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東西方文化交流與二十一世紀

蔡德麟 郁龍餘*

隨着21世紀的日益臨近,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對其談論越來越多起來。各國報刊涉及廿一世紀的文章數不勝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討論21世紀究竟是誰家天下的文章。不少人預言,21世紀是太平洋世紀,是亞太世紀、是中國世紀,是日本世紀等等,不一而足。儘管說法各異,但總的觀點相同,都認爲世界中心將在下一個世紀東移,以西方爲中心的時代會逐漸結束,21世紀將是一個東方人的世紀。

當然對此說提出挑戰的也不乏其人。如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1992的8月16日載文指出:“美國仍然是上升中的太陽。”“儘管東亞佔有世界人口的三份之一,但是它不是一個現代思想的來源。”“太平洋世紀不能建立在借用技術的基礎上,特別是在電腦技術方面。”1992年8月27日法國《快報》周刊發表題爲《在21世紀能趕上並超過美國的是日本還是歐洲?》的文章,則認爲歐洲擁有世界上受敎育程度最高的3.8億居民,只要具備“繼續對外開放以便有效出口和保持内部團結”這兩個條件,錯過了20世紀初良機的歐洲可能在21世紀初取得成功。

21世紀的走向到底如何?“以古爲鑒,可知興替。”(1)在古代,世界上曾經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侖、印度和中國;到中世紀,古埃及、古巴比侖的星辰隕落了,世界上又出現了三大文化中心——阿拉伯、印度和中國;進入近代,隨着西方文化的崛起,東方文化失去了昔日的光輝。世界各國文化的興盛衰亡,看似不可捉摸,其實有着客觀的規律。我們曾經說過:“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一靠自身的創生更新能力,靠自己的由少到多、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不斷積累與進步;二靠外來文化的不斷補充、豐富、啓發、刺激,在與外來文化的磨擦、撞擊、競爭、交流、融合中發展壯大自己。”“人類文化的發展與文化交流密不可分,沒有各種不同文化的互相交流、融合、創新,文化的進步與發展無從談起。”(2)在這裡,我們不妨舉幾個與歐洲文化發展密切相關的例子。

希臘文化是歐洲近代文化的源泉。然而希臘文化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和外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其中,最突出的是其與古埃及文化的交融。古埃及文化,迄今爲止被確認爲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化,曾經擁有無比的輝煌。可是,後來由於缺乏與外界的交流,漸漸停滯不前了,青銅器取代了1000多年時間;貿易長期停留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一直到新王國時期,眞正的貨幣仍然沒有出現。後來,年輕新興的希臘文化與這古老的埃及文化相遇,在交流融合中產生出驚人的活力。作爲這兩種文化交融產物的亞歷山大城成爲當時的國際貿易中心,不僅商業極爲發達,而且薈萃世界各國學者。它擁有4000座宮殿,400座劇場,第一流的大學和圖書館。在這座城市裡,完成了古希臘科學和學術的主體部分。希臘人還從腓尼基土人那裡學到字母文字,從巴比侖等其它東方各國學習天文、數學、幾何、先進生產技術和藝術創作。

進入中世紀,歐洲人幾乎將古希臘文化遺忘殆盡,他們在黑夜中孤獨地度過了1000多年。而阿拉伯人從公元世紀起充分利用扼歐亞要冲的地理優勢,廣採博取,將東西方文化與自己的文化融合,創造出光照環宇的阿拉伯文化。十字軍東侵,歐洲人重新發現了自己的古代文化。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雕像,拜佔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抄本,在歐洲人面前展示一個從未見過的世界——古代希臘。歐洲人興奮不已,中世紀的黑暗幽靈被驅走了,他們了解到阿拉伯人是古希臘文獻主要保存者,於是他們如饑似渴地學習阿拉伯語,然後將譯成阿語的希臘古籍重新譯成拉丁文等歐洲文學。歐洲人重視了希臘文化光輝,並使之發揚光大,努力向東方各國學習,直接推動了文化復興和近代文明的到來。歐洲的振興,首先出現在與阿拉伯最近的西班牙、意大利,然後才是法國、英國和德國。

