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澳門史略誌識

高美士*

澳門四百年來最多產的歷史學家高美士

我想,下面這篇澳門歷史概要應是高美士最後一部作品。在李安道(Garcia Leandro)執政時期計劃為澳門中學編製一套歷史敎材,高美士受委托撰寫了這部作品,作為重點將澳門歷史納入該敎材,在本地區各中學講授。

高美士完成這項任務不久就逝世了,來不及按照敎學大綱的需要改變其結構。

按現在的樣子,既不分章節又沒有讓人喘一口氣的間歇,也缺少插圖,乍看上去有一種沉重的感覺。但是,祇要讀下去就會使最初的印象渙然冰釋,甚至對作者看待其故鄉的歷史發展特別著重描述他認為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的方式感到吃驚。學者們可能對該著作的嚴謹性和評論提出看法,但它無論如何是一部豐富了本地區文化的撰著,不予發表實在可惜。這次澳門文化司署為本地區做了一件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并藉以紀念這位對澳門極有影響的人物。為了表現故鄉獨特的文化,他深沉、滿懷愛心而又無私地勞作了一生。

——圖·托馬斯

四個多世紀以來,葡萄牙人一直在澳門居住,這座飛速建立起來的城市在很長時間裡是兩種文明的交匯點: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

西方其他人民曾試圖通過別的道路在別的緯度線上與中國建立聯繫,但中國人迷戀於自己的文明和文化,認為在文明和文化上優於其他人民,所以拒絕與外國接觸。

葡萄牙人在果阿站住腳之後,為了尋找新的食品和消費品來源,想方設法與遠東人民接觸,主要是與中國人接觸;這樣,在瓦斯科·達·伽馬發現前往印度的海上道路後十五年,若熱·阿爾瓦雷斯(歐維士)就在屯門停泊了。屯門是零丁洋上的一個孤島,允許馬六甲、馬尼拉、婆羅州和琉球群島的船隻進入。

若熱·阿爾瓦雷斯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在他之後又有一些葡萄牙人到了那裡。受唐·曼努埃爾之命打開中國貿易的費爾南·皮雷斯·德·安德拉德率領一支由八艘帆船組成的船隊於1517年8月20日到達了零丁洋上的那個島嶼,後來葡萄牙人把該島稱為維尼亞加島。隨船隊航行的有葡萄牙第一位前往天朝(中國)的使節,即藥劑師托梅·皮來資,他雖然曾在北京皇宮受到接待,但未能見到正德皇帝,因為他到達中國首都之後三個月正德皇帝便逝世了。排外主義陰謀迫使他不得不回到廣東後在中國逝世,因為釋放他和他的隨從人員的條件是把馬六甲歸還給馬來亞人。

儘管遭到這次失敗,1521年又有由馬爾丁·阿豐索·德·麥洛(米羅)率領的使團前往中國,但由於其船隊被中國船隊打敗而不得不折返馬六甲。

從此之後,禁止葡萄牙人在中國港口經商,但是,葡萄牙商人鍥而不捨,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華東浙江省沿海的寧波和福建省的漳州建立起了商站。不過這些商站存在的時間很短,因為廣東的商人希望葡萄牙商人們到廣東沿海各港口做生意。這樣,萊昂諾爾·德索隆於1553年上任之後,葡人得到中國當局允許,在上川島和浪白滘安頓下來,後來又轉到澳門。澳門是位於今天稱為中山的香山島南面一個小小的半島。據説由於葡萄牙人打敗了赫赫有名實力強大的海盜張四佬或者張西佬,就把這個小村莊賜給了葡萄牙人;中國人稱這個小村莊為濠鏡,但葡萄牙人稱之為鎮,後來又稱為“上帝聖名之城澳門”,從而又派生出媽港(Macau)這個名字,在中國話中即阿媽或者娘媽女神灣,這裡指的是媽祖廟中供奉的航海保護女神。

