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從陶器到瓷器
——石灣和卡爾達斯拉伊湼*

安東尼奧·彼德羅·庇雷斯** António Pedro Pires

澳門市政廳通過其屬下的賈梅士博物院於三月二十日至五月六日之間擧辦了兩次關於十九世紀葡萄牙陶器和葡萄牙近代陶器展覽。其目的不但“繼續發展昔日開始的相互間的文化關係和傳播澳門現存的文化,而且介紹這些文化,以便促進葡萄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互瞭解。”(引自江連浩的「展覽目錄」引言)

人們知道,卡爾達斯拉伊湼(Caldas da Rainha)城的陶器和石灣的陶器的自然特點之間存在着確實令人驚訝的類同,甚至於陶器製作程序也是如此相似。人們不禁要問,這兩家之間是否存在着相互影響? 又是怎樣相互影響的呢?

我不準備在本文中回答上面的問題,一則文章篇幅短小,二則缺少關於這方面的資料。我僅向懂葡文的讀者介紹陶器發展的主要階段,尤其是中國陶器的發展階段,叙述瓷器的發明,瓷器製作的發展,技術的改進以及瓷器在整個歐洲的傳播。中國瓷器最早是葡國人用帆船運往里斯本,然後在整個歐洲傳播開來。

 

瓶子

高34cm

檔案號碼: MC116

簽名: M. G. Bordalo Pinheiro,1906

牌子: Fábr. Bordalo Pinheiro,1907

 

陶器的發明

關於陶器的起源衆說紛紜,但都是假設推論而已。或許是當人類觀察火與濕土接觸而產生的結果時,曾試“燒”了一些濕土;或許,人類曾在太陽光下把土曬乾,就好像是經日曬風乾的土坯,然後使用帶油脂的東西把它們變成不滲水的物件。

其他一些作者試圖通過被濕土覆蓋然後曬乾的籃簍的“不透水”的情况來解釋陶器的起因。

然後人類經過不斷的試驗,製造出第一批焙燒的物件取代不很實用又堅硬笨重的石製器皿。第一批窰就像現在用來燒製黑瓷的窰一樣,是在土中掏挖而成的。

偶然,欲望和需要交織在一起,使得人類將土弄成糊狀,最早的容器則用它來造型: 人類把土搗成糊狀,也許是爲了造最早的住所。

不過,不管陶器的起因如何,它的發明毫無疑問是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偉績之一,粘土製成的盆、罐、花瓶、杯、盤等器皿標誌了科學的開端。因爲製作這些東西,製陶工必須精確地計算出與粘士攪在一起的各種配料的用量,以及在燒製中控制物件成型的溫度,不使其破裂並且使它們變得堅固和不透水。

羅漢,高28cm (石灣)

在中國,被視爲“工業”的陶器之發明起於公元前三千年,開始製作家用器皿、酒具,後來生產祭器。

一開始,皇帝就與這一“工業”的發展聯繫在一起。半傳奇的中國黃帝委任昆吾爲“製陶總監”,虞帝舜(公元前2317——2208年)被視爲“偉大的明君”,他非常喜愛陶器,舜帝在繼位前曾親自在河濱製陶器。

正是由於帝王的不斷支持,使中國製陶業驚人地發展。到了周朝(公元前1122-256年),達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如今,人們從墳墓中挖掘出最早的陶器,通過考古硏究,人們知道在周朝時,中國人把三個盛裝醃肉,醺肉和肉塊的器皿,兩個裝着酒以及其它含酒精飲料的器皿,還有衣服、武器、鏡子、玉器放入死者的墓穴之中,多虧這些“死者的陶器”,爲我們再現了陶器的演變發展過程。

找不到任何人拋棄他們之中的死者的情况,即使是將死者抛入大海。人們仍相信死者能夠生存,這就意味着死者將回到原始的母親的子宮羊水之中,重新回到母親腹中體驗生命的最初的階段,回到具有生命整個秘密的重生之水中。因而,在這種情况下,死者生時所需要的東西隨同死者一起被拋入大海。與埋葬死者相關的全部習俗(土葬或海葬)都證明了抱有對他們重生的信念,即死者將過着與陸地上一模一樣的生活。

對中國人來講,在冥府的生活也是活着時生活的繼續。死者在天國保持在人間同樣的慾望和需要,如吃、穿、喝、社交。然而,因爲活着的人的運氣取決於他們親人亡靈的心情好壞,所以在死人的墓中放入木製,靑銅或死者土製的殉葬品(如馬、傭人、舞女、酒具、鍋)這些是滿足死者的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東西。死者的日常生活在他們的陪葬品中反映出來,這也包括階級關係: 有官史、僕人、地主、奴隸、富人和窮人。死者的最終歸宿是他活着時家居生活的寫照。(因此,在墓中陪葬的有傭人、駄着貨物的駱駝、馬以及擺滿富麗堂皇的傢俬的住宅)。

