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媽祖崇拜與中外文化交流

郁龍餘*

媽祖又稱湄洲聖母、天上聖母、海神娘娘、天妃、天后等,媽祖是福建方言,意爲奶奶或娘娘,是中國航運、漁業的保護神。千百年來,沿海地區廣大人民,特別是船工、縴夫、漁民、竹木排工、船運商及經常遠航的商賈,對其極爲信仰,使其成爲中國諸多行業神中聲勢赫然的一位。

媽祖的來歷,衆說不一。有的說是福建莆田縣都巡檢林願之女,有的說是浙江溫州方士林靈素之女,還有的說是閩中蔡氏之女;生卒時間也不統一,生年有六種說法,卒年有四種說法。其中最普遍也最有根據的說法是: 媽祖本名林默,或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卒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其父林願爲本地都巡檢,祖上可追溯到唐憲宗時的莆田林牧。他有九個兒子,都當上了刺使(州牧),故有“九牧林氏”之稱。林默爲林牧的十世孫女,因出生後一個多月從不啼哭,所以起名林默。

林姑娘長大後,不但有一身好水性,而且有一副熱心腸,多次在海上救護遇險的商客與漁民,被視爲神女。最後,因在風暴中搶救遇險漁民不幸身亡。從此,林默海上救難行善的事迹在沿海地區廣爲流傳,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神化。說林母“賞夢南海觀音與以優缽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免娩身。”“誕之日,異香聞里許,經旬不散。”剛滿一歲,在襁褓之中見了神像即“手作欲拜狀”,五歲能誦觀音經,十一歲“能婆娑按節樂神”,長大後“通悟秘法,預知休咎,鄉民以病告! 輒愈。”她遇難後,人們都認爲她升化爲神,說升化之時“聞空中樂聲,氤氳有絳雲若乘,自天而下,神乘之上升。”變成女神後,“常衣朱衣,飛翻海上”,救護遇險船隻。於是從莆田開始,沿海建起了許多祠廟,供奉這位海上女神。

媽祖崇拜在中國愈演愈烈。它的升級與歷代帝王的大力提倡密不可分。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給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高麗,在渤海中突遇風暴,七船傾覆,路的坐船亦危險異常。他急忙禱告: “神女下凡,保我平安! ”霎時船平穩了下來。在媽祖的保佑下,路出使高麗十分順利。宋徽宗聽說此事,親賜媽祖祠“順濟”匾額一塊。

自此,媽祖的“靈跡”越來越多,得到歷代帝王褒獎、冊封也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先後受封四十多次,封號也愈來愈高。宋代封爲“夫人”、“靈惠妃”,元代封爲“天妃”,明代封爲“海靈神”,淸代則進一步封爲“天后”。隨着頭銜不斷升級,封號也逐漸變長,如天津東門外天后宮數丈長的神幡上赫然寫着“敕封護國庇民顯神贊順垂佑瀛(1)長達二三十字。

歷史上,中國曾有不少海神、水神,除媽祖外尚有禹王、周宣靈王、姜太公、伏羲、水府菩薩、尚書、金龍四大王,洞庭王爺等,但他們誰也不及媽祖名聲顯赫。媽祖不僅是一位最有影響的航運、漁業的行業神,而且還是一位“保赤之神”(保護兒童平安),在民間有“送子娘娘”的美稱。後來,媽祖又成了掌司各事之神。崇拜者從船民、漁家擴大到各行各業的人。王韞徽詩《天妃宮》云:

三月村莊農事忙,忙中一事更難忘。

攜兒偕伴舟車載,好向娘娘廟進香。(2)

由此可知,媽祖崇拜在我國廣大沿海地區有着深厚的群衆基礎。這種崇拜出於實際的需要,是發自內心的。它有着多種多樣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天后誕

慶祝天后誕辰,是媽祖崇拜中規模最大和最隆重熱烈的活動。淸張燾《津門雜記》云: 天涯天后宮每年媽祖誕辰,“香船之赴廟燒香者,不遠數百里而來。由御河起,沿至北河、海河,帆牆林立”……所有可以舶船之處,幾乎無隙可尋。河面黃旗飛舞空中,俱寫“天后進香”字樣,紅顏白鬢,迷漫於途。赤灣天后廟爲廣東大廟,農歷三月三及二十三爲聖母誕,珠江三角洲乃至東南亞每年都有數萬人聚會慶祝,張燈結綵,弦樂齊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二、祭祀