一般認為澳門建立於1557年,但中國人認為,這座被葡萄牙人變成商站的小城市早在1535年就有該國商人去做生意了。

可信的是,葡萄牙商人於1558年在澳門組織了第一個集市,據傳説,葡萄牙大詩人卡蒙斯(賈梅士)曾在這座新生的市鎮擔任遇難者和失蹤者祭祀官。

開始的時候,這些商人每年12月搭起和拆掉臨時的帆布屋或茅草屋或簡陋的帳篷。但是,由於禁止中國人出國,由於皇帝不允許到廣州港與外國人做生意,澳門與中國人的貿易興隆起來,於是它很快從簡陋的營地或者商站成了一個建築物林立并且擁有漂亮敎堂的重要商業港口。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對澳門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當時葡萄牙人是此種貿易的中介,這是由於中國人不能與日本人做生意,而日本人又不能到中國去,因為日本海盗在中國沿海地區大肆搶掠,兩國處於戰爭狀態。

這樣,葡萄牙人便享有獨家經營日本人極為需要的中國絲綢的購買、運輸和出售權,把金條和銀條投放到中國和印度,那裡對這些貴重金屬的需求量很大,這種交易的利潤驚人。另外,以印度的布疋換取印度尼西亞的香料和檀香木也獲利不小。

1550年以後,與中國和日本的貿易成為專利壟斷,葡萄牙國王或印度太守以國王的名義把該權利授予對王室或國家有功的貴族,任命他為中國及日本航線船隊長官,或簡稱日本航線長官,此人有權將其特權轉讓給他人。

這位長官是從馬六甲到日本所有船隻和殖民地的頭目,對中國和日本當局來説是葡萄牙的官方代表。

這些航線的起點一般是果阿,在馬六甲停留,有時也在當時稱為巴達維亞的雅加達停留,然後前往中國沿海。

日本航線長官是當時唯一有權力的人,他在澳門期間領導葡萄牙人的一切事務,設法盡量維持秩序,因為那些人不守紀律,動輒惹事生非,造成流血衝突。

隨着時間推移,由於出現了一些事務不能等待長官從日本航線上回來以後再解決,於是組成了一個類似社團或者自由城邦式的機構,由三個民眾代表領導政治事務,他們通過選舉產生,稱為“當選人”,擔負行政和司法職能,因為早在1560年澳門便有了城市的雛形。

1562年,“當選人”當中的一個被推選為兵頭。舉辦集市的開支通過自願交納的款項支付,但有一定比例由來自印度的款項支付。付清開支後的餘額按每個人向公共金庫提供的錢數按比例歸還。公共金庫稱為“卡爾德依隆”。

為了使非洲人和亞洲人皈依天主敎,唐·若奧三世一再要求敎皇保羅三世派遣新近建立的耶穌會的傳敎士。但祇有方濟各·沙勿略神父到了日本,在日本取得了傑出的成績。他於1552年12月2日死在上川島,未能實現進入中國的願望。

耶穌會敎士們在澳門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們常常干預複雜的行政案件和嚴重的政治危機,在幾次非常危險的時刻挽救了澳門岌岌可危的存在,因為住在這裡的水手和商人幾乎全都是沒有文化的人,這些人遇事徵求知識豐富善於思考的人的意見毫不奇怪。

迪約戈·佩雷拉曾被任命為使節,去爭取中國皇帝允許傳敎士進入中國,但在中國當局那裡遇到了困難,他估計到這一職務的豁免權不會受到尊重,比如先前的托梅·皮來資就以失敗告終,於是放棄了該職務,留在澳門,并在後來被選為兵頭。兵頭職務於1563年取消,因為這種非正式的選舉引起了里斯本王室極大的不快。

不過,迪約戈·佩雷拉擔任兵頭職務一直到1587年,那一年他讓給了從巽他群島來的若奧·佩雷拉,同時路易斯·德·梅洛也來到了澳門,兩個人都是在日本航線上晉陞的,都持有統治澳門居民的委任狀。於是形成了兩個派別,兩派之間相互仇視,預示著可能演變成一場血腥的爭鬥。

不久以後,廣州市受到海盗威脅,中國人同意接受葡萄牙人的幫助。路易斯·德·海洛和迪約戈·佩雷拉各自出資分別組織船隊,輕而易舉地打敗了海盗。他們想以這次幫助換取中國人接受葡萄牙使團和允許天主敎在中國傳敎。儘管弗朗西斯科·皮雷斯神父被允許進入廣州,并與中國官員們討論關於敎會的一些事情,但中國官員們回答説,沒有允許外國人在中國居住的習慣,中國皇帝也寫信給葡萄牙國王,説因為對葡萄牙人前些年造成的混亂尚心有餘悸,不能同意使團前去。

