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十六至十八世紀西方文化對澳門地區的影響

黃鴻釗

澳門是中國第一個向西方開放的國際貿易港口。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居留以來,此處即成為華洋雜居之地。16-18世紀這二百多年間,其人口一般穩定在4-5千人左右,當然據記載,某些時候人口亦曾達萬人以上。居澳的華人與洋人基本上各自遵循本國的傳統生活方式。但相處日久,相互間漸受潛移默化的影響,華人穿洋服、習洋文、進洋學堂、信奉洋教,乃至出洋留學、學習西方科學知識者,頗不乏其人。而洋人也有穿漢服、習漢語、研究漢學、翻譯中國典籍,也屢見不鮮。華洋通婚,生下混血兒等時有所見。因此,澳門可以説是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地。它提供了充份條件,使中西文化在此相互滲透融合,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澳門文化。

但東西文化交流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時間長、內涵廣,恐非一篇文章所能概括,在這裡,我祇想就個人研讀澳門史料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一些資料,匯成一篇。因限於篇幅,本文側重於西方文化在澳門地區(包括廣東南部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影響,間中也涉及某些來自亞洲其它地區的文化。

西洋器物

玻璃與玻璃製品。玻璃早在公元前就由埃及人發明了。據説古代有一艘裝載泡碱的船在腓尼基海灘遇難,水手們用兩塊泡碱當做石頭,支撐小鍋生火做飯,火使泡碱與海灘的砂(硅石)熔成一體,玻璃就這樣被偶然的混合方法製造出來了。此後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常見玻璃。早期的玻璃模糊不清,尚待改進。公元前2世紀,敘利亞人發明了吹製玻璃技術。1世紀時,玻璃傳入歐洲,由羅馬人改進了製作技術。15世紀意大利人發明了晶體玻璃,又名威尼斯玻璃。波希米亞人發明了可以雕琢的石英晶體玻璃。

中國古代稱玻璃為琉璃。漢武帝時,有大秦國(羅馬帝國)十種色彩的琉璃傳入中國。古人稱之為千年積冰,玉潔冰清。晉代的潘尼説:“凝霜不足方其潔,澄水不能喻其清。”(1)當時人以為“琉璃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大抵以藥燒成。自然灰的形狀類似黃灰,產於南海之濱。鄭和下西洋時,曾把阿拉伯玻璃工匠帶來中國,傳授燒製鈉鉀玻璃的新工藝,燒出來的玻璃“有氣眼而輕。”(2)玻璃透明度遠不如西洋玻璃。

玻璃在明清之際經由澳門傳入中國內地並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得到廣泛的推廣使用,影響巨大。當時西洋傳入的玻璃製品有玻璃屏風、玻璃杯、壺、圍棋子、燈,而最普遍的是各種不同形狀和用途的鏡子。屈大均的<玻璃鏡詩>説:

 

誰將七寶月,擊碎作玻璃。

絕勝菱花鏡,來從洋以西。

鑄石那能似,玻璃出自然。

光含秋水影,尺寸亦空天。(3)

 

鏡又分為照射鏡、千里鏡(望遠鏡)、顯微鏡、大字鏡、照字鏡等多種。屈大均曾在澳門看到各種功能不同的玻璃器物,嘆為觀止,並加以描述:

有玻璃千人鏡,縣之,物物在鏡中。有多寶鏡,遠照一人作千百人,見寺中金仙,若真千百億化身然者。有千里鏡,見三十里外塔尖,鈴索宛然,字裡橫斜,一一不爽;月中如一盂水,有黑紙渣浮出,其澹者如畫中微云一抹,其底碎光四射,如紙隔華燈,紙穿而燈透漏然;有顯微鏡,見花鬚之蛆,背負其子,子有三四;見蟣虱毛黑色,長至寸許,若可數。

最使明代人嘖嘖稱奇的是眼鏡。很久以前,人類就探索各種方法醫治視力衰退(即近視眼)的患者,不過直到13世紀才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意大利的阿瑪蒂(Salvino Degli Armati 1245-1317)發明了眼鏡,這個佛羅倫薩的物理學家有一次在做光折射實驗時,眼睛受到損壞,於是他研究改善視力。1280年他研製成功兩塊有一定厚度、並有曲率的玻璃架套在眼睛上以放大物體,這就是最初的眼鏡。此後經過不斷改進,終於在15世紀末產生了第一副凸透玻璃眼鏡。這副眼鏡是用兩塊水晶透鏡組成,鑲嵌在木質或角質的眼鏡框內,稱為圓框眼鏡。眼鏡大抵也是於明季傳入澳門。屈大均説:“玻璃來自海舶,西洋人以為眼鏡。兒生十歲,即載一眼鏡以養目光,至老不復昏。”(4)李紱有<眼鏡詩>一首,寫道:

 

西域傳奇製,昏眸得暫清。

自他而有耀,相隱以為明。

暇日吟詩興,衰年學易情。

煩君繼吾照,未敢負餘生。(5)

 