出海之前,先祭媽祖,得吉兆而遠航。在廣東,因媽祖廟一般都建在近海的沙丘上。故稱之爲“辭沙”。祭祀十分隆重,祭品用大牢,將牛羊豬三牲內臟及肉去盡,填入乾草列於沙灘,祭畢將三牲沉於海中。各地的祭祀活動形式不拘一格,但都對福建湄洲祖廟格外虔誠。據《海導針經》(甲)湄洲山條云: “景天妃娘媽出身祖廟,往來宜獻紙祭祀。”(3)

媽祖在大多數地方歸屬道教,所以祭祀活動常常充滿道教色彩。在《順風相送》中有“謹請”一條,內容爲: 五更起來雞報曉,請卜娘媽來梳妝。梳了眞妝縛了髻,梳了倒鬢成琉璃。身穿羅裙十八幅,幅幅香麝香。攑起涼傘蓋娘媽,娘媽騎馬出遊香。東去行香香人請,北去行香人來迎。去時金釵插鬢邊,來到銀花插殿前。願降臨來眞顯赫,弟子一心專拜請,湄洲娘媽降臨來。急急如律令。(4)

最大的祭祀活動,當推官祭。每年春秋,朝廷按儀典規定向媽祖進行祭祀活動,史稱“春秋致祭”。除此,爲答謝媽祖,皇帝不定期地專門派官員前往祭祀。鄭和下西洋是官祭中的突出一例,對明以後的媽祖崇拜影響很大。鄭和船隊每次出發前和臨航後,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除獻上紙錢、犧牲之外,還常常修廟立碑。每艘船中都設有媽祖神位,天天上香供奉。

三、設媽祖棍

船工爲求得海上航行安全,常在船上設“媽祖棍”,“凡值大魚水怪欲近船,則以媽祖棍連擊船舷,即遁去。”在黑夜或陰雨天,則在桅端挂“神燈”,以示神佑。(5)據《淸稗類鈔·喪祭類》云: 福建海船舵樓中皆設有媽祖神位,並備有木制的斧、鋸、鑿等工具,“若遇大風浪,必先砍斷桅木,以免搖撼。倉猝間力砍之不斷,則由舵工向神龕虔誠拈香,然後取出木製之小斤斧,作砍代之勢,則其桅自斷。”

四、祈禱呼號

船在海上遇險,船工即呼媽祖神號,祈禱救護,每每靈驗。《續吳郡志》卷上載: “元朝每歲漕運,經涉海洋,當驚風怒濤倉卒無措之際,檝工、柁師叫號靈妃,延領俟命,忽牆桅之上有絳燭棲,則神至而無虞矣。”(6)

福建、台灣船工在海上遇險之時,多呼媽祖,因爲媽祖是民間的稱呼,一呼媽祖立即披髮而來,馬上能獲得救護。天妃是官方的封號,必須鳳冠霞披,講究儀態。所以若呼天妃,需要披戴的時間,不能呼之即來。

媽祖崇拜的出現,並非偶然。造成其廣泛流傳並且經久不滅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綜合分析其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水上作業危險,需要一位海上保護神。隨經濟的發展,需要頻繁的海上交通,但古代科學技術跟不上,人類不能駕駛大自然,常常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古語說: “天下至險莫於海”,“天有不測風雲”,無數先民在海上作業航運時被洪濤鯨波吞沒了。人們多麼希望有一種力量,保護海上安全。而在科技落後的古代,這只能是一種幻想。幻想是神話和宗教的源頭。古人於是創造了媽祖這一海神來滿足自己的安全需要,希冀媽祖能將自己從海難中解救出來。

唯物論者認爲: 神不但是自然力量壓迫的產物,而且是社會力量壓迫的產物。在封建社會裡,船工、漁民的社會地位低下,他們需要一面神幡,一方面借以自重,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一方面借以號召和約束同行,以利本行業的發展。於是,中國海上女神媽祖就應運而生了。