從上述中可知,同自然界廣泛存在着的雜交優勢一樣,兩種不同的文化互相交流融合,能結出數量、質量大大多於和優於雙方的新果實。每一種文化,不管其曾經多麼興盛繁榮,一旦停止與外界文化的交流,就會逐步衰落。若要重新繁盛,必須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復壯。文化交流不是可有可無的事,而是文化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文化交流具有三大功能。第一,維系文化發展的連續性。由於各種原因,人類創造的文化常常存在失傳的危險。只有進行充分的交流,才能保證文化的連續發展,防止中斷和失傳。第二,加速文化發展的速度。隨着社會的發展,發明創造絕對由個人單獨完成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爲有了相當文化積累之後,誰也不能拒絕繼承、借鑒前人的經驗、知識和向周圍的人學習請敎。文化交流避免“每一種發明在每一個地方都必須重新開始”的局面,勢必大大加快文化發展的速度。第三,調節各國文化平衡發展。由於自然環境和許多人爲的原因,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發展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包括文化的風格、氣質各異,側重面不同以及發展程度的高低不一。正是這種不平衡,形成了文化交流的內在動力。文化在交流中漸趨平衡,接着產生新的不平衡,然後又進行新的交流。老子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3)通過這不斷的“損”和“補”,各國、各民族文化在調節中平衡向前發展。

文化交流有兩個特點值得一提,一是交流的範圍由小到大,二是交流的速度由慢變快。文化愈原始,交流的範圍小,速度愈慢;文化愈進步,交流的範圍愈大,交流的速度愈快。文化交流最早都是由人的移動而產生的。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移動的範圍不斷擴大,文化交流的範圍也就隨之擴大。舊石器時代,人們無法征服雪山、沙漠、海洋等地理險阻,只能在以這些險阻爲天然界限的單元地域內活動。到新石器的出現,標誌人類文化有了革命性的進步。人類已能突破單元地域的限制,文化交流的範圍大爲擴大。青銅器時代,人類征服雪山、沙漠等陸上險阻的能力有所提高,短距離海上活動已趨活躍,文化交流更爲頻繁。鐵器時代,征服海洋的能力大爲增強,東西方之間繼“絲綢之路”之後,又出現“海上絲綢之路”,更有鄭和七下西洋、哥侖布發現美洲、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等壯舉。蒸汽機時代,人類從海陸兩路完全打通地球,在全世界範圍進行空前規模的文化交流。進入電子時代,人類開辟空中通道,並運用各種電子技術,進一步開展各國、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在交流範圍不斷擴大的同時,文化交流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有人推算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文明,每年只是以一公里的速度向歐洲方向擴散。到今日,文化交流的速度急劇加快,在技術上不但可以一日千里,而且可以瞬息萬里。在…言種形勢下,任何國家和民族,失去了山高水險的地理屏障,文化上的落後再也無法藏匿,閉關自守在客觀上完全失去了可能。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族,認識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應時順勢,大力開展文化交流,引進各種先進文化,利用“移植優勢”,以收“人耕我獲”之效。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知識重新創造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能夠大大縮短通往現代化的路程。歷史向我們招示:哪個國家或民族能夠最繁捷、最機智地引進、利用和消化當時的最高文化成果,哪個國家或民族就必然屹立於世界前列。

關閘(約於1900年)

明白了文化活龍活現的道理,對古埃及、古希臘文明的衰落,對中國、印度幾百年來的式微,對歐洲文藝復興,對美國、日本的崛起,就覺得順理成章了。同樣,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的重新振興,也是勢屬必然。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季羡林敎授用中國俗語“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對此作了形象而深刻的比喻。他指出:到了21世紀,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就將逐步讓位於三十年河東的東方文化,人類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時期。筆者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因爲它完全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東西方愈來愈多的有識之士,如英國的湯因比、日本的池田大作等,經過深入的硏究,所得出的結論是:西方文化不能萬歲,寄希望於東方文化。這東方,包括中國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阿拉伯文化圈,首先崛起的是中國文化圈。最近,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博士在一個年會上發表的題爲《中國科技歷史走向與未來發展》的演講中預言:21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至2050年,中國將在世界科技方面再度處於領先地位。這個預言主要基於以下三個理由:首先中國人是一個勤奮自強的民族,並有自覺、紀律性很強的傳統;其次中國現有一代是非常聰明的年青人;再次是中國經濟的迅速騰飛。楊振寧強調的第一個因素,亦已引起西方越來越多的人的注意。1992年10月14日英國《獨立報》載文指出:如果中國在這方面的經驗能說明任何普遍原則的話,那就是傳統文化比意識形態對經濟發展更具決定性作用。“中國人崇敬辛勤勞動和服從領導權威。”“再過二三十年,一個10億人口和具有香港的生產力水平的國家就會出現在世人面前。”這樣看來,只要沒有重大特殊情况,一個屬於東方的21世紀的到來,是任何人也無法阻擋的了。