對前輩的敬仰大大地促進了陶器的生產及改進,以至在太宗皇帝(公元627-649年)執政時期,隨葬的“家俱”和物品的製作進入一個眞正的競爭時代。太宗皇帝被迫頒佈御旨,限制陪葬品的規格及數量。

 

莫芬娜·曼德斯

葡國大劇作家西爾·維森特作品中的一個人物。

高295 mm

檔案號碼: MC278

簽名: M. G. Bordalo Pinheiro,1916

牌子: Fábr. Bordalo Pinheiro

 

製陶轉盤與陶器的發展特别是與陶器的“工業化”息息相關,中國人聲稱轉盤是他們發明的……

但是,沒有任何能證明這一說法的依據。也許同時在世界不少地區發現了製陶轉盤。在某些情况下,要比中國早許多。毋庸置疑,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3200年)在其製作陶器中已使用了製陶轉盤。很明顯,在格雷泰(Creta)的米洛昂(Minoan)在公元前三千年陶器的製作中也使用了製陶轉盤。中國周朝的文獻資料祇讓人得出這樣的結論: 在這個時期,製模匠和轉盤工匠在職業上被區别開來。

製陶業的這一傳統在漫長的歲月中得以逐步發展。在周朝,製陶工在製作粘土器皿中開始使用無孔玻璃釉料。在發現的公元前三世紀的隨葬品中的住宅、動物和人物的造型的局部都有灰綠色的玻璃質釉料覆蓋。

通向瓷器發明的道路打通了……

中國文明和早於它的其它國家文明之間的差異就存在於此。先於中國文明的如埃及的米洛昂·麥索伯塔米亞(Mesopotamia)和繩紋文化(Jomon),但是,在這些文明消失時,中國的文明却延伸了將近四千年,且不斷發展這一藝術傳統,從古至今從未間斷過。

後來,一九二○年,在北京附近的周口店的一個堆滿石器和經火燒烤的骨頭的石洞裏發現了“北京人”(距今已有三十萬至五十萬年);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在西安附近發現了“蘭田人”(距今大約六十萬年);最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許多地區發現了“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這一切證明了中國近代文明是歷史不斷發展的最後產物。

瓷器

如同陶器一樣,關於瓷器的發明時期衆說紛紜。一些歐洲專家懷疑在唐朝(公元618-906年)前已存在瓷器。但是,對中國人是最早製造瓷器這一事實無人爭辯。

“Porcelana”這個詞中文意思就是“瓷”,這個詞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但是,最早的一些瓷器的製作諒必還要早數百年(漢朝時期,公元前206-220年),因爲最早的瓷器被作爲禹器(紹興的古禹洲),在那裡發現了製作這些最早的瓷器的窰。這個時期的記載說明這些在禹洲製作的物器“光亮如玉”,“音響如樂器”。

最早的詞典中對瓷的解釋是“薄而質地緊密”,這與歐洲人的槪念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瓷必須是用高嶺土和長石製成的,必須展示出一透明的外表。

根據斯德芬布什爾(Stephen Bushell)說,中國人稱“任何輕薄、質密”的物件爲瓷,只要它在被敲擊時能發出淸脆的聲音,這幾乎是驗證瓷器的標準。因此,“要將中國陶器中含釉質的器皿與眞正的瓷器區别開來是非常之困難的”。(1)

在歐洲,“Porcelana”這個詞來自葡語。這應歸功於一個叫奧多亞爾多巴波沙的(Odoardo Barbosa)葡人。一五一六年,在他從中國返葡國中,當他解釋瓷器的製作技術以及所用的材料時,提到了“Porcelana”這個詞(這個詞的原意是“非常光澤的單殼腹足網的軟體動物”)。

因此,要達到製作瓷器階段,無數的試驗是不可缺少的。製作瓷器的主要材料是高嶺土和Pentutsé。高嶺土這個詞從景德鎭附近發現這一原料的山而得名。歐洲說的“Pentutsé”是漢文的白土瓷,是類似於高嶺土的一種物質,但是,配上不易分解的長石,當送往窰內焙燒時,就變成一種釉。

 

羅漢

高14cm(石灣,1949)

 

必須仔細地計算高嶺土和白土瓷的用量,加入其他少量物質用水將它們溶化,讓這一如麵團的東西長時間“休息”,似乎讓它“發酵”。然後,就像攪麵團做麵包一樣,把土攪勻並排除水泡和污穢物,使其緊緊地攪在一起,否則,火將損毀如此精心製作的毛坯。

模坯或者用“轉盤”做成的毛坯在入窰前需很長時間自然凉乾。當它們被凉得很乾時,塗上含釉的物質,然後放入窰內用非常高的溫度焙燒。溫度按被燒物件的大小、複雜程度以及用途而變化。焙燒時間在36小時和20天之間。然後使它慢慢地冷却。

