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石岐埠滄桑

黃鴻釗

     話說石岐海

     香山縣城與石岐,原本是兩處不同的地方。

     西元1152年 (宋紹興二十二年),香山獲批易鎮為縣。首任知縣陳天覺曾想把縣城建置在他的家鄉釜沖,遭到其他人的激烈反對。他們認為該處形勢不佳,要求在別處譬如雍陌建城。陳天覺無奈改變策略,選定了離家鄉較近的仁厚村,採用秤土法以服眾,於是,煙墩山後那片七座小山環繞的土地,那條原來以務農為生的小村 ——仁厚村,幸運地被遴選為新縣城的城址。因土含鐵,故縣城俗名鐵城。此事歷來縣誌皆有記載:

     初陳天覺奏允欲就其鄉釜沖建置。眾以非形勢爭之不可。乃陰佈鐵砂於今城址。曰:建城必須貴地,地貴者土重。乃取二處土秤之,竟以鐵砂土重,遂建,因號鐵城。元因之。週四百五十丈,門四,南曰阜民,西曰登瀛,東曰啟秀,北曰拱辰。(1)

 一百五十年前石歧形勢圖 (選自同治《香山縣誌》)

     到了明代洪武十八年,縣城又有所擴展,城牆週圍從四百五十丈擴大至六百三十六丈。“門四,各以方名。樓四,敵樓四,兵馬司四,水關二 (一明關復以樓介西南,一暗關介東南)。”(2) 至此,縣城規模確定下來,此後再無大的變動。

     清朝以前,從來沒有人稱縣城為石岐。縣城有多大?沿城牆東北角起自太平巷而下月山里,至城東面的河泰街和上河泊,再轉入城南面的四方井和光塔街,以及西廠和弓箭巷,再至城西面的西山寺和花王巷,再至城北的龍母廟街和壽山里等地。這一小塊不足二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直到1925年縣長吳鐵城拆毀城牆、修築馬路,原縣城與石岐才真正合在一起,統稱石岐。

     石岐一名,遠在香山建縣之前許久就有了。那是個風景秀麗的瀕海漁港。古人稱岐江為石岐海,簡稱岐海。晚唐人鄭愚〈泛石岐海〉詩中說:

          此日攜琴劍,飄然事遠遊。

          臺山初罷霧,岐海正分流。

          漁浦揚來笛,鴻逵翼去舟。 (3)

     這首詩寫出了當時香山島的秀麗山川和純樸民情。詩人步出家門首先看到兩幅景物:石岐早晨時分,太陽初昇,南面的臺山霞霧已收,空氣十分爽朗。寬闊的石岐海,上接來自西江、北江的水道,下分東河口、西河口兩面流入大海。當時的長洲、沙溪、大涌一帶鄉,皆屬石岐海的海面。《香山縣誌》稱這一帶為“三十里海”。上游來的滾滾河水注入石岐海後,在石岐山面前即東西分流,流入古海灣的西海和橫門海出珠江口,故稱“岐海分流”。詩人身處石岐海與南臺山之間,眼見“臺山初罷霧, “岐海正分流”。漁浦傳出青少年吹奏的清脆悅耳的笛聲,而東西側兩條出海的大江,則有無數魚舟,如大鵬展翅般疾駛而去。

     為甚麼稱為岐海而不是岐江?因為它有很寬闊的海面。從明代地圖中可以看出,當時石岐山在縣城西門外,山下便是石岐海岸的邊沿。直到民國初年,儘管這個海已經愈來愈狹小,可是香山縣誌的附圖仍稱為“石岐海”,後來才慢慢改稱“石岐河”和“岐江”。

     舊時有香山八景,“石岐晚渡”就是其中之一。最初海面緊接在石岐山下。據《香山縣誌》稱:“石岐山在縣西北一里,原設有烽堠,遙與蓮峰相對。土燥多石,直抵於海。”(4) 又謂:“老安山在縣西南半里,為縣水口衝要,西臨於海。”可見當時從石岐山至老安山一線,均在石岐海岸的邊緣。

