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自本世紀20年代迄今的澳門

費爾南德斯

鏡海雙龍:兩條澳氹大橋

從“裝飾藝術”到1940-1950年

澳門由於面積狹小,城區的擴大,在近五十年來首先必須靠填海,向海爭取空閒。同時,也大力(也許甚至有點過份)進行了城區的更新改建,擴大了半島與兩離島尤其是氹仔島的佔用密度。

值得一提的是“外港填海區”(ZAPE)以及南灣的填海區,前者是在20世紀20年代進行的,後者是1938-1946年間進行的。

南灣填海後的新填地上(當時祇有阿馬留銅像加上一兩座建築物,以及種上的樹木),是在40年代初期開始佔用與興建房舍的:就在1940年,第一次從空中對澳門進行了攝影,可以看到開闢新街道的工程正在進行中——殷皇子大馬路(是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的延長)和約翰四世大馬路(《文化雜誌》1991年第15期頁28)。

到了20世紀80年代,又進行了“外港新填海區”(NAPE)工程,在原先的填海區以南,到了南灣盡頭,但仍十分聰明地通過兩個湖區保留了舊的海岸線。兩項工程各自包括了西扎·維伊拉和曼努埃爾·維森特的城市設計圖。在氹仔島和路環島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半島和兩個外島的整體顯然有連成為一片城建區的趨勢。

自70年代末期以來,廣泛的城市更新工程深刻地改變了甚至是重新創造了城市的環境:增加了建築體,加強了城市面貌和四方雜處的氣氛——但即使如此,澳門這座古老的、跨文化城市的某種“魅力”仍未消失。

20世紀30-40年代,現代主義與“裝飾藝術”(Art Deco)建築風格在本澳盛行一時。正如我們在其他海外空間所看到的,在這個時期以及後來的時期,同歐洲葡萄牙本土的種種流派、作者和建築風尚一直保持着息息相關的聯繫。

我們要着重指出的是一些公共設施的興建,如荷蘭園大馬路上的“1934年體育館”,它的“裝飾藝術”式的正面就有這樣的字樣(中央有個五盾國徽);又如士多紐拜斯大馬路(av. Sidónio Pais)的三座現代主義住宅(1950前),其中央樓體由一些垂直挑口飾組成。

西望洋山頂的“天邊”(Skyline)住宅,是現代主義純之又純設計的最典型的範例之一;1937年現代主義的“工務司”寫字樓,像是一個柔和地彎成圓形的物體使馬路隨之而彎曲。

這個時期氣魄最大的建築,首推“國際酒店”,又稱“大酒店”(Grand Hotel),建在內港,於1937年由民用建築師若昂·卡納瓦羅·諾拉斯科設計(1940年落成)。這位建築師自1936-1950年曾長期進行多次建築設計。

然而,這幾十年當中最重要的公共設施是在敎育領域,因為當時興辦了數不清的學校:在西望洋山頂靠近“天邊”有一所中學(查爾斯·詹克斯在其有關後現代主義的分析中曾提到它);聖老楞佐堂(又譯風信堂)對面的鮑斯高職業學校(又譯無原罪工藝學校)(1936);“鮑斯高中學”,一所由聖母往見會傳敎團辦的工業學校;名為“彼得羅·諾拉斯科·西爾瓦”的“國立小學”,位於東望洋街,粉紅色,佈局對稱;也是在東望洋街的“何東爵士”葡華學校;嘉諾撒仁愛會學校(即培貞學校),“聖心英文書院”,以及“若澤·達·科斯塔幼稚園”。

外港新填海區一瞥

José Simões Morais 攝

工業性與實用性的建築,當時是興建在城區新擴張的地域,尤其是北面的岸邊地帶:內港(當時是該市的主要入口之地,因此,“國際酒店”就在它附近):“紅街市”(由儒利奧·阿爾貝爾托·巴斯托建築師於1934年建造,或由塞納·費爾南往斯第三伯爵於1936年建造),外觀是“裝飾藝術”型的,正面是厚實的磚頭;第8號與第18號棧橋碼頭的建築(後者有一個時鐘塔,年代為1948年);還有美副將大馬路80號那幢有多家商店的商業建築。

這個時期也進行過一些倣古主義的建築工程(西望洋山敎堂,重建於1934-1935年)、此外還有翻修的:市政廳(議事亭),用拱洞上的三角楣來代替19世紀的圓拱,施工於1938-1940年;大堂及仁伯爵綜合醫院(1939)。