西洋槍炮。葡萄牙佔據澳門後,設火藥局於嘉思蘭炮台左側,鑄造槍炮,部署在城樓上,以強化澳門的防務。據1626年的記載:當時澳門共有六個炮台,配置70門大炮,即三巴門炮台(The Monte)15門;東望洋炮台(The Guia)10門;嘉思蘭炮台(São Francisco)8門;南環炮台(Bom Parto)8門;媽閣炮台(Barra)14門;西望洋炮台(São Pedro)15門。到18世紀中葉時,配置大炮數量增至76門,其中三巴炮台28門;東望洋炮台7門;西望洋炮台5門;媽閣炮台26門;嘉思蘭炮台7門;南環炮台3門。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炮總的數量增加並不多,但葡人卻把面對關閘的三巴門炮台,靠近內河的媽閣炮台作為防務的重點,大炮數量成倍增加,足見其軍事功能主要不是防範海外來敵,而是威脇中國。關於大炮的威力,屈大均寫道:

其曰西洋大銃者,重三千斤,大十餘圍,長至二丈許,藥受數石,一發則天地晦冥,百川騰沸,蟄雷震燁,崩石摧山,十里之內,草木人畜無復有生存者。紅毛夷〔荷蘭〕擅此火器,載以巨舶,嘗欲窺香山澳門,脇奪市利。澳夷乃倣為之,其製比紅毛益精,安置南北兩臺,以守要塞。及時以銃尺量之,測遠鏡度之,無不奇中,紅夷乃不敢犯。用於中土,則誠攻守重器也。(6)

大炮之外,還有長槍、手槍與自來火槍等數種。其中手槍又名機銃,體積小而威力大,尤其引人注目:

至如機銃者,名覿面笑,韜藏於衣服之中,而突發於咫尺之際,殺機不測,良可寒心。其制也,小石如豆,嚙度函外,鐵牙摩戛,火透函中,蓋皆精鐵分合而成。分之二十餘事,邈不相屬;合之各以牝牡橐龠相茄,納篆而入蝸户,括轉相制,機轉相發。外以五六鐵箍箍之,大四寸,圍長六七寸,以帶繫置腰間。帶有銅圈,可插機銃二十枚。鉛彈亦懷於身,用時彈重八九分,用上二枚不可多,多則壞銃。危急時,一人常有二十銃之用,百不失一,此亦防身之奇技也。(7)

葡萄牙人擁有這種先進的西洋火器所顯示出來的強大軍事威力,常常使訪問澳門的中國官員感到震驚,並力圖引進與倣造,用以加強中國的防務。1565年到過澳門考察的葉權説:

余親見佛郎機人投一小瓶海中,波濤跳躍間擊之,無不應手而碎,持此為長技。故諸番舶惟佛郎機敢桀骜。昔劉項相距廣武間,羽數令壯士挑戰,漢王使樓煩輒射殺之。羽怒自出,數煩不敢動。使有此物〔指手槍〕數支,從陣中攢指之,何懼項羽哉! 三國時闘將令有此,雖十呂布可斃也。(8)

洋舶。既是西洋載貨商船,又是配備火器士兵的軍艦。其大小可按載重量分為四等,一等稱“獨檣舶”,能載1,000婆蘭,婆蘭是外文音譯,以1婆蘭為300斤計,即為300,000斤;二等“牛頭舶”,載重100,000斤;三等“三木舶”,66,000斤;四等“料河舶”,22,000斤。凡大船可容納千人以上,中等的可容數百人,船腹有樓高崇如山岳,設置藤梯,可攀沿上落,船上一切生活設施齊全,有淡水櫃,甚至有菜畦,裝備大炮百門以上,戰鬥力頗強,雖主要用於航海防衛,但本身往往亦商亦盗,滋擾沿海地方。

紡織品。有來自西洋的各種布、絨、紗等。布有紅、白、藍、花、織金頭、棋子紋、椰條紋,統稱為洋布,品質細膩精密,皚如雪,輕如紙,百幅四五尺。絨以紅色絨質量上等,另有黃、藍、黑、紫藍等多種,分別稱為天鵝絨、大呢或小呢。廣東人因其用鳥毛織成,俗稱為鳥服,但洋人是剪天鵝翎細管,雜以機絲織成,絢麗無比。傳入廣東後,當地人剪土鵝羽毛加以倣造,織成的鵝絨品質較粗,價格要相應降低。緞和紗亦是鳥毛拌以金絲、銀絲織成,因為雨灑不濕,稱為雨紗、雨緞。冬天穿着的為金花緞、羽緞。春秋兩季穿着的為各種色彩的羽紗。另有瑣袱、嗶吱緞、大氈、大花絨氈等均是各種不同品類的鳥服。又有一種用孔雀羽毛織成,金翠奪目,為婦女喜愛的飾物,廣東人多向洋人購買原料倣造,“其毛多買於番舶,每一屏尾價一金。一屏者,一孔雀之尾也,以其尾開如錦屏,故曰屏。”(9)

番貨。歷來是皇室貴族所享用,盛產於南洋一帶,包括印度的一些地區,東南亞大陸、爪哇、婆羅洲、奥梅斯、亞丁和琉球等地,均曾以貢物形式輸入中國,葡萄牙人亦已轉運貿易形式,運銷於澳門。明代在澳門設立香山驗香所,每年派出官員前去採購香貨,供后宮妃嬪享用,他們是香貨的最大買主。這些採購香貨的官員,為了保證九重宮禁內的需要,在澳門購買時往往一擲千金,派頭十足。湯顯祖於1591年遊覽澳門時,適逢其會,曾口占一首<香山驗香所采香口號>敘其盛況,詩中寫道:

 

不絕如絲戲海龍,大魚春漲吐芙蓉。

千金一片渾閑事,願得為雲護九重。

 

