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諸名淺議

湯開建*

16世紀以前,澳門之名不見於經傳。16世紀初,隨著葡萄牙人對東方的拓展,澳門逐漸興起,東西方文獻中記錄澳門之事日繁。而關於這一小小半島的稱謂亦越來越多。就目前所見,這一小小半島除澳門一名外,還有濠鏡、濠鏡澳、阿媽港、香山澳、龍崖門、香嶴、海鏡、馬交、蓮花洲、濠江、鏡湖等名。當然,其中有些稱謂是文人作品中詩意化或形象化的特指,並不具備正式命名或約定俗成的地名意義。但具備有地名意義的還有澳門、濠鏡澳、香山澳、馬交、龍崖門諸名。本文擬就與這些地名有關的幾個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雖然這些問題東西方史學家均進行過相當深入的探索,本無吾人置喙之處,近因在翻檢中文典籍時,發現有若干文獻中的史料在研究這一問題時尚未採用,而且這些史料亦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故披沙揀金,結合前人研究成果,略陳淺見。

一、嘉靖二十六年成書的《香山縣誌》無澳門之名

研究澳門的歷史,各種《香山縣誌》恐怕是最重要的中文史料了。而研究澳門之地名,《香山縣誌》則更為重要。因為從宋以來,不管是澳門開埠以前還是以後,其地域行政的管轄權一直歸屬於香山縣。

香山建縣,始於南宋紹興年間,香山修誌,則始於明初。香山縣第一部縣誌創自明永樂年間,由香山人容悌與纂修;到成化二十年(1484),又由香山人黃經修成第二部縣誌;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即鄧遷出任香山縣令的第三年,又開始纂修第三部縣誌,大概在嘉靖二十六年完成。這是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三部《香山縣誌》。然而,前兩部縣誌今已不存,目前保存下來最早的香山縣誌,即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書,嘉靖二十七年鏤版的由鄧遷纂修的《香山縣誌》。澳門一地,或者說濠鏡一地,宋以來一直屬於香山縣境,我們於最早的《香山縣誌》中尋覓澳門或濠鏡這些地名,應該是情理中的事。

然而,在嘉靖《香山縣誌》中居然毫無澳門或濠鏡等名稱的存在,這是一件令人十分奇怪的事。據吳桂芳<議阻澳夷疏>載:

近年,各國夷人據霸香山濠鏡澳恭常都地方。(1)

可知,明嘉靖時,澳門即劃歸香山縣恭常都,查嘉靖《香山縣誌》卷一:

長安鄉恭常都故廷福里恭字圍、常字圍,在縣東南一百里,圖三,一百二十里內,村二十二。

二十二個村名全部載錄,與澳門毗鄰的前山、沙尾、唐家、吉大等地均有記錄,但無澳門、濠鏡等名。而路環島反而在誌中有記錄:

九澳山,其民皆島夷。(2)

九澳即路環。島夷,當非中國人,應指外國商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前,十字門外洋舊為外商貿易之地。吳震方《嶺南雜記》載:

離澳門十餘里,多十字門。乃海中山;形如攢指,中多支港,通洋往來之舟。皆聚於此,彼此貿易。

明萬曆時成書的《蒼梧總督軍門誌》卷五<全廣海圖>載:

十字門澳,夷船泊此澳內。

九澳山(路環)緊靠十字門,故進入十字門澳的外國商隊必居停路環。縣誌這一條材料告訴我們,外國商人進入今澳門地區(不指澳門半島),實在明嘉靖二十六年之前(即公元1547年之前)。也就是說,在葡萄人正式開埠澳門之前,在屬於今澳門地區的路環島已有外國商人居住,這裡也不能排斥有葡萄牙人。

澳門半島北面的前山、吉大、唐家有載,澳門半島南面的路環有載,獨澳門半島地區無一字涉及。但在該誌卷首的全縣輿圖中有這樣的記載:

輿圖東南方向有“鳳凰山”,而在“鳳凰山”稍南海中有一未標名之山,此山又與零丁洋、九星洋相隔。(3)

據萬曆《粵大記·廣東沿海圖》載,鳳凰山與濠鏡澳相連,且在濠鏡澳之北。據嘉靖《香山縣誌》卷一稱:

鳳凰山在縣東南一百里。

而《廣東新語》及後修各縣誌均言濠鏡澳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4)以地望推之,我懷疑縣輿圖鳳凰山南海中未標名之山即濠鏡澳。

為什麼在嘉靖《香山縣誌》中沒有記錄澳門或濠鏡等地名呢? 為什麼在香山輿圖中有濠鏡之地而未標名呢? 我認為,這一現象至少可以說明兩點:

一、在嘉靖二十五年前,澳門半島地區應是一無人居住區,或者說是尚無居人較多的正式村落;

二、在嘉靖二十五年前,澳門半島地區尚無一正式官方命定及民間相傳成俗的固定名稱,即使這一地區當時或已有各種稱謂,但這些稱謂至少還沒有被當時的香山人認同,或者是還沒有廣泛流傳開來。否則,作為一位香山父母官來修本邑之誌,這麼一片土地是不應被修誌者遺忘的。

