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

崗頂劇院一百二十年

梅士敏*

今年三月底開幕的第一屆澳門藝術節,假座古色古香的崗頂劇院擧行,使藝術節倍增色彩。崗頂劇院建成於一八六八年,今年剛好是一百二十周年,是本澳最古老的劇院。

崗頂劇院因位於澳門崗頂而得名,這個名字在民間中沿襲已久,而它的原名伯多祿五世劇院(簡稱爲伯多祿劇院)却被人淡忘了。

伯多祿五世劇院,顧名思義,乃是以伯多祿五世而命名。伯多祿五世,是葡萄牙王國在十九世紀中葉一位非常開明、睿智、才華橫溢的國王。他致力於敎育事業,創辦文學院、師範學校和天文館。他在位時間不長,建樹甚多,深受民衆愛戴。

由於伯多祿五世當時享有威望,至令居澳的一羣葡人支持和崇敬。這羣葡人,不乏當時得令的澳門土生中的名門望族,包括殷尼基律師、宋玉生律師和賈思耶、巴士度、羅比士等律師的祖父輩。

這羣新興的居澳葡人,接受了當時開明的資產階級影響,具有自由傾向,爲紀念葡國國王伯多祿五世的功績,一八六○年發起集資建崗頂劇院,並以其名字命名。

擔任設計劇院和主持施工的,是澳門土生葡人伯多祿·耶爾曼努·馬忌士。他雖祇是議事公局的文書,旣不是劃則師,也不是工程師,然而,憑着他的智慧和才幹,由他構思設計和主持施工的崗頂劇院,却甚具特色,不僅具歐洲劇院的建築風格,且符合澳門環境,非常適宜演出。

如今,崗頂劇塲正門入口大堂,還懸掛着國王伯多祿五世和澳門土生葡人伯多祿的肖像以資紀念。

崗頂劇院平面圖

崗頂劇院是本澳現存最古老的歐式劇院,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色。

崗頂劇院興建於十九世紀中葉,作爲當時的風尚,歐洲人熱衷於豪華的劇院,喜歡仿效法國及意大利的歌劇院,顯示一派莊嚴宏偉的氣勢,建築物的外觀,也少不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古典圓柱和三角頂。

正因如此,當時崗頂劇院的設計者和建造者,也追隨這種歐式時尚。儘管當年澳門的建築質量還不高,建築材料也不足,往往祇能用磚、木材料,石塊也祇在奠基時才使用。然而經多年建築的崗頂劇院,雖遠遠談不上歐洲建築的雄偉氣勢,但仍不失爲具有歐洲特色的澳門建築。

崗頂劇院不僅具有獨特的歐洲建築藝術風格,而且是一座構思設計良好的文物建築,旣是符合戲劇、音樂演出的劇院,又是可用作節日擧行舞會、酒會、餐會的塲所。

從崗頂劇院的平面圖可見,整個建築分爲劇塲和餐廳、舞廳兩大部份,設計得體,别具匠心,使這個劇院成爲多用途的、演出和休憩的綜合性建築物。

從正門進去,祇有舞廳、餐廳、酒吧和圖書館。從側門進去,則是劇塲,這是最重要的部份,大堂分樓下和閣樓,作蜆殼形排列的座位,雖然祇有三百個,但排列有序,佈局協調,音響效果甚佳,尤其它的寬闊的舞臺,及兩邊的化粧間,可以隨意佈景及放置全部演出必需的器材,正是百多年前歐洲式劇塲的再現。

一百二十年來,崗頂劇院在澳門文化藝術活動中,一直充當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居澳葡人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

中國靑年音樂家演出團蒞澳演出節目表。

*澳門日報副總編輯,長期從事澳門歷史的硏究工作。

本冊第 9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