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澳門建築——中葡合璧相得益彰

Wong Shiu Kwan

葡萄牙殖民澳門逾四百年。其間,西方文化藉此得以和中國的東方文化接觸和融合。關於建築領域中的相互影響,本文試圖就僅可在澳門找到的風格獨特的建築,對其建築理念和特色加以探討。

澳門建築代表著東方建築發展的一脈支流,融匯了東西方不同的建築風格。澳門有許多優美的建築物,皆糅合了中國和葡萄牙建築特色的獨特風格。隨著現代的發展重建,這些富有特色的建築物正在迅速消失,這毋疑增加了將來在此方面研究工作的困難。

本文旨在研究揭示澳門的中、葡人士如何成功地各自採納建築的長處,從而結合成為在功能上適合於澳門環境的和諧一致的建築樣式。現今傳統中式建築的發展已幾乎停頓了,而現代的西方建築理論和技術,也不像日本那樣完美無缺地將之吸收同化入中國傳統建築之中。澳門的建築或可作為過去的成功例子。根據研究分析,澳門或可成為借鑑,使中國建築最終走向現代化。

研究主要是通過觀察現存建築物的特性,及參照其過去的歷史來下結論。查明建築物的年代,便可算出澳門建築不同時期的發展次序。通過對每一個實例的平面圖、結構和裝飾的分析,便可得知中葡互融對澳門建築的影響。

研究特別著眼於同受中葡薰陶的實例,尤其是那些早期落成現已迅速減少的建築物。

研究的時期則從最早期葡人抵澳之前,即1557年之前,直至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研究葡國殖民前的年代,主要是為未受葡萄牙影響之前的澳門建築背景作出描繪。1937年可説是澳門建築受中葡相互影響的尾聲。那時,中葡影響實際上已停止,其主導地位亦逐漸為當時各地普及的混凝土建築所替代。戰後落成的建築物,大多素質低劣,而且常與澳門的建築特色毫不協調。因此,1937年後的階段,並不列入本文的研究範圍。

在本報告內,“澳門建築”是指澳門富有中葡特色的建築物,純粹中式或葡式建築不包括在內。“葡萄牙影響”在這裡包括歐陸對澳門的一切影響。基本上,葡國建築並非自成一格,而是許多外來影響的混合物。比方説,早期它深受摩爾文化影響,而後期則充滿意大利情調,除了一部份獨有的特式外,葡式建築與地中海其他國家的建築非常相似。

MACAO 澳 門

1. 關閘馬路 6. 士多紐拜斯大馬路 11. 沙拉查博士大馬路(舊) 17. 卑第巷
2. 美副將大馬路 7. 西墳馬路 12. 議事亭前地 18. 南灣街
3. 雅廉訪大馬路 8. 大三巴街 13. 新馬路 19. 鮑公馬路
4. 高士德大馬路 9. 加思欄馬路 14. 巴素打爾古街 20. 河邊新街
5. 荷蘭園大馬路 10. 羅理基博士大馬路 15. 福隆新街   16. 龍嵩正街     21. 民國大馬路

 

一、澳門的地理和歷史

(一) 澳門的地理

位置及面積 葡萄牙管治下的澳門位於珠江西岸。全澳〔半島〕最高山丘上的東望洋燈塔,座標位置是北緯220°11′51″和東經113°32′48″。(1)這一領域包括澳門半島和南面的離島氹仔及路環。半島長約三英里,寬達一英里,由一狹長地峽連接香山島。整個地區總面積為6平方英里,半島佔2.1平方英里、氹仔1.4平方英里和路環2.5平方英里。全澳的最高點在路環,為685呎。

自然面貌 澳門半島環島約8英里,成不規則形狀。中有若干小山丘,那就是東望洋山和西望洋山。半島一邊削若半圓的港灣,稱為南灣;另一邊則與灣仔島(Lappa Island)對望,形成內港。澳門地層屬花崗岩構造。圍繞市區和氹仔則為由堆填而成的填海區。

氣候 澳門屬亞熱帶季候風氣候,年平均氣溫超過20℃。(2)濕度相當高,介乎75-90%之間。雨量亦相當充沛,介乎40″-80″,雨季在4-9月,常伴著颱風而來。每年的7月是最熱的日子,平均氣溫超過28.3℃;最冷是1月,為14.6℃。4月最潮濕,10月和11月最乾燥。

人口 根據1960年的統計,澳門人口總數為169,299人,其中160,764人為華人,7,974人為葡人,其他國籍人士為561人。(3)葡人之中,5,119人出生於澳門,1,080人來自葡國本土,1,178人來自葡萄牙其他管治區,597人出生於別處。近年,鄰近國家移民湧入,令澳門人口大約急增至280,000人。

 

(二) 澳門的歷史

葡人抵澳之前 早在葡人抵澳之前,澳門已是個海港,颱風季節為漁船及商船提供優良的避風塘。原籍山東的客家人,於公元960-1279年的宋代,已在澳門附近定居。而來自福建及琉球群島的商旅,也在公元1279-1368年元朝時開始使用這個海港。據知最早定居澳門的是來自福建姓沈和姓何的兩個小家庭(4)。他們在望廈谷建立了家園。至於“娘媽”的傳説,則早於公元1368-1664年的明代初期已出現。(5)其後這個小港因著“阿媽閣”而得名,也就是葡萄牙開拓者後來名之為“馬交”(Macau)的來由。

居留地的建立 葡萄牙是頭一個歐洲國家在東方建立殖民地和貿易站的。16世紀初,它已在東非和印度獲取殖民地,並以果阿作為主要貿易中心。通過果阿早期的一任總督阿豐索·德·阿爾布克爾克(Afonso de Albuquerque)(6),葡萄牙開始對中國拓展其向東貿易的計劃。1511年奪取馬六甲後,這個發展計劃進一步強化。早在1513年,若熱·阿爾瓦雷斯(Jorge Alvares)率領一支探險隊橫跨南中國海,並在南頭(Nam Tau)附近的伶仃洋大茅島(Tamão)上豎立了一塊石碑。(7)

1517年,托梅·皮雷斯率領的葡國使者被派往中國與中國人建立關係,然而,因與當地中國官員發生誤會,引致兩國人民互相敵視。就在1522年,由馬丁·阿豐索·德·梅洛·科蒂尼奧(Martim Affonso de Melo Coutinho)(8)統率的另一支探險隊在珠江口受到中國艦隊的攻擊,雙方建立關係的嚐試,始終無任何進展。不過,非官方批准的民間貿易一直非常蓬勃,由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北至寧波附近的雙嶼(Liampo)許多不同地點均有進行。

1554年,一位葡國船長萊奧內爾·蘇薩和中國人達成協議,獲准在南中國進行貿易。每年8-11月,貨物就在澳門西南50英里的上川島上進行貿易。葡萄牙人在聖約翰島(St. John's Island)上用草料竹枝搭成臨時的茅寮,通常在他們離開時就會拆去。(9)1554-1555年這個定期“市集”遷到浪白滘(Lampacau),直到1560年,當時聚居該地的葡人尚多達五六百人之眾。

葡人於1534年首次踏足澳門,晾曬因颱風受濕的貨物。1553年,臨時交易場所在澳門建立,為了得以利用各項設施,葡人每年繳納白銀500兩給中國政府作為地租。(10)1557年,葡人擊敗肆虐南中國海一帶的海盜有功,獲准在澳門建造永久居所,因而1557年被視為葡人建立Macau(澳門)的日子。

名稱的由來 遠在中葡扯上關係之前,澳門這地方就是聞名的“金斗鹽鍾”(“Kum Tau Im Chong”)。明朝(1368-1644)時隸屬香山縣,又名蠔鏡或海鏡。(11)這些名號都和它著名的港灣--南灣有關,這一泓如鏡的半圓港灣,令充滿詩情畫意的中國官員不期然聯想到一面鏡子。如今最普通的名稱是澳門,意思是“鏡海澳的大門”。

