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報刋招搖撞騙

高美士*

高美士

中國的四億四千萬文盲人口被世人認爲是文盲比例最大的國家。然而,自從共和國成立以來,人們爲推廣敎育已做了大量工作。値得慶幸的是,很少聽說新一代人裏有人目不識丁。

即使是在近代中日戰爭之前,人們還可以用三、四個銅子買一份報紙。在澳門經常可以見到,街道上的人力車苦力——中國社會的最低階層,在街角放下車子,一邊等人招呼用車一邊津津有味地閱讀報紙。

有很多作者均稱: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一份報紙的出版國。這份報就是《京報》,也就是“北京人報”。

這份報紙,不但在詩人蘇東坡(1101年)的作品中提及過,也在唐詩(即唐代詩篇,618-907年)裏涉及到。當然,它與現代的報紙的樣式相差很遠。它祇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種十至十二頁的“官方公報”,邊上用兩條紙搓成的線扎住,封面是鮮黃色的,用木頭活字印刷成。規格是18×10毫米,每頁用紅線分成七欄,每欄寫十二個字。文章內容爲記錄中國宮廷官方禮儀,有法令、皇帝批示、晋升和宣判結果。由於諸如此類的事項對於那些需要保留皇帝敕令和決議的人至關緊要,所以,許多人就靠爲一些得不到該份報紙原版或整版的人搞摘要抄錄爲生。還有,這些手抄本或寫本經常是在正式出版之前幾天就有得賣,因此,還很搶手哩。

其他的地方官僚也在其省份印刷私人報。

中國在近代除了《京報》之外,無其他定期刋物。報紙這種消息工具和公衆輿論的引導者在1822年才引進澳門,那就是以葡萄牙文出版的《中國蜜蜂》。1827年,廣州出版了第一份英文報紙《廣州文摘》。中文報紙僅僅於1870年自從上海出版《申報》之後才開始發行。這份報紙也祇不過是薄薄的一頁。後來,又被英國人投資管理的《成報》淘汰了。澳門,據考證,在光緒(1898)第二十三年時才出版了第一份中文報刋——《知新報》。出版社設在中國人熟悉的“大井”四號樓,也就是工務運輸司大厦旁。這個地名的叫法來源於此地的一口大井。

現在,隨着《中國哲學史大綱》(僅出版了第一册)的作者,前中國駐華盛頓大使的哲學家胡適的極力倡導而進行的中文書寫改革,規定會四千左右的中國字即可以認爲能夠基本上閱讀和理解任何一篇淺而易懂的文章,普遍播用一般口語的句法代替從前古漢語極其複雜的句法。這樣,由於其言簡意賅、使用了衆多詞滙的特點,即使是受過較少敎育的人也可以很輕鬆地閱讀和理解書面文章。

由於上述原因,中國每個城市都擁有花樣繁多的日報。有的報紙甚至在上海的日發行量達十萬份。

另外,中國人的品味也趨向西方化。文化市塲上,可以見到琳琅滿目的、插圖優美和印刷精良的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和戲曲畫報,還可以見到各類科技書籍的翻譯作品,這些主要是技術書。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蘇聯、匈牙利、波蘭等等國家的近代作家的原著也是比比皆是。當然,我們毋須評論,在一個極短暫、倉促的過渡期內去吸收文學作品中一些鮮而一見的種種觀點未曾亦不會給中國靑年人的大腦造成嚴重的不消化。

在中國,閱讀的興趣普遍增加。就連諸如澳門這樣小的城市也出版了不多不少四份報紙: 《華僑日報》,屬它流通最大;《世界日報》;《正報》和《大衆報》。

澳門最大的報業公司是《華僑日僑》公司。

以上所有幾份報紙均在第一版即所謂“正刋”刋登作爲功底文章的國際和本地消息。其它幾頁的“副刊”,登載雜文、警匪和法制小說、習俗評論等等。廣告拉的最多的是《華僑日報》;有兩頁加四分一的地方全部留給登廣告的人用。

中日戰爭之前中國大城市的報刋業,總的說來,除了幾份流通量大的之外,其它的報紙的消息缺乏眞實性、文章居心不良、水分高和趣味低下的特點構成了眞正的危險。因爲在公衆輿論中其巨大影響很深。

許多家此類的報紙,一般規格是四開。英國人稱之爲“繩頭小報”,幾乎全部幹着敲詐勒索的勾當。這些下流的報紙竟然就一些名人所做的不太光彩的事大寫誹謗文章,以此向他們敲詐數量可觀的金錢,並毫無廉恥地干涉他們的私生活,進一步傷害他們。

還有人利用報紙向毫無警惕的人搞詐騙。據說,曾經在廣州三份主要的報紙《□報》、《粤華報》和《國華報》上刋登了一項廣告,稱近來上海建立了一家工廠,工作上需要技術員,工人和寫字樓職員共計三百人。

那些自認爲掌握一定技術並符合廣告上的要求的人需向工廠辦公室寄去申請和工廠答覆信函用郵資兩角錢。

顯然,肇事者在很短時間內就收到了成千上萬封各自附上兩角錢郵票的申請信函。這樣,從每一仟份申請書裏,詐騙者可獲得郵資二十元錢。由於他可以通過此手段欺騙五萬多人,所以,可賺得上千元。

上當者當然是永遠不可能收到申請答覆。又由於此事牽涉到的經濟價値不大,誰也不會多計較它。

但是,在一段時期內,同一廣告每隔兩個月竟然又出籠了並引起了人們的懷疑。廣州當局於是向上海同業要求調查廣告的來龍去脈,詐騙犯很快被捉到。

從這兒以後,爲了禁止騙子利用報紙行騙活動,實行了廣告刋登出版者責任制。

田曉燕 譯

* Luís Gonzaga Gomes (1907-1964),澳門歷史專題硏究學者、作家以及漢學家。

本冊第 3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