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再添四項

刊登日期: 09/06/2012
類別: ---

文化局局長吳衛鳴在六月九日慶祝中國文化遺產日活動,“根與魂──中國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開幕式上宣佈,“媽祖信俗”、“哪吒信俗”、“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及“土生土語話劇”獲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澳非遺項目增至十項,文化局將繼續致力推動本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一貫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並將其列入重要的施政議程。經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確認,植根澳門數百年的“媽祖信俗”、綿延三百年的“哪吒信俗”、具有國際影響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和體現澳門方言特色的“土生土語話劇”等,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文化局局長吳衛鳴對參與申報的人士致以衷心祝賀與感謝。

 

四項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簡介

媽祖信俗
澳門位處珠江口西岸,數百年前是一個漁港,明朝時稱“阿媽港”。葡萄牙人於十六世紀登陸澳門的地方就在媽閣廟旁,澳門葡文名稱“Macau”也和媽祖信俗相關。澳門媽閣廟建於明朝,說明早在四百多年前,媽祖信仰經已紮根澳門社區。澳門的先民多以漁業為主,故敬奉媽祖為神。媽祖原名林默娘,為福建蒲田人氏,相傳保祐漁民出海作業,平安大吉,是漁民之守護神,後隨閩籍漁民南移至廣東沿海,經民間神化及歷代皇帝褒封賜號,影響力覆蓋東南沿海及台灣。

澳門的媽祖信俗有著自己獨特的“媽祖傳說”,在本地居民的心目中,媽祖是他們最重要的“家長”,被尊稱“阿媽”,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天后誕),水上漁民和陸上居民自發組織祭祀,酬神募捐,在媽閣廟前張燈結彩、祭祀請神,競投勝物,搭棚上演神功戲,故稱水陸演戲會。鑼鼓喧天,並請神入戲棚安坐,即謂請“阿媽看戲”,達至人神共娛,最後送神回廟,以示尊崇,祈求阿禡保祐水陸平安、生意興隆、佑護子孫。清乾隆十六年(1751),由印光任、張派霖合作,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介紹澳門的專著《澳門紀略》出版,對“媽祖傳說”就有紀載。在瑞典歷史學家龍思泰的《早期澳門史》及不少西方文獻也有詳細的描述,德國畫家愛德華•希爾德布蘭特在1863年的畫作中真實地呈現了澳門媽祖誕及媽閣廟前搭戲棚演戲的情景。

媽祖文化植根澳門數百年,在澳門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媽閣信俗的香火從未間斷,完整地保留了媽閣信仰的傳統。每年農曆除夕和媽祖誕,香火更盛,四方香客雲集,一派祥和。澳門的媽祖信俗是中國境內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份,具有歷史悠久、紮根社區、從未間斷、影響中外的特色,是澳門重要和影響深遠的民俗節慶。

哪咤信俗
哪咤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在小說《封神榜》和《西遊記》中均有哪咤護法降妖的神奇故事。哪咤以兒童形象出現,其腳踏風火輪,法力無邊,且有禳祓災厄的能力。由於他本領高,故民間若遇瘟疫、兒童患病,或欲驅魔鎮邪時,往往會求助於哪咤太子,成為民間信仰和兒童的守護神之一。

相傳清代澳門柿山一帶,常見一孩童,身穿肚兜犄髻打扮,與村童一同遊戲,並且站立於石上領導村童,雖然山陂陡斜,但並無發生意外,其形象與神話的哪咤相似,眾人認為是哪咤太子顯聖,遂於其所立石上建廟祀奉。

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澳門哪咤信仰,崇尚“三十三天哪咤太子”,既有民間神話的部份,也結合了本地風俗文化,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色彩,無論其傳說、誕曆和儀式,都跟鄰近地區有明顯的分別,其祭祀的儀式相當傳統,值得深入研究,雖然本澳受政治波及曾暫停舉辦相關的賀誕三十年,但是熟悉程序的人士並未散失,有幸得到保存。除建醮祈福外,還有巡遊、飄色、印平安符、搶花炮、求哪咤印符、派平安米及舉辦神功戲等本地區民間信俗活動。

此外,兩間一百多年來甚少往來的哪咤廟,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政策的呼籲下,共襄議題、聯合申報,體現出和諧與共融,為保育本地傳統文化作出貢獻,值得讚頌。

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
十六世紀初,歐洲“大航海年代”的葡萄牙人乘船東來,沿着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經過印度、馬六甲到達澳門。在那個以風帆為動力的年代,於漫長的海上航行和沿岸停泊期間,葡萄牙人將非洲和亞洲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漸漸糅合在一起,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當他們在中國南海之濱的澳門定居時,將自身的歐洲文化連同沿途各地的不同習俗,與華人的生活方式相結合,目前在澳門的主要留存之一,就是澳門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

葡萄牙人將在食物和飲品中添加的各種調味品統稱為“香料”,而東方香料是歐洲―遠東海上貿易的主要商品,為葡萄牙人帶來豐厚的利潤,因此,葡萄牙人是最早了解東方香料並經營東方香料貿易的歐洲人,他們將東方香料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並帶往世界各地。

澳門土生葡人美食以葡萄牙式烹調為基礎的一種飲食文化,融合非洲、印度、馬來亞以及本地華人飲食所用的物料及烹調方式,結合各地烹調所長,展現一個獨特的發展形式,是經歷數百年融會貫通而成的一種飲食文化,也是葡萄牙航海文化的一個重要歷史產物。

而今,土生葡人美食技藝在澳門已得到廣泛的認可,同時這一技藝也隨著土生葡人移居而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和特色的美食技藝之一。

土生土語話劇
語言,是文化的其中一個載體,是人類溝通的一種工具,語言必然背負著其獨特的環境與歷史背景。

澳門的土生土語,是定居澳門的土生葡人在澳門四百多年間形成的一個語言體系,葡萄人自歐洲出發探險,探索海上貿易之路,歷經非洲、印度、馬六甲到澳門,沿途與當地女子通婚,帶來不同地方族群的血統,逐漸形成澳門的土生葡人社群,他們日常用作溝通的語言謂之土生土語,其基本詞彙以葡萄牙語為基礎,夾雜著馬來語、粵語、英語及西班牙語,可說是語言的一個大薈萃。

話劇最重要的元素是語言,土生土語話劇是最能體現這種方言特色的獨特藝術,通過舞台藝術的表達方式,將這種多語言混雜、多語言結構的特點,利用文化差異、語調、不同用詞及腔調的變化,以喜劇的形式進行調侃和諷刺,針砭時弊,不正統而不失地道。深受眾多土生葡人和本地華人的喜愛和追捧,並維繫土生葡人的澳門情懷。

現今,澳門土生土語已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新生一代的土生葡籍人士,大多已不懂這種昔日土生葡人社群作為日常溝通的語言,土生土語成為瀕危的語言之一,但毋可否認,它是研究人類學和澳門土生葡人文化現象的一個重要依據,而澳門土生土語話劇正以藝術的形式,重新喚起社會對土生葡人文化的廣泛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