至於澳門的葡文名稱則源於“阿媽澳”或“阿媽角”,“阿媽”乃福建船家的女神。供奉阿媽的古廟在葡萄牙開拓者到來之前,已在內港入口處存在。(12)第一批在澳門建立家園的葡人稱他們的新家為“以中國阿媽女神命名的地方”(“Povoação do Nome de Deos de Amacao na China”)。1586年,果阿的印葡當局將澳門定名為“中國上帝聖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os na China”),但是這名稱始終不見流行,相反,中國女神之名繼續為大眾接受。

早期/16世紀 初時,葡人對開發澳門不免有所保留。因為安居未有保障,而上川和浪白滘仍是慣常的貿易區。不過,早年可見的建設計有倉庫、住宅、市政及敎會的建築,直至後期的砲臺和軍營。到了1563年,葡人由原先的五百多人增至九百人,還未包括孩童及跟隨葡人由浪白滘移居到澳門的馬六甲人、黑人和被扣押者。(13)

1632年的澳門--可能是該地最早期的圖片

-注釋-

1. 關閘 23. 峰景炮臺
2. 耶穌會 24. 市政廳
3. 關閘廟 25. 大堂
4. 望廈村 26. 政府與小炮臺
5. 沙梨頭村 27. 聖奧古斯定堂
6. 聖安多尼敎堂 28. 聖約瑟修院
7. 望德堂 29. 聖老楞佐堂
8. 東望洋炮臺 30. 海關
9. 聖方濟各炮臺及修院 31. 聖家辣修院
10. 下環街 32. 西望洋小敎堂
11. 媽閣炮臺 33. 南灣
12. 媽閣廟 34. 英國公司
13. 市場 35. 瑞典公司
14. 燒灰爐 36. 丹麥公司
15. 聖方濟各門 37. 荷蘭公司
16. 聖安多尼門 38. 西班牙公司
17. 內灣 39. 法國領事館
18. 中國海關 40. 賈梅士洞
19. 大三巴炮臺 41. 外國人基地
20. 大三巴敎堂 42. Arec石
21. 玫瑰堂 43. 禾田
22. 仁慈堂 44. 水池

 

二、澳門建築的發展

澳門在中葡建築相互影響下的演進,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1)1557年以前,在葡人抵澳並建立葡人永久居留地之前,本土建築未受葡風影響;2)1557-1700年,中葡建築輕微互融的早期,葡風較盛;3)1700-1900年,1700年大致上是中葡建築互融高峰期的標誌,兩種風格合而為一,形成一種特色;4)1900-1937年,混凝土建築的引入,國際性的建築風格興起,1937年後,澳門中葡互融的建築風格式微。

(一)1557年以前

在葡萄牙人到來之前,這個現稱為澳門的小半島,原是幾家本土漁民的家園,祗有一些茅寮散落在兩座廟宇附近。茅寮今已不復見,而兩座寺廟猶保存良好,那就是媽祖閣和觀音堂。

1970年代的澳門媽祖閣 媽祖閣 亞媽閣原是一座質樸的神廟,供奉福建航海者的護航女神娘媽,初建於明朝(1368-1644)初年。現存的廟宇則在明萬曆(1573-1621)年間興建。

(20)至於今日所見的媽閣廟跟葡人初來時所見是否相同,就不得而知了,因為1557年之前,此地可資佐證的資料留存很少。然而,由這座建築物被虔誠地保存逾四百年(21)一事可見,它或多或少會保留葡人來澳之前的式樣。因而,媽祖閣或可視為早期未受葡風影響時澳門建築的範例。 媽閣廟座落在澳門內港一處風光如畫的地段,斜倚着林木青葱、徑石嶙峋的西望洋山。整座廟宇分作三部份,散佈於清幽古巖之間。

葡文本《澳門記略》中的澳門半島

Reproduced from Ou-Mun-Kei-Leok-U. L. Tcheong. K. I. Ian. Illustration opposite p.78

媽祖閣內的石級和神殿(Terrace and shrines in the A-Ma Temple)

Reproduced from the Chinese Empire-T. Allom Vol,I,p.68

澳門媽祖閣(The A-Ma Temple,Macao.)

Reproduced from the Chinese Empire,by T. Allom. London,1858. Vol, I,p.66

罅些提督大馬路的蓮峰廟 (1592年建成/1876年重修)

這座中式建築陶瓷裝飾物甚多,佈局設計整齊對稱,類似觀音堂。

最前端部份由矮牆連着花崗岩圍攏,入口處是一個小中庭,再就是大殿,祀奉着女神阿媽(娘媽)。循着山麓拾級而登,可達另兩座建築物,高處為觀音閣,祀奉大慈大悲觀世音,低處的弘仁殿供奉天后娘娘。建築物由結構山牆承托木構屋頂。屋頂覆蓋着琉璃瓦,屋簷屋脊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牆身塗紅描綠,牆線亦佈滿裝飾。

觀音堂 兩座寺廟中歷史較悠久的觀音堂位於望廈區。據傳早於元朝時(1279-1368)(23),設置小神壇拜祀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小廟已經存在。如今所見的觀音堂則創建於明代,後陸續擴建,至1627年建成,並於清嘉慶(1796-1821)和同治(1862-1875)年間重修過。與媽祖閣一樣,觀音堂在現在的紀錄中並無實證乃葡人抵澳前的建築物。所不同於媽祖閣的是,觀音堂後期的構築,尤其是大殿旁的僧院,頗受葡風影響。

觀音堂正殿臺階 (20世紀70年代) (二)1557-1700年 早期的澳門居民,無論是華人或葡人,皆傾向於倣照著老家房屋的式樣去建屋,並努力使新屋保留一貫的傳統習慣。新相識朋友的觀點和技術對大家來説都很新鮮。但年復一年之後,應用本地物料和聘請華人工匠等因素都為葡式建築帶來中土的風氣。比方説,這些西式建築的屋頂和粉飾塗抹,都用上中國裝飾。一般來説,這時期中國特色對葡萄牙建築的影響要明顯得多。 這段期間,也是澳門最多敎堂落成的時期,而且迄今大多保存良好,沒有太大的改動。聖安多尼堂和聖老楞佐堂附近的民房建築,有些現在仍可見到。它們通常由厚實牆壁和結實構件支撐著。這些葡式建築往往都能屹立不倒。

《澳門記略》中的關部行臺圖 (中國澳門海關總部,建於1688年,1849年拆毁。)

The headquarter of the Hopu, the Customs commissioner of China in Macao, erected in 1688, and demolished in 1849. (Reproduced from Ou-Mun-Kei-Leok-U. L. Tcheong, K. I. Ian, illustration opposite p.32)

《澳門記略》中的税館圖(澳門內港的河泊所,1688-1849年)

Shore office of the Hopu at the Inner Harbour of Macao, 1688-1849 (Reproduced from Ou-Mun-Kei-Leok-U. L. Tcheong. K. I. Ian, illustration opposite p.34)

《澳門記略》中的議事亭(17世紀的市政廳)

Leal Senado, the Senate House, in the 17th century. (Reproduced from Ou-Mun-Kei-Leok-U. L. Tcheong. K. I. Ian, illustration opposite p.34)

聖保祿敎堂 聖保祿學院大敎堂早於1603年建成,而如今所見的前壁則在1620-1637年間加建而成,石級是1640年添上去的。這前壁的設計糅合了多方面的元素,包括中古、古典和東方的色彩。本地民間的工藝和傳統都在這堵弘揚福音的石雕上大大地發揮了作用。一大部份工序,都是由遷徙到澳門的日本敎徒完成的,他們大都是能工巧匠。