第二,海上經濟活動發展的需要。到宋代,中國南方經濟大爲發展,尤其是南宋政權建都杭州後,不但政治中心南移,經濟中心也同時南移,造成了海上經濟活動空前的活躍與頻繁,出現了泉州、廣州、明州等大商港。南宋只是半壁河山,軍費開支十分龐大,它的經濟來源很大一部份依靠市舶司的稅收。所以,南宋政權極力鼓勵海外貿易。中國漕運一向多走運河。到元代,爲了減低成本改爲海運。於是媽祖又被稱爲“海漕天妃”和“漕運奉祀之神”。不僅是一般船工,漕府官員也十分重視奉祭媽祖。據記載: 劉家港建有天妃宮,“每當轉漕之際,宰臣必躬率漕臣、守臣,咸集祠下,卜吉於妃,旣得吉卜,然後敢於港次發舟。”(7)元世祖曾下詔: “惟爾有神,保護海道,舟師漕運,恃神爲命。”,到了明代,永樂帝還親寫碑文,盛讚天妃功德。淸代,不但加封天后,而且乾隆帝親臨天津天妃誕,賜以黃馬褂和會旗,自此天涯天妃誕遂有“皇會”之稱。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其對媽祖的崇拜,實質上都是海上經濟活動發展的產物。

第三,佛道爭鬥的結果。隨着航運與漁業的發展,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確實需要一位行業保護神。那麼,中國爲什麼選擇一位女神呢?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需要女神,中國也不例外。中國遠古信仰和神話中就不乏女神,如煉石補天的女媧、神秘莫測的西王母、教民絲織的嫘祖等等。但在“不言亂、力、怪、神”的儒家思想的長期壓制下,中國早期神話和信仰中的男神和女神沒能得到充份發育,造成中國文化重人文輕鬼神的局面。後來,隨着佛教的引進,才逐步改變了這種情况,中國民間出現了二次造神運動。然而這二次造神運動依然受到儒家思想特別是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中國女神依然顯得稀少而蒼白無力。人民的生活需要女神,需要女神的慈愛和保護。後來,觀世音終於擔當了這一角色。毫無問題,印度佛教也具有濃厚的重男輕女的色彩,但傳入中國之後,逐步看淸了中國缺乏女神的行情,到了宋代便具有三十三種化身的男性菩薩觀世音改變性別,變成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女菩薩,深受老百姓的愛戴,成了中國極具影響的女神。媽祖崇拜本來屬於民間信仰,旣不屬於佛教,也不屬於道教。但道教利用本土宗教特有的優勢和親和力,很快將媽祖列爲自己的神祇,並且大力提倡,以此與佛教的觀世音相抗爭。在抗爭中,媽祖與觀世音互爲相長,都成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女神。就全國而言,觀世音的影響大於媽祖,就沿海特別是航運、漁業的局部來講,媽祖的影響又大於觀世音。

第四,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國際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繼草原商路、絲綢之路之後,又有海上絲綢之路。通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外國的使團及宗教、歌舞、香料、珠寶、珍奇動植物不斷來到中國;中國的使團及各類商品、技術、藝術不斷傳到外國。海上絲路需要安全保險。爲了增加出使人員的信心與安全感,歷代帝王大力提倡媽祖崇拜。其中,以明初的鄭和下西洋表現得最爲突出。

可以說,媽祖崇拜是鄭和七下西洋的重要精神力量。據《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迹碑》載: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之神,威靈佈於巨海,功德著於太常尚矣。……海洋之狀,變態無時,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非仗神功,曷克康濟! ”道出了船隊上下,對媽祖由衷的信仰。由於媽祖神迹靈驗,鄭和等奏請朝廷,首先在南京龍江修建天妃宮,後又在江蘇太倉劉家港和福建長樂、泉州等地新建或重修天妃宮。湄洲祖廟,初時“僅落落數椽”,規模很小,後來逐漸擴建。永樂、宣德二帝爲感恩媽祖的庇佑,先後兩次重修。在明代成書的《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亘抵外圖諸番圖》(省稱《鄭和航海圖》)中,多處繪有天妃宮。(8)