二、萬曆《粵大記·廣東沿海圖》内有“亞馬港”一名

澳門之名,在葡文中現稱Macau。而且前所見最早使用這一詞者是Barreto神父,他寫給果阿及歐洲修士的信札,使用的地址是:1555年11月23日,自Machoam;同年同月27日,另一封致耶穌會的函件,所用地址則是:Macau。葡萄牙里斯本亞約旦圖書館藏Mendes Pinto修士的信,其日期和地址則是:1555年11月20日,Amacauo。(5)這是西方人稱呼澳門最早的名稱。在16世紀中,還有許多葡文文獻將“澳門”寫作Amaquo,Amachao,Amaquao,Amaqum及Maquao。在文德泉神父介紹的史料中還寫成Amagao。(6)不管是Macau或Amacauo或及其變體,這一名詞是指今澳門半島之一地是無疑的,但這一名詞究竟源於何處即其詞的原始意義究竟是什麼,則眾說紛紜。如將各位研究者的看法歸納起來,大約有三種重要觀點:

一、Macau一詞是由澳門半島上的“馬交石”而來。Wells Williams《中國通商指南》,張天澤《中葡早期通商史》及澳門著名漢學家文德泉神父《澳門及其教區》均持此說。張天澤說:“Macao這個在非漢語國家中眾所周知的地名卻不是用於稱呼該港的一個正確的中國名稱。旅遊者有時從當地居民口中所聽到的,祇是一塊著名的礁石,叫做‘馬交石’,廣東話讀作Ma-Kao。或許是由於誤解,要不然就是為了方便起見,人們便以這塊礁石之名來稱呼這個小半島”。(7)

二、Macau一詞係泊口之變音。澳門著名漢學家高美士《澳門諸名考》及黃文寬《澳門史鉤沉》均持此說。高美士說:“至於馬蛟一詞,實際上它是馬角一詞的變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Barra(葡語泊口之意)。明嘉靖三十六年夏,首批來東方的葡萄牙人在此登陸,他們向中國申請一塊停泊船隻和建立商店、貨倉的地方。那地方就在當今媽閣廟之前。很可能是,當早期抵此的葡萄牙人問及當地居民這個城市叫什麼名字時,回答說叫馬角,並以為告訴他們登陸並在後來定居處的名字,他們就不再打聽了。”(8)黃文寬則認為Macau是“舶口”二字閩南語的對音。(9)

三、Macau一詞係“媽港”的譯音。例如Triganlt著《中國基督教傳教史》。Liungstedt《中國葡萄牙殖民地史》,葡萄牙著名漢學家白樂賈《西方的先軀者和澳門的發現》及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均持此說。Liungstedt稱:“西人稱澳門為Ama-Ngao意即Ama港也。蓋澳門舊有一廟,其所奉海神之名曰Ama,故以是稱之。”(10)郭永亮亦稱:“至16世紀中葉,葡國作家一般將‘澳門’寫作Amqauo,Amachao……及Maquao,現在又有人寫作Macao。這種種寫法,我們敢肯定,是對‘阿媽港’或‘媽港’中文名稱的發音不準確所造成的。也就是,西名‘澳門’是得自媽祖閣廟(亦稱天妃廟或媽閣廟)及其前面的港灣。”(11)

上述三種觀點的提出,無疑都有一定的依據,特別是從對音這一角度是可以說得過去的。但是,我認為,前兩種說法雖有一定的道理,但卻很難從文獻中獲至令人滿意的驗證。

先談“馬交石說”。馬交石之名,最早見於清乾隆時期成書的《澳門記略》:

出閘經蓮花山,下有天妃廟,北麓有馬蛟石,橢而磽,無趾,三小石承之,相傳浮浪至。(12)

後之所承,皆出於此。天妃廟,又稱天后古廟、馬交石古廟、馬交石天后廟,皆因近馬交石得名。阮元《廣東通誌》卷一二四所附<澳門圖>中,將“馬交石”標在觀音堂北一海岬旁。祝淮《香山縣誌》卷四附<澳門全圖>載馬交石在澳門東北角海邊。據《澳門市街名冊》:

馬交石,此名指本市馬交石山東北斜坡之區。位於自來公司水塘與黑沙環之間,即漁翁街兩邊,並伸展至海邊。此區之海一端,有石一塊,上有台,中國人稱之為圓台仔。

這些“馬交石”今已不見,郭永亮《澳門與香港早期關係》一書公佈了兩張“馬交石”的照片,一塊在望廈葡兵駐地,石上刻有葡國國徽,年代為1847年,另一塊在蓮峰廟側,亦刻葡國國徽,時為1848年。此兩塊馬蛟石已為李德超君考證為非,故不再辨。(13)馬交石在澳門雖然名氣很大,梁喬漢《港澳旅遊草》,汪兆鏞《澳門雜詩》均有詩篇吟詠,但遺憾的是,我們找不到早於《澳門記略》的關於“馬交石”的記載,至少在明代的眾多文獻中沒有出現“馬交石”一詞。因此,我認為,將16世紀時出現的Machao一詞與18世紀中葉才出現的“馬蛟石”一詞比附,在時間上是說不過去的。再者,馬交石所在地在澳門半島東北,該區在未填海之前“面臨大海,遠望九洲,風挾潮來,濤擊石端,其聲澎湃,響若驚雷。”(14)故馬交石觀濤,昔為澳門八景之一。丘逢甲亦有詩:“馬交石上看潮立,十萬軍中戰水犀。”(15)可見,這裡絕不是泊船之港灣。加之,葡人初入澳門時,馬交石所在區域仍為人跡罕至之處。16世紀中葉,葡人不可能在此登陸,亦不可能到此見到馬交石,更不可能將此怪石命名全島。故可知,馬交石說之不可信者甚明。