大三巴牌坊

(《東方研究雜誌》第一卷第二期,香港大學1954年出版。)

聖保祿敎堂遺址平面圖 聖奧斯定堂 據説西班牙人為榮耀聖母的恩典而興建此堂,但1589年接到命令而撤回馬尼拉,其後由葡萄牙修道士完成建設,1814年作過維修。

(25) 該堂建築是伊比利亞式。其正面飾有精巧的拉毛粉飾,在鵝黃色外牆的襯托下,點綴著白色粉飾。門窗則塗上墨綠色,形成強烈的對比,顯得份外耀目生輝。中式的瓦屋頂則由杉木柱在四周支撐承托著。 由香港大學建築系繪製的實測量變圖:澳門聖奧斯定堂

聖老楞佐堂西南面立視圖/近似值比例:1吋=18呎

(轉載自《東方研究雜誌》) Sectional Elevation-Southwest approximate Scale:1 in=18 ft. Reproduced from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1957-8, Plate XII, M. Hugo-Brunt

 

(三)1700-1900年

這個時期是澳門建築融合發展的高峰。1800年間,一種具有中葡特色的建築風格漸漸形成。這種融合已超越了裝飾上和採用本地物料的範疇。尤其在住宅建築上,這種特殊的風格更為明顯。至今仍有許多這個時期的卓越範例保存下來。至於純粹中國式的建築,主要是寺廟。它們大部份細小,祇有小小的殿堂朝著商住區中心的廣場,另一些則在市區的邊緣可以找到。

〔左圖三幅〕聖老楞佐堂位於風順堂街的住宅區一個顯赫的位置上,修建於1618年。至於此堂創建於何時則未見記載。

(24)儘管經年來進行不少的維修改建活動,但仍保存著原有的風貌。在建築學上,它屬於伊比利亞式的建築,裝飾絢麗細膩。然而,它卻有一個由木樑支撐著的中式瓦頂,在石牆上亦飾有不少中國陶瓷製品。

天后廟

(位於漁翁街,清光緒年間建成,1955年重修。)

伯多祿戲院(Teatro Dom Pedro V.)(崗頂劇院)

伯多祿戲院〔俗稱崗頂波樓〕位於崗頂前地)建於18世紀末。

這座劇院本是澳門俱樂部會址的一部份,乃澳門葡人社交集會的場所。劇院前門是古典式設計,帶有一個小庭院。中式屋頂則由中柱支撐,而屋頂的重量則仰賴兩邊的拱廊承托。整體來説,中國風格對於公共建設的影響,較諸住宅建築方面的影響相對地少了。

澳門伯多祿戲院平面圖 由香港大學建築系繪製的澳門伯多祿戲院實測圖 由香港大學建築系繪製的澳門伯多祿戲院實測圖

從這幅錢納利的素描畫上見到英國東印度公司大班在澳門豪宅東邊,其左後方即聖老楞佐敎堂。

錢納利素描:澳門一間豪宅(1838年)

此為澳門中葡建築融合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範例,中式屋脊裝飾的屋頂和天臺涼亭,窗戶和古典樣式的支柱及不高的柵欄則為西式設計。

18世紀後期天神巷24號大宅底層平面圖

平面圖在佈局方面遵循中式傳統設計,廳堂居中,兩側是房間。底層外牆穿插着寬闊的窗戶,每一扇窗均鑲上粗鐵條,從而組成一道環繞房屋的鐵柵欄。

天神巷24號大宅正門

大門是典型的中國式設計。門口的牆身自門檐向內凹入,營造出一個門廊。檐邊飾有故事題材的陶瓷雕塑。檐下的橫樑慷概地佈滿雕刻。牆身頂部亦綴上浮雕,與淺灰色的原身磚牆形成強烈對比。

沿伯多祿局長街所見天神巷24號大宅(白馬行)的立面

西式設計,可見於其低柵欄、窗戶和陽臺,其尖頂隱藏着,在街上看不到。

南灣街47號大宅外觀

其佈局是典型的中國式樣,然而其外牆裝飾、陽臺遊廊等皆是西式設計,白色細部由淺綠色背景襯托,所有間牆都是結構牆,大木料托樑地臺亦被採用。

南灣街47號大宅內部

由底層庭院往上望,其內部裝修富於中葡特色。畫樑雕棟是中式設計,而鑄鐵扶手和天花板設計則富於西洋風味,小聖壇高懸着一個燈籠。這棟大宅是中葡風格融為一體的典範。

高士德大馬路7號花園住宅(建於19世紀末)

穿越一道道門牆和庭院進入花園,亭臺樓閣隨處可見。花園中心有大荷花池,一橋橫跨其上。由於地勢平坦,主樓掩映在花木叢中,不無刻意賣弄其宏偉壯麗。有關花園的詳請載於《賈梅士研究院簡報》卷二,第一期,1967年10月(賈梅士博物館,澳門)第147-188頁,《盧九花園》-A. M. Amaro。

南灣街47號大宅一樓平面圖

澳門中華總商會公共圖書館(八角亭)

位於家辣堂街,建造於20世紀初。其平面圖為八角形,整座建築物係混凝土建造,蓋着古色古香的中國瓦頂,基本上採用了混凝土結構,並沒有使建築形態改變多少。門窗塗上紅色,與門拱及支柱的淺灰色形成對比。

利茲大樓(Ritz Mansion)

位於議事亭前地,20世紀早期建成。此樓磚木結構,地板和屋頂全用杉木,金字屋頂在街上望不見,拱廊上面則是平臺。原本建作酒店,戰後改為辦公大樓。

住宅正面向着南灣街,外觀是西式建築,前面遊廊由厚重磚柱承托,加古典裝飾。整座樓房掃上淺黃色,細部則是白色,如同澳門建築物慣用的一樣,但正門前幾級石階則是不折不扣的中式設計。

南灣街83號底層平面圖及一樓平面圖 (四)1900年至1937年 世紀的轉換見證了中葡風格對澳門建築的影響逐漸式微。當代國際性的混凝土建築亦漸顯其重要性。中國特色的影響仍然可在這住宅建築物的內部裝飾中見到,然而與早期的建築物相比,顯得不夠細膩精緻,質素也與建築技術的進步不成正比。

傭人住處有庭院與主體建築分隔。構造設計採用混凝土但屋頂仍是木結構。

從天井旁順着通道內望,屋內裝飾可見強烈中國風格的設計和工藝。對着天井幕牆雕刻手工精巧的圖案,塗上金色。天花板中央粘貼葉飾線腳。西式設計常常不着痕跡地和中式風格融為一體。引入混凝土除結構方面外,未見對整體設計有明顯影響。

南灣街83號 一般的中式佈局,中央庭院縮小成為天井,上面開了天窗,樓面採用混凝土結構,依靠大磚柱和承力牆承托,屋頂是鋪上中國瓦的樑木結構。

三巴仔橫街5-7號住宅(1918年) 這棟建築物佈局和外表都很西化,祇在廳堂裡節傢俱佈置保留中國色彩。由三巴仔橫街5-7號住宅之平面圖所示,大體上分為起居間和服務間兩部份,由一個庭院連接,房間亦互相比鄰,一樓則由一橋相連。牆身都是結構牆,承托着木地臺。上蓋是中式金字瓦頂,全由山牆上的杉木承托着。

三巴仔橫街5-7號住宅外觀

三巴仔橫街5-7號住宅所有窗戶都裝上了棕色百葉窗。偶爾可在建築物某處發現中國風格,譬如竹狀排水管、大門口的折門、廚房及傭人住處的斜頂,飛檐上亦用上廣式瓦片。 (五)結論