龍涎香和龍腦香是最貴重的香貨,屈大均説,這兩者“皆香品之最貴者”,以南洋佛打坭所出產為優,每兩售價60-100金。這兩種香“焚之則翠煙浮空,結而不散,坐客可用一剪以分煙縷。”(10)此外較著名的有伽南香,“伽南來自二洋者為上,占城所產,剖之香甚輕微,乃久而不減。”又有檀香,“檀香三種,皆以色名。黃者黃檀,白者白檀,紫者紫檀。香俱酷烈,而白檀為勝,多從海舶而來。”尚有:梅花片腦(與龍腦一樣,由香樹的汁液凝結而成)、巴爾酥香(即安息香)、降香、乳香、衣香等等。(11)

錫器。澳門錫器,也是葡人來的,“質堅而白,製器如銀,久不渝色。”

硫璜。“賈舶多以之壓舟,然有厲禁。”有洋紅、洋青,其顏色鮮麗。其中尤以洋紅最貴,白銀1金祇可換取1兩。1金是個衡量單位,4兩等於1金。

。澳門有西洋茭文蓆,最為著名,由西洋國人織蓆運銷於澳門,亦有運來蓆草,葡人在澳門織蓆,但嫌粗厚,不如原產地質量好。

鐘錶。人類最初的計時器有沙時計,為中國人所發明,通過埃及人傳到了西方和希臘,公元前3世紀喜劇詩人巴頓(Baton)的詩中曾提到過這種沙時計。圭表也是中國人和迦勒底人(古巴比倫人的一支,曾建立新巴比倫王國)發明的,它有一根指針,在水平面上產生陰影,根據陰影長度,可測出太陽或月亮的高度以定時間。此外還有銅壺滴漏、日晷(由一根指針和刻度盤組成)等計時器,均由古代的中國、埃及、希臘、羅馬人使用過。

至於機械自動鐘則是中世紀所發明。最早在1120年,西多(Cteau)寫的《修會的習俗》一書中提到,敎堂聖器室的管事負責撥鐘,使它在早晨祈禱時敲響。這是最早的關於鐘的記載。1314年博蒙(Beaumont)在法國卡昂(Caen)建造了第一台公用的自鳴鐘。

其後許多科學家對鐘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不斷加以改進,尤其是1600年意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鐘擺的定律和性能後,人類便製成了各種更加準確、美觀與耐用的時鐘了。

16世紀末,鐘錶也隨耶穌會士傳入中國。1582年,耶穌會士羅明堅與利瑪竇同到肇慶謁見總督陳文峰(利瑪竇説總督名叫陣瑞,就是此人),羅將印度敎區主敎所贈一鐘轉贈給陳,大獲好感,於是准許在肇慶居留與建立敎堂,因此利瑪賓在筆記中稱這個陳姓總督是個貪官。(12)而鐘錶便從這時傳入中國。據説羅明堅所贈送給總督的是一隻有車輪的大自鳴鐘,後改裝成合乎中國觀念的十二時辰,阿拉伯字改為中國字,每日分一百段,每段分一百分。利瑪竇進京時,亦向朝廷進貢了自鳴鐘,這台自鳴鐘,“以鐵為之,絲繩交絡,縣於簴,輪轉上下,戛戛不停,應時自擊鐘有聲”(13)。“大鐘鳴時,正午一擊,初未二擊,以至初子十二擊;正子一擊,初丑二擊,以至初午十二擊。小鐘明刻,一刻一擊,以至四刻四擊。”(14)1613年金尼閣赴羅馬謁見敎皇後,在歐洲各地募集圖書時,曾得到托斯坎納大公爵饋贈一自鳴鐘,其製作十分精巧,鐘內刻有森林之神,一手持弓,一手持箭,發箭報時。1621年金尼閣進京時,亦把這台奇巧的鐘進貢給宮廷。到了清代康熙、乾隆之世,西人進貢的各式各樣的自鳴鐘就更多了。

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之地,自然保留了各種鐘錶和計時器,品種甚為齊全。其中,十二辰盤,是一種大鐘,放置於三巴寺內,“俟某時鐘動,則蟾蜍移指某位。”至於自鳴鐘,則有桌鐘,均能自動報時,樂鐘,報時音樂齊奏。還有手錶,大小同器規,月影,乃至鵝卵沙漏,這種計時器形如鵝卵,“實沙其中,而顛倒滲泄之,以候更數”。徐光啟的五世孫徐鈞俊倣造西洋鐘錶,他受家學淵源的影響。技術甚精,晚年著的《高原蒙求》一書(1796)中有自鳴鐘錶圖法,評論鐘錶製造,當時廣州已出現修鐘的造鐘業,稱為“廣鐘”,而不久,在蘇州也製出了“蘇鐘”。

刀劍。亦是來自海外,有長劍、短劍。刀亦有多種,“長者五六尺為上庫刀,中者腰刀,短小者解腕刀。”有一種軟刀,狹而長,“以金銀雜純鋼煉之,卷之屈曲,舒之剛直,可以穿鐵甲,洞堅石,澳番常佩之。”(15)另有一種小刀,輕薄如紙,刀把飾以金珠、珊瑚、琥珀,於雄壯之中亦頗見秀麗,這些刀劍也通過澳門,傳入廣東。