雖説澳門作為不付任何費用、完全脱離中國管轄的禮品無條件地賜給了葡萄牙人,但葡萄牙人已習慣於向當時的中國貪官們饋送稱為“地租銀”的禮品來賄賂他們。官員們收取賄賂以飽私囊的貪污行為被揭露之後,地租銀正式改為每年向中國政府交納500兩白銀,直到1849年被若澤·費雷拉·多·阿馬拉爾(亞馬留)廢除為止。

1565年,耶穌會敎士們建立起了第一座敎堂,敎堂是木材搭起的,還有一座附屬於敎堂的小修道院,作為前往日本的傳敎士們的客房。三年之後,即1568年,唐·梅爾什奧爾·卡爾內羅主敎到達澳門,此人精明強悍,富於開拓精神,在1569年建立了聖拉法艾爾醫院及附屬的痳瘋病院,還建立了慈善堂和供皈依的中國人使用的聖拉札羅醫院。

1575年建立了澳門敎區,唐·菜昂納多·德·薩擔任首任敎區長。遵照格列高利十二敎皇的訓諭,在主敎管轄的司法區建立起了望德堂,因為它是澳門第一座主敎堂,所以本市迎接每位新主敎到來的儀式都在那裡進行。

聖方濟各修道院是在1579年由西班牙人或者叫卡斯蒂利亞人建造的,根據卡斯蒂利亞一詞的廣府方言,那個地方便稱為嘉思欄。

隨著葡萄牙人在澳門定居,中國官員不斷沿着與本市交界的地方擴展其管轄範圍,於1621年在離澳門半島北部邊界最近的前山寨駐兵,1648年又在該地建立兵營,擁有士兵五百。1573-1574年,他們藉口阻止逃亡黑奴的騷擾,在今天的關閘所在的地峽上設置路障,唯恐葡萄牙人將其統治範圍向香山島(即今中山)擴展,也是為了監督對出入本市的貨物徵税及控制其補給。

然而,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敎徒們試圖潛入中國,這給葡萄牙人造成很大不安,因為敎士們將不可避免地在傳敎事業上面臨競爭,而商人們將無法不面對新出現的商業對手。

於是,葡萄牙在1580年提出授予澳門以大都會的地位,但這一要求沒有被考慮。

1582年兩廣總督陳瑞通知澳門主要民事和宗敎官員前往總督府所在地肇慶,説雖然皇帝把澳門給了葡人,但沒有把澳門地區的主權賜給他們。

面對強大的壓力,對這一要求不能回避,但是,由於這裡面可能有甚麼圈套,航線長官唐·若奧·德·阿爾梅達和主敎唐·萊昂納多·德·薩·費爾南德斯不宜前往,於是決定派經驗豐富的王家法官馬蒂亞斯·佩內拉和意大利耶穌會敎士米格爾·魯吉埃里代替他們,攜帶令人眼花繚亂的禮品前去。看到這些禮物,總督咄咄逼人的氣勢和傲慢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樣,澳門的局勢又安定下來。

1582年5月31日,阿隆索·桑切斯神父受馬尼拉總稊溒貢薩洛·隆吉洛·德·佩納洛薩的委托來宣佈菲利浦二世即位,因為在阿爾卡薩·吉比爾戰爭中遭到慘敗,阿維斯王朝最後一位國王在戰爭中死去,葡萄牙王國於1580年與卡斯蒂利亞王國合併。

在到達澳門之前,阿隆索·桑切斯神父因所乘坐的從馬尼拉開出的船遇到海難,滯留在廣州。他從廣州寫信給耶穌會巡查嘥亞歷山大·維利格南諾神父——他當時因陪同日本國王使節從朋古前往羅馬,正在澳門——。請他設法讓澳門公眾輿論和官員們有所準備,但做法必須十分謹慎;雖然他們在一開始時不肯相信伊比利亞半島兩個王國合併,但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承認了既成事實。