再談“舶口”說。持“舶口”說者依據甚多。屈大均《廣東新語》稱:“凡夷船停泊,必以海之灣環者為澳。澳者,舶口也。”《澳門記略》亦載:“移泊口於濠鏡。”《廣東賦役全書》更載:“明嘉靖十四年,都指揮使黃慶請於上官,准洋船停泊於濠鏡,名曰泊口,歲輸課二萬金。”《澳門界務說帖》亦稱:“此即為葡人船隻到澳之始,名澳門為馬高(Macao)。粵音讀泊如‘馬’今稱‘馬高’,即‘泊口’二字之轉音。”明言澳門即泊口者,僅《賦役全書》及《澳門界務說帖》,但二書成書甚晚,與16世紀中葉出現的Machao一詞很難印證。即使從對音上講,“泊口”二字的的粵音或閩南音能與Machao或Macau對音,那與Machao 同時出現的也是同指一地的Amacauo或Amaquo等詞又怎麼可以與“泊口”二字相對呢? 我認為,將Macau一詞認作“舶口”二字的譯音是證據不足的,也是很難解釋通的。

我所讚同的是第三種觀點,Macau一詞的中文形式應是“阿媽港”或“媽港”。白樂賈說:“阿媽閣前面的港叫做‘阿媽港’,在葡萄牙人未到澳門之前,此名即已傳聞。”(16)16世紀曾居留澳門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說:“那裡供奉一尊叫做阿媽(Ama)的女神。因此該地得名阿媽港。在意大利語中意為‘阿媽之港’。”(17)考今澳門半島南端之媽閣廟,一般又稱之為阿媽廟,該廟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廟前之北灣岸邊有一媽閣渡頭,均有碑石為證。(18)可見媽閣廟及媽閣渡之得名均早於葡人來澳之時間數十年。故葡人由該渡口登岸後,而誤以廟名或渡口名為地名,而稱之為“阿媽港”。16世紀中葉出現的Amacauo,Amaquo,Amagao均是“阿媽港”一詞譯音的變體,而Machoam,Macau及Maquo則是省去前綴“阿”的“媽港”一詞譯音的變體。我近日在查閱明萬曆《粵大記》的<廣東沿海圖>中發現,在“濠鏡澳”的頂端有一地名標為“亞馬港”三字,旁邊還繪有標明為“番船”的兩隻大船。(19)濠鏡澳頂端有一“亞馬港”的發現,就十分清楚地表明,16世紀中葉葡人的Amacauo,Amaquo,Amagao等詞均是譯自當時的中文地名“亞馬港”,“亞馬”即“阿媽”的異譯,可證今澳門半島南端媽閣廟前的港灣明萬曆以前就叫做“阿媽港”,葡人從這裡登岸而知此名,故稱這一塊地方為Amacauo,省稱則為Macau。“亞馬港”在明代萬曆年間中文文獻中發現,可以說,應是比較清楚地解決了Macau一詞的起源這一問題了。17世紀初日本人林羅山所著《林羅山文集》卷十二中有<諭阿媽港>、<諭阿媽港諸老>、<寄阿媽港父老>諸篇,可見,當時日本人亦稱澳門為“阿媽港”,亦當為葡人所稱Amacauo或Amaquo的譯音。“阿(亞)媽港”一詞很明顯不是中國人所取的地名,中國人對此地取的中文名是“娘媽角”(20),西方人則稱“阿媽港”,省稱為“媽港”,被中國人接受後,又轉譯成“馬交”、“馬高”(21)蓋為Macao(媽港)一詞之中文譯音也,此不可不察。“阿媽港”這一葡人取的名字在明代中期中文典籍中出現,這就表明,這一葡人命名的地名很快就為中國人所認可,亦廣泛流傳開來。這裡還需要說明的是,“亞馬港”一名在《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上明確標明是澳門半島頂端的一個港灣,而葡人則將Amaquo作整個澳門半島的名稱。

三、濠鏡澳是澳門半島上出現最早的名稱

儘管嘉靖《香山縣誌》沒有記錄澳門半島上的任何一個地名,但決不能排斥當時澳門半島已有一些名稱在外流傳,可能祇是因為這些名稱在當時還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也可以說,這些名稱尚未獲得香山境内官方和民間的認同,故修縣誌時未予收錄。