輕工業品。香水有花露水,即薔薇水,婦女裝飾打扮之時,用以搽抹臉手,霑灑衣裳。高啟在<薔薇露盥手詩>描寫了這種情況:

 

蠁估海帆回,銀罌玉汞開。

盥餘香滿手,恰似折花來。(16)

 

又據《粤中見聞》記載,薔薇露傳入廣東後,“廣人多以土薔薇浸水效之”,這種土製花露水效果也不如舶來品。此外,藥水則有蘇合油、丁香油、檀香油、桂花油、冰片油等,多用瓶裝,在廣東流行。

西洋動植物

。海外出產的一種動物,形狀與狸相似,高足而結尾,分黃白黑三種,其中產於暹邏(今泰國)的還善於捕鼠,尤為葡人珍愛,視之如同子女,臥起必抱持不置。廣東人受葡人的影響,也把獴當做珍貴動物,常以本地特產貨物向葡人求換一隻賞玩。

番狗。亦即西洋狗,也是葡人從歐洲運來的一種玩賞動物,身形矮小,毛若獅子,每隻價值十餘金。這種狗並無任何本事,但備受葡人寵愛,所享受待遇是其奴婢不能相比的,與主人形影不離,食同餐,寢同眠,故澳門人有句俗話説:“寧為番狗,莫作鬼奴。”(17)

荼蘼。產於歐洲。冬天開花,露凝花上,晶瑩芬鬱,稱為荼薇露,味甘性凉。舉凡花露均有潤肌益顏之效,而荼薇露尤佳。葡人從歐洲運銷亞洲各國。暹邏、滿剌加人購買後,貯人玻璃瓶中,又轉銷於占城,占城婦女加入香蠟調之涂髮。澳門葡人婦女用以注飲饌。廣東人引進荼薇廣為種植,均以畝計算,但質量不如歐洲所產品種優良。屈大均有<荼蘼花詩>云:

 

南海荼薇露,千瓶出此花。

酡顏因白日,靧面即紅霞。

色著沾衣客,香歸釀酒家。

摘防纖手損,朵朵刺交加。(18)

 

煙草與鼻煙。煙草,漢譯淡巴菰,來自葡文tabaco,是美洲印第安人土語對煙草的稱呼,本屬藥物,有提神之效。葡西兩國人到達美洲後,染上吸煙習慣,遂傳入歐洲。而葡人又將它傳到澳門,當地華人養成吸煙嗜好,又傳入內地。明人張岱寫道:“余少時不識煙草為何物。十年之內,老壯童稚,婦人女子,無不吃煙;大街小巷,盡擺煙桌,此草妖也。”(《陶庵夢憶》)崇禎朝雖有禁煙令,也無法阻止這一嗜好的流行,及至清朝初年,上至“公卿大夫,下逮輿隸婦女,無不嗜煙草者。”(19)

鼻煙是吸煙的一種文雅的新方式,即在煙草中混入香草或香料,通過鼻孔吸入。陸遙撰《煙譜》中有煙草歌一首,提及“以鼻代口事更奇,其法乃自西洋肇。”及至清康熙朝時皇室成員已有吸鼻煙的嗜好,並有御賜鼻煙壺的記載。

居留澳門的葡萄牙人普遍流行吸煙和吸鼻煙的習慣。紙煙,“紙卷如毛管狀,燃火吸而食之。”與現時吸煙方法無二。至於鼻煙,“上品曰‘飛煙’,稍次則鴨頭綠色,厥味微酸,謂之‘豆煙’,紅者為下。”葡人外出時,穿戴的習慣,“衣褲皆有表裡,雖盛暑襲之數重,裡有小囊,貯鼻煙壺、自鳴鐘諸物。”

蕃薯。一名甘薯,產於美洲。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明萬曆年間,從菲律賓傳入福建,又傳入澳門。據《澳門記略》説:

薯,蔓生如瓜蔞,根如山藥,其皮薄如米,去皮可生食,熟食色如蜜,亦可釀酒,閩人截其蔓以來。

廣東人把它當糧食,稱為“薯糧”。據《粤中見聞》稱:

諸薯種俱易生,葉可肥豬,根可釀酒。切片曬,是曰薯糧,可以為榖米之佐。

西洋花草。澳門的西洋花草有西洋蓮、西洋菊、西洋牡丹和茉莉花。“西洋蓮,蔓如細絲,朱色,花初開如螢白蓮,十餘出。久之,十餘出皆落,其蕊變而為菊。瓣為蓮而蕊為菊,以蓮始而以菊終,故名西洋菊。其種來自西洋,今廣州多有之。”(20)

洋葱。來自海外,葡人引進澳門,用作菜肴。其形狀“如獨蒜而無肉,縷切為絲,玲瓏滿盤,以之餉客,味極甘辛。”其它尚有菖蒲、蓽芨、蘆薈、葡萄、白豆蔻等。暹邏於康熙六十一年曾貢大西洋菖蒲十本,“菖蒲多生石澗中,以小者為貴。有一寸十二節者,以甲子日採取陰乾,至百日為末,每日服三四筯,益智、聰耳、明目。”

木貨。澳門木貨,種類繁多,有紫檀木(紫榆木)、烏木、黃花木、影木、泡木、波蘿樹等。紫檀木來自番舶,一名紫榆木,以輕重論價值,傳入廣東,用以製作小器具,如床屏、几案等售於天下。

