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編纂學)

三個美國佬在澳門

文德泉*

一艘美國船在澳門港遭到攻擊

船長

這艘船是亞塔瓦爾帕號,船長是威廉·斯特吉斯。

我們先説船長,然後再説他那條船。

威廉·斯特吉斯於1782年2月25日生於倫敦,1863年10月21日在波士頓逝世,享年81歲。

他是威廉·斯特吉斯和漢娜·米爾斯的獨生子,1796年14歲時隨父母到了波士頓,先在叔父拉塞爾·斯特吉斯的公司工作,八個月後與詹姆斯和湯姆斯·漢達西特合伙,當時這兩個人正在做美國西岸和中國的生意。

1797年父親逝世,他處境非常困難,決定到海上謀生。

1809年,他作為亞塔瓦爾帕號的船長從波士頓直航廣州,到達澳門時遭到了海盗襲擊,對這次襲擊我們下面再談。

1810年4月,他返回波士頓,脱離海上生涯,與約翰·布賴恩特合伙建立了布賴恩特和斯特吉斯公司。這家公司興隆了50多年,直到斯特吉斯逝世才散伙。從1810年至1850年期間,美國與太平洋地區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一半以上是由這家公司進行的。

1810年,斯特吉斯與美國初審法院法官約翰·戴維斯的女兒伊麗莎白·戴維斯結婚,婚後有幾個子女。

1814年到1845年期間,斯特吉斯曾擔任過幾年馬薩諸塞州參議院議員。

值得注意的是,威廉·斯特吉斯船長的一個後代仍在馬薩諸塞州生活,他叫弗朗西斯·培根·洛斯羅普,是該州水手裝博物館名譽館長。

他也是丹尼爾·C·培根的後裔,此人是1809年與其親戚威廉·斯特吉斯和詹姆斯·珀金斯·斯特吉斯一起乘亞塔瓦爾帕號船一起來到那兒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弗朗西斯·洛斯羅普與這兩個人的關係。

威廉·斯特吉斯船長與伊麗莎白·戴維斯有個女兒叫安妮,她與塞繆爾·胡珀結婚生下安娜·馬麗亞;安娜·馬麗亞與桑頓·洛斯羅普結婚;他們的兒子威廉·胡珀·洛斯羅普與艾麗斯·培根結婚,這對夫婦的兒子即現在的水手裝博物館館長。

在母系方面,弗朗西斯·培根·洛斯羅普是艾麗斯·培根的兒子,弗朗西斯·E·培根的外孫,與其親戚們一起乘亞塔瓦爾帕號船一起來到那兒的丹尼爾·C·培根的曾外孫。

美國亞塔瓦爾號船長斯特吉斯畫像 喬治·錢納利1835年在澳門所作帆布油畫 Portrait of the American trader James Perkins Sturgis,a friend of Hunter's and his neighbour in Macau;oil on canvas,by George Chinnery,c 1835. From Hongkong Bank's collection

亞塔瓦爾帕號在澳門

在《東印度公司與中國的貿易》一書第3卷頁108,H·B·莫爾斯如此説道:

美國船亞塔瓦爾帕號,吃水量200噸,由波士頓的斯特吉斯船長指揮,於1809年8月23日,在澳門港拋錨停泊,派一條小船到陸地上請領航員,船上祇剩下11個人,這時該船遭到一大隊海盜船的襲擊。海盜船被擊退,輪船駛到澳門大炮下尋求保護。

福布斯對這一事件作了詳盡敘述,他是從斯特吉斯本人口中聽説的。1882年由波士頓利特爾和布朗公司出版了羅伯特·B·福布斯所著《個人回憶錄》的第二版修訂本,在原書中增加了一些與中國有關的文章。在這本書第300頁有這樣的記述:

商業性敘述既單調又枯燥乏味,所以把亞塔瓦爾帕號船著名的脱險事件寫入其中并非無意。當然,從故事的主角威廉·斯特吉斯船長嘴裡聽到事情的經過時,確實覺得與商業無關。

在19世紀初尚健在的利曼上校的祖父特奧多羅·利曼是位大船東,他為中國航線建造了亞塔瓦爾帕號船,交給年輕的船長威廉·斯特吉斯指揮。

該船曾航行於西北海岸,與印第安人做生意,船尾的後甲板和船頭漂亮的船樓上有供滑膛槍使用的槍孔,另外還配備四門口徑為六的火炮。

由於那個時代沒有比與中國做生意更平安無事的了,所以利曼先生決定把幾門炮當作廢物扔在海灘上,但他年輕的船長極想指揮一艘武裝船,終於把炮帶上了。

儘管難以令人置信,但人們都説,雖然航行很成功,但嚴厲而又古板的船東還因為船長沒有執行命令而訓斥了他一番,要他交付火炮租金。不過,那些真正瞭解船東品質的人們完全相信,這樣做為的是給年輕的船長一頓敎訓,讓他學會服從,不得違抗船東的命令;至於對船長的罰款,後來船長從別的方面得到了補償。

船上乘員

年輕的詹姆斯·珀金斯·斯特吉斯是位乘客,我們那代人大都稱他為“金大叔”;還有巴姆斯特德先生,他的一個兄弟死在印第安人或者海盗手下,他那天生的急躁是該船得救的原因之一,這一點在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大副是丹尼爾·C·培根,他當時還年輕,後來成了一位精明的商人和船主,他的形象深深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尤其是他的陽剛之氣,他的勇敢和堅強。

那時尚沒有汽船和電報,離開港口時得到的關於中國的消息已是四個月或六個月以前的舊聞了,而到達目的地時那些消息就變得加倍陳舊了。

英國雙桅帆船的遭遇

從斯特吉斯船長啟航至到達澳門港期間,一支強大的中國海盗船隊完全控制了廣東附近沿海,任何沒有武器的船都不敢進入那一帶海域;這時一艘英國雙桅武裝船在颶風中折斷了船桅,像是沒有武器的樣子,所以受到了海盗船隊的攻擊。

據説,當發現殺人不眨眼的傢伙們乘著夜色駛近的時候,船長像神話裡的“小子們,見鬼去吧”那樣貓下腰,關上所有艙口,熄滅了燈火,讓手下人各就各位,大炮填上雙份火藥。這時,海盗們的一對由纜繩拴在一起的大木船順海潮滑過來,企圖從船頭處把大船攔住拖走。他們的計劃開始執行了。但他們處在大炮射程之內時,船長發出信號,艙口打開了,航燈亮了,毫不留情地把那些混帳東西們送到海底。

攻擊美國船

亞塔瓦爾帕號毫無防備,險些不開一槍便落入這幫敵人手上。它在離澳門很遠的地方不慌不忙地拋下錨,派大副帶著人數很少的乘員中的四個人到陸地上找一個領航員。

這平靜很快被巴姆斯特德的喊聲打破了,他叫船長注意,一隊木船排成戰鬥隊形,正氣勢汹汹地朝他們駛來。

斯特吉斯船長嘲笑他竟然害怕區區的漁船,但是為了滿足他的願望,船長命令給大炮填上火藥,朝最前邊的木船的船頭開一炮,“祇為了告訴他們,如果真的那樣,馬上就會知道如何對付他們”。

這一炮正打在船頭上,但他們仍然向前衝,於是船上頓時忙亂起來,把纜繩扔下去了。所有的人,包括乘客在內,全都動手,把帆放下,船開始向海灘漂動,因為吹起了徐徐的東風。

一刻也不能耽誤,因為最前面的木船正靠近大船,木船上像蜜蜂一樣密密麻麻的人正企圖用長木棍和人們記憶猶新的水手抓鈎抓住船舷;他們不顧大船上滑膛槍密集的火力,幾乎達到了目的。

大船用四門裝填好火藥的大炮阻止了敵人靠上來的企圖,但他們仍然緊迫不捨,厲聲呼喊著,同時朝甲板上發射槍彈。

憤怒的船長和乘員們不停地朝對方擠滿了人的甲板開槍,儘管殺死了不少人,但那些人毫不害怕,沒有任何猶豫。

中國海盗之殘忍是非常聞名的。斯特吉斯船長準備好了一桶火藥,通知船員們説,如果船被海盗們奪去,他就把所有人炸死。不過,他做好一切準備不讓敵人接近,并且決定,如果海盗們佔領了甲板,就在各船室和船頭瞭望樓上通過射擊孔自衛。