澳門建築在中葡建築相互影響下逐漸演進。隨著時光流逝,影響力大小各有不同。比如,澳門最初祇有中國建築。葡人來了之後,純粹中式建築仍不斷興建,純粹葡式建築亦未出現。中國風格常在某方面顯示出來。直至16-17世紀,大多數建築物葡式風格獨領風騷,中式建築物逐漸稀少和無關重要,很少得以倖存。18-19世紀葡式建築物急遽減少,新建築物以中葡風格互融的風貌引人矚目。它們佔今日澳門遺存建築物中的大多數,成就了這個城市的建築特色。最後,20世紀則是整個互融發展的終結。

這種中葡融合對公共和宗敎建築物的影響還是不大的,而對住宅建築的影響始終最為顯著。就以18世紀天神巷24號大宅為例,雖然採用了葡式構思和外觀,骨子裡卻是中式的。一個世紀之後,正如南灣街47號住宅,葡式元素分别融入建築物,從而外貌可能是葡式的,其內部則是中西合璧。較之前一世紀,葡風的影響大了。到了那個世紀末,葡式設計進一步融入室內裝飾,愈來愈常見葡式和中式擺設同時出現,正如在南灣街83號住宅所見那樣。雖然如此,室內的整體藝術氣氛依然是中式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式影響祇能從傢俱設計和擺設中尋覓,其餘盡是西式建築。裝飾愈來愈簡潔,鮮有豪華裝飾,三巴仔橫街5-7號住宅是一個例子。而往後的日子,混凝土建造漸增,帶領澳門建築最終建立國際性的風格。

從右三幅圖可見三巴仔橫街5-7號住宅極講究的中國傳統色彩的家居佈置

澳門南灣,1841年/轉載自《中華帝國》

(The Chinese Empire-T. allom,London,1858,Vol. II,p.46.)

從松山砲臺看市鎮和海港,1840年/轉載自《中華帝國》

(The Chinese Empire-T. allom,London,1858,Vol. II,p.27)

三、澳門建築的分析

 

(一)佈局

佈局的類別 根據平面圖,澳門建築物大致可分為兩類:

其一,將底層作為貯物室和傭人住處,而主要起居部份則在樓上;

其二,以底層作為主要住所。

前一類佈局常在葡國住宅建築中見到,也許可以説由葡人引薦給澳門,通常為16-17世紀建成的古舊建築物採用。而澳門建築物大部份屬於後者。

當其主要起居間設在底層,其佈局次序通常為門、院子、大廳、雜物房、廚房和傭人住處。

小一點的房子則祇有大廳及兩側的睡房,廚房則設在建築物的角落。

多層的住宅樓宇,門廊加大為前廳,跟中間的院子和後面的大廳佔了兩層高的空間,臥室設在二樓,由中間院子的側面樓梯通上去。

後來建的樓房,一樓的樓底加高,加高後大廳則無需佔兩層樓高了,這樣就能把客、飯廳設計在一樓,大廳則設在底層,主要用於禮儀慶典。

這類建築注重對稱美。中心軸一直貫穿最重要的廳堂和房間。在某些部份,由於要遷就不規則的地形,才稍作一些調整。

幾乎所有中國人家都設有祖先的神壇,小一些的房屋則祇設一個神位,以代替佔用一房間。無論是神壇還是神位,一定設在中軸上,往往設在軸的末端。

澳門賈梅士博物院由一棟舊豪宅改建而成,主樓層建在貯物層地庫之上,經過一列壯觀的臺階進入大門,臺階前是個花園,宅內房間都是彼此相連的。

花王堂一號住宅

 

老人院前地/花王堂街號住宅一樓平面圖(十六世紀末)

其佈局特點是充份利用不同水平的地形建成階梯和花園。

 

美副將大馬路13號住宅(19世紀末)

 

南灣街83號的門廳

正門折門方便平日進出,遇有節慶大事則可全拉開用。

 

底層平面圖

 

地下室 地下室是引入澳門的眾多西方概念及其特色之一。中國建築〔南方〕從不採用地下室,但在葡萄牙建築中卻十分普遍。地下室提供了儲物空間。有時整個建在地底,祇於臨街處的地面開窗。這樣的地下室往往通風不良,室內黑暗潮濕,建造時沒有考慮防潮的更甚。但也有“地下室”整個建在地面上。要是這樣建,一樓就是主樓層了,廚房和雜物房就跟地下室合一,窗戶敞開,用粗條鐵加固防盜。

天井/庭院 在中葡建築中都很常見,澳門住宅樓房很喜歡採用。因空間狹窄,天井有時祇夠為室內採光而非作為室外空間用。若用作勤雜地方,那天井就起著把廚房和傭人住處與主樓分隔的作用。

大堂巷3號中式住宅

 

聖約瑟修院的中央庭院(中央有一口水井)

 

大堂巷3號中式住宅底層平面圖(典型的式結構)

 

南灣街83號一棟多層住宅的天井

天井後面是大廳,一側有樓梯,另一側是書房。

 

西灣街住宅

 

這兒主庭院位於屋前,臨街用圍牆欄住。院內廣植花木,既可享受戶外生活空間,又全是私家地方。

走廊/陽臺/遊廊 澳門樓房的走廊,通常採用西式設計建造,位於屋前或庭院四周,既可遮陽又可擋雨,又是室內和戶外起居的過渡空間。走廊由承力牆承托和外側一排柱子或墩子支撐。混凝土引進澳門之前,柱子之間採用拱形結構,若跨度不大則用石板。拱、墩都用磚磈砌成,外加古典花紋來裝飾。陽臺為平頂,周邊有欄杆。通往走廊的門通常是法國式。

走廊是西式的,其餘主要部份全是中式的,這樣的樓房在澳門並不罕見。

大三巴街24-28號住宅樓宇的騎樓

留意底層入口處的大門,其設計是中式的,但樓上各層的門楣、窗楣卻飾西式古典花紋。騎樓各部的精巧設計,給人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

 

衛生中心走廊 (澳門多數走廊都是如此寛敞)

 

騎樓/露臺 伸出式的騎樓,是澳門常見的巴羅克式建築特色。它克服了樓房正面的單調,給市鎮樓房增添特別的建築活力。騎樓可以遮陽擋雨觀景,也可以在高高離開地面的樓層上種種花草。

騎樓通常由建築物外牆伸出來的托座承托。垂直支撐物是細條的鑄鐵或石柱。騎樓平臺中間部份往往呈扇形突出,給建築物臨街的正面加了一條曲線。若是一排樓房,這條曲線就使整條街正面呈現一種波浪形的動感。騎樓的欄杆是用精工細鐵組合各種優美圖案造成,間或是中式,間或是葡式。

 

(二)建造

結構 澳門大多數建築物都由承力牆構成,以支撐樓面和樓頂,通常都採用結構牆而不用框架建造。因為澳門多數是多層樓房,還要考慮抵禦颱風問題。就此而言,當祇有木、磚、石這些可用材料,結構牆要比框架結構可提供較佳解決辦法。那種中國建築常見的木框架結構在澳門是很少見的。

在承力牆之間接近的間距架設木托樑。現成可用的木料,其長度局限了牆的位置。在大廳裡,主橫樑用來支撐樓面,可縮小托樑之間的跨度。至於屋頂,則用桁架取代之,為了縮短間距,樓面托樑通常採用圓木杆。

地基 地基通常高出地面,有時高出地面三、四英尺。最常用的是石材。若有不平整處,則舖上粗石子掩蓋,在更多的情況下,石工是在表面嵌砌石板,用精製水泥嵌填砌縫。

遇有斜坡地形,地基通常築成地下室的牆,地下室則部份高於街面,部份低於街面。這樣,地基也成為一堵擋土牆。

花園裡的獨立式建築物,地基有時是矮墩座,建築物就矗立其上。

聖若瑟修院

 