1940-1950年間,帶有豐碑主義、歷史主義與傳統主義色彩的所謂“新國家建築風格”,在本澳也出現了,雖然是有節制和極個別的。

現時併入了跑狗場的池子範圍之內的那個設計介乎“裝飾藝術”與民族主義之間的帶有國徽和“1140-1940”字樣的紀念碑,可以説是這一傾向的最有意義最為明顯的例證:南灣街的那座所謂“政府合署大廈”,建於1951年,則是這種風格的最壯觀而又最倒退的例證。另一些較小的建築,較為含蓄謹慎,但也表現了傳統主義的意向,裝上了飛檐,例如氹仔的郵局。

較為帶有過渡性或現代性的,是一些官方建築,如正面部份十分簡樸的營地街市(1950),尤其是殷皇子中學(已拆),主體側邊是立方形的,長形的陽臺上方有格柵和外懸臺——這些是在南灣新填地第一批興建的房屋。在60年代重建的巨大的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同前面的建築語言是相同的。

60年代的現代建築

澳門海事博物館

José Simões Morais 攝

“葡京大酒店”是梁達民(Liang Tat Man音譯)的作品,具有另一種規模和另一種四方雜處的風光,它的構架顯示了澳門發生的變化以及城市加速發展及國際化即將到來(它直到1970年方落成)。愛都酒店有一種幾乎是“媚俗”的風味,有拱券蓋頂的大門入口以及正面部份有一大幅五彩的屏板。

就在60年代的這段時期,某些建築師在葡萄牙建築中確立了國際式的語言及其革新願望,而這在“本土”,當時是相當困難的。首先是勞烏爾,蕭朗·拉馬略,他建造了殷皇子馬路至約翰四世大馬路拐彎處的“伯多祿商業學校”。這是一件出色的作品,因為它使用了彼此連結的形體,有花園、院子和休閒場所,而且還採用了符合當地氣候的通風格柵。(1963-1969,有一片大理石上帶五彩拉毛粉飾(esgrahtos)的嵌板,由路易莎·費爾南德斯設計)。拉馬略還建造了“經濟房屋”群(1961-1962年,在青洲田畔街,當時還對居民進行了社會調查徵詢,這在當時是首創的);“聖母馬利亞”幼稚園(1963-1970,位於東望洋山的費爾南德斯神父斜坡上);“高級官員住宅”(1961-1962)位於美副將大馬路,還有士多紐拜斯大馬路上的官員住宅塔樓。

曼努埃爾·維森特1962年來自果阿,師從拉馬略進行實習,他在這個時期的作品是最初的一批重要建築物:南灣巷的四幢住宅(1962);殷皇子大馬路上的商業建築“Pacapio”(1965);尤其是在對着南灣的燒灰爐前地的能容150名兒童的Helen Liang孤兒院(1964),它圍繞着一個“院廊”環境而構成,有十分細緻的佈置。

他這個時期的最新作品,就是澳門廣播電臺和郵電局職員住宅塔樓(後者是在外港新填海地上),兩個工程都是在1962-1966年進行,而1966年發生了嚴重的政治危機:澳門同文化大革命的中國發生了衝突。

這一時期另一些要提到的工程有:政府秘書(Secretário do Governo)宅邸(由若熱·西爾瓦建造):S. Francisco住宅群(由若澤·馬內拉斯設計);在馬交石炮臺馬路的郵電局人員住宅(由恩里凱·門迪亞設計)以及氹仔島的社會住房區(由若昂·費爾南德斯設計)。

澳門世貿中心大廈

“爆炸性更新”(1980-1990)

經過了1967-1975年的相對停滯時期之後,澳門的城市建設又活躍起來了。這一次有來自“4·25”革命後的葡萄牙以及前各葡屬殖民地的建築師和技術人員。70年代末期,尤其是到了80-90年代,可以説出現了一種“海外帝國之後的建築”,它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大熔爐,各種各樣的建築流派與文化都兼收並蓄。人也好,作品也好,設計方案也好,都植根於本澳而發展起來。

安東尼奧·布魯諾·索阿雷斯和伊倫妮·奧(1947-)這一對兒,他們的許多作品中突出的有路環島的游泳池和開始階段的“航海駕駛學校”;引人注目的“財政大廈”(1986-1987)是市中心一座可算是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南灣街/新馬路69號,在大西洋銀行旁邊);新近工程有舊白馬行醫院改建作“澳門貨幣暨匯兑監理署”(1990-1991)以及“峰景酒店”(1992,與若熱·布爾奈合作);還要一提的是氹仔的“純粹主義”住宅。