澳門半島最早出現的地名就是“濠鏡”或“濠鏡澳”。據Thome Pirez《東方諸國記》記載:“除廣州港口之外,另有一港名Oquem,陸行三日程,海行一日一夜。”(22)Oquem在另一段中又寫作Foquem,應是Oquem之變體。(23)其中文形式應是“濠鏡”。Pirez之書於1512-1515年間(即明正德七至十年)在滿剌加寫成,那就是說,早在澳門開埠四十年前,“濠鏡”之名就已流佈海外。對照漢文典籍,第一次記錄“濠鏡”之名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開始纂修的黃佐《廣東通誌》,該書卷六六<外誌>載:“布政司案查得遞年暹邏國並該國管下甘蒲沰,六坤洲與滿刺加、順城、占城各國夷船,或灣泊新寧廣海、望峒,或新會奇潭、香山浪白、蠔鏡、十字門。”此處將“濠”寫成“蠔”。《明史》則寫成“壕”,其載云:“壕鏡在香山縣南虎跳門外。”(24)濠鏡是指何處呢? 據《澳門紀略》載,“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環。二灣規圜如鏡,故日濠鏡,是稱澳焉(25)。”原澳門半島有南北二灣,南灣包括今南灣和西灣,北灣現已填塞。原灣址約在今河邊新街至沙欄仔一線,與南灣相對。由於二彎均能停泊,故稱為澳。<三街會館碑>:“澳門則如蓮花,其地三面環海,有南灣北灣,明大西洋人至此,就二灣停泊。”(26)如果將南北二灣所包涵的陸地面,大約是現今澳門半島南部地區,實際上已涵蓋了當時的大部份澳門。在這些清人的解釋中,“濠鏡澳”一詞的出現,即已是指當時的整個澳門半島。嘉靖四十三年(1564)龐尚鵬所上<陳末議以保海隅萬世治安疏>中這樣記載:“廣州南有香山縣,地當瀕海。由雍陌至蠔鏡澳,計一日之程。”又載:“近數年來,始入蠔鏡澳,築室以便交易。”(27)嘉靖四十四年葉權<遊嶺南記>稱居澳葡人為“濠鏡澳夷”。(28)其後,陳吾德<條陳東粵疏>、郭尚賓<防黎防澳疏>、吳桂芳<議阻澳夷進貢疏>、沈德潛《萬曆野獲編》及郭棐《廣東通誌》諸書均以“濠鏡澳”稱今澳門。可見,“濠鏡澳”這一地名在嘉靖、萬曆年間是對今澳門的一個較穩定的稱呼,而且是指整個澳門半島而言。(29)前引龐尚鵬文;“由雍陌至蠔鏡澳,計一日之程。”(30)申良翰《香山縣誌》載:“由前山村而南二十里,曰濠鏡澳,未至三里為關。”(31)可以看出,這裡所言“濠鏡澳”是指整個澳門半島。這在萬曆《粵大記·廣東沿海圖》更可獲至清楚的證明,該圖標澳門時南是標有小字的“亞馬港”,北是標有小字的“望下村”,中間則用大字標寫“濠鏡澳”。(32)可知,濠鏡澳一名確指整個澳門半島。

但是,《蒼梧總督軍門誌》卷五<廣海輿圖>對“濠鏡澳”的圖標令人思考。他在香山縣左面一小半島旁標“香山澳”,並注明“夷人住此”,而將“濠鏡澳”標在香山縣右面海中,並注明“有夷船”。該圖據考是萬曆時兩廣總督劉堯誨所作,劉對廣東海防極為熟悉,為什麼他將“香山澳”與“濠鏡澳”同標一圖,而又各自標位不同呢? 這使我想起一條曾被人否認的史料,《明史·佛郎機傳》載:

嘉靖十四年,指揮黃慶納賄,請於上官,移之壕鏡,佛郎機遂得混入。

此事《明實錄》亦有記載。這條材料今已基本被人否定,認為葡萄牙人入據濠鏡澳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事,這是諸史明載的。嘉靖十四年(1535),葡人不可能進入濠鏡澳。(33)我想,如果看問題不要這麼絕對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看:濠鏡澳一名在澳門開埠之前其地域含義較開埠後要大一些,我認為,在澳門開埠以前,濠鏡澳不僅指今澳門半島之地,似乎還包括今氹仔、路環等地。姑試證之。《明史·佛郎機傳》載:

壕鏡在香山縣南虎跳門外。

《明實錄·熹宗實錄》卷六:

澳夷所據地名壕鏡,在廣東香山縣之南虎跳門外海漘之一隅也。

《廣東新語》卷二<地語>:

壕鏡在虎跳門外。

諸史均記錄“濠(壕)鏡”在虎跳門外。(34)虎跳門在什麼地方呢? 祝淮《香山縣誌》卷一稱:

虎跳門山在縣西南九十里。

阮元《廣東通誌》卷一二四<海防略>二:

虎跳門炮台東屬香山,西屬新會。

虎跳門在新會與香山交界處。即今珠海斗門縣虎山一帶。《廣東新語》及多種香山縣誌多稱濠鏡在香山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又稱百里),則知“虎跳門外”實為虎跳門之東南。而今澳門半島之方位卻在斗門虎山之東北,濠鏡之地祇有將氹仔、路環(距澳門半島二十五里)等地全包括在内,方可勉強稱之為東南,亦方可稱“虎跳門外”。《蒼梧總督軍門誌·廣海輿圖》所標“濠鏡澳”亦在“虎跳門”東南。我們再來分析黃佐《廣東通誌》卷六六<外誌>中的一條材料:

布政司案:查得遞年暹邏國,並該國管下甘蒲沰,六坤洲與滿剌甲、順搭、占城各國夷船,或灣泊新寧廣海、望峒,或新會奇潭,香山浪白、蠔鏡、十字門,或東莞雞棲、屯門、虎頭門海澳,灣泊不一。