胡椒。產於南洋,今印尼一帶,當地為荷蘭人所佔據,當時中國稱荷蘭為紅毛國,遂稱產於紅毛國。“椒色深黑,多皺,味辣,中土貴之,故舶貨惟椒多。”“常時紅毛鬼子乘大船來,擄掠廣人以炒椒,椒氣酷烈有毒,役至年餘則斃,得廣人價值百金,輒特地以防其逸,故廣人以為大患。”(21)

羊桃。又名楊桃。因有五稜,亦稱五稜子。“澳門的洋桃樹種自西洋引進,高六七丈,花紅,一蒂數菓,大而甘甜。這種水菓亦能為藥,具有辟嵐瘴之毒的效用,有中蠱者,搗汁飲之,毒即吐出,此外還能治水土不服和瘧疾疾病。”

蕃荔枝。澳門有蕃荔枝,大如桃,色青,似殼非殼,剝落表皮,有白瓤、黑籽,嚼籽味如波羅蜜,1679年耶穌會士曾進獻康熙帝品嚐。另有橄欖(一名青菓)、甜荔枝、酸荔枝等水菓。康熙六十一年暹邏貢大西洋青菓15株,甜荔枝30株,酸荔枝20株。

貝多羅。來自西洋,葉大而厚,古時梵僧用以寫經。花大如酒杯,白色,有香甚缛,其花落地數不敗。

丁香樹。來自洋舶。廣州亦有,但不如澳門的洋品珍貴。其樹高丈餘,花圓細而籽色紫,有雌雄兩種,澳門葡人常口唅嚼以代檳榔,亦常放牛羊肉中蒸煮而食。

洋山茶。葡人從海外引進澳門種植,有紅白兩種,性畏寒,而花色絕佳。

建築藝術

近代西洋建築之傳入中國,也是從澳門開始的。澳門是個對外貿易港口,中外商民雜居之地,其住房形式,中西羼混,十分複雜。當時中國人一般在平地上蓋平房居住,而葡人則在高地建房。香山縣志稱:“因山勢高下,築屋如蜂房者,澳夷之居也。”當日情景,可以想見。同時葡人建造的房屋又是“高棟飛甍,櫛比相望”的樓房。其式樣主要有敎士居住的羅馬敎堂和一般商民住的高樓洋房兩種類型。

澳門於16-17世紀建造的古敎堂有:1)望德堂,設在東南部痳瘋院附近,中國人稱為“發瘋寺”,1567年建立敎區時,它是主敎產業。2)聖老楞佐堂,建於1575年左右。3)聖安多尼堂,約建於1565年,中國人稱之為“花王廟”,是敎徒證婚之處。4)聖奧斯定堂,建於1589年,中國人稱為“龍嵩廟”。5)玫瑰堂,又名聖多明我堂,建於1587年,中國人稱為“板樟廟”。6)聖保祿堂,建於1572-1602年間,中國人稱為三巴寺,又稱為大三巴,在澳門東北部,1835年1月26日此堂燬於大火。這些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建造的古敎堂,在建築風格上具有當時羅馬敎廷盛行的“巴羅克”風格。而澳門規模最大的聖保祿敎堂(三巴寺)則是巴羅克建築的典型代表。

巴羅克(Baroque)一詞起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原意為“不合常規”,尤指外形有瑕疵的珍珠。巴羅克的藝術特點是莊嚴高貴、氣勢雄偉、生氣勃勃、有動態感,注重光的效果,擅長於表現強烈的感情色彩。這些特點來自文藝復興運動所發揚的古典藝術精華同禮敎觀念的結合。《澳門記略》對於上述敎堂的介紹一般祇有寥寥數語,惟獨對聖保祿敎堂花了不少筆墨,寫得十分詳細。

〔寺〕首〔三巴〕,在澳東北,依山為之,高數尋。屋側啟門,制狹長。石作雕鏤,金碧照燿,上如覆幔,旁綺疏瑰麗。所奉曰天母,名瑪利亞,貌如少女,抱一嬰兒。曰天主耶穌,衣非縫製,自頂被體,皆采飾平畫,障以琉瓈,望之如塑。旁貌三十許人,左手揮渾天儀,右乂指若方論説狀。鬚眉豎者如怒,揚者為喜。耳重輪,鼻隆準,目若矚,口若聲。上有樓藏諸樂器。有〔定時台〕,巨鐘覆其下,立飛仙台隅為擊撞形,以機轉之,按時發響。僧寮百十區,蕃僧充斥其中。(22)

敎堂被燬於火,今已無法一睹風采,但僅存的大理石牌坊,厚度2點7公尺,高踞於70級台階之上,巍峨雄偉,蔚然壯觀。牌坊又是中西文化藝術交流的結晶。四十根石柱組成的架構把它分成五層,每層雕刻着聖經故事的圖像,而在第三層的圖像旁邊,則題刻着中文“念死者無為罪”,“聖母踏龍頭”和“鬼怪誘人為惡”等箴言;第三、四層的左右兩端均有中國民族傳統的石獅子雕像,造型別緻,姿態生動;第四層耶穌銅像的兩旁分別刻有西方的百合花和東方的菊花浮雕圖案。這些中西文化合乎一壁的情況説明,聖保祿--大三巴牌坊是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紀念碑。

澳門的西洋建築除了敎堂之外,尚有各式洋房。其特徵是多為二層以上樓房,有走廊,四面開窗,門楣多作圓拱形,紅牆粉壁,頗為美觀。《澳門記略》對西式洋房曾作了這樣的描繪:

明末清初,西洋人從澳門至內地傳敎,各地興建的天主敎堂日漸增多。於是西洋建築術又從澳門向內地傳入,對中國建築風格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繪畫音樂

明清之際傳入中國的西洋畫,最早也是宗敎畫,由耶穌會傳入中國。萬曆年間,敎士羅明堅到澳門,携有耶穌和瑪利亞畫像。後來利瑪竇入內地傳敎,所到之處,每以這些宗敎宣傳畫贈人。1600年入京,向萬曆帝獻禮當中,便有天主聖像和聖母聖像。當時顧起元在《客座贅語》一書中,對這些西洋畫技術表示非常欣賞:

所畫天主乃一小兒,一婦人抱之,曰天母。畫以銅板為幀,而涂五彩於上,其貌如生。身與臂手,儼然隱起幀上,臉上凹凸處,正視與生人不殊。人問畫何以致此? 答曰:中國畫畫陽不畫陰,故看之人面軀正半,無凹凸相。吾國畫兼陰與陽寫之,故而有高下,而手臂皆輪囷耳。凡人之面正迎陽,則皆明而白;若側立則向明一邊者白,其不向明一邊者眼耳口凹處皆有暗相。吾國之寫像者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畫像與生人無異也。

西洋畫的品種也很多,《澳門記略》曾作過介紹:

其餘技則有西洋畫,三巴寺有海洋全圖,有紙畫、有皮畫、皮扇面畫、玻瓈諸器畫。其樓台宮室人物,從十步外視之,重門洞開,層級可數,潭潭如第宅,人更眉目宛然。又有法瑯人物山水畫,織成各種故事畫、綉花畫。(23)

由於西洋畫注重陰陽明暗配合,以及遠近高低的配合,獨具特色,對明清的繪畫亦有影響。《清史稿》的<藝術篇>稱,莽鵠、丁允泰、丁瑜、吳歷、焦秉貞等畫家“作畫每用西洋法”,同時敎士畢方濟所著《畫答》一書,是中國第一部論述西洋畫理的著作。

近代西方音樂也隨着基督敎一起傳入澳門。敎堂音樂,最主要的是風琴,中國人開始時稱為“風樂”。屈大均:《廣東新語》有一段談到這種樂器的情怳:

男女日夕赴寺禮拜,聽僧演説。寺有風樂,藏革櫃中,不可見,內排牙管百餘,外接以囊,噓吸微風,入之,有聲嗚嗚自櫃出,音繁節促,若八音然。宣以合經唄,其可聽。

此外還有一種“銅弦琴”的樂器,“削竹扣之,錚錚琮琮然,是則鞮鞻所未隸,而兜離之別部也。”(24)

西洋音樂也隨同敎士的傳敎活動傳入內地,利瑪竇向萬曆帝進獻鐵弦琴(epinetle)和《西琴曲意》一卷,共收八首歌詞,並由另一敎士龐迪我敎導官廷樂隊演唱,音色幽雅悦耳,甚獲好評。最早闡述西洋樂理的書是徐日昇和德理格合編的《律吕正義續編》,該書於康熙年間出版,着重講授五線譜的有關知識,簡單明瞭,稍加指導,即能讀譜彈唱。

語言文字

語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工具,葡人來華貿易,為了克服語言障礙,採取聘用華人為通事(翻譯),協助溝通貿易渠道。但來華傳敎的敎士卻不能依靠通事,必須自己學會用中文講解敎義,因此他們來到澳門以後,首先致力於學好中文。他們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常在中國字旁附以拉丁文拼音,以便記誦,逐漸編成字典。1584-1588年間,利瑪竇與羅明堅合編了第一部葡華字典(Dicionário,Português-Chinês),中文書名為《平等問答辭意》,全書共189頁,為尚未完成之作。事實上,這祇不過是一部用拉丁文注音的中文會話手冊而已。其後1605年北京刻印利瑪竇贈程幼博四幅宗敎書,書上附上有387個漢字的短文,字旁亦有拉丁字母注音。據研究,當時拼讀中文的拉丁字母有聲母26個,韵母43個,次音4個,聲調符號5個。

1625年金尼閣著《西儒耳目資》是另一本拉丁文注音的中文字典。此書比利瑪竇的字典晚二十年,條理更加嚴密。它不但在漢字西譯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漢字的拉丁化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金尼閣在書中把漢字分為二十九個音素,以拉丁字母符號,編成三類:

一、韵母(元音)五個:

a e i o u

丫 額 衣 阿 午

二、聲母(輔音)二十個:

[ ]

[ ]

ch

ch

k

'k

p

'p

t

't

[ ] 

j

f

g

n

s

x

 

三、不鳴(中國人不用之輔音)四個:b d r z

此外還有叠韵(雙元音與三元音)五十個:

ai

ao

am

an

eu

em

en

ia

ie

io

iu

im

in

oa

oe

ua

ua

ui

(答)

 阿

(德)

 阿

石五

uo

ul

um

ui

eao

eam

iai

iao

 

切無

切無

切無

 

iam

ieu

ien

iue

ium

iun

oai

oei

 

(蓋)

 阿 

切無

 

oam

oan

oen

uai

uei

uam

uam

 

 

(剛)

(于)

根阿

 

 

