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藝術

澳門賈梅士博物院副院長趙文房
談石灣陶塑藝術在澳門

徐新

歷年來,澳門不少中葡人士,收藏了許多石灣陶瓷藝術品,其中以賈梅士博物院收藏的陶塑,最有代表性,具有難以估計的藝術價値和歷史價値,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寶。在中國大陸和石灣本地都沒有這樣高級的陶塑保存下來。

老人嚐茶

在歷史上,中國廣東省有好幾個石灣窰,如唐代的佛山石灣窰和宋代的陽江石灣窰以及明代的博羅石灣窰,其中以佛山石灣窰最爲著名。據考古發掘確定,自唐代起佛山石灣已開始生產日用陶器。因此,現在人們提起石灣陶瓷藝術,就是以佛山石灣窰爲代表。

佛山石灣窰開始於唐代,極盛於明淸兩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明人霍韜在正德二年(一五○七年)所作家訓中記載:「凡石灣窰冶、佛山炭鐵、登州木植,可以便民同利者……」,可見石灣陶瓷業在當時地位之高,而淸代石灣窰的發展更爲突出。淸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的《廣東通志》記載:「石灣去佛山廿餘里,所製陶器,似古之廠官窰,郡人有「石灣瓦甲天下」之諺。形製古樸,有百圾碎者,在江西窰之上。」

澳門由於地理和歷史上的原因,從事石灣陶瓷貿易和收藏石灣陶瓷藝術品的人頗衆。從明代後期開始,以澳門爲中心向海外出口大量中國陶瓷,尤具在歐洲極爲暢銷,到淸初(即十七世紀晚期)達到了高峰。據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記載的統計數字顯示,在那個時期,每年運往歐洲的中國陶瓷竟達三百萬件之多。其中相當一部份是石灣的產品。陶瓷貿易的興旺也促進了石灣陶瓷藝術的發達,石灣窰不僅生產盤、碟之類的日用器皿,也有各種花盆和筆洗等文房用具和陳設器皿。此外仿古銅器式的花瓶,明淸兩代都有製作。到了淸末,石灣的民間藝人不再滿足於「漁、樵、耕、讀」爲主題的陶塑,開始向新主題和新工藝方面探索。開創了石灣陶瓷藝術的新境界。

歷年來,澳門不少中葡人士,收藏了許多石灣陶瓷藝術品,其中以賈梅士博物院收藏的陶塑,最有代表性,具有難以估計的藝術價値和歷史價値,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寶。在中國大陸和石灣本地都沒有這樣高級的陶塑保存下來。

賈梅士博物院收藏的陶塑精品,主要出自淸末民初的石灣民間藝人潘玉書、陳渭岩和黃炳之手。這幾位藝人出身貧寒,也沒有受到較好的文化敎育,然而他們扎根於中國普通的人民生活之中,得到中國傳統藝術的滋養,靠自己的勤奮鑽硏,用他們靈巧的雙手,塑造出一尊又一尊栩栩如生的人物。他們以中國古代戲劇和民間傳說中的英雄、神仙、名人及平凡的市井百姓作爲創作的題材,將自己的感情、理想、愛情、藝術趣味和美學觀點傾注在他們塑造的作品之中。就像中國的戲曲演員把扮演角色的神韻,注入他們自己的表情和姿態當中,石灣民間藝人也以用樣的手法刻劃陶塑。他們吸取了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的誇張手法,以及浪漫主義的構思,某些動作和造型甚至從戲曲演員的「亮相」中得到借鑒,使觀衆在欣賞這些塑像時,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這些人物的經歷,以及圍繞這些人物展開的家喩戶曉的故事。每一尊塑像都在再現一個戲劇性情景的高潮,都在叙述符合自己身份的台詞。因此,所有的觀衆,不論他來自東方,還是來自西方,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讚美這些陶塑:「傳神」!

