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抗戰時期珠海灣仔銀坑難民營

楊華芳

本文通過1938年出版的珍貴歷史文獻資料、1939年珠海灣仔銀坑難民營珍貴的原版照片以及珠海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檔案照片,在尊重歷史,客觀反映歷史事實的基礎上,試對珠海灣仔銀坑難民營和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加以考究並作概述。

1938年6月15日,駐紮在三灶島的日本海軍第六航空基地司令部編制的機密文件《三灶島特報》

“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1937年末,日軍逐漸侵入廣東省內多個城市。1938年2月16日,侵華日軍近千人在三灶島蓮塘灣登陸,設立以騰田中將為首的海陸空軍司令部,侵略軍在三灶島南部的海澄村修築機場,並在機場周邊各險要山頭設置碉堡及彈藥庫。據《三灶島特報》載:6月初旬第十四航空部隊剛進駐當地時,軍官加士兵總共為1,070人。《三灶島特報》是一份由當時駐紮在三灶島的日本海軍第六航空基地司令部編製的機密檔,從1938年6月15日起,每月編印一本,目前共發現五期,詳細記錄駐島日軍基地裝備情況、飛機飛行轟炸狀況、當地及周邊氣象、駐地環境衛生狀況和島民狀況等。日軍欲將三灶島作為侵略華南的重要軍事基地。為了保密,對三灶島居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同年農曆三月十二日,日軍洗劫魚弄村,三百八十二人遭槍殺;十三日,日軍燒燬了上表、定家灣等三十六座村莊和一百六十四艘漁船,他們強姦婦女,殺戮兒童;十四日,日軍又將抓來的男女老少二千多人分別在草堂沙崗、蓮塘灣沙灘、春園祠堂、

 三灶機場畫圖

石灣關帝廟前、魚林先鋒坑、青灣等地進行集體槍殺。短短三天內,島上北部村落被焚為焦土,屍橫遍野,慘絕人寰。部分倖存者划船逃到了澳門、灣仔。1938年6月23日,親日特務還在澳門《華僑日報》刊登三灶島日軍“建築船塢”的消息,企圖蒙蔽外界民眾。                                                                                                                        

  1938年2月16日侵華日軍近千人在三灶島蓮塘灣登陸

籌建灣仔銀坑難民營緣由

1938年夏,祖籍台山、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時年三十六歲的馬保羅毅然辭掉廣東省財務廳廳長職務赴重慶參加抗日。臨行前,他趕去澳門探望就讀澳門協和中學的女兒馬箐岐。

到澳門時,澳門新馬路近一千名衣衫襤褸、坐在街道旁乞討的難民引起了馬保羅的注意。一名年紀稍長的乞討老人告訴馬保羅,他們來自三灶島,由於日本人強佔了他們的土地,燒燬了他們的房屋,還拉村民去做苦力。為了活命,他們逃到了澳門,本想在澳門討生活,但村裡幾代人除了會耕地,其他甚麼也不會。看到這群面容憔悴、神情絕望的老鄉,聽到繈褓中的嬰兒因饑餓而不停啼哭,馬保羅拉着女兒的手,急匆匆地回到了住宿的賓館,打電報給重慶,表示自己在廣東還有重要的事情沒有處理完,去重慶的時間還要再拖延些時日。他連夜聯繫了澳門的教會之一浸新會,一位名叫屈定伯的英國牧師表示無能為力。於是,馬保羅又去找澳門其他三個大教會尋求幫助。最終,澳門聖公會的兩位外國牧師答應幫忙。從此,灣仔銀坑難民營正式開始籌建。

選址經過

沒過多久,澳門的執法人員就開始驅趕這批難民。馬保羅把難民安置在中山翠亨村的“私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1938年9月“私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 遷往澳門辦學,學校在翠亨的校舍及在校一切產物全部借給中華聖公會港粵教區主教辦難民營,至1941年難民營停辦止。——摘自《私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校史》]。一次,馬保羅從澳門到中山翠亨村難民營辦事,途經灣仔銀坑村。當時的銀坑村坐落在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孤島上,村落很小且被高山環繞。下了碼頭,一位銀坑村村民帶着馬保羅沿着一條小徑,來到一塊周圍都是高山的空地,旁邊還有瀑布。此地有山有水,而且比較隱蔽,不易被日本兵發現,馬保羅覺得這裡是搭建難民營的好地方。經與村中長老商量,他們同意將這塊空地交給馬保羅使用。由此,馬保羅成為灣仔銀坑難民營的倡建者和建設者。