這應是指嘉顱三十二年(1553)葡人入居澳門之前的事。因為屈大均言,葡人入居澳門後,廣海、望峒、奇潭、浪白、十字門、虎頭、屯門雞棲諸澳悉廢,“而蠔鏡獨為舶藪。”(35)黃佐所言番舶居停的諸澳中,還有“蠔鏡”之名,那就是說,在嘉靖三十二年之前,葡萄牙人已入濠鏡之地。第一節已證,在嘉靖二十六年之前,路環島已有外國商人居住。路環島論面積比澳門半島大,又處於十字門海口,在澳門開埠之前其海上交通地位遠較澳門半島重要。為什麼黃佐所言外國商船居停的香山諸澳中無路環之名呢? 很可能就是因為早期“蠔鏡”之地即包括氹仔、路環等地,故陳吾德《謝山存稿》卷一<條陳東粵疏>有“蠔鏡諸澳”之稱。黃佐所言之“蠔鏡”實指路環。《粵大記·廣東沿海圖》所標“蠔鏡澳”之地,直接伸入海中,與十字門相連,其間水氹仔、路環均不見名,《蒼梧總督軍門誌·廣海輿圖》在澳門半島標“香山澳”之名,又在虎跳門東南,“十字窖聯洲”旁標“濠鏡澳”之名。“十字窖聯洲”當指内十字門的“上滘”及外十字門的“下滘”,“上滘”與氹仔緊靠,“下滘”則與路環相連。這就完全可以說明,早期“濠鏡澳”之名並不僅指澳門半島,而且還應包括半島南面海域及氹仔、路環二島。

如上述認識,那我們就可知道,《明史·佛郎機傳》載嘉靖十四年黃慶受賄,佛朗機混入壕鏡之事是可信的,祇不過這“壕鏡”並非澳門半島,而是路環島,這從葡萄牙人入華貿易根據地的路線來看,先上川、電白,繼浪白、繼路環,最後定於澳門半島,乃一由西逐漸東進的過程。我想,是這樣解釋“壕鏡”一詞,比隨意否定《明史》和《明實錄》的記載,可能更易讓人接受。

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進入澳門半島後,遂全力經營,“近數年來,始入濠鏡澳築室,以便交易。不逾年多至數百區,今殆千區以上。”(36)葡人定居濠鏡後,其它海澳悉廢,而“濠鏡獨為舶藪”,(37)可知浪白、十字門、路環諸地之貿易均已廢棄,故“濠鏡”之名在後來逐漸變成專指澳門半島的一稱謂,並廣泛傳播開來。從目前所見文獻來看,濠鏡澳之名是明朝人對澳門地區最重要的稱呼,故《澳門記略》開篇即言:“濠鏡澳之名著於明史。”但並不是說,濠鏡澳一名祇流行於明代,事實上這個稱謂一直延續到清代還繼續使用。(38)

四、“香山澳”早期是對香山縣所屬諸澳的通稱

明人對澳門半島的最主要稱謂是“濠鏡澳”。但是,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們還經常將當時葡人居住的澳門半島稱之為“香山澳”。如王士性《廣誌繹》卷四<江南諸省>:

香山澳乃諸番旅泊之處。

王臨亨《粵劍篇》卷三<誌外夷>:

西洋之人往來中國者,向以香山澳為艤舟之所。

沈德潛《萬曆野獲編》卷三十<大西洋>:

利瑪竇,……初來寄寓香山澳。

可見,上引之“香山澳”即指當時葡萄牙人居住的澳門半島。這是不是香山澳一名的全部含義呢? 並非如此,香山澳之名早期並非專指澳門半島,其原始涵義應是香山縣的海澳,即香山所屬諸澳的通稱。(39)

香山澳之名,最早乃見於《明史》。《明史·佛郎機傳》載:

巡撫林富上言:“……”。從之。自是佛郎機得入香山澳為市。

林富上疏是嘉靖八年(1529),請復通市舶,如按傳文,葡萄牙商人於嘉靖八年即進“香山澳”貿易。林富之疏雖是請復通市舶,但卻不准與佛郎機互市,即如黃佐所言:“如佛郎機者,即驅出境,如敢抗拒不服,即督發官軍擒捕。”(40)禁是紙上的公文,但能不能禁得住,則是另一回事。祇要是對外開放,葡萄牙商人總有辦法進入中國貿易。《殊域周咨錄》卷九<佛郎機>載:

雖禁通佛郎機往來,其黨類更附諸番舶來至為交易。

所以,完全否認嘉靖八年林富請復通市舶後葡萄牙人已進入香山澳貿易其證據是不充份的。因為早期的“香山澳”乃是香山諸澳的通稱,並非專指澳門半島,還包括浪白、十字門、路環諸澳,是一個比早期濠鏡澳地域概念更大的地名,所以《明史·佛郎機傳》有“香山澳壕鏡”的說法,很明顯,壕鏡是香山澳屬下之一澳。前引《嘉靖香山縣誌》已證,嘉靖二十六年之前路環島已有外國商人居住,又引黃佐《廣東通誌》證澳門開埠之前(嘉靖三十二年)蠔鏡、浪白、十字門諸澳已是東南亞及葡萄牙商人貿易港口。他們當即嘉靖八年林富上疏開禁以後而進入香山澳的,祇不過這時的香山澳並非指澳門半島,而是指浪白、十字門、路環等地。如此證成立,則香山澳之名最早出現於嘉靖八年之時。

