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1820-1920年的澳門

費爾南德斯

城市建設及基礎設施

澳門於此歷史時期在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甚至建築風格上經歷了巨大變化。現代化需求這樣做,也產生了這種情況,原因出於有同香港的趕時髦競爭,也有本地政治社會狀況的演變。

19世紀時這座城市的繪圖樣品當然是十分豐富的:19世紀最初四分之一,有1801年的<澳門市水文及部份地形圖>(西爾維拉,無署日期:第三卷,est.864)以及1819年的一套圖樣(<巴西與古代與現代葡萄牙海外軍用工程…>,1960:176)。1820-1840年的有<澳門市與港口平面圖>(1829年,波士頓)(格拉薩,1969,1984:31),有於1838年被坎迪多,安東尼奧·奧索里奧修改過的1831年平面圖(《巴西與……》,1960:176),以及1841年的澳門平面圖。

19世紀中葉後有1865年的<澳門半島地圖>(西爾維拉,無署日期:第三卷,est.878)以及十分詳細的<1889年澳門半島平面圖>,為安東尼奧·埃托爾繪,石印(格拉薩,1969,1984:33)。

澳門市政廳 黃豪生攝

澳門澳督府 Mica Costa-Grande攝

澳門郵政總局大廈 Mica Costa-Grande 攝

大炮臺一角 Mica Costa-Grande 攝

大炮臺花園 Mica Costa-Grande 攝

氹仔炮臺 Mica Costa-Grande 攝

這些記錄展示了一座仍然拘守16世紀城建格式的市鎮,它的結構是在設防的山丘同南灣海灘之間展開的。

實際上,直到20世紀初,才發生了城建方面的巨大變化:1905年的<供市政廳審議的澳門平面圖>,展示了向北邊農田擴大城區的計劃(西爾維拉,無署日期:第三卷,est.888)。屬於這個時期的還有1912年由地圖繪製委員會繪製的十分嚴密的澳門市(以及兩個離島)的平面圖(<澳門或是玩弄差別>1983:76)。

在1921年的澳門平面圖上,已經出現了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新馬路)的劃線,這條路是橫貫本市直線的將內港同外港聯成一氣,這平面圖還包括了向北方佔地以及青洲工業區填海與基礎設施計劃(西爾維拉,無著日期:第三卷,est.886)。

1927年的<澳門市及新港總平面圖>顯示了北邊與內港的新填地(西爾維拉,無署日期:est.892)。

由於澳門在世界的這個地區上是一個具有十分獨特的文化類型的城市,它的市容就具有特殊的品質與意義,好些旅客與藝術家對此都加以捕捉。我們在這裡着重舉出喬治·錢納利的重要作用,他自1895-1852年居住在這座城市,為它描繪下許多畫。

1824年,南灣仍然展示出許多密密實實的建築正面,是遵循傳統的祖居模式的,很少有突出的陽臺和門廊(見羅伯特·艾略特的水彩畫,《文化雜誌》1988-1989年第7-8期:86-a);但是到了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城市的這個前沿部份就有了革新,顯示出一些有陽臺的正面和拱廊(政府機關大廈、酒店等)(《文化雜誌》1988-1989年第7-8期:40-a)及《文化雜誌》,1991年第15期:26-27)。

軍事建築方面,出現了瑪利亞女王要塞的望廈要塞(1864-1866),嘉思蘭砲臺改裝了(1864),12月1日裝上了火炮(1872)。這就加強了傳統的防禦體制,尤其是自17世紀以來的防禦體制。這一地區常常出現颱風,在1831年引起了特別巨大的破壞作用(對南灣的破壞很大),1874年也引起了巨大的破壞作用。因此,在那些時候,本市的很多建築都進行重建。

主要是從20世紀開始,城建與基礎設施建設就成倍增加:托馬斯·羅薩(Tomás Rosa)任總督期間(1883-1886),推行了植樹與設置綠化區並出現了第一個牆外城區,即望德堂區,是網狀的(格拉薩,1969,1984:126),出現了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即新馬路(1910年設計,到20年代末期方竣工)以及1910年高士德馬路新的城市軸線。

在這個時期應該着重指出的是填海的作用,因為城市的發展缺乏空間,填海就成了發展的基礎。出現了內港的邊緣大馬路,是上世紀末葉在新填地上興築的(1923年的水道,1926年的防波堤以及約在1930年的道路工程)。