 

 

 

 

 

 

 

uem

uen

uon

iuen

 

 

 

 

 

庾五

 

 

 

 

 

此書一出,漢文西譯發音更加準確,在中國引起了震動。這一成就,使金尼閣十分高興。他曾向人誇耀説:

余應中國敎友之請,曾以漢文編一字典,凡三冊,使漢字與吾邦之元音輔音接近,俾中國人得於三四日內通曉西洋文字之系統。此一文典式之工作,頗引起中國人之驚奇。彼等目睹一外國人矯正其文字上久待改善之疵病,自覺難能可貴也。此書且為吸引偶像敎人〔按指佛敎人〕進入天主敎網罟之餌,前禮都尚書某公〔指張向達〕捐資刊刻,並作一極有價值之序,為之增色。(25)

與此同時,馬禮遜也從1817年起,陸續出版他所編纂的《華英字典》,到1823年出齊6卷,全書為四開大本,共4,595頁,僅從《康熙字典》中收進的漢字加以英譯的,就有四萬字之多,工程浩大,為溝通英中文化作出了貢獻。他的工作也受到了英王喬治四世的高度嘉獎。(26)澳門自從成為葡人在華貿易基地,葡萄牙語在澳門十分流行,澳門的中國居民“久居澳地,漸染已深,語言習尚,漸化為夷。”中國人學葡文是採用漢字注音方法。《澳門記略》一書篇末,附有<澳譯>,實際上是葡語單詞表,分為天地類、人物類、衣食類、器數類和通用類五種,共收人單詞305個,漢字注音,但須按廣東音讀。現按其原分類各列舉數例,如下:

 類别      對應的葡語原文            漢字注音   
天地類  

 

        

        

        

        

        

人物類  

        

        

        

        

        

衣食類  

        

        

        

        

器皿類  

        

        

        

        

        

通用類  

        

        

        

        

        

天     Céu              

 

海     Mar                

日     Sol                

島     Ilha               

關閘   Porta do Cerco     

議事亭 Cidade             

父     Pai                

母     Mãe              

男人   Homem              

兵頭   Governador         

皇帝   Imperador          

水手   Marinheiro         

絲     Seda China         

酒     Vinho              

鴉片   Ópio             

茶葉   Chá              

午飯   Almoço           

筆     Pinccl             

紙     Papel              

眼鏡   Óculos          

自鳴鐘 Relógio          

船     Embarcação     

刀     Faca               

買     Comprar            

賣     Vender             

有     Ter                

無     Não ter          

笑     Rir                

死     Morrer             

消吾        

 

孖刺        

梭爐        

以里了      

波打些蘆古  

事打的      

擺          

買          

可微        

個患多盧    

燕罷喇多盧  

駡利也路    

些大機拿    

尾虐        

亞榮        

渣些古      

亞路無沙    

變些立      

霸悲立      

惡古路      

列羅西吾    

英巴家生    

化加        

公巴喇      

灣爹        

丁          

噥丁        

哩          

磨利        

生活習俗

飲食。居住澳門的葡人和其他歐洲人的飲食習慣與華人截然不同。他們喜甘辛,多糖霜,以丁香為糝。進餐時,各人圍坐一桌,桌鋪白布,灑以薔薇露或梅花片腦等香水,每人面前置放碗碟刀叉,候黑奴送上食品,各人用飯叉取食,食畢用白毛巾揩手,每週五日葷食,二日素食。所謂素食,是指禁食牛肉豬肉,但不禁食魚蝦,葡人進餐後,將殘羹剩飯倒入一個馬槽形的長盆中,這時男女黑奴以手撈食。葡人進餐時,一般飲葡萄酒,通常是注入高腳玻璃杯中飲用。

服飾。歐洲人穿着西裝--

男以黑氈為帽,檐折為三角,飾以鏨花金片,間用藤形如笠而小,蒙以青絹。衣之制,上不過腹,下不過膝,多以羽毛哆羅辟支金銀絲緞及佛山所織洋緞為之,邊緣以錦金銀鈕聯綴,胸腋間裹以白衫。袖屬於腕,摺叠如朵蓮。褲襪用織文,束迫如行滕。躡黑革屐,約以金銀屈成。衣褲皆有表裡,雖盛暑襲之數重,裡有小囊,貯鼻烟壺、自鳴鐘諸物。

女則隆冬惟一衫,僅及腰下。裳三重:一至膝,一掩脛,一覆其足,以五色洋絹為之。髻盤於額,希用簪,無珥,為華靨貼穿孔前後。手金釧。初皆跣足不襪,近有丹其革以為履者,然短不納趾。出則以錦帕蒙諸首,謂之巾縵。(27)

又據葉權<遊嶺南記>描寫葡人服飾:

頂紅巾毛,著褲,以撒哈喇為之,或用雲彩綢緞鑿梅花八寶之類於其上,皆鮮艷美好。足登革履,俱勾身為便利,以軟皮為指套,套掌上。有時左手持念珠,右拽杖。天稍寒,則戴氈笠子,披氅衣,如袈裟。富者用紅撒哈喇,以紫剪絨綠領,胸前綴金鈸雜飾,戒指鑲以西洋寶石,香油塗身,腰縣八刺烏,長咫尺,以金銀飾之,其色稍黑,乃匕首有毒者。隨四五黑奴,張朱蓋,持大創捧、長劍。劍之鐵,軟而可屈,縱則復伸。(28)