     從來沒有人提及石岐海面究竟有多寬,但是關於昔日岐海寬闊的氣勢,許多詩人墨客多有描述。

          石岐夜泊白鷗沙,南臺縹緲浮梅花;

          蛟浦澄澄洗明月,龜城藹藹昇繁霞。 (5)

                                                               –– 黃佐

          浩蕩三洲闊,山明六縣秋。

          帆檣飛鳥疾,日夜大江流。(6)

                                                –– 楊節

          兩峰峰下錦江通,渡口人歸落日中。

          極目煙波渺無際,漁燈幾點隔江紅。(7)

                                                           –– 梁明際

          城邊河水碧如蔥,城外扁舟渡晚風;

          日落月來天在水,行人渾入鏡光中。(8)

                                                          –– 伍瑞隆

     顯然,石岐海之所以廣受詩人的喜愛和讚美,不僅因為它的海面遼闊,風光無限。更因為它是香山的大動脈,是古代香山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石岐海邊有接官亭,迎恩亭,河泊所,記錄着許多古代官員之間迎來送往的盛事,以及漁民向河泊所繳納漁稅的活動。此外,人們又從“漁浦揚來笛,鴻逵翼去舟。風清半入漁家夢,漁歌菱唱不勝春”等詩句中可以看到,岐海漁村處處生機勃勃,漁業生產十分繁忙。而各個渡船碼頭的存在,也着實說明石岐與各地區的頻繁經貿往來,

 一百五十年前石岐已有多條馬路 (選自同治《香山縣誌》)

     石岐山的故事

     石岐海之外,石岐山是另一道風景。石岐地方的山其實祇是丘陵,如仁山、慶壽山、豐山、武山 (內有西山寺)、盈山、福山和鳳山,合稱七星峰,也是小丘陵,多已夷成平地。石岐山也是小山。明代嘉靖縣誌附圖有石岐山。石岐山,亦名阜峰,俗稱煙塾山。在縣城西門外半里。高十丈,廣五十丈。古時設有烽堠,後廢。明萬曆年間在山上建七層花塔。山麓間原來還有隱泉寺、眾香亭等建築。山腳直抵於海。(9) 因山不高而秀麗,人們拾級而上,頃刻可達峰頂,岐海風光,盡收眼底。因此四季遊人不絕。舊時香山八景中就有阜峰文筆一景。

          誰攜彩筆上峰頭,剡目擎天駕玉樓。

          直把銀河為墨海,洗開雲霧寫神州。(10)

                                                     –– (明) 伍瑞隆

          此山封爾管城侯,沉綠鏤青空際抽。

          天作凝光海研滴,大書四野十分秋。(11)

                                                            –– 申良翰

     石岐山下靠近石岐海邊,還有河泊所、迎恩亭、接官亭、天妃廟等等。這些建築物都處在當時海岸邊沿。

     河泊所是元朝政府設置的掌收魚稅的官署。明代廣為設置,洪武十五年,全國有河泊所二百五十二處,一般設在海岸邊緣,漁民捕魚後,駕船至河泊所官署繳納魚稅。清朝政府祇在廣東設河泊所官署,而石岐山下的河泊所卻被撤銷了。“河泊所在縣西城外石岐山下,洪武十四年設。本所官夏凱創,今廢。”(12)