(請留意不同材料的應用。承力牆基底用石塊,上面用磚並嵌填齊整。)

牆因其結構功能,建得很厚實,厚牆還可以起隔熱絕緣作用。空位9吋的空心牆很普遍。

早期澳門建築用草根灰“粽冧”(“Chunam”的粵語音譯,“夯實”的意思〕來建牆,那是以泥土、稻草根、石灰、蠔殼椿搗而成的特有混合灰泥,築成的牆又厚又結實,用來作牆皮也非常經久耐用。實際上澳門早期築的城牆堡壘大都用這種材料。

磚塊是主要建材,堅硬耐用的磚塊可從中國南部地區獲得;這種磚燒得很透,敲擊碰撞時鏗鏘有聲,是由淺灰色黏土為坯,放在煤炭窯裡燒成,有時還燒上製作者的印記。聖若瑟修院舊址拆卸時,一些拆下來的磚拿去香港大學測試,儘管巳用了三百年之久,這些磚證明比倫敦磚或英國弗萊頓(Flettons)磚還要好。(27)磚塊尺碼大,為14″×4.5″+3″。那種祇在太陽底下曬乾的淺棕色磚〔紅磚〕很少用。

住宅樓宇的牆全用石塊建造的並不多見,通常是磚石合用,下面地基用石塊,上面用磚。優質花崗石現成可用,大理石則一般用於室內。

專用於厚城牆和防禦工事最優質最堅固的,當屬其中一種由石灰、黏土和軟體動物貝殼類混合搗合的灰漿。還有一種更普通的“紅泥”,通常用於家居建築的,是由大份量的黏土加石灰和水泥混合而成的砂漿,這種灰泥有時用於外部抹灰〔批盪〕,但往往很快剝落。澳門用的石灰,是本地用蠔殼煅製成的,用於抹灰打底很受歡迎。因為這種石灰極品質地雪白,跟其它材料形成鮮明的對照。

牆上開的門窗,不是拱形就是架上用石料或木材造成的楣。若是厚牆,則兩種方式同時採用,即拱下是半圓形空間,拱上則是用磚砌成並有楣支撐。

牆壁一般都粉飾,塗成白或清淺雅緻的粉紅、藍、緣或黃色。若不粉飾,牆壁裸露的磚縫石隙,也會用水泥嵌塞填平。

高士德大馬路7號盧廉若花園內永生堂

整棟建築物建在高離地面的石地基上。柱子及橫樑木製,下端石柱礎可防來自地面的潮氣。

南灣街47號住宅內院周圍的拱廊

澳門建築常用這種西方特色的拱形結構。樓外的拱形結構往往為半圓形,柱的橫斷面為長方形。拱上的飾線有時用竹條加固。

大三巴前地拱廊正面的磚壁柱

 

低矮檔牆和橋楣的裝飾線條,都非常強調平行感,與壁柱的垂直線相呼應。地基用的石結構,也為建築物定下審美的基調,恰與正面外觀的裝飾相輝映。

除了中式廟宇以外,澳門的建築物絕少全靠柱子支撐。柱子祇用於承力牆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入口門廊、走廊及天井周圍。

柱子用料不一,多用木、石、磚、金屬製品,後來用鋼筋水泥。木柱子通常與中式屋頂建造有關,橫斷面為圓形,柱腳為石礎。多層樓宇中,每層的木柱子都以石礎相連接。

中式廟宇的石柱子的橫斷面為正方形,橫樑也是石做的。但石柱子在民居牆並不常見。民居更喜歡採用西方古典柱子,往往塗上灰泥,色彩柔和,柱頂則為白色。有時柱子祇為裝飾而非結構所需要。

磚柱或扶壁通常用來承托拱門,多見於走廊或庭院四周通道。在屋子內部,分間開的拱形結構乃用於支撐大通道的空間,例如中央庭院後面大廳的入口,磚拱和扶壁毫不例外地採用古雅的裝飾。不塗灰泥的磚結構和石結構,很少用作拱門。拱門通常都塗上灰泥,再加白色線條裝飾。

屋頂 在混凝土結構引入澳門之前,澳門多數樓宇為雙斜面的“金”字屋頂。本料為主要建材。當採用拱廊陽臺時,屋頂往往是平的。1900年之後,平頂屋愈加普遍,通常為混凝土結構,以磚牆或柱子來支撐。平屋頂的好處是提供較多空間晾曬東西或進行文體活動,所以愈來愈受歡迎。

澳門所見的斜屋頂全是中式建築,其結構從牆頭到牆尾全用木桿桁條。若兩牆之間跨度大,桁架通常為單柱桁架,用作中間支撐。由於很多時候受現有的木料長度所限,跨距祇許二十呎左右,因而跨距就決定了牆的位置。桁架頂是修長的椽木條,支撐其上的雙層屋瓦。上層屋瓦是按瓦壟間隔鋪砌,構成一排排接連不斷的通向屋檐邊的瓦溝。屋瓦是一些四方形薄片,由上往下一排排拼砌到屋檐再重疊,在扁瓦邊再蓋上半圓形的瓦筒,然後用灰漿封牢。兩層屋瓦之間每隔一定距離都留有通風孔。有屋檐伸出外牆的不用設檐槽,若屋頂祇到矮擋牆,牆背後有一明溝將雨水導入排水管。

澳門一般不用煙囱,廚房多分隔開建在庭院。屋宇牆面很少設有壁爐。

澳門的屋頂建造主要受中國影響,原因是其建築材料和工匠易得。有趣的是,澳門許多建築物正面全是西方式樣設計,背後卻匿藏著一個中式的斜屋頂。

同樣,有些建築外觀是中式的,內景卻採用西式,這在澳門並不少見。不僅裝飾如此,建築結構亦然。下面的例子可證明這點。建築物的屋頂和屋前的門廊木柱都是典型中式的,但在室內卻可發現西式的單柱桁架,從中間支撐著屋頂。其建築構造為中葡合璧。屋頂的一邊由一排柱子支撐,而另一邊以承力牆承托。

南灣街83號住宅典型的中式屋頂

圓桁擱在三角牆頭,多不用天花板,從室內可見斜屋頂裡層,木結構漆成黑色。

 

南灣街83號住宅中式屋頂的瓦頂

屋瓦分兩層,每隔一定距離都特别留有通風孔,方瓦邊加灰漿作保護。

 

聖若瑟修院 整排檐角露出三角牆頂端

 

矮擋牆/女兒牆 澳門建築物多採用的矮擋牆,乃源於西方建築。平屋頂和斜屋頂都有這種建造。從視覺看來,矮擋牆加強了建築物與天空的平行感,象徵著樓房的所有垂直線條的終端。對於單層中式屋宇,屋頂有屋脊和屋檐的亦有同樣的效果。然而多層樓房斜屋頂的屋脊從街上是看不到的。在這種情況下,矮擋牆連同檐楣裝飾線就強調了平衡感,與建築物,主要是寬大窗戶空間的垂直線條相協調。採納西方建築特色,增加了樓房的優美,特别當沿街整排樓房都一樣的設計建造,就給城市景觀增加了統一的諧和感。

有時西式矮擋牆也加上中國特色,例如中式屋檐的裝飾和中式灰泥圖案。

高士德大馬路七號的廳堂正面

 

高士德大馬路七號的廳堂上蓋

從堂內可見到的屋頂結構

雅廉訪大馬路住宅

正面西式矮牆飾以中式三角圖案

高士德大馬路七號盧九花園舊址廳堂

西式矮擋牆加中式裝飾,陶製檐牙向上翹起。柱子看似西式,木欄杆卻是中式。整個花園佈局是中式情調

龍嵩正街住宅

(不用矮檔牆,屋檐伸出外牆保護牆頭。)