至於黑奴衣着最為簡單,“男婦皆衣布,無冠履。色尚白,朱紫次之,青又次之,用諸凶服。”白人喜歡佩刀,帶長刀,刀尾曳地,比較高貴的人則手握藤杖,婦女則持數珠或羽扇。

主敎威嚴。天主敎的敎區大主敎被稱為“法王”,在澳門有很高地位,凡澳門的重大事件或案件,葡人總督及其它官員無法決定,或出現爭議之時,往往投訴於法王。法王作出決定則有如一錘定音,葡人奉之惟謹。法王在澳門市面行走也氣勢非凡,“張蓋樹幡幢,僧趨擁衛之,男女見者輒前跪捧足,俟過然後起。法王或摩其頂,以為大幸。婦女尤信向之。”

教士衣着。澳門敎堂甚多,各個敎堂的敎士衣着裝扮也不盡相同,三巴寺敎士,削髮、披青、冠斗帽。龍嵩廟敎士亦削髮蒙氈,內衣白而長,外覆以青。板障廟敎士不冠,曳長衣,外玄內白,復以白布覆其兩肩。噶斯蘭廟敎士穿粗布衣,帶索革履,不冠不襪,出入持蓋。這兩種敎士有的全剃光頭,有的祇剩光頭頂。其他如大廟,風信、花王、支糧等敎堂,全都秃頂而圓帽,披長青衣,無妻室。各個敎堂都有一些進入內地從事學術傳敎的有學問的敎士,他們懂華語,留髭鬚,着儒服,儼然一付學士文人的打扮。

宗敎儀式。葡人奉天主敎,甚為虔誠,澳門宗敎節日多,儀式也很隆重,敎徒身上都有一個小十字架掛在胸前。每七日一禮拜。屆時,男女敎徒分別到各個敎堂去,長跪地上,聆聽神父説敎。一年之中,各個敎堂均有一次或幾次主辦天主出遊儀式,每次遊行的前夕,先由主辦的敎堂派人至龍嵩廟迎奉天主像至本敎堂,燃燈達旦。第二天,全澳敎徒聚集該敎堂,由黑奴抬天主被難像前行,隨後有敎童誦聖經,又由敎童扮成披着長髮而有雙翼的天使,來回騰躍。敎士手持香燭步隨其後緩緩行進,又由年長的敎士手抱耶穌像,隨後有人群簇擁遊行。每年3月15日為天主被難節。敎堂鐘沉寂,至17日才恢復鳴鐘之例,在這期間內,澳門所有敎徒均不食酒肉。

禮儀。凡中國官員巡視澳門,迎接儀式十分隆重,全體官員列隊迎於三巴門外,三巴炮台燃放大炮三、五、七發致敬。鳴鼓,一人舞旗,隊長舞槍前導,入謁則左右列座。中國官員登炮台,則士兵整隊相迎、吹號、操演隊列。

西洋禮節。西人相見脱帽以為禮。

年曆。奉行公曆。一年365天分為12月。以元旦為歲首,插柳葉於戶,人相賀歲,四時無節令,春秋也無祀祖先之例。

婚喪。葡人重女輕男,由女子操家政,及死女子繼承產業,男子出嫁女家,不得有色,犯者女訴之法王,重則誅死,輕則給以刑罰,而女則不禁,“女人寺,或惟法王所慾,與法王生子,謂之‘天主子’,絕貴重矣。”又樂於同華人通婚,凡得華人為婿,舉澳相賀。由於華洋雜居,往往有洋人“已居樓上,而居唐人其下,不以為嫌。”於是出現華洋通婚現象。婚姻不由媒妁,男女自由戀愛。結婚時到敎堂舉行婚禮。澳門有三所敎堂,即花王、大廟、風信三所敎堂,可以主持婚禮。

家有喪事,號哭不過七日,不舉炊,由親友送食品充饑。不用棺材,抬屍至糧廟,以布帛覆罩入葬。富人向敎堂捐錢多,可獲准在敎堂墓地安葬,窮人則在敎堂墓地以外入葬,一年後再移葬其他地方。

【註】

(1)潘尼,字中叔,晉中牟人,官至太常卿,引文見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五;<貨語·玻璃條>。

(2)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頁314。

(3)(5)(10)(16)(18)(22)(23)(24)(25)(27)印光任等:《澳門記略》下卷<澳審篇>。

(4)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地語、澳門條>卷15<貨語、玻璃條>。

(6)(7)屈大均:《廣東新語》卷16<器語·大銃條、機銃條>。

(8)葉權:《賢博篇》中華書局1987年版,頁23-24。

(9)(11)(15)(20)范端昂:《粵中見聞》,頁262;262;267;302。

(12)《利瑪竇中國扎記》上冊,中華書局,1983年版,頁149-151。

(13)顧起元:《客座贅語》卷6<利瑪竇>。

(14)《續文獻通考》卷120夷東部。

(17)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1<獸語>。

(19)見羅榮渠:<中國與拉丁美洲的歷史文化聯繫>,周一良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頁855。

(21)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7<草語>。

(26)《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urs of Robert Morrison》(《馬禮遜回憶錄》)T. Ⅱ. pp254-255。

(28)葉權:《賢博篇》,<遊嶺南記>頁45。

*黃鴻釗,南京大學歷史系敎授,澳門史專家。

本冊第 99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