範圍更大的填海工程是在北面(關閘與青洲),從1880年進行到1910年,在黑沙灣/跑馬場與跑狗場/磚廠,是在1928-1929年間。最大規模的填海工程(而且終20世紀一直具有作為新建築支撐的最大意義),是在外港,自1922-1929年。還要提一下氹仔(新港)和大灣(在路環)的填海工程,以及混凝土結構的外港棧橋碼頭,約在1930年。南灣那條傍着西望洋山的邊緣馬路,是1910年落成的。

19世紀還有一些基礎設施值得一提:1829年建立的回敎墳場;新敎禮拜堂與墳場(禮拜堂建於1821年,重建於1922年),以及天主敎墳場中的聖米迦勒小禮拜堂(1875),此外還有那引人矚目的1865年建造的東望洋燈塔與砲臺。

還要提到約有1926年的工業展覽與澳門博覽會,在望廈,有多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展覽廳(《澳門》,1994,第29期,46-54)

路環聖方濟各小敎堂 黃豪生攝

聖奧斯定敎堂 黃豪生攝

聖老楞佐敎堂 Mica Costa-Grande 攝

19世紀澳門的建築和古蹟

各個敎堂,通常都是在19世紀之前很久就興建的,大多數自然在19世紀重建或翻修:聖奧斯定堂(Igreja de S. Agostinho)在1814年修建過,聖保祿敎堂(從喬治·錢納利1835年火災之前的繪畫看,它當時還有一座帶時鐘的塔(《文化雜誌》,1988-1989年第7-8期:64)則從未修繕過,但其正面大牆碩果僅存,成了澳門城的標誌;風順堂〔又譯聖老楞佐堂lgreja de S. Lourenço〕重建於1803年,特別是1846及1897-1898年,主敎堂(或譯“大堂”)(Sé Catedral)重建於1844-1850年,又於1938年改建,花王堂〔又譯聖安多尼堂〕(Igreja de S. António)重建於1819年,復原於1875年;最後,是嘉思蘭堂,它的位置於1861-1866年讓給了一個兵營(據庫埃略·杜·阿馬拉爾總督〔Coelho do Amaral〕的方案)。

在民用建築方面,澳督府在原先建於1849年的塞爾卡爾男爵的府第原址上於19世紀末葉建成有古典式的門。聖珊澤府邸也是19世紀建於一個有零星房屋的地段,位於通西望洋山的路上,有點浪漫主義色彩。

公權中心——市政廳廣場(或譯議事亭前地)的重建,也是19世紀的事:重建了仁慈堂(Misericórdia),市政廳的正面翻修了(於1876年,有古典式的外觀),郵局(直到1931年才遲遲重建)也翻修了,採取了有古典色彩的“倣古式”。廣場附近,大西洋銀行的建築也採用了那個時代所必須採用的古典式設計。

另外一些官方建築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並有建築藝術價值的是,陸軍俱樂部(1872年,有古典式的陽臺);營部(Capitania),1874-1875年由意大利建築師卡蘇托建造,採用新穆斯林印度式,用以駐印度士兵(它又名為“摩爾兵營”);還有崗頂劇院,是新古典主義的設計,內部裝飾是土生葡人彼得羅·馬爾凱斯1858年所為,正面則是塞爾卡爾男爵於1873年所建造。

值得特別一提的還有那昔日的“房屋花園”(後來成了賈梅士博物館),它在19世紀時有一個主體,上面有古典的三角楣,1880年後拆毀;還有那成立於1880年的氣象天文臺,它建於1904年,並曾同上海及馬尼拉合作過。

聖老楞佐敎堂 Mica Costa-Grande攝

白馬巷醫院舊址(現為澳門貨幣暨滙兑監理署) Mica Costa-Grande攝

澳門大西洋銀行大廈改建後仍保留了世紀初原建築物之正面 黃豪生攝

在那一覽無遺的西望洋山,可以一提的有峰景酒店,建於世紀末葉(近期又重建恢復),以及聖羅撒女子中學(Colégio de Sta. Rosa de Lima),是古典式設計,還有西望洋山山頂的小禮拜堂(重建於1837年前後)。