承認西班牙的菲利浦二世為葡萄牙國王的慶祝活動是極為秘密地進行的,因為澳門是中國人賜給葡萄牙人的,人們擔心中國人會作出激烈的反應。葡萄牙和卡斯蒂亞兩個王室合併後,勢必有西班牙人也來澳門做生意。可以預見,會引起中國人公開的敵視,因為除了葡萄牙人之外他們不願意與其他人保持關係。為此,航線長官唐·若奧·德·阿爾梅達在致馬尼拉總督祝賀兩個王室合併的信中堅持不能允許任何西班牙公民來澳門,并應當儘量掩蓋馬尼拉與澳門之間的貿易活動,以免引起中國方面氣勢汹汹的反對。為了防止中國人產生懷疑,阿隆索·桑切斯神父甚至沒有直接返回馬尼拉,而是先到日本,再從日本乘船前往菲律賓。

因此,在澳門,人們對西班牙的統治毫無察覺,甚至從來沒有掛卡斯蒂利亞國旗,這主要倒不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而是因為托馬爾王室在1581年曾明白無誤地表示,在所有葡萄牙海外領地仍然保持原來的行政機構,懸掛原來的國旗。

直到1582年12月18日才正式承認西班牙菲利浦二世為葡萄牙國王。

為了為在本國與外國當局打交道這一事實辯解,中國人於1584年封澳門議事會總管為二品中國官員,稱為“夷目”,即外國人總管,這樣就保全了他們的“面子”。

儘管托馬爾王室早有許諾,但西班牙和馬尼拉政府仍然堅持要干預澳門的行政事務,因此萊昂納多·德·薩·費爾南德斯主敎召開了主要市民大會,決定本市應由議事會管理,并根據賦予宗主國各大都會的城市特權成立一個稱為市議會的委員會,由三位當選的市議員組成,即兩位預審法官和一位城市總督。

1586年4月10日,印度太守、塔羅卡伯爵唐·杜亞爾特·德梅內澤斯根據菲利浦二世的命令批准了澳民居民於1580年向其前任唐·弗朗西斯科德·馬斯卡雷尼亞斯并且在前一年巳重新提出過的要求,正式承認市議員、法官和市議會官員的選舉,所以也就正式承認了市議事會本身的存在。

議事會選舉每三年進行一次,開始以擲骰子的方式,後來改為用選票。

所有葡萄牙人,不論在澳門或其他葡萄牙領地出生,祇要符合法律要求,均有選舉權。對於在澳門以外出生的葡萄牙人,則以在澳門結婚并定居為條件。但是,選舉結果還得由印度太守確認。

本市總管在一切有關中國的事務中代表議事會與香山的中國當局交涉,并且在葡萄牙人和中國人的爭執中充當初審法官,有權對較輕的案件處以刑罰。對較嚴重的案件,如果是中國人的案件,則移交給香山縣中國官員,如果是葡萄牙人的案件,則移交給法區法院法官。

如果有重要事務處理,則召開宗敎界主要權威人士和有身份的居民大會——這些人大多數是原來的市議員,即所謂“紳士”——以討論應採取的措施。大會由兵頭主持,他擁有決定性投票權。

由於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亞合併,卡斯蒂利亞的敵人更加仇視葡萄牙的海外領地和澳門,因為澳門享有與中國和日本貿易的專營權,非常繁榮。

荷蘭人早就覬覦澳門,曾幾次試圖奪取澳門,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622年6月24日。那一天,由統率1,300名士兵的科爾內里斯·黑傑森指揮的由13艘戰船組成的船隊開到澳門海域,800名士兵在現已填為陸地的卡西利亞海灘登陸。由安東尼奧·羅德里格斯·卡瓦利尼奧指揮的150名葡萄牙人和混血兒狙擊荷蘭人。在戰鬥中,這位荷蘭海軍上將被擊中腹部,不得不脱離戰場,撤回船上。在登陸過程中損失40個人并沒有令荷蘭人氣餒,在漢斯·魯菲因上尉指揮下已組織了兩個後備連,用來在發生不測時在海灘上掩護撒退。600名火搶手勇敢地衝到東望洋山腳下,這時,熱羅尼莫·羅神父從尚未完工的大三巴炮台上發射的一發炮彈擊中了一個火藥桶,引起爆炸起火,在荷蘭人隊伍中造成了災難性後果,他們的士兵驚慌失措,爭相逃命。澳門方面的羅勃·薩爾門托·德·卡爾瓦略長官率領手下緊緊追趕。卡西利亞海灘上的兩個後備連中漢斯魯菲因上尉被打死。其餘的人一槍未發便倉惶向船上逃去,取得這次輝煌勝利的那一天被定為澳門日。

