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

SWATOW 與漳州窰

栗建安

漳州窰古典人物畫青瓷盤殘件

福建漳州平和縣五寨大壠地址發掘現場(漳州窰址之一)

漳州窰青花瓷盤

Swatow或Swatow ware,即汕頭器,是人們對一種瓷器的稱呼。但究竟自何時起,又為何將這類瓷器稱之為Swatow,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為此類瓷器定名的人,最初是在廣東省汕頭見到這類瓷器的,或者是認為它們來自汕頭,因此以地名稱之。以後相沿成習,約定俗成。而這一名稱出現的年代,當然應是這類瓷器銷行海外之時或其後,現在一般認為那是在16世紀後半葉至17世紀前半葉之後的事。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國立博物館陳列的漳州窰青瓷碟

6)青花紋樣多倣景德鎮民窰的產品,與官窰嚴謹、繁縟的畫風有所不同。但圖案的筆觸兼有細膩和粗放,風格灑脱、奔放、不拘一格;

7)底足部粘砂,原因是燒製時匣缽內墊放砂子起間隔作用。

青花和五彩瓷器的紋樣、圖案(以盤類器為例)一般是在口腹部飾開光或錦地開光,內繪花草、山水、水禽等,而以內底面飾主題紋樣,常見的有花草(牡丹、蓮荷、蘭草、松竹等)、珍禽(如鳳凰、雉雞、雄鷹、白鷺、仙鶴、蘆雁、喜鵲、野鴨等)、瑞獸(雲龍、麒麟、獅子、蟠螭、梅花鹿)、山水(海上仙景、壽山福海、秋江景色等)、人物、文字(福、壽、天下一等)、羅經(航船、魚龍)以及印章紋等等。

單色釉瓷器的紋樣,有釉下刻劃花草、魚樂、文字等,還有藍地白花、醬地白花等裝飾。

Swatow瓷器,從國內已發表的資料來看,發現的數量和種類都很少,博物館的藏品中,也還未見有介紹的。但我們知道,這類瓷器在世界上卻有着廣泛的傳佈,追循着它們的足迹,試作一概略的考察,便可以看到:

在東亞的日本,從關西的大阪、堺市一帶甚至到東京、青森等地的16世紀後半到17世紀前半的地層、古遺址中,都有這類瓷器出土。許多博物館、美術館也有不少收藏。日本學術界以往也稱之為Swatow或稱為“華南窰系”、“廣東、福建窰系”甚而叫作“產地不明”。其中的五彩瓷被稱為“吴州赤繪”,單色釉瓷器稱為“餅花手”等。

在東南亞地區,除前述的印度尼西亞之外,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或者博物館有收藏,或者遺址中有出土。新加坡學者韓槐準先生(原中國中央文史館館員、故宮博物院陶瓷研究顧問)經多年研究認為:“我從經驗知道,關於明代從海道外銷於南洋群島的瓷器,以華南窰具有‘砂足’的三彩和青花那種瓷器為最多。”“一般外國陶瓷收藏家多叫這種瓷器為‘汕頭器’(Swatow ware)。”(<談我國明清時代的外銷瓷器>,《文物》1965年第9期)。

此外,198□年在大西洋聖赫拿勒島附近打撈的1613年沉船“白獅號”(Witte Leeuw)上,以及1992年在菲律賓海域打撈的1600年的沉船“聖迭戈號”(San Diego)上,也都發現了這類瓷器。這兩隻沉船,都是當時西方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可以認為船上的這些瓷器,是運往歐洲的。還有在埃及及福斯塔特遺址出土的瓷片中,也有可以確定是Swatow的瓷器。(《陶瓷的東西方交流》,日本出光美術館,1984年)以及東非的一些地區,也見到過這類瓷器。(《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10月)

儘管在東西方這種Swatow瓷器有着普遍的發現,各國的學術界和收藏家們也曾給予不少的關注,研究者們對其來源進行審視的目光也逐漸圈定在廣東、福建交界的沿海地區,但是直到本世紀90年代以前,對它的產地和窰址問題,始終未能有一確切的答案。最終解答了這一貿易陶瓷的歷史懸案的,主要是福建省文物考古工作者,他們的考古調查,發現了分佈於福建省漳州地區的明清時期的窰址群,並確定它們正是Swatow瓷器的主要產地。

漳州地區,位於福建省南部,西面與廣東省潮汕地區交界,東、南瀕台灣海峽,境內有福建第二大河九龍江水系,提供灌溉和舟楫之便;其出海口即歷史上著名的“月港”。此外還有漳江、鹿溪、東溪等河流各自向東南人海,入海口也都是優良港灣,自古以來,就有交通海外的便利條件和傳統。尤其在明代中期以後,隨着明王朝對海禁的放寬和月港的開放,使這一地區的對外貿易空前繁榮,月港的歷史地位在當時整個中國的海外交通和貿易中迅速上昇,直至清初而後衰退。這一歷史背景,正是漳州地區窰業發展的原因之一,大量的陶瓷器,隨其它中國的土特產品如生絲、茶葉等,裝上中外船隻,運往東西洋。如今遺留下的,是多達五十餘處的古窰址。

漳州地區的古窰址調查始於50年代,當時是為了尋找所謂“漳窰”(我稱“漳瓷”)的一種米黃色釉小開片瓷器的產地而進行的(但這種瓷器也直到80年代中期才在華安縣下東溪頭的東溪窰址找到它的踪迹)。但那時並沒有發現Swatow這種瓷器。至80年代中期,考古調查在漳州地區的平和、漳浦、南靖、華安、詔安、雲霄等地陸續發現一批主要燒青花瓷的窰址,然而也還未引起重視。90年代初期的繼續調查,才注意到有對之進行研究的必要。恰值日本關西地區的陶瓷研究者森村健一等人來此訪問、交流,才逐步認識這些發現與Swatow關係的另一重要意義。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對外學術交流的擴大,促進了這一研究的發展。此後,福建省博物館又組織了對平和縣相關古窰址的專題調查和重點發掘,在南京大學考古專業及平和縣博物館的支援以及日本關西近世考古學研究會的援助下,發掘取得了重大收獲。經過初步的研究,已基本搞清了明清時期漳州地區生產Swatow 這類瓷器的窰址的分佈及其窰業生產工藝技術狀況,並將這類窰址定名為“漳州窰”。目前反映這一發現和研究初步成果的考古調查、發掘報告書《漳州窰》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於1997年元月出版了。

從前述的Swatow瓷器的基本特徵看,它們與漳州窰的大部份產品相同和相似。並且,從歷史背景、漳州地區的地理位置及明清時期這一地區在對外貿易和海外交通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來看,完全可以肯定漳州窰就是Swatow的產地。目前已知這類瓷器的生產窰址在廈門、粤東地區以至香港的大埔也有發現,但其無論是窰址的數量和生產的規模、產品的種類和產量等方面來分析,漳州窰仍是主要的窰口和中心產地。當然,漳州窰的內涵比起Swatow瓷器來説,要複雜、豐富的多,它在中國陶瓷史以及世界貿易陶瓷史的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義。目前這一研究正在不斷地深入和擴大,也期待有更多的中外學術交流與合作來推進。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漳州窰青花大盤

*栗建安,福建省博物館考古學者,漳州窰鑒定專家。

本冊第 152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