這些「傳神」的藝術品,均出自默默無聞的民間藝人,他們沒有機會進專門學校接受正規的基本功訓練,從未畫過素描,也沒有畫過裸體模特兒,更沒有系統的學習解剖學。因此他們的藝術創作道路是十分艱難的,他們只能靠自己在生活裏觀察、積累形象素材,憑記憶塑像。由於沒有模特兒,他們在塑形時需要反覆推敲,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作品。大型陶塑另一個難題是技術上的,特別是窰內溫度,需要藝人親自去掌握,搞得不好就會變形、斷裂,甚至前功盡棄。所以,從雕塑到入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藝人自己動手。爲了創造這些藝術形象,他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當我們看到這些形神兼備的陶塑時,不難想象當年這些民間藝人創作時的艱辛情景。

中國的陶塑藝術起源很早,古代遺存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墓塟中的陶俑似乎導源於代替人殉的芻靈。在戰國末期,陶塑藝術迅速發展起來,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馬俑是中國陶塑藝術的里程碑,而淸末民初石灣陶塑正是繼承了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傳統,在歷史成就的基礎上,攀登了一個新的高峰。石灣陶塑藝術在中國陶塑史上,異峰突起,一枝獨秀。無論在其思想性、藝術性以及燒製工藝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淸末民初石灣最著名的陶塑藝人潘玉書、陳渭岩和黃炳三人之中,潘玉書是最年輕的一位,他自靑少年時代起,先從事「秋色」(紙扎手工藝品)的製作,用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紙,做成燈籠、生果、陶器、銅器、傢俱和人物。每年中秋節,佛山都擧行「秋色」比賽,潘玉書製作的「秋色」總是名列前茅。潘玉書在三十歲時,對陶塑發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半路出家」改行製作陶塑,由於多年來製作「秋色」,他積累了豐富的造型美術基礎,因此,潘玉書很快的在陶塑藝術上顯示他的才華。他善於捕捉每一個人物的特徵,特別擅長塑造婦女的形象。潘玉書的陶塑成就引起了江西景德鎭同行的重視,派人千里迢迢來到石灣,多次邀請潘玉書到江西景德鎭塑像,交流經驗,傳授技藝。香港和澳門的有識之士,也發現了石灣陶塑藝術的驚人成就。當時澳門著名的律師文第士先生就高度評價石灣陶塑,把石灣陶塑和法國藝術大師羅丹的雕塑相提並論。文第士先生出錢資助潘玉書等陶塑藝人,向他們定購了八尊無釉的塑像。這八尊幾乎和眞人差不多的塑像由潘玉書、陳渭岩等精心雕塑,成爲傳世之作,其中七尊,現陳列在澳門賈梅士博物院,成爲澳門地區最珍貴的文物。香港商人利希愼也不甘落後,亦重金邀請潘玉書等五位藝人到香港,在利家住了四年,爲舊利園(即今之利園酒店)創作眞人一樣大的塑像。遺憾的是由於缺乏燒窰設備,這些塑像沒有燒成,至今不知所踪,只是在利家的相片簿中保留下這些珍貴塑像的照片資料,供歷史學家和藝術家硏究、參攷。

透過澳門賈梅士博物院收藏的七尊大型石灣陶塑,我們可以看到石灣陶塑藝人精湛的技巧和豐富的想象力。潘玉書製作的陶塑「老翁」是那麼的親切動人:他端起茶杯,彷彿和我們一起閒談,講述着娓娓動聽的故事。潘玉書的另一件作品「老婦」,她那飽經風霜、慈祥善良的面容,使我們想起故鄉的長輩和親友。黃炳塑造的「李鐵拐」和潘玉書塑造的「華佗」放在一起展出,觀衆可以感覺到明顯的性格差别。這兩位人物,同是行醫濟世,然而「李鐵拐」性格外露,富有神話色彩,「華佗」則性格內向,好像在思索醫案,硏究處方,他那明晰的眼神,前傾的體態,流暢的衣紋構成了一代名醫「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的神韵。石灣陶塑藝人神奇的技巧使陶土變成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使觀衆强烈的感受到這些陶塑所流露出來的人性溫情。

澳門市政廳和賈梅士博物院,在一九八五年六月曾邀請石灣著名工藝美術家劉傳來澳訪問,擧行講座,深入的介紹石灣陶瓷藝術,促進中國大陸和澳門的文化交流,繁榮澳門的藝術生活。石灣陶塑藝術也通過澳門市政廳和賈梅士博物館介紹到葡國,爲中葡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澳門賈梅士博物院所珍藏的石灣陶塑,它的藝術成就是屬於全人類的,也使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爲自豪。對於這一份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我們要更好的保護它,硏究它,使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得以繼承發揚,源遠流長。

華陀 潘玉書 作

本冊第 7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