爲什麼在21世紀,西方文化就將逐步讓位於東方文化?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其實這只是說出道理的一半,與此相反相成的是“強盛孕育衰落”。著名美國史學家費正淸曾說過:“導致中國衰落的一個原因恰恰就是中國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經取得成功的本身。”(4)那麼,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導致西方衰落的一個原因恰恰就是西方文明在近現代所取得成功的本身。成功,往往會成爲繼續前進的包袱。中國歷史上的成就確實是偉大的,漸漸在心裡上產生負擔,不知不覺地產生了“天朝上國”思想,在自大中封閉,在封閉中走向落後。西方從文藝復興以來,先後幾次掀起向東方學習的高潮,每次都有收獲。西方騰飛了,西方成爲近代文明的搖籃,西方的輝煌使得東方黯然失色。但是西方的成功,也漸漸使不少西方人產生了心理負擔,其中典型的一例就是西方文化中心論。正如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所指出的:“由於西歐現代科學技術的勃興,給人們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控制自然的力量,從而使美洲人和歐洲人產生了一種似乎不自覺的統治心理。”“許多西歐和美洲人認爲自己是文明的代表,負有統一全世界的使命。在他們的思想上,只有西方的文明是具有普遍性的,因爲它本身是統一的、完整的,所以能統攝其它一切文明。”(5)這種西方文化中心論與昔日中國“居海内之尊,處域中之大”的天朝上國思想何等相似乃爾!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一部人類文化發展史就簡之爲西方文化發展史,有意無意地淡化或貶低東方文化。什麼“中國文化西來說”,什麼“中國人種西來說”以及“印度是個文盲與人人長着畸形足的國家”(6)等奇談怪論都出籠了。這種影響至今尚未完全消除。如美國學者伯納德·格倫主編的《世界七千年大事總覽》,不但將鄭和七下西洋、日本19次遣唐使、作明著成反映印度古代最高數學成就的《歷數全書頭珠》等重大史實遺漏,而且將中國火藥、活字印刷的發明權剝奪,記之於西人名下。前文中提到的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的文章認爲“太平洋世紀”意念的最大缺陷,並非是東亞的政治、人口、環境和資源弱點。雖然,東亞地區的人民非常勤奮,非常能幹,能生產高質量的貨物,在價格上也富有競爭力;但是,他們卻繼承着一個缺陷的文化,極其缺乏獨特性、發明性、幻想力和創造力。看來,這位作者西方文化中心論的精神包袱也背得不輕。好像西方文化天生完美無缺,別人是無法學到手的。其實他不懂得“現代科學的誕生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準備時期,在這個時期内全歐洲曾經吸收了阿拉伯的學術知識、印度的思想意識和中國的工業技術。”(7)就美國而言,在1929年以前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歐洲,後來派出大批青年人到歐洲攻讀博士學位,搞科學硏究;同時每年還吸引成千上萬外國學者來美工作。不久,美國的科學硏究就在世界名列前茅了。東方人只要克服人類童年幼稚,從“天朝上國”、“西方文化中心”這類精神枷鎖中解脫出來,必將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迎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光明燦爛的21世紀。

那麼,21世紀作爲一個東方人的新世紀,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紀呢?

首先,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強勁勢頭。按日本經濟硏究中心的預測,在未來20年中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可望達到6.5%,高出世界平均增長率的一倍多;亞太地區的貿易出口額也將由1990年佔世界出口額的7.9%提高到2010年的13.4%,超過北美的12%。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發展充滿活力,到2010年,四小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將達2萬美元,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水平相當,與業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90年的1比3縮小爲1比1.5。我們認爲,這個預計是比較中肯的。而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速度可望超過四小龍,年增長率可達到8%左右。其沿海發達地區,如廣東省正雄心勃勃制定趕超四小龍的計劃。按這個計劃,將用20年左右的時間,以每年平均遞增13%的遫度,力爭在2010年趕上當時的四小龍中韓國和台灣省的水平。深圳則準備用同樣的時間趕上香港和新加坡的水平。這個計劃與以前的“超英趕美”計劃完全不同。這個計劃經濟各方專家嚴密科學論證,只要沒有不可抗拒的原因,是可以實現的。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中國可望在21世紀初有一個較好的發展基礎,在其中葉或再往後一些時間可望與當時的發達國家大體持平。楊振寧關於到2050年中國將在世界科技領域再度處於領先地位的預言,將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變爲現實。

