,以及科學的硏究方法。有關澳門“1740年到1745年”共351頁手稿,於1899年,由Ta-SSi-Yang -Kuo雜誌的主編J. F. Marques Pereira發現,並陸續在其刊物上發表。

以後,Charles Boxer敎授將1939年發現的手稿在“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上加以註釋並發表。其餘部份在1941年發表。作爲第二卷的資料,其中前一部份由José Maria Braga做了註釋,在《復興》(“Renascimento”)上發表完整的第二卷直至1950年才在澳門出版。

這部著作的價値在於保留和收錄了市政圖書舘散失了的古鈔本和史料。

而這次的再版是澳門文化學會和澳門海事硏究中心協作的成果,是史學家Charles Boxer來澳門講學時獻給他的。同時還與其它兩個澳門硏究機構聯合出版了他的著作《來自澳門的大船》(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書中介紹了當初與日本的貿易往來。

“澳門,他的近隣、參議院、官員們、傳敎士們、商人們,就像葡萄牙人與他大西洋的盟友——西班牙人、荷蘭人等一樣,在與對日貿易的冒險中,遇到無數艱難險阻,這些在書中,都得以如實地反映,讀者好似身歷其境。”(摘自Almirante Manuel Vilarinho寫的前言)

8月和9月的出版物稍遜於前。

“Manuel de Faria Y Sousa的註解《愛情園——賈梅士的輓歌》(Vergel de Amor-Elegias de Luis de Camões comentadas por Manuel de Faria Y Sousa),是與賈梅士博物舘修復保管協會合作,由女作家,女記者Manuela de Azevedo協助與編審而出版的。書中,Manuel de Faria Sousa的註解,解釋了賈梅士所提及的含義。

《十五和十六世紀航海科技硏討會議案》(Actas do Seminário——Ciência Náutica e Técnicas de Navegação nos Séculos XV e XVI)由澳門文化學會硏究培訓部滙編了在硏討會上葡萄牙學者與中國學者宣讀的論文,另外還採用了波治主任(Dr. Aníbal Mesquita Borges)和麥努哀爾博士(Dr. Manuel Bairrão Oleiro)的對本書的評論文章。

《廢墟之聲》(A Voz das Ruínas),作者Manuel Pintado神父,分英文版(原版),葡文版(翻譯版)兩種版本,此書記叙的是聖方濟各沙勿略的事跡。

七月份,澳門文化學會(特别項目辦公室)出版了一套新的兒童文學叢書中的第一輯,以澳門文化、民俗爲題材的故事集——《澳門傳奇故事集》。

該故事集在里斯本擧行出版儀式,介紹到澳門的首六册包括: 《牛郎織女》(Um estranho barulho de asas),《媽閣廟》(O Templo da Promessa),《林成的一雙手》(As mãos de Lam Seng),《端午節》(Uma voz do fundo das águas),《連理樹》(As árvores que ninguém separa),《小島知多少》(O que sabem os pássaros)。故事集由獲靑年文學獎的女作家愛麗斯·韋基娜(Alice Vieira)撰寫,插圖分别由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美術系的藝術家陸大同(Lok Tai Tong)和澳門女畫家潘錦碧(Evelyn Poon)所作。

順便介紹一下,本叢書的六册,由安東尼奧·多拉度(António Torrado)編寫取材於本地新聞、報章曾刊登過的傳奇故事和雜文。以構成一套以“澳門爲主題的叢書”。

爲了將本書推薦給美國和香港等地的讀者,部份故事已滙編於英文版。

本冊第 104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