同樣的理由,隨著葡萄牙人進入澳門半島並全力經營,而南面諸澳逐漸廢棄,故澳門開埠後,香山澳亦變成澳門半島的專有名詞。張燮《東西洋考》:“嘉靖三十四年三月,司禮監傳諭戶部取龍涎香百斤,……往香山澳訪買。”(41)俞大猷《正氣堂集》:“(嘉靖四十三年)……乃可整齊香山澳船,猷取其舊熟用林宏仲數船。”(42)其後,還有許孚遠<疏通海禁疏>,王士性《廣誌繹》、王臨享《粵劍篇》、沈德潛《萬曆野獲編》、李侍問<罷採珠池鹽鐵澳稅疏>、李之藻<奏為制勝務須西銃乞敕速取疏>及《南宮署牘·會審王本肅等犯一案》等均載有“香山澳”之名。很明顯,這些“香山澳”名,均指葡人居住的澳門半島。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將香山澳景色及建築寫入《牡丹亭》一劇中,所反映亦是葡人居住的澳門半島。(43)據此可知,自葡萄牙人入居澳門半島後,香山澳就成了澳門半島僅次於濠鏡澳的另一個專有名稱了。儘管香山境内擁有多處港灣,但這時的香山澳一詞乃專指澳門半島,並不含香山其它港口,這從上述之文獻已可獲至證明。

香山澳之名,多見於明代,清康熙時還有人使用,(44)往後,隨著澳門一名的興起,“香山澳”之名遂沒,凡用此名者,亦多為述及前明之事。

五、澳門一名初期為今澳門地區多處地方之稱謂

澳門一名在上述諸名中是出現最晚的,而且該名所表示的地域極不穩定,且無固定說法,其情況甚為複雜。

“澳門”一名中文形式最早見於明人龐尚鵬的一篇著名奏疏中,其載;

廣州南有香山縣,由雍麥至濠鏡澳,計一日之程,有山對峙如台,曰南北台,即澳門也。……議者卻於澳門狹處,用石填塞,杜番舶潛行,以固香山門戶。(45)

龐尚鵬文中記載十分清楚,澳門是濠鏡澳中的一地,這一地在南台山與北台山之間。屈大均《廣東新語》也有類似記載:

初至一所曰青洲,林木芊鬱,桄榔檳榔之中為樓榭,差有異致。又十里至澳,有南台北台。台者,山也。以相對,故謂“澳門”。(46)

屈文所載澳門一地離青洲尚有十里之遙,亦為濠鏡澳中的一地耳。這一地在何處呢? 章憎命《澳門掌故》載:

濠鏡澳中南台北台二山,殆指現在澳中市山與崗頂而言,故相對如門。其兩山谷間之隙地,便為昔年互市之場所,建立商戶,舊稱澳門街,亦稱大街,是即現在之營地街,即原來之澳門地址也。查當年關前街之李家圍內,其牆壁上書有“澳門”二字。巨大逾尋,蓋所以標示此處為澳門耳。(47)

據章說,舊澳門之地僅指今澳門營地街一帶。當地還流傳另兩種說法:即南台、北台指今東、西望洋山,或指望廈山和媽閣山,兩山相間之地即為澳門。清人何文綺<重建三街會館碑記>則綜合言之:

其地三面距海,有南灣北灣,復有南台北台。台者山也,以相對如門,故稱澳門。(48)

余意以為,之所以有這麼多解釋,即可說明一個問題,“澳門”一詞最初在文獻中出現並不具備有穩定的地名意義。祇是一種地形的形象化比喻。兩山相對之地即可稱之為“澳(嶴)字”,那兩島相對之海則同樣可以稱作“澳門”。故清薛醞《澳門記》稱:

遵澳西南放洋十里許,右舵尾,左雞頸;又十里許,右橫琴,左九澳;灣峰表裡四立,像箕宿橫成十,曰十字門,又稱澳門。(49)

依薛文,澳門之名得自十字門。即十字門為澳門。張甄陶《澳門圖說》因襲薛文,《澳門記略》的作者雖也讚同薛文,稱:

澳南四山離立,海水縱貫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門,故合稱澳門。

但又不能完全肯定,故又云:

或曰澳有南台、北台,兩山相對如門。(50)

以此觀之,直到清乾隆時,澳門之名究竟源起何處,仍是解不開之謎。

但是,有一點卻是十分明白的。儘管澳門之名早期的出現並非具有穩定意義的地名,但每一處“澳門”均是僅指今澳門地區的某一地而已,並不具備今天澳門之地域概念。在龐尚鵬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奏疏中,澳門還祇是“濠鏡澳”之一地,但三四十年後,澳門之名内涵逐漸擴大,亦成為濠鏡澳的一個別稱。明郭棐於萬曆三十年(1602)修成的《廣東通誌》中,則將言濠鏡澳之事的卷目標名為“澳門”。很明顯,在他的心目中,“澳門”一名已完全可以取代“濠鏡澳”,澳門一名的内涵完全涵蓋了“濠鏡澳”一名的内涵。萬曆四十一年(1613)王以寧<陳條海防疏>亦載:

國初,占成諸國來修貢,因而互市,設市舶提舉以主之。然稛載而來,市畢而去,從未有盤踞澳門者。有之,自嘉靖三十年始。(52)

可見,在王以寧的心目中,澳門之名亦可代替濠鏡澳,實指濠鏡澳全地。這也是地名流播之規律,越是簡明通俗的地名,越容易傳播開來,越易為人們所接受。

但是,終明一代,澳門半島的主要稱謂仍是濠鏡澳,其次是香山澳,明代稱“澳門”者甚寥。入清以後,澳門之名逐漸興起,特別是道咸以後,濠鏡澳、香山澳均已成為前明文化遺存的象徵,除偶而使用外,澳門半島一律以“澳門”相稱。清前期龔翔麟《珠江奉使記》稱:“今之澳門,即舊名濠鏡。”(53)則可反映,濠鏡之名已隨著明王朝的滅亡而逐漸廢棄,代之而起的則是“澳門”。