     迎恩亭元朝之前便有了,位於縣西一里,還有一條迎恩街,直抵縣城。顧名思義,它是政府官員迎來送往使用的專用碼頭和街道。元季該亭被毀。但不知何故康熙縣誌的地圖仍有記載。(13)
     接官亭大概始置於從明代,用來取代迎恩亭迎送各類官員和貴客。“接官亭一座三間在縣西石岐山下,為奉接詔赦及送迎使客於此。正德間典史林陽重建。”(14)
     不久前中山文史學者劉居上先生寄來一幅接官亭的圖畫。此圖據說是英國佚名畫家於1828年所作的寫生畫,今藏於香港博物館,作品名為“香山城接官亭”。從畫面可以看出,當時接官亭位於石岐山下海邊。
     香山本是海島,建縣時雖已連成一大片陸地,但縣境內河網交錯,縣城與省城之間的交通往來,完全依靠水路進行,因此水路交通十分繁忙,從石岐至廣州省城的渡船竟有六班之多。古往今來石岐接官亭迎接過無數達官貴人的光臨。文化巨匠湯顯祖1591年11月中旬來到香山,訪問澳門,留下〈聽香山譯者〉和〈香澳逢賈胡〉等詩。當時澳門已成為葡萄牙人居留地,在這裡,他看到了澳門港充滿異國風情的奇特圖景,十分興奮而又驚訝:

                         香澳逢賈胡
          不住田園不樹桑,娥珂衣錦下雲檣;
          明珠海上傳星氣,白玉河邊看月光。(15)

該詩描寫澳門商人的情況。澳門這座海港小城,住着數以千計的外國商人。他們身穿錦衣,佩帶美玉,不住田園務農桑,隨同海舶四處飄泊,從事貿易,生活闊綽,過得十分瀟灑。
     1688年,明末清初愛國學者詩人屈大均晚年遊香山和澳門。屈大均 (1630-1696),廣東番禺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字介子、翁山。 清兵入廣州前後,他曾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一度削髮為僧,取名釋今種;還俗後北遊關中、山西, 1688年他五十九歲時在香山遇到舊友,吟詩抒懷:

          香山過鄭文學草堂賦贈

          與君同學早,四十四年前。
          白首歡初盡,青春恨未捐。
          汝師餘碧血,吾道在黃泉。
          不盡招魂意,同裁大小篇。

          咫尺沙岡市,魚蝦不少錢。
          蟹黃隨月滿,沙白入春鮮。
          百貨通洋舶,諸夷接海鮮。
          渺茫蠔鏡澳,同去恨無船。

          香山過茄頭村作

          雨多春水淡,乘興過漁家。
          蟹擘方園甲,魚烹黃白花。
          田人多種草,稅戶每爭沙。
          十字門西望,茫茫天一涯。

          舶口東洋接,潮來百里聞。
          帆檣爭落日,島嶼亂浮雲。
          拾鱟雌雄並,開蠔左右分。
          家家多海錯,邀我醉氤氳。(16)


     屈大均年輕時是一個反清復明的志士,晚年豪情依舊,詩中友情、鄉情,躍然紙上。又詩中所提到的“汝師餘碧血”諸句,師指陳邦彥,清初起事反清復明,後失敗。屈大均十六歲師從陳邦彥,鄭文學是他的同學。沙岡市,即沙岡墟市;茄頭村,今易名岐頭,均在縣城附近。
     1810年4月20日,兩廣總督百齡曾到香山駐節豐山書院,接受著名悍匪張保仔的投降。張保仔率領艦隊進入大涌村的芙蓉沙,然後與鄭一嫂乘船豎招安旗至石岐,向百齡投降。(17) 當時有 一萬七千三百一十八名海盜、二百二十六艘帆船、一千三百一十五門大炮、二千七百九十八件其它武器投歸當局。

     1839年七月初八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在虎門銷燬鴉片後,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率軍進駐香山縣城,坐鎮豐山書院,封鎖香山各要隘,通令澳門葡萄牙當局把駐澳五十七家英商全部驅逐出境,26日離開香山巡視澳門。

     這些令人矚目的往事,更加使人深深感念到石岐接官亭的歷史作用。

     除了接官亭之外,石岐海邊自然還有許多碼頭,用於漁船靠泊或商貨裝卸,有些時候甚至會有外國貨船和使團之類的訪客。

     據嘉靖《香山縣誌》記載,洪武二十六年(1393),彭豫任香山縣丞期間,政績斐然,深得民心。但後來有一樁入京的外國貢品發生問題,負責處理貢品的官員失去封緘,彭豫被追究罪責,幸而後來獲免予追究。“時外裔貢方物,自香山入京,典其事者失封緘。朝廷遣御史按問。事連豫,其子啟願以身代,邑民皇皇,恐豫得重罰。會赦獲免,民大喜迎以歸。坐是不得遷。”(18) 這也說明,瀕臨南海的香山地區,早在澳門開埠之前,就已經“通番貿易”了,並且是明代外國貢船入京的貢道之一。