荷蘭人這次入侵的前一年,即1612年10月,中國人根據中國皇帝的命令請求澳門派100個人帶大炮去幫助打擊韃靼入侵者。派出的三十個人和四門銅炮於1622年5月到達北京,但這支小小的部隊沒有在任何戰鬥中被使用便返回澳門。

經過荷蘭人入侵造成的恐慌之後恢復了平靜,澳門居民要求有一位總督;1623年7月17日,唐·弗朗西斯科·馬斯卡雷尼亞斯(馬士加路也)就任澳門總兵頭和總督,他是首任澳門總督;在此之前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卡拉斯科曾被任命為澳門兵頭和王家法官,1615年11月28日被提陞為總督,但未能行使這一職務,因為這個果阿人在任王家法官期間造成了許多混亂,不久以後不得不返回果阿。

至於唐弗朗西斯科·馬斯卡雷尼亞斯,他到達澳門時,耶穌會敎士們建成的大三巴炮台由西班牙上尉唐·弗朗西斯科·達·席爾瓦指揮的卡斯蒂利亞士兵守衛。不久以後,該上尉與其部下撤回馬尼拉,要求唐·弗朗西斯科·馬士卡雷尼亞斯派士兵把守。他們這樣做了,直到全市起來反對總督、神父們關閉了炮台的大門阻止士兵們進入那一天為止。耶穌會的神父們還向唐·弗朗西斯科·馬斯卡雷尼亞斯所在的聖奧斯定山開了五炮。雖然他的政府坎坷頗多,居民們不斷反對他採取的措施,但他還是完成了三年的任期,直到由唐·費利佩·洛博(羅保)接替。但唐·費利佩·洛博也多次遭到議事會的反對。

居民們對這兩任總督的胡作非為不滿,要求國王取消兵頭和總督的職位,讓本市重新由航線長官管理,但國王沒有答應。

1642年5月31日,安東尼奧·菲亞略·費雷拉扺達澳門,帶來了1640年革命成功唐·若奧四世即位的消息,開始的時候人們對此消息將信將疑,但幾個星期後疑團消失,人們進行了鬥牛、遊行、感恩、宗敎遊行等非常熱鬧的慶祝活動。由於與馬尼拉和東南亞其他港口還保持著貿易關係,所以本市還比較繁榮,有四萬人口,其中大部份是逃避內戰來到這裡的中國難民。在600個葡萄牙居民中有許多是新基督敎徒,這是因為,由於政治原因,例如,為了不捲入與中國人可怕的糾紛,這裡幾乎感覺不到宗敎裁判所的存在。

這時候,本市的人口大部份是因為行為不檢而逃來的水手和商人,所以可以肯定他們不會很遵守紀律。不知道出於甚麼原因,或許由於未發津貼,士兵發生暴動,佔領了東望洋炮台,用大炮瞄準了議事會所在的建築物。隨後他們還搶劫了總督兼兵頭唐·迪約戈·科蒂尼奧多森(杜琛)的住宅,他躲藏到樓梯下面,但可憐的家伙被士兵們發現,被活活打死。

顯然,澳門正在衰落。推翻明朝之後,清廷想方設法阻止外國影響。使貧窮下來的澳門形勢更加嚴重的是,一場可怕的瘟疫造成7,000人喪命,商業完全停頓。這時候,在澳門培養、接受洗禮并取敎名為尼古拉·伊官的鄭芝龍成了可怕的海盗,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船隊,糾集起無數追隨者,要趕走滿清入侵者。滿清人用種種許諾把他騙到北京監禁了他。他的兒子發誓為父報仇,形成巨大威脅,於是康熙皇帝於1662年下令所有沿海民眾向內地後退30里格,違者處以死刑,葡萄牙人也不例外,必須拆除各炮台,以免落入可怕的鄭芝龍的兒子之手。由於在北京王室的耶穌會敎士們的活動,才赦免了在澳門實施這項命令。