市街(Rua do Bazar)住宅

懸着艷麗木雕的典型中式屋檐鑲嵌中國釉彩瓷磚的西式矮擋牆

(三)門

那類主要起居空間在底層的屋宇,正門通常安裝了兩三道門,最外一道可向外推開,是齊眼高可遮擋外邊視線的褶門;中間是有圓木橫柵的拉門〔趟攏〕,既能起防盜作用又利於透光通風。最裡面的是實心門,向裡開,夜間才關閉。有些屋宇把最外那道門省去。

那門口往往比街外高出幾級石階,凹進屋檐內成屋前的門廊。

室內門的上方多有扇形氣窗,以作通風採光。有時沒有雙重門,外門有固定百葉窗隔板,而裡門則是實心構造。

門全是木造的。好一些的用柚木,一般則用山樟。木結構一般都油漆,外門漆上棕色或黑色,而內門則漆奶白色。氣窗的玻璃有時塗上各種鮮艷色彩。若門洞開在承力牆,則加一道門拱或一條門楣。外門的門框一般用石砌,以配搭灰泥粉飾的牆壁。

南灣街47號住宅正門

留意裡面那道門西式設計,另兩道門為典型的中式設計

(中左)美麗街的住宅

典型的中式門口縮進屋檐下面,比街外高出一個石階。

(中右)一條小巷共用一個大門口

門口用石建造,上面蓋著中式瓦面。

(左〕一道結實的室外樓梯通上門廊

(此乃典型的葡式)

〔右〕一棟門在庭院入口處的葡式屋宇

在此採用西式的三角牆飾與具中國特色的牆頭裝飾

聖若瑟修院沿走廊的門

觀音堂內院過道的門

觀音堂的門

以托樑插孔和門階托座為支點開關的典型的中式門。早期澳門建築物常見用薄蠔殼取代玻璃透光。

 

(四)窗

澳門房屋的外窗粗略可分為兩種:樓下的和樓上的。樓下的通常用石作框,加鐵條以策安全。古老一些的房子並無窗扉,因樓下並不打算住人,祇用來放置雜物,祇是到後來才加上活動的百葉窗。樓上的窗寬闊宏大,幾乎上從天花板直落地板,分作上、下窗,下窗祇到齊腰高。

窗戶全是木造,早期用薄蠔殼代替玻璃,好使室內光線柔和。澳門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有木造百葉窗,且可根據太陽的不同位置來調校活動窗葉的不同角度,往往漆成深棕色或綠色。

窗口通常有石楣或木楣,有時用磚砌成拱形。窗框不加任何裝飾,以配襯灰泥粉飾的牆壁。窗頂有窗楣保護。

窗戶之間隔給垂直建築物以節奏感,這是葡萄牙樂於採用的設計。大窗戶的垂直線條和寬楣與屋頂矮擋相配襯,達致平衡的效果。

葡萄牙房屋底層的窗戶

福隆新街住宅樓上的窗戶

前牆並非結構牆而窗戶佔去整個臨街正面

聖母堂前地五號住宅二樓窗戶利用蠔殼通風採光

南灣街47號住宅向天井窗戶

典型中式窗戶可在樞軸上轉動,彩色玻璃上飾以中文詩句

高士德大馬路7號住宅天窗

天窗圖案西式格調,鑲彩色玻璃。

風順堂街住宅二樓窗戶

面向內院或天井的窗戶。常常設計得更加精美。上有天窗的天井,窗戶佔去面向天井的整邊牆,為木匠提供一個大好的發揮機會,把整面牆化為窗花屏風,而彩色玻璃為室內提供一個光線極幽昧的空間。

 

(五)裝飾

陶藝製品 中式影響主要表現在陶製品裝飾方面,幾乎所有澳門建築物都毫不例外。最常見的是方塊赤陶瓦或用於牆頭及砌結窗柵,多為綠色,用灰漿固定。

葡萄牙影響則反映在用於花園或圍欄作為欄杆柱的彩瓶和花磚。前者在澳門很常見,常跟中國式的裝飾一起使用,不過花磚則很少見。因為花磚產自葡國,價格昂貴和不易在澳門買到。結果祇有少量花磚用於屋檐下或室內作牆壁下半部的襯層。

風順堂檔土牆頭的中式赤陶窗格

加思欄花園的綠釉瓶欄杆

赤瓦在此葡式屋宇作朝庭院窗戶的牆體

民國大馬路澳門青年俱樂部屋檐下的葡萄牙花磚

利用碑塊砌成通花格

天神巷24號住宅用普通瓦片

砌成巧妙的牆頭通花格子

南灣街47號住宅的落水管

灰泥製品 澳門建築在灰泥製品使用上,是中葡特色的隨意混合。因為是最廉宜的裝飾,連窮人家的房子也採用。

中式影響最突出的表現,在於裝飾落水管。這些直徑4吋長約3-4呎的赤陶管抹上灰泥一節節成竹筒狀,完全是中國南方的風尚。有時在西式房屋的正面也會見到,結合做裝飾用。

在中式屋檐下,常會見到泥塑雕像,上了鮮艷色彩,配上著名詩人的詩句。

葡萄牙影響則主要表現在矮擋牆、檐楣的裝飾以及在房屋正面古典圖案的應用方面。

天神巷住宅

屋檐下用典型中式裝飾,泥塑塗上鮮艷色彩。

觀音堂(拱門之上的灰泥裝飾)

南灣街47號住宅矮檔牆上别具一格的裝飾。這些特色有助於打破矮檔牆的單一線條。

南灣街83號住宅

方柱頂古典裝飾圖案。柵欄鐵製中式設計,木百葉窗可遮擋走廊外視線。

三巴仔橫街5-7號住宅屋楣上的裝飾線

石製品 住宅樓宇用石製品作裝飾並非少見,主要用在市政或宗敎建築物上。石製品通常用作柵欄、紀念匾牌、燈柱和門窗孔洞框架等。當用作框架時,其設計一般很簡單。整個門用石的不多見,最好的例子是大三巴牌坊,它充份顯示了東西方藝術的融合。

媽閣廟的石圍欄乃典型的中國裝飾

市政廳內其臺階兩旁的石造燈和門上方中央石雕

南灣街47號住宅天井四周的鐵圍欄杆

鐵欄的圖案是西式的,但樑柱下的木工製作卻是典型中國式的。

南灣街住宅底層窗櫺的鐵枝窗花典型的西式圖案

金屬製品 用於裝飾的金屬製品,主要指鑄鐵和熟鐵,用來做欄杆、圍欄、窗格窗花、閘門等。其設計常有各種複雜的圖案花紋,以垂直線條為主。金屬製品通常油成綠色或深棕色。

大三巴一樓(入口):部份立視及部份平面圖

(由Wong Siu Ling,Ng Chan Man和Doreen Young繪製)

大三巴三角牆(第一層):立視、平面及剖面圖

(由Wong Tin Chun和Ho Kum Kee繪製)

大三巴四樓(第二層):部份立視、平面和剖面圖

(由Jackson Wong,Ho Kom Kee及Loke Chong Yooi 繪製)

大三巴二樓(第四層)部份立視和部份平面圖

(由Ng Chun Man,Jackson Wong Sin Ling 繪製)