六、“龍崖門”是明代澳門半島的一個別名

澳門別名甚多,但稱澳門為“龍崖門”者,則僅見一處。鄭舜功《日本一鑑》卷六<海市>載:

近又訪得日本之夷皆以華人勾倭離島,名雖稱商,實為寇盜,故今鮮有從商者,多從佛郎機夷之船來市廣東海上。今年,佛郎機夷號稱“海王”者,官市廣東龍崖門,得聞三洲有船私市,謂減己利,而乃牽入龍崖與之伢市而去。稱“海王”者,蓋屋居止龍崖門,民厭其禍,官懷隱憂,遣使驅逐,恬然不懼,此患積至十年矣。又聞市銅鑄造大銃,聲言朝貢,莫知所為。復有佛郎機夷號稱“財主王”者,橫過海王,俱處其間,隱禍亦不可測也。

這是一段極為珍貴的早期澳門史資料。作者嘉靖三十二年從廣州出發奉命出使日本,回國後完成此書,並將其所見所聞之中國海上互市情況撰述成卷,其中十分真實地記錄了佛郎機商人在浙、閩、粵等地的貿易情況,這一段資料則公佈了許多為諸書不載的澳門早期情況。不知何故,這一段史料竟被諸多澳門史專家遺漏。

要完全弄明白這一段史料,務必首先考證文中的“今年”二字確指何年。我所參見文本為“民國28年據舊鈔本影印”本。該本既無前言,亦無後語,故不知是書成於何年。查書中所書之事,最晚紀至嘉靖甲子(四十三年),又知其出使日本為嘉靖乙卯(三十四年),據上引文“此患積至十年矣”之句。如以葡人嘉靖三十二年入居澳門說,嘉靖四十三年則不止十年之數,若以嘉靖三十二年為葡人正式入居澳門說(即1557年說),下推十年,則文中“今年”當指隆慶元年(1567)。

文中的“海王”與“財主王”當是兩支葡萄牙商隊的名稱。即當時的中日貿易船隊,葡人入居澳門後,每年均有一支中日貿易船隊從馬六甲或果阿出發,其船隊到澳門居停一年,首領則在澳門行使統治權一年。由於季風原因耽誤,常常會出現兩支船隊同居澳門的情況,鄭氏所見“海王”與“財主王”者,當是兩支船隊同泊澳門。文中所言“三洲有船私市”,疑此三洲即上川島,上川又名三洲。上川島是葡人在中國海中最早開闢的商埠。(54)始於正德年間,後被關閉。(55)此處載“三洲有船私市”,即到嘉靖以後,又有它國商人“私市”於上川,故葡人設市於“龍崖門”。

“龍崖門”是什麼地方? 諸地誌無載,然據文中所言,葡人在龍崖門“蓋屋居止”“又市銅鑄大銃”,且這種行為引起“民厭其禍,官懷隱憂,遣使驅逐,恬然不懼。此患積至十年矣”。這都是葡人入居澳門半島後的行為。郭棐《廣東通誌》卷六九<澳門>載:

嘉靖三十二年,夷舶趨濠鏡者,……時僅蓬累數十間,後工商牟奸利者,始漸運磚瓦木石為屋,若聚落然。

至於市銅鑄炮之事,澳門開埠即有商人卜加勞在竹仔室開設鑄炮廠,由於該廠工藝精良,被遠東葡萄牙人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鑄炮工廠。(56)可見,蓋屋、鑄炮之事俱為在澳門居住的葡萄牙人所為。至於葡人在龍崖門居住的惡行,並遭人驅逐之事,亦可見證於嘉靖四十三年龐尚鵬所上之<撫處濠鏡澳夷疏>:

今築室又不知幾許,而夷眾殆萬人矣。詭形異服,瀰滿山海,劍鋩耀日,火炮震天;喜則人而怒則獸,其素性然也。奸人則守之陵轢居民,蔑視澳官,漸不可長。……欲縱火焚其民,以散其黨,為力較易。然往年嘗試之矣,事未及濟,幾陷不測。自是夷人常露刃相隨,伺我動靜,可復用此故智耶? (57)

從上述材料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一鑑》中所述佛郎機人居住的“龍崖門”不論是從時間上看還是從紀事上看祇能是指澳門了。關於“龍崖門”一地,雖然在《香山縣誌》中遍尋不獲,然查明霍韜《霍文敏公全集》卷五載:

香山海濱有峭壁石立,世呼為“龍崖”。(58)

龍崖地處香山海濱,這又更從地域上驗證了《日本一鑑》中的“龍崖門”即澳門。如此說可信,則明代澳門亦多一別稱矣。惜關於龍崖門的記載僅見於此,後遂無聞焉。

【註】

(1)(明)吳桂芳:《吳司馬奏議》卷一<議阻澳夷進貢疏>。

(2)(明)鄧遷:《香山縣誌》卷一<風土第一>。

(3)(明)鄧遷:《香山縣誌》卷首<縣輿圖>。

(4)(明)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地語>。

(5)轉引自郭永亮:《澳門香港早期之關係》第二章,頁10。

(6)轉引自白妲麗:<澳門地名考>,載澳門《文化雜誌》1987年第一期。

(7)張天澤:《中葡早期通商史》第五章<澳門的興起>。

(8)高美士:《澳門諸名考》,頁5。

(9)黃文寬:《澳門史鉤沉》第三編<地誌考>。

(10)Liungstedt《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頁9。

(11)郭永亮:《澳門香港早期關係》,第二章,頁11。

(12)(清)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上卷<形勢篇>。

(13)李德超:<近三數年澳門地方史研究>,載《澳門日報》1990.9.10..