澳門的經濟狀況變得極其糟糕,不得不於1660年向暹羅國王借大筆款項,這筆借款直到1722年才還清。

中國人加緊強徵暴斂,中國官員們盡其所能進行勒索,甚至強行中止一切海上交通,祇允許關閘每15天開放一次運送補給。

為了克服所有這些困難,議事會請求印度太守派使團去見康熙皇帝。1667年,一個龐大的使團受到很好的接待,使節曼努埃爾·薩爾達尼亞爭取到了一些優惠,葡萄牙通過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壟斷權得到承認。但澳門人享有壟斷權的時間很短,因為1685年下了一道聖旨,宣佈中國向一切外國開放貿易。中國官員們不斷干預,不停地提出要求,於1688年強行建立“河舶”,即中國海關,藉口是防止遠洋船駛入廣州,但其真正意圖是分享澳門居民的利潤。

18世紀,由於中國當局的壓力、各宗敎派別的紛爭、總督與議事會的不和及其他各種混亂,澳門局勢仍然動蕩不安。

1719年康熙皇帝命令免除澳門一切賦税,於是在以後的兩年時間裡,航行船隻從八艘增加到二十一艘;1725年,雍正皇帝把船隻數目限制在二十五艘以內。1726年1月10日,雍正皇帝接見了唐·若奧五世應議事會的請求派去的使節亞歷山大·梅特洛·德·索薩·梅內澤斯,這位使節的主要目的是爭取減少對在中國的基督敎徒和傳敎士們的迫害,但他既未能讓中國皇帝減輕對基督敎徒的嚴厲程度,也未能為澳門居民謀得好處。

中國的壓迫變本加厲,於1736年強行任命一個稱作“同知”的當地官員,這一官員直到1797年開始在本市行使職權。因此,本市向唐·若澤國王請求再派使節。唐·弗朗西斯科·沙維爾·阿西斯·帕切科·桑巴約(巴哲格)於1753年5月1日到達北京後在乾隆皇帝的皇宮受到隆重接待。五個星期的歡宴之後,該使節帶著豐厚的禮品離開中國首都,但因為中國當局的反感而在使命上一無所獲。

由於在拿破崙戰爭中英國與葡萄牙結盟,英國人試圖佔領一些葡萄牙殖民地,保護其不受法國入進攻。經果阿政府同意,韋爾斯利子爵於1802年派出一支運載英國軍隊的船隊前往澳門,但澳門拒絕了他們幫助,使總督若澤·曼努埃爾·平托(邊度)擺脱了一場難以避免的糾紛,因為在此之前一艘西班牙三桅船及時趕到,帶來了簽署亞眠和約的消息。來自孟買的這一消息得到證實以後,英國人別無選擇,祇得駛離澳門水域。

英國人企圖佔領澳門的第二次行動發生在1807年,王家法官米格爾·阿里亞加·布隆·達·西爾維拉向攝政王子報告説,兩艘英國船入侵澳門,不顧一切法律,污辱海關官員,給貿易造成鉅大損失。1808年9月11日,德魯里海軍上將指揮的一支英國船隊出現在澳門水域,要求貝爾納多·阿萊紹·德·萊莫斯·法里亞(花利亞)總督為其登陸提供方便。總督雖然據理力爭,但未能阻止英國軍隊登陸。一個由300名士兵組成的英國軍隊佔領了東望洋山炮台和南環炮台,其他士兵駐進了老神學院和東印度及英國公司所在的建築物,并在得勝廣場和各碼頭搭起帳篷。英國軍隊無紀律可言,闖入私人住宅,褻瀆中國人的墳墓,造成極大混亂,激怒了公眾,招致中國人的仇視。該海軍上將藉口防止中國人可能發動進攻,企圖佔領大炮台。所有爭取和解的措施失敗之後,萊莫斯·法里亞撒手不管了,王家法官阿里亞加從中周旋,使中國人斷然反對英國人佔領澳門,這就讓魯德里處於不能自圓其説的境地,決定前往廣州,設法靠兩廣總督把他的事業進行下去。在廣州受到冷遇之後他又返回澳門,但在這裡受到饑餓的威脅,又面臨與中國作戰的危險,他不得不於1808年遵照嘉慶皇帝的命令離開澳門。