木作製品 木工藝製作主要用於建築物室內。常見的精緻木雕材料是柚木,製品有時刷上清漆,有時不塗,讓其顯露出天然的木紋。

南灣街83號住宅走廊欄杆

華人豪宅習慣將其家族姓氏嵌入鐵花柵欄的設計中

南灣街住宅一個花園的圍柵

其金屬工藝圖案是西式的

南灣街47號住宅走廊柵欄

中式設計融入西式圖案

南灣街47號住宅横樑木雕吊屏

門口用西方圖案裝飾但以中式工藝完成

室內裝飾 澳門住宅的室內裝飾是中葡合璧的。大廳的牆上往往用中國書晝點綴,其傢俱擺設也基本保留中式;八仙桌子廳中放,椅子沿牆擺兩旁。好一些的傢俱是用柚木或烏檀木造的,再鑲上大理石。樓梯口往往設有大鏡子。

南灣街83號門口上面的木雕最突出的花紋漆上了金色

天井側面牆上優美的窗花格

精緻的木雕屏風上的圓窗

南灣街47號

燈籠高懸,神壇上的中國式吊燈用於裝飾和慶典用

西式吊燈懸掛在西式人花板上 反襯着整個室內的中式裝飾

(六)園林建築

有關花園的哲理和設計,華人跟葡人完全不同。華人把花園視為形象化的藝術,能助人沉思,激發靈感;而葡人卻視花園為理念和程式。結果,就花園的佈局而言,中葡的相互影響很少。盡管如此,在花園的多種多樣點綴裝飾上,仍可看出有某種程度的融合,有時表現在使用材製上,有時又表現在圖案式樣設計方面。

南灣街47號大廳內景

天花板(屬西方設計)並不多見,祇有富裕人家的房子才有。

士多紐拜斯大馬路昔日被附近軍火庫爆炸燬掉的二龍喉宮〔舊稱兵頭花園,乃本世紀早期的澳督官邸,後改建成今天的二龍喉公園。〕典型的葡式佈局,正規的幾何圖案並作軸對稱,如今舊貌已換新顏。

南灣街83號的天花板

當用混凝土構建房屋時其結構下面塗上灰泥並用線條裝飾

東方斜巷澳門登記局舊址的後花園

小徑兩旁的石柱子支撑着圍柵上繁茂的攀緣植物。花園的平面圖見下頁。

東方斜巷澳門登記局舊址的後花園平面圖

住宅花園為典型葡式佈局,有棚架的小徑通向中間的圓形地,小徑兩旁種着花草樹木,花園與樓宇門口之間是有上蓋門廊。

高士德大馬路7號盧廉若公園

人工湖一端的“春草堂”融合了中西特色

澳門盧廉若花園(澳門園林藝術名園)平面圖

花園圍牆

牆洞裝飾為中式,但垂直式的分界似乎更接近西式設計。

 

(七)結論

澳門中葡建築的相互影響並非對等地表現在建築物的各個方面,有些方面表現較突出,有些則不太明顯。由於中葡人士生活方式不同,彼此的影響並沒根本改變中葡各自的典型格局。相互影響最突出的是在建造和裝飾方面。中葡建築彼此自由借鑑對方的建築意念和形式,將五花八門的中西裝飾特色共冶一爐,使澳門建築别具一格,饒有趣味。正因如此,澳門建築相互影響的效果,勝於單一風格的建築。

中葡建築的相互補充和豐富的結果,產生了最適合澳門條件的獨特建築。中葡風格的巧妙結合,取長補短,和諧融合,形成了一種新風格。

相互影響的緣由

1)氣候環境的需要 澳門和葡萄牙都享有溫和的氣候,利用陽光和通風最值得關注。適合葡萄牙老家的一些意念和技術,許多在澳門也適用。例如走廊、陽臺、葡式活動百葉窗等,對於熱帶氣候非常適合。因此葡人從實際需要把祖家建築引入澳門。

2)建築材料的獲得 葡人初在澳門建屋時,除少數特别項目外,幾乎全無來自葡國的建築材料。他們祇能就地取材,用中式建材。他們漸漸地也學會使用這些材料的技術。另一方面,華人建造者也覺得建傳統中式房屋的優質木材愈來愈難求,就多用磚石代替。但承重的磚石結構工程又帶來新問題,尤其是在結構牆上開門窗,而恰好葡人似乎對此更為熟練,可提供較好的解決辦法。

3)地盤需要 由於澳門是向高密度發展,多層建築不可避免。葡萄牙建築技術則最適合為此目的而採用在澳門獲得的可用之材。因此澳門許多房屋的建造,都受葡式建造的影響。

4)僱用同一批建造者 定居澳門的葡人不多,建房時祇能僱用本地華人。在建造過程中,中國建築技術就被推薦給葡人了。中國建造者在工作中也向葡人學到不少東西。當他們給華人蓋房子時,又把葡風的觀念引入中國建築之中。

5)西化的趨勢 到19世紀末,澳門華人總的趨勢是採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技術。當蓋房子時,他們也傾向於建西式的,至少在外觀上採用西式風格,但往往又因中國傳統根深蒂固,所以在室內設計和裝飾方面,仍保留中國的傳統特色。

6)人口的構成 澳門早期主要是葡人,祇有少數華人。那時,葡萄牙建築雄踞營造業。17世紀後澳門人口絕大多數是華人。許多葡人與華人通婚,結果,他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接近華人。因此到後來,實在難以找到一所純葡式的住宅。但中式房屋受葡風影響多於葡式樓房受華風影響。尤其是中葡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進一步促進了相互影響。由於不存猜疑和怨恨,使得他們更樂意接受彼此的影響。

【附錄】

(一)中國民居建築詮釋

佈局(平面設計) 中國民居建築反映了華人的家庭觀念。家庭被看成國之根基。通常是各家各戶,自行處理自家事務,對維持社會秩序增加成員之間的凝聚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Floor Plan of Ancestral Home

華人祖屋平面圖

典型的華人房舍是由若干圍繞中央庭院的個人寓所組成,通常是單層建築,通過增加個人庭院的數目向平面發展。從建築學來看,中央庭院代表一個家庭起著採光和通風的功能,又是起居的室外空間。家居佈局既有家庭生活按密切程度間隔,也將所有家庭成員為共同利益而緊密結合在一起。設計構思基本上是軸對稱,主軸貫串著最重要的方位。而這一位置就是大廳和這家主人套間的所在,更因對稱的佈局而愈加佔支配地位,連兩側套間的屋頂都是較矮的。位置由“風水”決定,所有重要屋宇都是向南的。

整個屋院以一牆圍著,以助家庭整體發展和為構成家庭所必需。牆祇開必要的窗洞,給予所有家庭活動以最大限度的隱私。所有窗戶都向內朝著庭院開。

建造 整個結構是由木柱支撐屋頂,間隔用磚或石填充。屋頂的框架先在地上造好,然後再昇高,用木柱各就各位將其支撐。木柱並不插入地下,而是立在礎石柱腳上。柱子或圓或方,多半樸實無華。整個結構的穩固靠木框架,牆後來才用石或磚砌上去,並非用來作支撐的。留下的空位幾乎全裝上木工製作線條裝飾精美的門和窗。

磚塊是主要建材,通常燒成灰色,石製品多用作地基和舖路面材料。瓦片全用來蓋屋頂。很少用平屋頂,煙囱從未見。地面舖的是又厚又大的紅階磚,或舖以水泥。

門和窗 大門入口處,牆往往從屋檐外凹入,形成一個有頂的門廊。門口通常比街面高出幾個臺階。門從上到下地安在托樑孔和臺階托座的木門銅鉸上。大門口內有一扇可移動的屏風,擋住屋外的視線。

靠庭院那邊的牆,往往由鑲嵌著的一扇扇門窗組合而成。有陽臺或闊寬屋檐遮擋風雨,用高麗紙(Corea paper)替代玻璃。在中國南部,也會用割切成小方塊或多邊形的蠔殼薄片來替代玻璃。