(14)章憎命:《澳門掌故》之九<名勝古蹟掇拾>丁<馬交石>,載《澳門日報》,1962.4.3.

(15)(清)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卷七<澳門雜詩>。

(16)白樂嘉:《西方的先驅者及其澳門的發現》,1949,澳門版。

(17)利瑪竇:《中國札記》第二卷第二章,中華書局版,1983。

(18)章憎命:《澳門掌故》之四<媽祖閣考古>,載《澳門日報》1959.12.8.

(19)(明)郭棐:《(萬曆)粵大記》卷三十二<廣東沿海圖>。

(20)(清)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上卷<形勢篇>。

(21)(清)阮元:《廣東通誌》卷一二四<海防略>二附海圖:“澳門,又名馬交”。<澳門界務稅帖>,“葡人船隻到澳之始,名澳門為馬高。”

(22)Thome Pirez《Summa Oriemtall》,頁162。

(23)白妲麗:<澳門地名考>,載《文化雜誌》第一期,1987年2月。

(24)《明史·佛郎機傳》

(25)(清)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上卷<形勢篇>。

(26)章憎命:《澳門掌故》之十一<會館談往>,載《澳門日報)1962.6.29.

(27)(明)龐尚鵬:《百可亭摘稿》,卷一,<陳末議以保海隅萬世治安疏>。

(28)(明)葉權:《賢博編》,卷下附<遊嶺南記>。

(29)章憎命認為:當時濠鏡澳即包括澳門、望廈、龍田、龍環、塔石、新橋、沙梨頭、蘆兜等在內,是整個澳門半島的合稱。見《澳門掌故》之六<澳城記>。

(30)同(27)。

(31)(清)申良翰:《香山縣誌》卷十<澳彝>。

(32)同(19)。

(33)戴裔煊先生說:“嘉靖十四年指揮黃瓊(或黃慶)納賄,請於上官,許夷僑寓蠔鏡,實屬無稽之談”。這樣不客氣地否定一條源自《明實錄》的正史材料,恐怕太武斷。見《明史佛郎機傳箋證》,頁61。黃文寬《澳門史鉤沉》頁69中亦作極肯定的否定。張維華先生對這一條材料則作極慎重的態度,見《明史歐洲四國傳注釋》頁41。

(34)戴裔煊、黃文寬先生均認為“壕鏡”在虎跳門外有誤,黃更認為,當在虎頭門外。李德超君對此已有駁論。分別見戴文《明史佛郎機傳箋證》頁54;黃文《澳門史鉤沉》頁198,李文<澳門幾個地名的由來>,載《澳門日報》1992年2月9日。

(35)同(4)。

(36)同(27)。

(37)同(27)。

(38)至清朝仍稱澳門夷目為“督理濠鏡澳事務西洋理事官”。見《清季外交史料)嘉慶朝卷三;又,藏於葡國的澳門漢文檔案中嘉慶時仍多處稱“濠鏡澳”。見方豪<流落於西葡的中國文獻>,載《方豪先生六十自定稿》。

(39)黃文寬先生認為:“香山澳,原義為香山縣屬之浪白,十字門及澳門各澳之通稱,其後諸澳俱廢,獨留澳門-澳,香山澳之名,遂為澳門所專有。”見《澳門史鉤沉》,頁198。

(40)(明)黃佐《泰泉集》卷二0。<代巡撫通市舶疏>。

(41)(明)張燮:《東西洋考》,卷十二引<廣東通誌>。

(42)(明)俞大猷:《正氣堂集》,卷十五,<集兵船以攻叛兵書>。

(43)(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六齣<悵眺>及第二十一齣<謁遇>,其《玉茗堂詩》卷六還將“香山澳”作“香嶴”。此“香嶴”可能不是香山澳的簡稱,當是澳門以香料多聞名,早期葡人入澳門者其貿易多以胡椒、香料等,中西文獻俱有可證,故稱為“香嶴”。

(44)《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折匯編》多載“香山澳”之名。

(45)同(27)。

(46)同(4)。

(47)章憎命:《澳門掌故》之六<澳城記>,載《澳門日報》1960.6.19.

(48)同上之十一<會館談往>,載《澳門日報》1962.9.5.

(49)(清)薛馧:《澳門記》,載《小方壺齋輿地叢書》,第九帙。

(50)同(25)。

(明)郭棐:《廣東通誌》,卷六九<澳門>。

(52)(明)王以寧:《東粵疏草》,卷五,<陳條海防疏>。

(53)(清)龔翔麟:《珠江奉使記》,載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二一<香山嶴>。

(54)Liungstedt《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稱:上下川島是“葡萄牙人在中國海面建立的第一個商埠”。

(55)據葡人史料上川島貿易關閉是在1522年,見Morse《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一卷第三章,頁45;後於1537年開通,見Triganet《中國基督教傳教史》。

(56)《天下月刊》第六卷,頁298。

(57)同(27)。

(58)(明)霍韜《霍文敏公全集》卷五<龍崖序>。

*廣州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

本冊第 29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