保羅·桑馬爾福爾(卡爾卡維洛斯,1950-)在住宅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路環住房,1986年;內港衛生中心,1990年;黑沙環彩色塔形建築群,1992);維森特·布拉沃(羅安達,1946-)建造年的包括有臺山區的一個住宅區(1986)、一個在馬交石炮臺馬路的分電站(1988),以及氹仔中區(Baixa da Taipa)建設方案中第45-E地段的屋宇。

在本澳長期居留,我們可稱之為“有耐力”的建築師們,有:若澤·馬內拉斯,他建造了跑狗場體育場的游泳池(1984/1986);利馬·索阿雷斯(里斯本,1945-),他建造了“伊比利亞細亞大廈”(1986)、路環竹灣海灘的住宅(1986-1987)、郵局的第一號住宅區(1986-1991)、友誼大馬路/殷皇子大馬路的Van Iong大廈(1992)以及新馬路郵局房舍(1931)的翻新(1989)。

弗朗西斯科·菲格伊拉主要是在古蹟修建方面做工作:1976年成立了澳門文物古蹟保護委員會;接着就在荷蘭園大馬路對八座世紀初的建築開始動工進行修復,工程是1977-1982年在他指導下進行的(獲1982年太平洋年度古蹟比賽獎)。

納塔莉亞·戈麥斯(1937-)主要有1979年南灣的官景住宅(Moradia para Vistas Oficiais);若澤·卡蒂塔(1947-)和埃杜阿爾多·梅德伊羅斯(1932-)主要有巨型的澳門綜藝館(工程直到1986年)。

某些“外地的”建築師也在澳門進行了一些零星但也可觀的創作。例為:托馬斯·塔維伊拉於1989年建造了新的利宵中學,又在臺山區(Bairro Tamagnini Barbosa,又譯巴波沙)旁邊建造了一個住宅群(1985-1986);西扎·維伊拉和費爾南多·塔沃拉設計了“1981/1995年外港新填地”城區(施工者為帕爾默與脱爾納公司);還有Profabril公司的列昂諾爾·雅內羅在1993年外港舊填海區設計了水翼船碼頭。若昂·路易斯·卡里略·達·格拉薩在曼努埃爾·維森特工作室的支持下於1991-1996年間設計聖保祿敎堂遺址的複雜的博物館工程。

“本地或土生”建築師的成績,表現了澳門土生葡人在建築事業中的重要地位,這個地位在80年代得到了確認。要着重提出的有:布魯諾·若熱(1977年西望洋山上的聖地牙哥酒店;1982年前俾利喇街的望廈體育館;他本人在媽閣的住宅,1985年)。José Chen(澳門,1942-)1986年設計氹仔的大學,或是氹仔新世紀酒店(1992),還有許多其他作品。Eddie Wong(澳門,1952-)是同後現代主義的美學相聯繫的,進行了無數室內設計,有位於外港舊填海區上海街175號澳門商業聯合會的寫字樓(1987-1990)以及引人注目的1988年海邊馬路(劏狗環)那幢建築物。

還有其他一些建築師,尤其是所謂“新的一代”,也曾在澳門積極工作過:馬若龍(Carlos Marreiros)(澳門,1957-),曾設計鮑斯高會在得勝馬路的一個建築群、荷蘭園大馬路的衛生中心(1991)、修復“家宅花園/東方基金會”(1993)——他是個很有創造性很有個性的建築師。阿達爾貝爾托·騰雷羅(聖多美與普林西比,1955-)的作品比較有“書寫性”與動感,幾乎是一種“空間三維”東方文字的設計師,設計了澳門電力公司在路環的熱電站(1991)、水坑尾街的行人天橋(1991)以及澳門電力公司在黑沙環的指揮中心(1992),近期出自他手的更能作為他這種風格的例證的,有氹仔消防隊(1995-1996),望廈體育館在“懸”角的擴建(1994-1995)以及氹仔的游泳池(1994)。