英國人入侵事件剛剛結束不久,澳門又不得不幫助中國當局對付張保仔的威脅。張保仔是可怕的中國海盗頭目,力量極為強大,危及中國王朝的存在。葡-中互助公約葡方談判人儘管預見到中國官員不會信守許下的種種諾言,克服了巨大的財政困難,用118尊大炮、730名士兵武裝起6艘戰船,由炮兵上尉若澤·平托阿爾科福拉多·德·阿澤維多·索薩指揮。經過在南頭附近進行的幾次戰鬥之後,擁有16,000多人、1,200尊炮的張保仔的船隊於1810年1月21日被打敗,但張保仔寧願向阿里亞加交械,拒絕向中國當局投降。中國當局顯然沒有履行向澳門許下的諾言;中國皇帝乾隆於1810年4月10日提陞張保仔為官員。

1814年,盧卡斯·若澤·德·阿爾瓦倫加(華嘉齡)第二次被任命為澳門總督,但由於中國人的反對未能上任。在第一次任總督期間,他曾試圖阻止對海盗的征討,并使張保仔率領其船隊和人馬在澳門投降的計劃落空。

宗主國宣佈成立憲制政府之後,澳門的保守派和立憲派之間便展開了鬥爭。前一派的首領是王家法官阿里亞加。澳門要求恢復原來的議事會制度、解散1820年建立的攝政王子營并由市政衛隊取代,以及免除向果阿和帝汶政府提供援款,還要求民政和軍事職務祇由當地人擔任。1822年2月15日,市民們聚集在議事會向新憲法宣誓,但他們所希望的改革推遲了,必須等待國王和王室的命令。這一耽擱使人們感到不快,有一派甚至認為,在政府的主要抽嘥都是反憲法分子的時候本不應該向憲法宣誓。經過激烈的爭論阿里亞加辭去所擔任的一切職務,以便更自由地與中國人打交道。保羅·達席爾瓦·巴爾博扎中校領導的自由黨最激進分子建議選舉一個新的市政委員會。8月19日,在焦慮不安的氣氛中舉行了選舉,巴爾博扎得以使眾人投票讚成議事會享有特權,掌握本市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當時擔任總督的若澤·奧索里奧德·卡斯特羅·德·阿爾布克爾克(歐布基)由於沒有人支持而祇得讓步,阿里亞加則作為陰謀分子被捕,準備送往里斯本受審。阿爾布克爾克沒有接受“軍事督頭”的職務,甘願返回宗主國。阿里亞加本應與他一起返回里斯本,但在最後時刻得以逃往廣州,向總督報告澳門發生的事情。

為了恢復澳門原來的制度,唐·曼努埃爾·達·卡馬拉太守從果阿派去滿載軍隊的薩拉芒德拉號三桅船。議事會派遣巴爾博扎前往里斯本抗議太守獨斷專行的做法,但巴爾博扎沒有來得及啟程,因為五天以後,即1823年6月16日,薩拉芒德拉號出現在澳門海面。議事會通知該船返回;儘管巴爾博扎向大炮台下達了命令,如果該船靠岸,士兵登陸,立即開火,但薩拉芒德拉號船長決定登陸;在廣州,阿里亞加此時正在勸總督向該船提供補給品。總督稟報皇帝,説阿里亞加是個品德完美的人,祇有他才能恢復澳門的秩序。然而,薩拉芒德拉號船長加爾塞斯·帕利亞(包也)的講話使憲制派擯棄了巴爾博扎的事業,於是一個由沙西姆主敎領導的臨時政府成立了,阿里亞加重新受到人民的擁戴,但他不久就死去了,終年48歲。薩拉芒德拉號帶著巴爾博扎及其同黨們返回果阿;1825年,加爾塞斯·帕利亞作為總督返回澳門。

澳門的內部傾軋祇有助於中國當局增加其壓力。1829年,前山寨的中國官員禁止中國商人向歐洲人出售青銅。第二年,又禁止進口硝石和硫磺;同一年,廣東總督禁止歐洲婦女進入廣州,她們祇得到澳門居住。

在這一時期,有三位傑出的外國人曾在澳門生活: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他畫了許多油畫和鉛筆速寫,記錄下了澳門各個方面及其居民的情況;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莫里森,他是第一個把聖經譯成中文的翻譯家;安德魯·揚斯廸德,瑞典商站站長,一本澳門歷史的作者。