戰鬥還在進行,丹尼爾·培根到了海灘上,他要求找一個領航員時人們告訴他,他的船已經沒有逃脱的可能了。

陸上守衛認為事情已完全沒有希望,試圖阻攔他,但他一刻也不肯等待,從守衛那裡掙脱出來,拉著他的人上了小船,在戰火中朝大船飛奔而去,參加了保衛戰。

當時有一艘英國的三桅戰船在氹仔停泊,但因為沒有風不能前往救援。他們的小船上既有武器也有人。澳門各炮台也開始向海盜射擊。

最後,亞塔瓦爾帕號終於進入港口,但由於已經沒有錨,祇得在炮台火力掩護下擱淺在海灘上。

據説,金大叔斯特吉斯因為在整個航程中嘔吐不止得了虛脱症,臉一直像向日葵那樣黃,但戰鬥的激情把他的病給徹底治好了。

此後,那些中國人抓住了一條韃靼人的船,在其甲板上進行了巨大的破壞,這些氣急敗壞的人慣常使用短武器和一種短距離獨響手槍。

所有還記得斯特吉斯船長那濃濃的眉毛和那張嚴厲的臉的人都不會懷疑,他沒有空放一盎司鉛彈;如果船被海盗俘獲,作為最後一招,他極有可能履行諾言,把船炸燬,以此對付以殘忍著稱的海盗們。

美國首任駐華總領事塞繆爾·蕭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市長蕭曾八年抗戰馳騁疆場。蕭的青春年華是在為自己的祖國而戰之中渡過的。他於1783年結束軍旅生涯。

如果不是因為服役,蕭很可能已成為一個富翁。但是,他對自己為祖國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他曾向一位朋友吐露心跡時説:“我蠻可以利用那幾年掙大錢,但我參了軍,為自己的國家服役,其結果是我捱窮。然而正是願為祖國服兵役的想法成了我得以自我滿足的真正源泉。”

在戰爭期間,塞繆爾·蕭得到了喬治·華盛頓及其助手諾克斯將軍的嘉獎。蕭是打開與中國通商之路的第一位美國人。他設法讓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議長在給中國當局的一封信上簽字,并通過格林上校將此信交給中國人。之後,他以其謀略和智慧為他自己和美國贏得了廣東商人的友誼。

航海去中國

1783不12月,蕭在“中國皇后號”上謀到一個可以帶一個助手的職位。與他同行的這位名叫托馬斯·蘭德爾的助手是他的摯友和同志。他們兩人分得了此行十分之一的贏利。

這艘360噸位級的貨輪由約翰·格林上校擔任船長,於1784年離開紐約。此日適逢喬治·華盛頓的生日。他們在駛入巽他海峽的途中,遇上兩艘法國船,其中一艘是“特里頓號”。此船的船長是歐德林。歐德林上校曾受到辛西那提美國學會的表彰。而那時,蕭可巧是那個學會的會長。

由於蕭的關係,法國人對“中國皇后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他們在駛過充滿巨大礁岩的巽他海峽時,一直為“中國皇后號”領航,後又日夜傳達航海信號,以幫助“中國皇后號”通過中國海。

“中國皇后號”於8月24日抵達澳門,并於27日開始向廣東進發。蕭設法賣掉了船上的貨物,同時,購進了絲綢、瓷器和茶葉等。在此期間,在英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發生了一個事件:當英國船隻“休斯夫人號”正在練習炮手齊射時,不幸打死了一個中國人。中國當局要求引渡肇事者,但遭到英方的拒絕。於是,中國就扣押了船上的貨物,從外國的商行和船隻上撤走了所有的服務人員,并頒發了一項禁令,致使整個貿易處於癱瘓狀態。在這一事件中,蕭站到了英國人一邊,并建議所有的外國人聯合起來與中方不顧後果的要求作鬥爭。然而,法國人、丹麥人和荷蘭人不想捲入此事。最後,英方迫不得已交出兇手,中方將其處以絞刑。

