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无标题

“若對通過澳門的中國與西方文化間的相互影響進行有足夠深度的研究,僅一本厚厚的書是不夠的”

“東方主義對葡國傳統體制的衝擊體現在十七世紀中國對葡國陶瓷及瓷磚製造的影響。那時拉托(在里斯本)、維亞納·都·卡斯特洛和卡爾達斯·達·拉依那等作坊顯然已開始‘依照中國人的愛好’生產瓷器了。東方對葡國的影響還體現在澳門製造的印有葡國徽章的青瓷花瓶,祭壇上的裝飾品和其他衆多的宗敎或世俗的器物上。若對分散在葡國世界和其他地區的瓷器登記造册,那將是一部巨著。”

“我們還無法列出一個漢語中葡語詞滙及表達方法的單子。在上海地區有三十個詞,在廣東自然有更多,因爲一直到今天我們與那裏的人民還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阿爾瓦羅·塞門多神父出版了中葡、葡中兩本字典。十九世紀末,聖若澤修道院院長卡爾瓦尤曾把字典寄給里斯本的地理協會,今天我們在那裏還可見到這部作品。但與其他作品一樣,原木刻版本已經完全失傳了。這是不是因爲這些書的主人--耶穌會會員們相繼去逝和他們的圖書舘日趨荒廢之故? ”

(文化雜誌第六期,中葡兩國的相互影響 作者: 潘日明)

“總之,在大約400年的時間裏,共編有12本未出版的和13本印刷出版的葡一中字典,以歷史和語言學的角度上看,沒有必要指出12本未出版的手稿中哪一本更有價値。葡萄牙語曾經在遠東被作爲“通用語言”,取得了統治地位這一事實完全可以說明。現在,在我們即將在本世紀的末期結束我們的東方時代之際,研究和出版工作的必要性。人們希望文化將成爲我們將來在這個區域遺留的存在之一,同時希望在最早編寫的葡-中字典中挑選一本出版,這將大大推動葡萄牙的東方研究;或者干脆就出版所有葡-中字典中最早的由利瑪竇和魯吉埃里編寫的手抄本,它在世界漢學研究領域爲我們贏得了榮譽,它現在非常完好地保存在羅馬的耶穌會會員的母親之家的檔案室。”

(文化雜誌第六期,葡中字典的歷史和書目一瞥 作者: 林若翰)

本冊第 2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