     石岐山下還有天妃廟,又稱大廟。香山人向來喜歡求神拜佛,尤其是,海邊居民經常出海打漁或從事海外貿易活動,充滿風險,所以祈求神仙庇祐,幫助航船避開驚濤駭浪,順利完成貿易,賺得萬貫家財。他們尤其崇拜海神媽祖。

     媽祖信仰起源於福建,是由福建人傳到香山的。早在宋元兩代,許多閩南人陸續落戶香山縣,逐步在香山形成三大閩南人居住區:隆都片(包括今沙溪、大涌二鎮)、東鄉片 (包括今張家邊和南朗)和三鄉片等。時至今日,據《中山市誌》稱,現在該地閩南語人口已達十四萬三千人。(19)其中不乏大姓人家,如隆都溪角劉族,良都長洲黃族,谷都南湖鄭族,均於宋代從福建遷來石岐附近鄉村。劉、黃、鄭三姓是移居人數最多的閩南人,成為香山的三個大姓。舊時香山民諺稱:“劉、黃、鄭,殺人不用償命。”說明閩南三族在香山人口眾多、財雄勢大。(20) 居住石岐海邊的福建人帶來了天妃信仰。

                       石歧山下附近天妃廟、迎恩亭的位置 (選自道光《香山縣誌》)

     媽祖或娘媽,是對天妃的稱呼。她原名林默娘 (林湄娘),生於北宋太宗建隆元年 (960) 農曆3月23日,死於太宗雍熙四年 (987)。她是福建莆田湄洲郡巡檢林願的第六個女兒。據說林願與夫人王氏樂善好施,有五女一子。子名洪毅,體弱多病。王氏禱告於觀音座前,願再得一兒。當夜觀音託夢,稱其家素來敦善,賜給一丸,吞服後懷孕。於是生下一女,起名九娘。據說出生時滿室異香紅光,人稱奇跡。從出生至滿月沒有哭啼聲,故又名默。林默娘生而神靈,有特異功能,可預言人之禍福;且為人善良,樂於助人。十三歲時,有道士元通到其家,傳授秘法,成為當地有名的女巫。有一次,隨父兄渡浦南溪,中途船覆落水,默娘游水救父。十六歲時,與女伴遊戲於井邊,遇神人自井中賜以銅符寶笈,能佈蓆海上救人,驅邪濟世,並常於夢中拯救海上遇難航船,因而受到人民的尊敬與崇拜。二十八歲時,於重陽節陞化成神,被奉祀為海上保護神。莆田人最初供奉媽祖的廟宇,稱為神女廟、神女祠,或林夫人廟。迄今中國最大和最老的媽祖廟是莆田湄洲祖廟,香火已歷千年。林默娘被人民神化,並被廣泛熱烈信奉之後,歷代統治者也樂得順應民心,予以賜封。宋代封她為夫人;元、明兩代加封為天妃;清代晉封為天后。其廟宇便稱為天妃宮或天后宮;福建人則稱為媽祖廟或媽宮。道教把天妃列為重要的神仙,據道教《太上老君說天妃靈驗經》說,天妃是妙行玉女降世,有平波息浪、救助舟船和起死回生很多神通。此後媽祖崇拜迅速在沿海居民中間推廣開來。從東北至海南,沿海各地均有媽祖廟、天妃宮,其中又以福建、臺灣和廣東最盛。甚至中國周邊的東亞和東南亞各國,如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多因有華僑定居而帶來媽祖文化。甚至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和拉丁美洲各國,也有華人建造的媽祖廟。
     位於珠江出海口的香山縣早就盛行媽祖崇拜。嘉靖年間黃佐編的《香山縣誌》便有多處關於天妃遺跡的記載,而石岐山下接官亭旁邊的天妃宮即其中之一。該廟建於14世紀末洪武年間,後來被廢棄,但至17世紀20年代知縣但啟元又在石岐山西山下重建此廟,以守護着石岐海。“天妃廟二,一在官船廠備倭官船灣泊之所,正德中千戶盛紹德立。後廢。嘉靖二十四年指揮田輗重建。一在石岐西山下,萬曆間知縣但啟元等建。”(21) 但啟元是江西籍舉人,萬曆四十二年(1618) 就任香山知縣。由此可以斷定石岐天妃廟大約建於1620年前後。