1938年6月23日刊登偽稱三灶島日軍“建築船塢”消息的澳門《華僑日報》

1938年6月23日刊登偽稱三灶島日軍“建築船塢”消息的澳門《華僑日報》

 

民國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1938年2月25),澳門鏡湖醫院值理第三十次會議記錄:中山縣政府七區公安局函稱三灶島被敵登陸,居民逃至灣仔饑寒交迫,已設收容所,請澳門鏡湖醫院救濟。

民國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1938年2月25),澳門鏡湖醫院值理第三十次會議記錄:中山縣政府七區公安局函稱三灶島被敵登陸,居民逃至灣仔饑寒交迫,已設收容所,請澳門鏡湖醫院救濟。

灣仔銀坑難民營落成

1939年,在澳門聖公會等三個大教會籌款和美國華僑捐款的支持下,灣仔銀坑難民營建設落成。難民營搭建好後,馬保羅特意開設了一個醫務處,經常有華僑醫生和外國人從澳門過來幫忙。難民營裡還辦起了灣仔銀坑村的第一所學校,村民不僅在難民營免費獲得麵包,還可以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難民營上學。當時,人們都不能預見戰爭會持續多久,入住難民營的人們都抱着一輩子可能都回不了家鄉的想法,現在住的地方解決了,自力更生成了難民們的共同心願,於是,難民營中就出現了男耕女織的分工作業。馬保羅設法給這些難民買回牛、豬、雞、鴨、鵝等飼養;買回菜籽開荒種菜。難民們辛勤勞作,收穫的成果大都拿到澳門出售。婦女則由馬保羅的妻子教大家製作一些工藝品、裝飾品,並把它們也送到澳門出售賺錢,所賺的錢由難民營統一支配。馬保羅在澳門聖公會等三個大教會的支持幫助下,最大限度地保障難民營裡難民的生活。難民營搭建好後,馬保羅的女兒馬箐岐每個月都會從澳門跑到難民營居住。難民營給少年的馬箐岐留下深刻的記憶。

1939年,日本兵駐紮到銀坑村,強行驅趕村民並霸佔村民的房屋,還四處搜刮村民的家禽,偶然還會跑去難民營搶掠家畜。為了保住難民營的家畜,馬保羅特意找到了澳門三大教會的主教尋求幫助。三大教會除了聯合寫了一份聲明,表示難民營飼養的家禽是專門提供給在澳門居住的外國人食用的寄養家禽,並讓一位日本信徒專門附上日文譯文,又在幾塊一米多寬的硬板上面刻上英國和美國的教會公章。馬保羅囑咐難民營的人在各家禽棚前豎上這個牌子,這樣才保住了難民營的家畜。

1941年,身患哮喘病卻連續為難民營奔波勞累的馬保羅終因病情加重離世。馬保羅的離世,使整個難民營失去了頂樑柱,近千名難民悲痛欲絕。他們把馬保羅安葬在十字架山,因為馬保羅是位天主教徒。為了報答他的恩情,全體難民共同籌錢打造了一個需要五個壯漢才能扛得起的石製十字架,立在馬保羅的墓前。馬保羅去世後,澳門的基督教女青年會與三大教會的外國牧師紛灣仔銀坑難民營全境圖

灣仔銀坑難灣仔銀坑難民營全境圖

 

灣仔銀坑難民營

灣仔銀坑難民營

 

搭建難民營

搭建難民營

 

難民營接收救濟物資 1

難民營接收

 

難民營接收救濟物資 2

難民營接收救濟物資

 

救治難民

救治難民

 

銀坑難民營裡辦起了銀坑村的第一所學校,圖為孩子們在上課。

銀坑難民營裡辦起了銀坑村的第一所學校,圖為孩子們在上課。

 

難民兒童學習手工

難民兒童學習手工

 

難民婦女製作竹編日用

難民製作竹編日用

 

難民婦女在飼養家畜

難民婦女在飼養家畜

 

難民婦女在製作草繩

難民婦女在製作草繩

 

馬保羅與孩童時期的女兒馬箐岐

馬保羅與孩童時期的女兒馬箐岐

 