鄭和下西洋的最高策劃者是明朝皇帝,其成敗有關最高當局的聲譽。爲了堅定船隊上下的信心,皇帝大做媽祖崇拜的文章,不但加封神號,敕建天妃宮,還御製天妃宮碑。史載: “永樂七年(1409)正月己酉,封天妃爲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賜廟額曰弘仁普濟天妃之宮,歲以正月十五日及三月十三日遣官致祭,著爲令。”(9)御製《南京天妃宮碑》: “建廟於都城之外,龍江之上,祀神報貺。……,爰書其事,建碑於宮。”明朝皇帝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策劃鄭和七下西洋,不是爲了征服鄰國或領土擴張,而是爲了“和睦鄰境”、“懷柔遠人”。今天,在我們看來鄭和七下西洋雖有大國思想的時代局限,但無論如何都不失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 鄭和下西洋使媽祖崇拜這一民間信仰得到極大發展,並增添了濃厚的官家色彩。中外文化交流使媽祖崇拜之風愈演愈烈。反過來,媽祖崇拜又爲中外文化交流增添了豐富的內容,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意義。 首先,通好中外,傳播友誼。媽祖作爲中國海上保護神,對促進中外交往、增強人民友誼,有着特殊的貢獻。淸人周煌作有《使舟渡海天后靈感書事》一詩,其序曰: “乾隆丙子,大司馬周文恭公偕侍讀全魁穆齋奉命冊封琉球,舟至姑米山,台颶大作,觸礁幾沉。皆呼娘媽,須臾,一燈自遠至,遂登北岸。次年回朝奏聞,得至加封號字。”(10)中國歷朝以“萬國歡心,四夷欽化”爲目的,不斷派出使臣結好遠近鄰國,加強了中外之間政治、經濟、技術、藝術、學術等方面的聯繫。這裡,媽祖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淸人袁嘉言《赤灣謁天后廟》一詩作得好: “廟貌光同日月昭,伶仃橫鎖海門潮。雲隨仙珮歸金闕,霧捲靈旗下碧宵。島外鯨鯢沉濁浪,空中鸞鶴舞回飈。即今萬國柔懷日,重譯都來奠酒椒。”(11)這生動說明不僅中國人民感恩媽祖,外國友人也深深感恩這位海上女神,感恩她爲促進中外友誼所作出的無可替代的貢獻。 澳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而它與媽祖崇拜有着密切聯繫。媽祖神話,是歐洲人最早知道的中國神話之一,他們一般稱媽祖爲“中國女海神”。澳門葡萄牙文寫作Macau,英文寫作Macao。大多數學者認爲,這是媽閣的音譯。《澳門紀事》載: “葡人初入中國,寄碇澳門,是處有大廟宇,名曰‘媽閣’,葡人誤此廟之名爲地名。”其實,一個地名的流行,是約定俗成的事Macau一名在西人中流行,取代了其它種種稱呼,說明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媽祖在澳門地區有着普遍的影響;同時也說明西人對媽祖崇拜的認同。正如白妲麗(Batalha)所說: “旣然他們已經知道了該港的正式名稱,因爲他們本身就是海員,儘管阿媽是異教神,自然他們還願意用漁民保護女神的名字來稱呼該港口。”(1987年《澳門文化雜誌》p8)正是這種認同和媽祖的親和力,爲澳門在以後成爲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一個前沿與中心創造了條件。 媽祖廟佈滿中國沿海地區,其數量之巨,難以勝算。而且,日本、朝鮮、東南亞諸國,以至美國、法國都有分佈。日本不少海港城市的廟宇中,常有“媽祖堂”。中國船隻一到,船工即將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請安於媽祖堂內,等開航時再請回船上。將媽祖神像從船上請到寺廟中的儀式,稱爲“奉天妃”。在日本長崎,奉安媽祖的寺廟有三座,人稱“唐三寺”。其中崇福寺的媽祖堂內,至今尚有奉安媽祖的“天妃棚”。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中外信徒組織朝拜團,紅燭高燒,香煙繚繞,樂聲不絕於耳。媽祖已不僅僅屬於中國,她已走向世界,成了傳播友誼的國際航海女神。 其次,保護、促進中外交流。航行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主要是商貿運輸船、中國使船和外國貢船。