立面設計 中國建築不同於希臘廟宇,景觀不是三角牆而是正面,屋頂遠比三角牆重要。直柱橫樑,屋檐屋脊,都突顯了節奏感。錯落有致的建築物,尤其是內裡許多小片組合而成的屋頂,打破了單調的線條,給整個住宅增添了豐富的建築生命。而屋面和山牆柔和美觀的線條裝飾,使得整個建築物跟周圍風景更加協調宜人。

裝飾 在絕大多數中式屋宇中,屋頂是唯一的點綴裝飾部份。牆壁通常都粉飾過,即使不塗灰泥,磚塊縫隙都嵌填優質水泥。若有寬檐楣,牆上通常飾上油彩灰泥淺浮雕。青花磚砌成柵格用來鑲嵌牆洞。

一般不用天花板,屋頂是房子唯一的上蓋。房間的楣及門道邊緣飾上木雕,很少舖地氈。傢俱的高度與歐洲用的差不多。照明則靠油燈和蠟燭。燈籠祇作裝飾或節慶時用。

小結 中式房屋提供了與外面隔開的居所。圍牆以內,則是通過走廊和庭院,自由接觸門內的空間。低屋頂之上,海闊天空任鳥飛。總的設計意念,就是要表達人與自然的內在統一。這就是賦於中國建築具有明顯特色的基本原則。

 

(二)葡萄牙民居建築詮釋

佈局(平面設計) 中央庭院或露臺是葡萄牙民居建築一大特色。除非建築物極小,否則每戶民居必有院子。其設計趨於向心型,一切設施不是集中在院子中間,而是在其邊緣。院子每層都有走廊,既可作通道,又可遮陽。

大門口的後面是露天庭院,那裡有樓梯上樓。樓梯建成拱形,是永久性的磚或石結構。大廳和臥室在儲物地下室的上層,組成主要套間。房間直接向著過道,房房相連相通。

建造 基本建造是由兩堵平行牆支撐著的屋頂。屋頂兩面建有山牆。界牆用作樓上各層木托樑的支座。低的斜屋頂上蓋著紅色弧形瓦。煙囱又長又窄,構成一個有趣的特色。底層的地面,舖著未上彩的紅色瓷地磚。

市區樓宇多建有陽臺,木樑由牆隅撐托伸出牆外。騎樓欄杆由纖細木柱或精緻的五金製品造成。

窗戶 窮人家較小的房子,窗戶用的是木橫樑,建造較牢固的樓宇則用石砌框。窗洞除用豎框之外,還用橫檔以間隔成幾部份,以達通風和防盜的效用。外窗則很大,間隔也寬闊。

立面設計 市區房屋通常樓高兩層,並不顯眼,外表看來並不好住,祇有一層灰泥來遮蓋不平整的粗石板橫檔。牆也樸實無華,塗上各種混色灰水。僅以裝飾線條標出樓的層次,給予人一種平行的感覺。正面主要靠窗戶的安排來點綴,用窗洞本身來取得垂直的效果。屋檐上古典式的楣與大窗洞的垂直線條相媲美。

作為結構審美起點的地面石基礎工程,其刻飾接縫時尚稱作粗面石工,與灰泥表面與門窗洞孔周圍的石工製作相映成趣。

裝飾 木通常用作室內裝飾,建成古典花格平頂和精心製作的牆板。主要房間的天花板用的是薄木板和鑲嵌板。

瓷磚製作是葡萄牙建築最突出的特色。典型的青花磚或裝飾瓷磚都十分講究,很有藝術價值。地板用的都是微帶藍色的白磚。最常見的顏色還有藍、綠、黃,偶爾還有棕色,花紋圖案則多的數之不盡,有的是摩爾式的幾何圖案,有的是古典主義和自然主義的。

室外裝飾通常用金屬製品,例如鐵窗格或陽臺欄杆多為垂直密集排列,鑄成像極細長的欄杆柱子。

小結 葡萄牙建築本身樣式並不算很有特色。它既有本地色彩,又大量地受鄰近國家建築的影響。早期較多受摩爾建築的薰陶,後來又受意大利和法國的影響。

李麗冰 楊秀玲譯

【註】

(1)《澳門年鑒》,1967年旅遊資訊中心出版頁7:面積(澳門官印局1967年印刷)

(2)見註(1)頁7:氣候;及1966年《澳門統計年鑒》-統計機構之省區劃分,葡萄牙澳門省(澳門官印局1967)頁14-16:氣候。

(3)見註(1)頁143,頁7-8:人口及註(2)頁19-37:人口統計。

(4)《西方的開拓者與澳門的發現》--J. M. Braga (Imprensa Nacional,1949,Macau.)頁106,<澳門開埠>。

(5)《歷史上的澳門》有詳述--C. A Montalto de Jesus 蒙塔 (Salesian Print. Press,1926,Macau)

(6)《遠東的貴族,1550-1770》,見《澳門歷史上的事實與想像》--C. R. Boxer(M. Nijhoff,1948,The Hague.)頁2,<媽祖灣及上帝聖名之城>。

(7)一塊有葡萄牙盾徽的柱形紀念碑。

(8)見頁145及頁63-64,<尋家>。

(9)《在葡國民族獨立復興年代的澳門》,C. R. Boxer(澳門官印局1942年)頁15。

(10)《中西關係文獻》--S. F. Lo(美國亞利桑那大學,1960年)頁6-7<順治的統治時期>。

(11)見頁145,頁104註(1)。

(12)見頁145,頁3註(3)。

(13)見頁145,頁332註(1)。

(14)《中國人》--S. F. Davis(C. Knight & Co,London,1940)。*在本文參攷書目裡,此日期為1840,請查核。

(15)見頁145及頁99-100註(3)。

(16)《葡萄牙在華居留地史綱》--A Ljungstedt(J. Munroe,Boston,1836)

(17)《中國雜記》,卷三,廣州,1835年2月,頁485-486。

(18)《澳門年鑒》1927年(澳門官印局1927年)。

(19)《澳門年鑒》1939年(澳門官印局1939年)。

(20)1960年9月10日政令任命之委是會説明,1962年8月28日政令對其結構進行改組。決定就澳門的歷史藝術遺產的保護進行研究,提出適當措施-A. C安利克(A. C. Henriques)潘日明神父(B. V. Pires)1963年,澳門。頁41-43<媽閣廟>。

(21)《澳門紀略》,張汝霖、印光任著,L G高美士從中文翻譯,1950年,澳門,頁39及頁74側圖(頁161複印)。

關於媽祖閣,在《文藝復興》(“Renascimento”),1943年3月,澳門,頁324-328,《澳門的媽祖廟》--J. M. Braga有詳細描述。

(23)參閲《望廈寺廟》(“Pagode de Mong-ha”)頁160及43-44註(1)。

(24)《澳門週報》,卷一,第五期,1930年4月,澳門·《聖老楞堂》,J. M. Braga.

(25)《葡萄牙在華居留地史綱》--A. Ljungstedt(J. Munroe,Boston,1836).

《弗朗西斯科·蘭波尼日記,1697-1700年》,插圖《倫敦新聞》1954年9月11日頁461。

(27)香港大學由工程學系Mr. O. Funnell,B Sc.(Eng),A. M. I. C. E. 主持測試,其結果提供了如下資料:磚塊在冷水中浸足24小時,吸水量為其重量的15.8%,測試時,其折韌系數為3,300磅/平方吋。對比之下,一塊英國弗萊頓磚的吸水量為12-21%,折韌系數200-400磅/平方吋。

* Wong Shiu Kwan,建築師,出生於澳門,1969年香港大學學士,現任職香港政府建築管理局。本文根據澳門官印局1970年出版的英文原著MACAO ARCHITECTURE - an integrate of Chinese & Portugurese influences譯出。

本冊第 137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