中國人為此揚眉吐氣。對他們來説,外國人在這一事上丟盡面子,很難再在中國國土上做生意了。

就在蕭將離開廣東時,他與托馬斯·蘭德爾合伙租了“帕拉斯號”,此貨船裝載了價值5萬美元的茶葉,運往巴爾的摩。他還採購了大批青花瓷器和其它壓艙貨,其中一些瓷器飾以辛西那提的標記(喬治·華盛頓要求他購302件瓷器作為“帕拉斯號”的壓艙貨)。1784年12月23日蕭離開了廣東。

蕭就其中國之行向外貿部長約翰·傑伊提交了一份報告,他指出“應在我們和地球另一面之間建立聯繫”,同時,還給這位部長送去了兩塊絲綢。傑伊在給蕭的覆函中説:“國會議員為美國公民首次成功地與中國進行了直接的貿易而感到滿意。”

蕭成為中美貿易的偉大推動者。他還為紐約一家報紙撰寫了有關“中國皇后號”中國之行的文章,在文中讚揚法國人為皇后號在赴中國途中所提供的良好服務。總之,蕭想讓美國公眾瞭解在此行中他們與中國人民的接觸情況,以及中國人見到有興趣與中國建立商貿關係的美國人時的欣喜情景。

此後,由於其父兄相繼過世,蕭未能按計劃再次赴華。但“中國皇后號”的船東羅伯特·毛里斯把這艘貨船承包給了蕭。蕭利用此船發送他自己的貨物,并與羅伯特·毛里斯、艾薩克·西爾斯以及紐約的其他商人保持著聯繫。後來,他又決定承包由詹姆斯·瑪奇擔任船長的“希望號”。

“希望號”開赴中國

1776年2月,在“希望號”赴華起程前夕,蕭由國務卿約翰·傑伊舉薦、經國會批准,被委任為首任美國駐華領事。傑伊對蕭説:“你就任這個職位,既不給你工資,也沒有附加甚麼其他的優厚條件。但你將代表美國在外國履行一份職責,這本身就是對你的最大的信任和尊敬。”

2月4日,“希望號”駛離紐約,經澳門,於1786年8月15日抵達黃埔。在那裡,此船與四艘美國船(以斯圖爾德丁為船長的“實驗號”,來自紐約;由約翰·格林為船長的“中國皇后號”,來自費城;由托馬斯·特拉克斯為船長的“廣東號”和來自西勒姆由愛博尼薩為船長的“大土耳其號”)相遇。

蕭在給戰務部長亨利·諾克斯的信中透露,就接待而言,歐洲人對他們不如第一次熱情。他寫道:“其實并不難看出為甚麼歐洲人兩次接待態度不一樣的理由——第一次我們祇有一艘船,而且這是一次讓人感到意外的出航。他們事先并不知道我們的到來,於是,這些明事理的人們周到地接待了我們。但這次我們有六艘船……這麼大量的接待任務使他們感到驚恐,而且他們也毫不掩飾對我們的不滿情緒。他們個人對我們每一個人還是很客氣的,其中,也不乏真正的私交。但我相信,總的來説,他們巴不得我們滾開。”

在廣東時,因約翰格林在背後惡語中傷,蕭與格林發生齟齬。為此,蕭中斷與格林的往來,并向在廣東的所有歐洲人發了一封長信,批駁格林對他的誹謗。而在給朋友約翰·傑伊的信中,他談了當時廣東的情況:“因中國人被嚴格限制與做生意的外國人接鐲,因此,對中國瞭解甚少。但通過親眼所見,我們對中國政府有個壞印象。可以這麼説,中國的法律是好的,但政府管理有很多弊端。也許你會對中國人的悲慘生活感到震驚,但更令外國人感到吃驚的是,苦難是那麼深重,中國官員們理應設法減輕人民的苦難,而他們卻無所事事。中國當局的無能決非僅此一例。這就是當前中國全國各地在不斷發生動亂的原因之一。”

他決定在下一個貿易季節結束後返回美國。此前,他還有大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於是,他於1788年1月18日突然出訪孟加拉,前往該地區瞭解當地的商貿情況。他於同年9月回到廣東。次年1月,他起程回國,於7月5日抵達新港港口。