商貿運輸船運走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各種器具等,運來香料、珠寶及其它方物。使船與貢船除了使者往來之外,也帶有濃重的商貿色彩。當然,中外海上交流的範圍十分廣泛。中國書法、衣冠服飾、圖書、制度、樂器、度量衡、語言、文學等,通過官方或民間渠道輸到海外,海外的宗教、建築、繪畫、雜技、雕刻、歌舞、珍禽瑞獸、奇花異卉傳入中國。這種交流完全出於自願,互助互利,效果良好。正如明天順元年(1457)安南使臣所奏: “詩書所以淑人心,藥石所以壽人命。本國自古以來,每資中國書籍藥材,以濟壽域。今乞循舊習,以帶來土產香味等物,易其所無,回國資用”。(12) 在中外海上交流中,媽祖的精神保險作用是巨大的,這就構成了中外船工崇拜媽祖的共同基礎。據《新安縣·藝文志》載: “占城、爪哇、眞臘、三佛齊番舶來貢,莫不經由於此。然後就岸望海,若爾朝宗,荷慈航之,普渡功施丕著,中外蒙恩。”(13)說的就是所有進出珠江口的外國船隻,均在深井赤灣天妃廟祭祀。 其三,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媽祖崇拜留下了衆多的歷史文化遺存,今天成了我們硏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有着十分寶貴的史料價值。其中,有的可以匡正官修正史記載的錯誤。如《明史·鄭和傳》將永樂六年(1408)至永樂九年(1411)列爲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的時間,將永樂二十二年(1424)出使舊港列爲鄭和第六次下西洋。法國著名漢學家伯希和在他的《鄭和下西洋考》中根據《明史》錯誤地將永樂二十二年出使舊港列爲第六次下西洋。其它史籍如《明史稿》、《明書》、《明紀》、《明通鑒》等也互有出入,鄭和下西洋的次數記載不一,少的說五次,多的說八次。幸有《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迹碑》及《南山塔寺石刻天妃靈應三紀》兩碑,終於使史家一決疑難,確認鄭和七次下西洋,其時間和主要經歷的國家是: 第一次,永樂三年至永樂五年(1405-1407),出使占城、爪哇、蘇門答剌、滿剌加、三佛齊、古里等國; 第二次,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1407-1409)出使爪哇、滿剌加、錫蘭、古里、柯枝、暹羅等國; 第三次,永樂七年至永樂九年(1409-1411),出使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剌加、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阿拔巴丹、南巫里、甘巴里等國; 第四次,永樂十一年至永樂十三年(1413-1415),出使占城、爪哇、蘇門答剌、錫蘭、滿剌加、柯枝、古里、忽魯謨斯等國; 第五次,永樂十五年至永樂十七年(1417-1419),出使爪哇、古里、忽魯謨斯、阿丹、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國; 第六次,永樂十九年至永樂二十年(1421-1422),出使榜葛剌、忽魯謨斯等國; 第七次,宣德五年至宣德八年(1430-1433),出使占城、爪哇、蘇門答剌、滿剌加、錫蘭、古里、忽魯謨斯等國。(14) 《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迹碑》與《南山塔寺石刻天妃靈應之紀》兩碑,爲鄭和所立,其權威性、準確性非各類明、淸史家所寫史籍可比。 媽祖崇拜不僅爲中外文化交流留下了珍貴的文字資料,而且還留下了豐富的藝術、實物資料。如南京天妃宮繪有海中景物壁畫,美妙絕倫。明人葛寅亮云: “文皇帝遣使海外諸番,舟幾沒颶風黑浪中,賴天妃顯護帖息。歸日以聞,敕建宮崇報。宮殿華俊,廊廡繪海中靈異,丹靑滿壁。”(15)另外,太倉天妃宮的西域海棠、南京天妃宮的娑羅樹等,也都是中外交流的實物見證。 在航海技術不發達、沒有海上救險的古代,媽祖崇拜給了中外船隊莫大的精神保險。媽祖崇拜是一種歷史現象,帆船時代的產物。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人們,不但會正確認識其過去,而且也會正確對待其今天和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