讓我們想像燒製第一批瓷器時所要求的科學知識! 這包括材料的强度、重量、尺寸、溫度……

在唐朝(公元618-906年),燒製瓷器的精湛藝術由於皇帝的不斷支持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唐朝開國皇帝在昌南鎭(今景德鎭)生產瓷器,昌南鎭位於長江南岸,瓷器從那裏被運往京城皇宮使用。十九世紀一位遊歷過中國的阿拉伯作家這樣描繪中國瓷器。“中國具有非常細膩珍貴的土,用這種土製作器皿如同玻璃般一樣透明,人們可以透過器皿看到裏面盛裝的水”。(2)

唐朝時期,中國的官方記載說瓷器用白土燒製,製作很精細,上等品的顏色如同玉一樣光澤純潔,因而有“假玉器”之稱。

隨着時間的推移,景德鎭成爲中國陶瓷中心,從大約一千四百多年前至中華民國(1912年)一直倍受皇帝的保護。隨着皇家官窰的建造,也出現了大量私窰。

景德鎭的瓷器用船運至鄱陽湖,然後從鄱陽湖至長江邊的建康,景德鎭的瓷器從這個港口被運送到廣闊的中華帝國的各個地區。另一方面,被稱作官窰的燒製的瓷器專供皇帝享用,每年兩次通過大運河運到京城。

但是,中國也生產瓷器出口。通過兩條絲綢之路(廣州-錫蘭-波斯灣;韃靼-蒙古-里海-波蘭)源源被運往别國,其中有一些抵埠中東國家。在阿爾德比爾波斯聖堂和伊斯坦堡的托布卡波塞爾拉伊(Topkapu Serrai)還保存着中國十四和十五世紀的瓷器。

在中國人發展瓷器生產的同時,其它國家的人民(阿拉伯人、拜占庭人、波斯人)改進其彩釉陶瓷的製作。

在伊比利亞半島被佔領後,阿拉伯人提高了他們生產的一種彩色的、透明的,塗以珐瑯的陶器的技術。同時生產作爲裝飾物的瓷磚,主要用在宮殿和祠廟這些建築上。

 

瓷瓶

嘉靖時代(明朝)

江西省景德鎭

高14.1cm

口徑:1.8cm

底徑:4.6cm

(由中國贈送給賈梅士博物院)

 

瓷器輸往歐洲

首先將中國瓷器輸入歐洲的是葡萄牙商人。中國人爲他們燒製了第一批藍色和白色的瓷器。最負盛名的是一顆佈滿經緯線的地球——葡國王馬努埃爾一世的徽章。最高級最精緻的瓷器最初是在寧波買的,價格便宜得驚人部份瓷器隨同絲綢一起運往日本可換回白銀。

其餘的運往里斯本。當時,里斯本是“來自東方的珍品的大倉庫”。新馬路(Rua Nova)和“佛樂死”路(Rua dos Ferros)的一半,兩側不是金舖和寶石舖,而是出售主要來自中國和日本的書籍、瓷器、天鵝絨、絲綢以及其它物品的舖位。(3)

一五四五年,在寧波大屠殺基督敎徒後,死裏逃生的葡萄牙人在中國的更南面尋找地方。並在上川島和浪白

 

老百姓“Zé Povinho”

高245mm

檔案號碼: MC232

牌子: F. F. C. R.1895

(Caldas da Rainha)

 

在中國發展、提高其製瓷技術,使產品題材多樣化的同時,在葡萄牙,製陶藝術家則專重發展彩釉陶器和瓷磚生產,以致到了十九世紀,葡萄牙按某些作者的說法,是一個“被瓷磚覆蓋的國家”。

中葡文化由於產品的交換,其它價値的發現以及與世界和生活聯繫的其它渠道的溝通而滙合,這在某些方面改變了歐亞大陸的面貌。

如同在“發現時代”一樣,如今通過貿易、集市、展覽、藝術家的訪問促進陶瓷生產和藝術的交流以及對在材料、技術、題材方面的新趨勢的瞭解將會進一步增加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友誼。

在澳門,在葡萄牙的卡爾達斯拉伊湼擧辦了關於石灣陶瓷以及劉傳(音譯)和其子劉桂炳(音譯)的作品展覽,在澳門又擧辦了關於“十九世紀葡國陶器”和“葡國近代陶瓷”展覽。因此,澳門市政廳準備通過賈梅士博物院進一步促進中葡兩國文化的交往。如同過去的幾個世紀一樣,澳門又一次充當溝通中葡兩國之間的橋樑。

 

良友 譯

 

* 葡萄牙有名的製陶中心。——譯者註

注釋

 

(1)斯德芬布什爾: 《中國陶器和瓷器》,雪蘭峨,馬來西亞,牛律大學出版,第12頁,1977年。

(2)《中國陶器和瓷器》第14頁。

(3)佛雷伊雷奧里維拉(Freire de Oliveira):《里斯本市歷史資料》第一部份,第九卷294頁。他在著作中援引了若瑟蓋洛斯(José Queirós)著名的《葡國陶瓷》一書中的話。引文出自該書第二版第二卷。若瑟利貝洛(José Ribeiro)出版社出版。

** 人類學者,賈梅士博物院研究員。

本冊第 6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