      天妃廟俗稱大廟。廟前有一片商販貿易的空地,俗稱為大廟下。媽祖是香山沿海居民十分喜愛的海神,人們經常前來拜神,祈求海神保祐,同時又在廟前空地開展貿易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初八日為媽祖誕辰,是日天妃廟致祭儀式,宣讀祭辭:

配天立極,護國徵祥,河清海晏,物阜民康,
保安斯土,福庇無疆。千秋鞏固,萬載靈長。
神恩思報,聖澤難忘。虔修祀事,恭薦馨香。
士民一德,俎豆同堂。
仰惟昭格,鑒此蒸嘗,尚饗。(22)

     這時候自然善男信女雲集,川流不息,逐漸形成了名叫“大廟下”的熱鬧集市。從那之後,經過幾百年的滄桑巨變,香火鼎盛的天妃廟(大廟)早已消失。民國時期在它的廢墟上興建石岐鎮總商會大樓,2006年再改建為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但老百姓們仍依慣例把這一帶稱為大廟下,最終讓它成了街名。
     石岐埠的由來
     石岐海是石岐人的生命線。香山交通以水路為主,四通八達,極為利便。石岐海港向北距離省城廣州二百二十里,有長行渡可以直達 (23);向南距離澳門和珠江口約一百里。石岐海港有三條航線南下澳門和珠江口。一條是由石岐水出港口汛,沿瀝尾沙水至東洲門出海南折涌口門至金星門和香洲埠至澳門。一條由石岐水南行經深灣海向東南行至磨刀門至澳門。一條由石岐水南下經深灣海向西南經芙蓉沙至黃粱鎮、斗門涌或直出虎跳門。

