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的文字”展覽 三十件套作品明(八日)登場

刊登日期: 07/11/2017
類別: 展覽會

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邀請著名策展人馮博一、王曉松策劃國際著名藝術家徐冰在澳門的首個個展“徐冰的文字”,展示徐冰重要創作三十件套,包括奠定他藝術成就與國際地位的代表作《天書》、《地書》,以及藝術家在通向這些成功作品的路上所做的相關實驗、勾畫的草圖,更有特別為是次展覽而書寫的新作。展覽將於明日(十一月八日)下午六時三十分開幕。

澳門藝術博物館致力向觀眾推介中國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的作品,取得很大的迴響,加深市民對當代藝術的理解。今年隆重推出的“徐冰的文字”展覽,集結多件徐冰歷年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作品,分布於藝博館三層展區,展示面積達一千三百五十平方米,讓徐冰的文字為觀眾帶來不可名狀的視覺衝擊,感受其作品的魅力及新穎性。
徐冰一九五五年生於重慶,生長於北京。一九八一年畢業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並留校任教,一九八七年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二零零八至二零一四年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現擔任該學院的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工作、生活於北京和紐約。其作品經常在世界各地重要美術館及藝術機構展出,如威尼斯雙年展、悉尼雙年展等等國際大展,屢獲獎項。奧奎(Okwui Enwezor)曾如此評價:“徐冰是一位能夠超越文化界線,將東西方文化相互轉換,用視覺語言表達他的思想和現實問題的藝術家。”  
在徐冰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交織生長著多重線索,其中最重要的是圍繞“文字”展開的研究和創作──文字既為徐冰的創作提供了資源,又是他創作的主題。從一九七零年代創辦《爛漫山花》雜誌開始,徐冰對漢字的興趣同時表現在“形”與“意”,至今他的藝術創作方法均循著這兩個方面形成和展開。因這一系列作品的日常性和敞開性,人們對其作品藝術形態的討論從始至今一直持續,範圍從藝術、文化擴展到對當今世界文明的探討不等。

此次展出作品分為兩大類,包括(一)創作:《天書》、《一個轉換案例的研究》、《英文方塊字》、《地書》、《文字寫生》、《木林森計畫》、《芥子園山水卷》及《漢字的性格》等各個系列,它們形成了以文字為主體的徐冰創作之完整線索;(二)相關草圖、資料、小型作品等:《爛漫山花》、《鳥語》、《遺失的文字》、《地書.立體書》、《生活》雜誌的設計稿,《猴子撈月》、《魔毯》的草圖等。當中部分展品此前甚少展出。此外,應澳門藝術博物館之邀,徐冰特別為是次展覽創作新作品,即用英文方塊字的方式,首次以葡文書寫寓居澳門的葡萄牙詩人庇山耶的《中國琴》部分詩句。這是澳門與葡萄牙語系國家相關聯的一件重要作品。

本次展覽不僅讓觀眾近距離欣賞到徐冰這位國際著名當代藝術家的重要創作,更通過展示對作品的處理的“思想碎片”或“小品”,讓人們瞭解藝術家語言轉化的邏輯和方法,其極具意義的創造力和對文化藝術界的重要影響。

為讓公眾從多角度欣賞展覽,展覽還設置閱讀區,陳列二十多本關於徐冰的藝術展覽、研究和個人寫作的公開出版物,供觀眾翻閱和研讀。另一方面,藝博館亦舉辦一系列配套活動,包括“徐冰的文字:對談”專題座談會、藝術家與策展人導覽會、“版畫與書藝相遇”演示、“傳統線裝畫之美”工作坊、“徐冰的文字”兒童團體工作坊以及“文字大發現──發現徐冰”等;十一月十八日起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三時設有公開專題導賞。上述活動之詳情及參加辦法可瀏覽www.MAM.gov.mo,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内致電八七九一九八一四。

“徐冰的文字”於藝博館一樓展廳、二樓專題展館及三樓A區展廳展出,展期至二零一八年三月四日。藝博館位於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免費入場。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下午六時三十分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 

“徐冰的文字”傳媒專場於十一月七日下午四時在澳門藝術博物館一樓演講廳舉行,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陳繼春、藝術家徐冰、策展人馮博一及王曉松等出席。藝術家及策展人向傳媒講解展覽的籌備情況以及展品的特點。

 

1a 1a
 
1b 1b
 
1c 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