隨著宗主國的政治改革,出現了一種新的殖民制度,這一制度通過1834年的王室命令在澳門實行。從此,取消了王室法官的職位;1835年2月22日,貝爾納多·若澤·蘇亞雷斯·安德雷亞(宴德那)總督解散了議事會。從此總督擁有作為民政總督的廣泛權力,而議事會則僅限於管理市政。這位總督於1834年10月24日宣佈執行取消各宗敎派別的命令,但這一命令直到第二年九月才完全得以實施。澳門民眾對安德雷亞感恩戴德,在他返回宗主國時贈給他一把寶劍。他本可以帶上大批財寶,但卻很窮,又拒絕接受朋友們為他歸途準備的一切舒適條件,走的時候身上僅有5個澳門元。

1844年,澳門擺脱了果阿可惡的監護,與帝汶島和索洛爾島一起組成一個獨立省。

英國殖民地香港於1842年的建立及其迅速發展導致了澳門的衰落。

1846年4月21日,若奧·費雷拉·多·阿馬拉爾(亞馬留)就任澳門總督。他是一位居功的行政官員,下令在氹仔和路環兩島佈防,以保護中國民眾不受海盗搶掠;他趕走“河舶”,開闢道路,後者要求必須遷移中國人的墳墓,造成中國人對他的反感。1848年8月22日下午,他和副官在關閘地峽騎馬遊玩時被中國人暗殺。由於他的被殺,中國非正規部隊聚集在拉塔石炮台準備入侵澳門,但澳門年輕的炮兵中尉尼科勞維森特率領26名士兵用一門迫擊炮奪取了拉塔石炮台。從此以後,與澳門相鄰的這個縣的官員們便不再干預澳門事務。

這一事件之後,澳門又繁榮起來,因為廣東省爆發了大規模叛亂,許多富人逃到澳門避難,他們帶來的資金主要投放於絲綢和茶葉的製造和貿易行業。

1862年8月13日,伊濟多羅·德·吉馬良斯(基馬拉士)總督得以讓中國在天津簽署一項條約,此項條約總共54條,其中澳門被認為是“葡萄牙殖民地”;但是,總督兼全權特使若澤·羅德里格斯·科埃略·多·阿馬拉爾(亞馬廖)於1864年到達該市批准條約時,雙方就條約第9條的解釋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中國代表認為,澳門不能不被認為是中國領土。因此科埃略·多·阿馬拉爾返回澳門,向各列強駐北京使節提出抗議。直到1887年3月26日,總督兼全權特使托馬斯·德·索薩·羅莎(羅沙)才簽署了友好通商條約,其中第二條規定:“中國完全確認里斯本議定書中關於葡萄牙永遠佔領并管理澳門的第二條。”邊界留待以後通過一個特別協議劃定。

1890年,與中國簽訂了一項協議,確定關閘和阿婆石中間緯線之間為中立地段;1908年,海軍軍官廸約戈·德·薩和工程師米蘭達蓋德斯開始劃界工作,但中國不予承認,説他們兩人是澳門高官,不公正。1901年,若澤德·薩澤維多·卡斯特洛·布蘭科通過談判達成一項條約,因為有損我們的利益而未被批准。1909年,若阿金·馬沙多將軍及其兩個助手諾爾通德·馬托斯和德麥特里奧·辛納蒂也不順利,因為中國不同意他們的建議,即由海牙國際法庭仲裁。

1920年,澳門政府與廣東政府簽訂了關於內港的協議,這項協議對澳門不利。在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上,葡萄牙代表阿爾特子爵和埃爾內斯托·德·瓦斯貢塞洛斯幾乎解決了劃界問題,但最後又決定把這一問題提交國際聯盟,因此,中國在1887年條約中已經簽劄的解決辦法又一次推遲了。

1923年,當時任總督的羅德里戈·羅德里格斯(羅德禮)幾乎看到由曾在澳門鏡湖醫院工作過的中華民國創始人孫中山博士簽署劃界協定,但由於當時中國有兩個政府:北方政府和南方政府,談判沒有取得結果。

共和國成立後,歷屆澳門總督都努力改善本市各方面的條件。1974年4月25日運動後擁有了財政和行動自主權,澳門更可望走向一個期盼已久的繁榮時代。

范維信譯

*Luís Gonzaga Gomes(1907—1964),澳門土生葡人漢學家,澳門史學家、作家、文學家。

本冊第 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