從一大堆各式各樣的作品當中,我們再舉一些人名:埃列娜·平托(阿威羅,1956-)在澳門有很可觀的作品:二龍喉馬路成群的停車場和住宅(1988-1992)、1993年連勝馬路消防總局的擴建;安娜·波爾熱斯(安哥拉,1956-)有1989-1990在氹仔官也街33-35號的商業房宇;路易斯·薩·馬沙多(1951-)可以舉出的有1990-1991年在臺山區的聖約瑟敎區會所C座,或民國大馬路78號的那幢建築物;孔塞伊桑·佩里(里斯本,1954-)可以舉出的有西望洋山上1990-1991年建的很有意思的七座住宅的建築群;拉凱爾·費雷拉(里斯本,1951-)有貨倉街轉角處1988-1991年興建的屋宇;若澤·路易斯·伊格列西亞斯(波爾圖,1953-)有若干1984-1992年在公用事業中進行的工程;安東尼奥,若澤·皮亞諾(里斯本,1948-)有1992年氹仔中區(Baixa da Taipa)第33段的建築群;最後,卡洛斯·莫雷諾(庫維良,1954-)有1989-1990的澳門海事博物館。

曼努埃爾·維森特“事例”

曼努埃爾·維森特(里斯本,1934-)是“澳門的建築師”,他在澳門建築事業中佔有一席地位,這既是因為他是多年如一日地工作(自1969年起,當中衹有某些間斷),而且也是因為他工作質量高、花樣多、有創新性、有發明創造。

他在70-80年代毫不帶成見地致力於住宅建設(而當時許多同行對這種“土木建築師”的行業是採拒之門外的態度的),力圖“像卡西亞諾·布朗科(1889-1969)(葡萄牙現代主義建築師,設計了許多居民住宅〕那樣”改善住宅設計的質量,他所建造的住宅中,我們可以着重舉出一些。

由媽閣的三幢塔樓,以後標誌了他在60年代曾在澳門作過一些設計後,又重新回到澳門,於1976-1983年重新利用了這些設計;1978年設計了位於紅街市旁邊的現代主義“紅樓段”,與之相輝映;1979-1980年的馬交石炮臺馬路第17-19號的屋宇;1978-1980年在南灣的“燒灰爐1980”屋宇,藍黃色,是媽閣的一個好景觀;1985-1988年著名的筷子基社會住房一千套的建築群,在國際上獲獎;1982-1988年在正對南灣的羅飛勒前地/燒灰爐口興建的樓宇,是後現代式優雅的“範例”;1986-1992年在跑馬場區第6段(quarteirao)第一建築群(bloco)興建的“Ng Fok”大廈;還有1986-1995年在外港新填海區興建的世界貿易中心寫字樓,形狀結合得很成功,紅白兩色鮮艷動人。

在古蹟恢復方面,曼努埃爾·維森特的作品有:荷蘭園大馬路第37號的澳門文化司署歷史檔案館樓宇(1983-1985年及1991年)以及1988年議事堂前地的“利茲/旅遊”大廈——兩者都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在城市設計與公共設施方面,他也有可觀的成就:1982-1989-1997年的“南灣海灣終端”,是一項龐大而長期的工程,由它構成了“新澳門”的形象,該工程目前仍在進行中;1982-1988年澳門電視台的設計,以及引人注目的1991-1996年黑沙灣消防隊屋宇,那是一套由塔、牆、結構與三角楣組成的整體,具有濃厚的城市氣息。

位於澳門與香港之間的大工程與企業,可以舉出帕爾默與脱爾納公司,它有康平納·費爾南德斯在1984-1991年間參與工作,還有若干其他建築師也曾加盟(氹仔島遊樂場;黑沙環新填地住宅群;1984-1993年外港新填地城市設計。參加者有西扎與塔沃拉;還有1991年建在友誼大馬路的澳門最高建築中國銀行大廈)。

同樣還有提到約翰·普列斯科特(英國,1925-1993)的工作室,他設計了路環黑沙旅遊綜合體,1992年Cha Luk Kok住房計劃,1990年保安部隊在路環的訓練中心(與馬若龍、安娜·列安德羅、埃杜阿而多·弗洛雷斯一道)。

葡萄牙治理澳門最後幾年的某些關鍵性工程,還可舉出1996年落成的國際機場,1993-1994年的友誼大橋、1995年路環九澳碼頭與垃圾焚化爐。

葡京酒店(90年代)

 

*José Manuel Fernandes,葡國建築師,里斯本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及建築史博士,具葡葡牙文化特色之城市建築研究著作家之一,曾發表論著《葡萄牙的現代派建築》,葡國建築展覽特派員。本文是作者根據將由里斯本讀者圈出版的《葡萄牙擴張史》所寫的一章改寫而成。

本冊第 97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