第三次中國之行

在美國,蕭向船廠下了打造一艘820噸位級、名為“馬塞諸薩斯號”大型貨輪的訂單,并希望以此獲取鉅額利潤,但美國商人卻紛紛撤銷了對他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蕭根本不可能找到合作伙伴或發貨搞貿易。因此,他和蘭德爾不得不支付全部的費用。他付了7萬美元的造船費。在出航途中,他決定在巴塔維亞或中國賣掉這艘貨輪。

為此,蕭對一個朋友抱怨説:“我將第三次去中國了,但至今沒人為我第一次所提供的服務付過一分錢。”

在他再次前往中國前,他請求華盛頓任命他為駐廣東領事,并請他的朋友諾克斯將他的管轄範圍擴大到中國以外的其它東方國家。

1790年2月10日,蕭被再次任命為領事。但令他失望的是,新的使命與上一次的任務無太大區別。他終於在1790年3月28日乘坐自己的“馬塞諸薩斯號”(由賈布·普林斯任船長)起錨出航。

後來,他將此船以6萬美元的價錢賣給了一家丹麥公司。他説:“我因賣船賠了一萬美元,但我保住了自己的信譽。”

他用這筆錢採購了中國貨物,并借用別的貨船將貨發往歐洲市場。他於1792年回到美國,并於8月21日與漢娜·菲利普締結秦晉之好。

第四次運航

蕭於1793年2月再度乘船出訪中國。在到達孟買時,他感到肝區不適,轉輾到廣東後,他已很虛弱,無法出門了。經多方治療,他的病仍不見好轉。1794年3月17日,他不得不返航回美國。在回國途中,他於同年5月30日途徑好望角時不幸謝世,是剛入不惑之年(1754-1794)。

兩位美國總統的一位先輩曾在澳門生活

這裡指的是小沃倫·德拉諾,他是尤利塞斯·辛普森·格蘭特總統(1869-1877)和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1933-1944)的先輩。

沃倫·德拉諾是位商人,曾在澳門生活,住在風順堂街至萬里長城之間的高樓街。他的房子寬敞并帶有花園,家裡佈置著名貴的傢俱。1845年4月13日,這所房子遭受火災,化為灰燼。

房子被燒燬

《不偏不倚的澳門人》(1845年4月17日第7期第2卷)報道説:

本月13日凌晨,俗稱風順堂一帶的房子失火燒燬,那裡居住着美國商人沃倫·德拉諾一家,除書房裡的書籍和文件之外被燒得蕩然無存。火是從一個房間火爐的煙囱開始燒起的,很快便蔓延到頂棚及整座房子。火勢極猛,不到三個小時便把那座巨大建築物燒成灰燼,我們聽説裡邊陳設的貴重豪華傢俱也付之一炬。

小沃倫·德拉諾何許人也?

沃倫於1809年生於馬薩諸塞州的費爾哈溫,是沃倫·德拉諾船長(1779-1866)和德博拉·丘琪之子。

小沃倫是乘克里珀號商船第一次到中國的。

他看中了東方,甫到拉塞爾和斯特吉斯的公司工作。他們是這一帶有影響的商人。小沃倫很快成了該公司的股東。

沃倫雖然是個普通水手,但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溫文爾雅。他曾出任美國駐廣州副領事。

他於1843年返回美國,與芳齡18歲的凱瑟琳·羅賓斯·萊曼結了婚,此人的先輩是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創建人。

婚禮之後,新婚夫婦乘克里珀號返回澳門,路上用了104天的時間,到達時已是1845年了。

他做茶葉生意發了財,三年後返回美國。但是,他仍被東方的神奇和財富所吸引,於1859年再次離家乘船前往澳門,把已懷孕的妻子和六個孩子留在家裡。

他的妻子在生下嬰兒後就帶着所有兒女也前來澳門,乘薩普拉依斯號輪船航行四個月零六天到達香港,從香港來到澳門與丈夫團聚。

他們的房子很寬敞,花園裡種著棕櫚樹和奇花異草。

沃倫極富活力的名聲漂洋過海,傳到了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耳邊,他委托沃倫起草一份與中國通商條約的草案。