2010年6月3日,灣仔銀坑社區居民廖妹向珠海市博物館捐贈其收藏的1939年至1941年曾在珠海灣仔銀坑難民營使用過的“五層大藥櫃”。

2010年6月3日,灣仔銀坑社區居民廖妹向珠海市博物館捐贈其收藏的1939年至1941年曾在珠海灣仔銀坑難民營使用過的“五層大藥櫃”。

信徒紛紛來到灣仔銀坑,協助處理馬先生的喪事。許多年輕的信徒幫助難民營學校授課,還幫忙運送難民營的物資到澳門去變賣套現。但難民營終因缺少專人管理,且資金來源匱乏,到了1941年難民營最終被迫關閉。從此,馬箐岐與母親輾轉在澳門、香港生活。

三灶島淪陷期間的遺跡

三灶島在淪陷的八年中,日軍殺害三灶同胞二千八百九十一人,餓死三千五百多人,同時還將從朝鮮、臺灣以及萬山、橫琴等地抓來修建機場的三千多名民工秘密殺害。日本投降後,逃離的群眾陸續返島。1948-1949年,島上民眾收拾遺骸,由當地華僑、港澳同胞籌款,在茅田村東和魚弄村西分別修建萬人墳和千人墳。到1979年萬人墳內骨骸被遷葬於竹瀝村。1983年8月10日“三灶島萬人墳 (含千人墳)”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包括舊萬人墳、新萬人墳、千人墳在內的“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跡”具體位於三灶鎮茅田村、竹瀝村、魚弄村、海澄村、上表村、正表村、轎頂山山脊、春花園村、三灶島南部,主要包括機場遺址、碉堡、彈藥庫、日軍“慰靈”石刻、日軍慰安所、興亞第一國民學校遺址、興亞第二國民學校遺址、萬人墳和千人墳等,是1938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三灶島後進行軍事侵略、屠殺平民、肆虐百姓和實行奴化教育的鐵證。在一個小鎮

日軍在三灶島的軍用機場

日軍在三灶島的軍用機場

 

“興亞第二國民學校”操場上,湯校長和教員與學童合照

“興亞第二國民學校”操場上,湯校長和教員與學童合照

 

日本海軍第14航空隊主管與三灶島各鄉長及鄉紳合照

 

1939年夏至1940年2月建成“興亞第一國民學校”,地點在三灶島工表村。

1939年夏至1940年2月建成“興亞第一國民學校”,地點在三灶島工業村。

 

三灶島興亞第二國民學校畢業證書

 

三灶島“千人墳”(魚弄村西)

三灶島“千人墳”(魚弄村西)

 

轎頂山日軍侵華碉堡

轎頂山日軍侵華碉堡

 

三灶侵華日軍慰安所

 

日軍彈藥庫

日軍彈藥庫

 

興亞第二國民學校遺址

 

暮年的馬箐岐

暮年的馬箐岐

保存如此集中的日本侵華遺跡,非常罕見。遺跡對警示後人、以史為鑒、珍惜和平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撰此文,以紀念。

三灶島“萬人墳”(竹瀝村) 全景

三灶島“萬人墳”(竹瀝村) 全景

筆者撰寫本文後,又獲得珠海市知名文史專家梁振興先生補充調查資料。2015年4-6月,他走訪了海澄譚添倫、譚貴爵、鍾全等當年的歷史見證人所悉,當時登陸三灶的日軍相當於一個營,駐守三灶的司令官相當於少佐,包括後來設營隊、陸軍防備隊、海軍航空兵、移民團、福大公司等,入侵三灶日軍人數超過六千人,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三灶的侵華日軍和日本人迅速減少;1944年後駐守三灶的日軍則處於被動地位。

[本文有關銀坑難民營的內容、圖片均是本文作者採訪銀坑難民營倡建者和建設者馬保羅的女兒馬箐岐女士獲得,1938年2月16日侵華日軍在三灶島蓮塘灣登陸等圖片由中國致公黨珠海市委員會捐贈給珠海市博物館收藏,1938年《華僑日報》、《三灶島特報》以及五層大藥櫃是珠海市博物館館藏,由筆者和吳流芳先生掃描圖片。“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跡”圖片出自珠海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照片。謹此一併致謝。2015年8月6日]

*楊華芳,大專畢業,珠海市博物館保管部館員(中級職稱),珠海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澳門懷舊收藏學會會員。

 

本冊第 43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43-5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