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简介:這個講座討論的是瑞典學院創立的過程、組織、主要的任務和內部工作的方式。瑞典學院建立於1786年,當時的國王古斯塔夫三世,除了瑞典學院外同時建立了兩個學院──皇家科學院與皇家人文歷史考古學院。瑞典學院沒有加上“皇家”的名稱是有特殊意義的:國王希望學院作為一種與國家政府和皇家毫無牽累而完全獨立的機構。學院的原來任務是保持和發展瑞典語的純潔。這個講座將解釋瑞典學院怎麼樣完成這個任務,也解釋學院的十八個院士的背景、工作條件和待遇。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去世於1896年。他巨大的遺產成為每年頒發五個獎的諾貝爾基金。瑞典學院的責任是頒發其中的文學獎。這個講座將比較詳細的說明誰有資格推薦候選人,選擇候選人的整個過程和跟這過程有關的困難,學院評價文學作品的標準等等。講座也將討論翻譯事業對這個工作的重要性。瑞典學院的工作,尤其是與諾貝爾文學獎相關的工作,是秘密的。因此關於這個工作的謠言不免相當多。講座也將提到一些與中國作家有關的謠言。
主讲者:馬悅然
主讲者简介:馬悅然(Göran Malmqvist)生於1924年,為國際知名的瑞典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中唯一深諳中國文化、精通漢語的終身評委,斯德哥爾摩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瑞典學院、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士,丹麥皇家科學院士、歐洲學院創辦院士。捷克布拉格查爾斯大學名譽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名譽博士。連任兩屆歐洲漢學學會主席。馬悅然畢生致力於漢學研究,著作多半有關中國方言學,上古、中古和現代的漢語音韻學、語法學、詩律學與中國文學,尤其著重於詩歌歷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