至於澳門的醫院,應提到醫人廟〔白馬行醫院〕(Hospital de S. Rafael),自16世紀就一直存在,1929年改建,有一些長廊(1991年重建復原交給東方基金會);還有仁伯爵綜合醫院〔即山頂醫院〕(Hospital de S. Januário),設於1874年的一座新哥特式建築中(設計於1872年,以布魯塞爾的聖拉法埃爾醫院為藍本),當時的一幅畫可資證明(《文化雜誌》,1988-1989年第7-8期:77)。

還要一提的有消防總局,位於連勝馬路(Estrada Coelho do Amaral),是20世紀20年代建的,有新古典主義風格,還有“域多利戲院”(Cinematógrafo Vitória),它是1910-1922年間的主要電影院(《文化雜誌》,1991年第16期:31)。

家宅建築方面,要提到1918年建造的三巴仔橫街(Rua do Seminário)第5-7號屋(《路易斯·賈梅士學會學報》,1970:193),它採用了西方古典主義與東方各種成份混合的風格,這個例子説明了本世紀初期澳門房屋是怎麼樣的。

但是,講到這種風格,首先應提到的是卑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荷蘭園大馬路)1920-1930年間興建的八座建築(自1976-1982年起,同上世紀末建的盧廉諾花園一起修復),在那些建築中,近年來陸續設立了若干政府機構(歷史檔案館、衛生司,澳門圖書館等),有兩層的陽臺,顏色鮮艷。同樣也有“利茲”(Ritz)大廈,在議事亭前地(屬同一時代,於20世紀80年代重建作為澳門旅遊司)。

“寶血”(Precioso Sangue)大廈(1916年約翰·列姆設計)和今天成為嶺南學校的“快樂別墅”(若澤·弗朗西斯科·達·西爾瓦1917-1918年設計)是20年代奇特的倣古主義建築。

峰景酒店 黃豪生攝

峰景酒店 黃豪生攝

紅街市 Mica Costa-Grande攝

在望德堂區(Bairro de S. Lázaro),建築十分簡陋、程式化與千篇一律。還可以看見那些有傳統“Karepas”式的窗(即鱗片透亮的螺鈿,代替玻璃,看來似乎是果阿的遺風)。在這個城區,“澳門風格”的建築,有一個例子,它有正面開門上下三層,裝飾很多,年代為1918年。在附近的和隆街36號,有一座集體住宅,有20年代的陽臺,採用所謂“混凝土建築風格”。還要一提的,是那片廣闊的臺山貧民住宅區(Bairro Tamagnini Barbosa又譯巴波沙坊),也約建於1930年。

 

財政大廈、郵政局及里維亞酒店

 

引自Filipe Emilio de Paiva《一個海員在澳門》(1903年,旅遊相册,澳門海事博物館,1997年)

古蹟當中,應專門提到的是賈梅士洞,它在1814年英國浪漫主義繪畫中已可看見(《文化雜誌》,1991年第15期:63),它是1885年重修的;另外還要提到關閘,那道拱門標誌着澳門半島的邊界,是1870年建的。

荷蘭園大馬路修葺後的建築物 Mica Costa-Grande攝

荷蘭園大馬路修葺後的建築物 Mica Costa-Grande攝

內港十六號碼頭

氹仔和路環

在氹仔島要提1847年建的炮臺以及約於1921年建的公務員住宅,在所謂“濱海大馬路”,它同周圍的樹木、嘉謨聖母堂及附屬的花園形成了一個優雅的地帶(漆以淡綠色)。

在路環,要提及那個也叫做路環的小鎮中心地區,有1928年建的聖方濟各聖堂和附近的公共建築物(首先是小圖書館,有個小三角楣的大門);深處有1910年建的剿海寇英雄紀念碑。還有路環兵營及其砲位(1884)以及設在九澳的痳瘋院,建於1930年,採取“混凝土建築風格”,有底層的亭閣。

 

陳用儀譯

 

 

澳門半島平面圖

 

安東尼奧·埃托爾(António Heitor, 里斯本地理學)會於1889年繪製

*José Manuel Fernandes,葡國建築師。里斯本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及建築史博士,具葡國文化特色之城市建築研究著作家之一,曾發表論著有《葡萄牙的現代派建築》,葡國建築展覽特派員。本文是作者根據將由里斯本讀者圈出版的《葡萄牙擴張史》一書所寫的一章改寫而成。

本冊第 89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