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蘇瓦多雷·布格利亞的繪畫和思想

彼得羅·果里亞
Pedro Correia

蘇瓦多雷·布格利亞作品:H. F. A.1989 103×148cm

他從繪畫之鄉——意大利來到這裡尋找新的空間,以豐富他畫布的形式和色彩。經歷了漫長時間才使繪畫傑作問世的澳門對於他具有一種奇異和濃厚的迷惑力,任何繪畫藝術家都未能擺脫這種使西方色調和東方色調混雜的節奏和禮儀的匯合。

蘇瓦多雷·布格利亞還十分年輕,但是在他的畫中表現出了一種單純的真實性,而這一點在被奉為聖者畫中往往是很難看到的。在他的畫中,激情和理智集於一身,並在現代主義的潮流中互相融合。

然而,這位身栽與其才能成反比的畫家不帶上羊皮紙是不會踏上澳門的土地的。頻繁的展覽——短短的三年,五次系列展覽會在巴黎,斯特拉斯堡和那不勒斯等城市舉行,這些城市的市民對於藝術的苛求是眾所週知的。約克斯德利達在一篇題為“拯救現象”的文章中談及了他繪畫思想。“蘇瓦多雷·布格利亞,毫無疑問是意大利畫家,從他的名上來看,我相信他是羅馬人,然而,他卻試圖用各種外國語言進行創作:希臘語,德語,法語,有時英語。怎麼會用各種語言進行繪畫呢?畫品和翻譯有甚麼關係?他在畫品中名字變成了甚麼?”——德利達這樣問道。在文章的另一段中,這位法國作家認為蘇瓦多雷·布格利亞在畫布上簽署他的縮寫名字SP時,他把自己投入這樣的畫法中去:分割,搖晃,印刷,標誌,印章,移植,隨附物,内涵。比如,莫富斯·烏比克水彩畫(1986年)。“在這幅水彩畫中,他的名字並不和引號中間和地點的實體名字(實用名字)相抵觸,而卻是融合一體,具有歐洲佈局(希臘語,拉丁語和德語三角)的深刻内涵。

馬若龍——他的作品的另一位細心觀察者——在德利達所描繪的三部曲中增添了葡國的因素,毫無疑問,帶有“澳門土生”色彩的拓樸學和地形學的呼籲。如此濃厚的和含義如此廣泛的如此色彩集中地表現在於二月廿二日至三月五日在澳門為文化融合和各種藝術形式對話作出特殊貢獻的葡文書局畫廊向公眾展出的蘇瓦多雷·布格利亞作品上。

編撰這個展覽會的目錄和對這些既透明又不透明,既熟悉又陌生的畫付以熱情是值得的。在這些畫面中,線條和色調融合於感覺的花環之中。

“象形文字的書寫似凝聚千朝王氣,又似黃花處女,加上勁筆劃痕、印章及千足似長留下的數不清的腳印。令人炫目地寫上帶泥土氣息的竭黃,赤竭、灰竭,灰綠,青黃及黃綠色上,這也是澳門的獨特色調。”馬若龍在特地為展覽會撰寫的文章裡如此說。

細語,也被稱為蘇瓦多雷·布格利亞畫集,已與本澳公眾見面。十五幅不同風格的畫品表現了不同的流派。這些都是他本人的作品。我們對此感到迷惑,有時則為之心醉。無疑,這種展覽會是藝術成熟的標誌。因時,在這文化開放正在尋找的方向的空間——澳門,這種展覽會尤為重要。

本冊第 9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