其二,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成爲一個商業中心,中國文化必將出現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傳統文化將得全面的保護、整理和開發,中國哲學、宗敎、政治、法律、歷史、文學、藝術、民俗、醫學等等將成爲中外學者硏究的熱門。一個曠日持久的中國文化熱將在世界各地興起。漢語將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列爲第一外語。隨着語言的溝通和對中國文化深層次的硏究開發,眞正意義上的《世界史》、《世界文化史》以及各種世界專門史,由中外學者一道切磋編纂。中國的各種現代科技也將不斷輻射,造福於各國人民。對毛澤東文化觀有過重大影響的北大敎授楊昌濟曾經說:“能輸入西洋之文明以自益,後輸出吾國之文明以益天下;旣廣求世界之知識,復繼承吾國先民自古遺傳之學說,發揮而光大之。”(8)簡約地說明中華民族具有開放進取的性格,旣敢於和善於吸收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成果,又樂於向世界各國奉獻自己的文化成果。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與國外有所交往,與各國人民一起開辟了早期草原商路、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譜寫了一部源遠流長的中外文化效史。歷史上,曾出現“使者相望於道”、“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海舶輻輳,帆檣如林”、“殊方異物,四面而至”的興盛局面。21世界,將是一個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時代,其廣度、深度以及成效之大是歷史上任何一次文化交流所不可比擬的。如果說,秦漢之際中國以博大的氣魄和胸懷引進以印度文化爲代表的外國文化,經濟消化、吸收與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創造出燦爛輝煌的大唐文化;那麼,在經過了四、五百年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國吸取了以西方文化爲代表的各國文化,必將在21世紀迎來一個比大唐文化更加佚的中國文化新時代。

其三,東西方關係可望漸趨協調、正常。東方在21世紀重新崛起,決不是昔日東方文化的簡單回歸,更不是意味着西方重新跌入中世紀的黑暗之中。我們認爲:新的東方文化是一種具有東方色彩的世界性文化,不再是古典意義上的東方文化。所謂東方色彩,主要是風格與氣質異於西方,如宗教、信仰、道德、倫理、習俗、審美情報、價值觀念等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東方傳統特色;而科學、技術則完全是國際性的。我們在《論東方文化硏究》一文中曾經指出:“東西方文明是當今世界的兩大文明,是人類文化的兩大基因庫,是世界新文化的父體和母體,是同樣偉大和缺一不可的。”(9)西方文化在21世紀將繼續發展,只是其速度會慢於東方,其地位也將漸漸發生變化。這是一個和緩而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可望是友好的、平靜的。東方人自古形成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崇尚同一性,強調“德”,並用“德”來維護和平與安寧,東方人還善於從宏觀和整體上把握和考慮問題。這與西方人強調自我擴張、個人奪鬥,崇尚特殊性,靠“法”來保護個人不可侵犯的權益,慣於分析、從微觀上考慮問題,是大爲不同的。所以,不管東方文化發展得如何強盛,都不會出現類似西方殖民主義東侵的情况。現在,西方有極少數人擔心東方重新振興,不願看到21世紀是東方人的世紀。其實,這是以西方之心度東方之人,是完全不必要的。不少西方有識之士,早已認識到這一點。如英國學者威廉·威利茨說:“明朝的中國人不是帝國的建立者,他們的政治權威們完全不懂得那種與殖民統治密不可分的強權政治……(10)在封建時代尚且如此,經過現代文明冼禮的東方人難道會連古人都不如嗎?絕對不會。中國強調現在不稱霸,將來也永遠不稱霸。這決不是權宜一時的宣傳口號,而是眞實反映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心理,具有不可動搖的基礎。所以,我們預言:21世紀隨着東方文化的復興,從總體上講東西方關係會變得更加緩和,漸趨正常和協調。當然,局部的衝突和摩擦難以避免,但這無礙大局。21世紀總的趨勢是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文化高速發展,心智和生活質素空前提高。

【註】

(1)《新唐書·魏征》。

(2)《中西文化異同論·前言》,三聯書店,1989,第7頁。

(3)《道德經·七十七章》。

(4)《劍橋中國晚淸史》上卷,第9頁。

(5)《四海之内》,三聯書店,1987年版,第2、18頁。

(6)印度帕德瑪·蘇蒂《印度美學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頁。

(7)《四海之內》,第6頁。

(8)《中西文化與毛澤本早期思想》,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頁。

(9)載《東方文化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即出。

(10)《大宦官鄭和的航海歷險活動》,載《中外關係史譯叢》第二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頁。

*蔡德麟,深圳大學校長,哲學教授。郁龍餘,深圳大學中國文化與傳播系副教授。

本冊第 112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