沃倫把三個兒女經埃及、法國和大西洋送到美國,1866年,全家人在巴黎匯合參觀了巴黎博覽會,然後父母帶幾個兒女返回美國。但其女兒薩拉,即在家裡稱為薩莉的那個女兒(羅斯福總統未來的母親)和另外兩個兒子卻前往德國學習德文。

薩莉1870年也返回美國,時年16歲。她於1862年8歲時與母親和其他兄妹一起來到澳門,在這裡度過了童年時期。

此時,薩莉已能流利地講法語和德語,并且學會了繪畫和唱歌。她父親的兄弟富蘭克林·德拉諾是位船舶建造師,與勞拉·阿斯特結了婚,這位女士是羅西·羅斯福的姑母,非常富有,但夫婦二人沒有兒女。

薩莉18歲時已脱成一位姿色絕倫的貴族少女,身裁修長,非常迷人。她姐姐已經結婚,當時也住在澳門。

小沃倫·德拉諾的家系

德拉諾的祖上是諾曼底人和佛蘭德人,其祖先是金羊毛騎士團的騎士讓·德拉·諾亞。1600年前後,他與妻子馬利婭離開法國到荷蘭的萊登定居,在那裡接受了英國清敎徒思想,於1620年乘五月花號輪船前往美國。

非常有名的普里西拉·馬林曾與讓和馬利婭的長子雅克·德拉·諾亞戀愛。但是,五月花號輪船剛剛駛入遠海,雅克便與一個荷蘭姑娘結了婚。

然而,他的弟弟菲利普·德拉·諾亞愛上了普里西拉,但他乘下一班輪船啟程前往美國,沒有來得及與普里西亞結婚。後來菲利普與里斯特·迪斯伯里結為夫婦。

德拉·諾亞這個名字經過以下演變:德拉諾伊、德拉努弗、德拉諾弗、德拉諾斯,最後成了德拉諾。

菲利普有個孫子叫埃弗拉因。埃弗拉因的父母是喬納森·德拉諾和默西·莫倫。

埃弗拉因與伊麗莎白·庫什曼結婚,生子沃倫·德拉諾;沃倫·德拉諾與德博拉·丘奇結婚,生子小沃倫·德拉諾,此人曾住在澳門高樓街。

小德拉諾與凱瑟琳·羅賓斯·萊曼結婚,生下薩拉·德拉諾,她與詹姆斯·羅斯福結婚,他們的兒子便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1880年10月7日,薩利與詹姆斯·羅斯福結婚,於1882年生下一個兒子。此人在1932年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他大概曾從母親那裡聽到過許多關於澳門的故事。

現在我們來看看小沃倫·德拉諾與第18任總統尤利塞斯·格蘭特的關係。

喬納森·德拉諾中尉(1647-1720)與理查德·沃倫結婚,乘五月花號輪船前往美國,他是到美國殖民的先驅者之一,這些人被稱為首批清敎徒殖民者。

德拉諾與默西生下兒子喬納森·德拉諾第二(1680-1752),此人與阿內·哈森結婚并於1724年生下蘇珊·德拉諾;她與諾厄·格蘭特結婚,生下小諾厄·格蘭特(1748-1819);此人與雷切爾·凱利結婚,生下傑西·魯特·格蘭特(1794-1873);傑西·格蘭特與漢娜·辛普森結婚,生下尤利塞斯·辛普森·格蘭特,即美國第18任總統。他於1822年4月27日生於俄亥俄州的普萊曾特角,於1885年7月23日死於薩拉托加附近的芒特麥格雷戈。

結論

小沃倫·德拉諾與其鍾愛的女兒薩莉曾在澳門生活過幾年,薩莉是羅斯福總統的母親。

格蘭特總統(1868-1877)卸任之後曾用兩年時間遊歷歐洲和東方,於1879年5月訪問澳門,住在洛倫索·馬爾克斯家里。

范維信北 疆譯

*Pe.Manuel Teixeira,澳門天主敎區神父,澳門和葡萄牙東方敎會研究領域的史學家,國際亞洲歷史學家聯合會成員,葡萄牙歷史研究院傑出榮銜獲得者及院士,澳門文化研究會學術顧問。

本冊第 71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