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加雷特的叔叔——馬六甲主敎

文德泉* P. e Manuel Teixeira

這位德高望重的亞歷山大修士(Alexandre da Sagrada Família)是著名的亞速爾詩人。一七三七年五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法亞爾(Faial)的奧爾泰(Horta)區,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卒於安克拉(Angra)。曾是加雷特的叔叔和訓導師。

我們的朋友彼得·西爾維拉(Pedro da Silveira),在其《十八世紀至一九七五年的亞速爾詩集》中這樣說道:“亞歷山大曾任傳敎士六甲主敎以及安克、馬拉的主敎(直至今日,他是唯一的來自亞速爾的主敎,成績顯赫,受人尊敬。)也許在這裏不必再介紹他是阿爾西佩(Alcipe)的懺悔神父和朋友,加雷特(Garrett)的叔叔和詩歌導師,也是里斯本文學會會員。”衆所周知,阿爾西佩是阿勞熱那(Alorna)的女侯爵。亞歷山大曾以西爾維奧(Sílvio)的假名寫過一封致阿爾西佩的信。

《葡巴大百科全書》步西爾維拉、馬塞杜(Silveira Macedo)和埃爾納斯托·雷貝洛(Ernesto Rebelo)的後塵,也聲稱他畢業於科英布拉大學。「亞歷山大表露出非凡的聰明和求學願望,他家把他帶到大陸,在科英布拉大學註册讀書。一七五九年畢業於科英布拉哲學系。」這不是事實,因爲根據佩雷拉·塞爾巴(Ferreira Serpa)著的《亞歷山大修士》一書第八頁證實他從未讀過大學。

要成爲一個智者,不一定要上大學讀書。一七九一年,他受之無愧地被任命爲里斯本皇家科學院會員。他是在塞多巴爾(Setúbal)的「天使修道院」獲得知識的,一七六一年六月十一日他進入該修道院,一七六二年六月十三日被任命牧師。如同詩人賈梅士一樣,他一生治學嚴謹。一七七一年,他在貝加(Beja)的聖禮慶典上的一次講道引起了神學界的爭議。巴爾托洛梅烏·布朗盾修士(Bartolomeu Brandão)抨擊了他講道中的某些話。

不愧爲方沒名會士的亞歷山大,曾在里斯本和阿楞特蛟(Alentejo)挨家挨戶乞討,並進行了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冒險:他從里斯本出發步行到羅馬,得到敎皇恩准其修道院不受阿爾卡維斯(Algarves)聖方濟會敎區的管轄,而直接受羅馬敎廷的領導。

亞歷山大於一七八一年十月二十四日被選爲馬六甲主敎,一七八二年十二月十六日獲敎皇批准於一七八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在里斯本神聖的三位一體敎堂任聖職。

自從一六四一年起,馬六甲被荷蘭人佔領。在那卡爾文敎徒統治的時期,天主敎受到迫害,主敎無法在那裏居住。在那段日子裏,馬六甲的葡萄牙主敎祇要移居帝汶島。例如:亞歷山大的前任,馬六甲主敎,多明各會士加拉爾加·聖若瑟(Gerarda de S·José)修士於一七四九年去帝汶時途經澳門,在一七六○年或一七六一年在帝汶暴卒。看來是另一位多明各會士加森托·貢塞松(Jacinto da Conceicão)修士將他毒死的。這位鄙卑的小人加森托却接替他管轄帝汶殖民地。

亞歷山大旣沒有去馬六甲,也沒有去帝汶島。因一七八三年二月二十四日敎皇的敕書,他被調任安哥拉和剛果敎區,在那裏他使得剛果國王回到了他曾離棄的敎會中間,並向葡萄牙國王俯首稱臣。

亞歷山大反對安哥拉提督,因爲這位莫桑梅德斯(Moçâmedes)男爵企圖干預敎會的領導。亞歷山大這一行爲使里斯本政府大爲不悅,中止亞歷山大赴任聖職。面對這一情况,亞歷山大秘而不宣地放棄敎區,回到他的天使修道院。

一八一一年,亞歷山大去了里約熱內盧,請求攝政王若望(João)恩准他弟弟安東尼奧·貝爾那杜:席爾瓦·加雷特(António Bernardo da Silva Garrett)的一些要求。攝政王若望不但同意了他的請求,並於一八一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任命他爲安克拉主敎。但是,由於紅衣司鐸團的反對,使他遲遲才得以走馬上任。

亞歷山大死於安克拉,終年八十五歲。他留下了許多作品,全都是手稿,被出版的僅是以下幾本:

一個虔誠的信徒對上帝之母的慈悲無限崇拜》(1782年)1817年第二版。

致阿爾西佩的信》刊載於《阿洛爾娜女侯爵詩集》第一卷213頁。

安克拉主敎致聖米洛爾島聖若奧埃瓦格利斯坦彭德得爾卡達修院的可敬的牧師的信》,刊登在《葡萄牙硏究者》第68期,488頁,1817年2月。

致安哥拉和剛果敎區神職界的信》,刊登在科英布拉報1820年84和85號。

》,刊載在《亞歷山大沙克拉法米利亞的精神和詩篇》一書中,由卡爾達斯·蒙德洛(Ofélia M·Caldas Monteiro)出版於科英布拉,1974年。

讓我們從216頁轉抄亞歷山大的一篇題爲《童年》的詩篇,其大意是:

「美麗的大自然是那樣靑翠欲滴,

丑惡的習行無法用黑色翅膀遮掩蒼綠,

熱風也不能使它枯萎。

和平--上天之女,棲身在靈魂之中,

歡樂表露在恬靜而白嫩的小臉上,

殘酷的雹雨肆襲農田,

乾旱使農夫的希望化爲泡影。

黑煙籠罩着大地,

戰爭使淸澈的河水染成血紅。

孩子在泉邊戲耍,

無憂無慮地把聚攏的白色石子拋入水中。

用玫瑰花和綠色的桃金孃,

爲擁抱他的母親編紮一座小小的禮拜堂。

多麼甜美的親吻,

在母親的唇邊獲得了多少快樂!

但願--

昔日美好的時光重現! 」

良友譯

*他是一位硏究澳門史、葡萄牙史及天主敎在東方史的史學家,發表過近百篇論文,是葡萄牙史學會和其它各種國際性協會及硏究機構的成員,例如:亞洲國際歷史學家協會。

本冊第 28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