                                  英國畫家筆下的香山接官亭 (1828年) 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橫水渡和長行渡是主要交通工具。石岐與各鄉之間通用橫水渡,石岐與省城和珠江三角洲各縣鄉鎮通用長行渡。 以前無論橫水渡還是長行渡均是帆船,直到晚清才逐漸出現少量汽輪拖渡。“廣州渡六發,自石岐通於廣州五羊驛,皆順德人開擺。”每日有六班渡船頻繁往來,足見石岐與省城聯繫之密切。同時長行渡還有渡船從石岐往南海、佛山、新會、江門、潮連、順德縣城、貴洲、陳村、山根、甘竹、黃連,往東莞縣。此外還有三條水上航道分別抵達香洲、前山、斗門、澳門等地。(24)
     石岐港碼頭甚多。除了接官亭所連接的專用碼頭之外,各種貨運碼頭、漁業碼頭、地方輪渡碼頭,各式各樣種類繁多。較著名的有天字碼頭、隆都碼頭、長洲碼頭、康公碼頭等等。
     大廟下是最初的街市。石岐水路交通的發達,各地渡船的頻繁來往,大大促進了鄉鎮物資交流,石岐市場貨源充足,百業興旺。當時香山各鄉鎮設有街市,簡稱市,方言俗名為圩,亦稱圩市。政府設置圩市的目的是:“市以聚貨通交易,便有無也。”(25)
     香山圩市甚多,石岐圩祇是其中之一。不過石岐圩又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地近縣城而又位於碼頭,形勢優越,在香山眾多圩市中鶴立雞群,一枝獨秀,故被人們稱為埠。埠是有碼頭的貿易地點,比一般圩市明顯更高級一些。稱石岐圩為埠,首見於康熙縣誌:“石岐市在西門外石岐埠。”(26) 縣誌在提及各處圩市時,一般稱為圩或市,唯獨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把石岐圩市稱為石岐埠,頗耐人尋味。顯然,至少康熙年間人們已把縣城西門外商貿繁華地段稱為 “石岐埠”了。但石岐埠究竟在西門外何處,查遍各個時期的縣誌地圖,均無標誌說明。因此石岐埠這一稱號其實是泛指縣城西門外那一片熱鬧地區。
     康熙時代西門外街道祇有一條迎恩街。那是從接官亭至縣城的通道,不是石岐圩市所在地。當時圩市大約以今之大廟下為核心連接海邊大笪地的海貨市場。早在南宋立縣之初,這一帶已是縣內重要的漁農產品集散地。這裡位於石岐城外西部,是城鄉各地人們交易區,人煙稠密,熱鬧非凡。因此石岐圩是香山最重要的圩市。
     石岐海的上游是西江和北江的合流,由於兩江上游土地風化層甚厚,經河水侵蝕,每屆夏季淹水期,捲走大量泥沙直瀉而下,淤積三角洲下游沖積平原,使平原面積不斷擴展。據我國地理學家估計,在西江和北江帶來的砂石沖積作用下,“平均計三角洲海岸每十二年擴展一公(27) 。經歷歲月滄桑,石岐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17世紀時,縣城西門外街祇有一條街道,即迎恩街。(28)18世紀40年代乾隆時,縣城西門外街已有九條街道:武峰里、懷德里西廠、花巷、三元坊 、岐陽里迎恩街、石岐墟、步思里、鳴鳳里等,石岐埠面積不斷擴大。(29) 到19世紀初道光年間,西門外街已擴展至十五條街道:(西正) 武峰里、懷德里、三元坊、岐陽里、迎恩街、石岐墟、觀瀾街、興寧里、西廠、 仁里、彩熊里、步思里、康衢、鳳鳴里、青雲橋等。(30) 到20世紀初,西門外街約有三十條大小街道:匯源里通甕菜塘、悅來街、悅來正街、石岐大街、逢源大街、泰安里通衢、晉源坊、悅來中約、逢源東街、悅來東里、悅來南約、樂善坊中約橫街、接源里通梅基、接源坊通接源里、東華里、逢源通衢、逢源初地、尊仁里、聚源坊通匯源里、慶隆里十八間橫街、悅來大街、 悅來東街、石岐中街、石岐通津、南基街、聯安街通橫塘基李家基、安瀾街居安里、長安里、 大圍街。(31)
     隨着西江沖積平原在香山地區不斷擴大,石岐碼頭空地不斷伸展,石岐海變得愈來愈狹小,大廟下也離碼頭愈來愈遠了。而大廟下西面出現了鳳鳴路的海貨雜貨市場,南基街的鹹魚市場,以及上基魚欄等等,構成了石岐城外的大片鬧市區。石岐成為蜚聲珠三角的小有名氣的商埠。20世紀初,每年從經石岐碼頭輸入的外地貨物甚多,其中洋米價值三十餘萬両,鹹魚八十萬両,其它海品雜貨一百萬両,布匹綢緞七十萬両。經由石岐碼頭出口的貨物以稻穀為大宗,達六百萬両,繭絲夏布一百餘萬両,水菓 (烏欖、大蕉、荔枝、龍眼等)三十餘萬両,蠔蟹蝦醬十餘萬両,蠔油蠔□十餘萬両,鹹魚四十萬両。(32) 從稻穀大宗出口突顯了它魚米之鄉的面貌,其中尤以鹹魚、蝦醬、蠔□更是馳名海外的特產。
     大廟下從此不再是農漁貨物貿易市場,但依然繁榮興旺。它轉變成為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服務廣場,類似於南京夫子廟、上海城隍廟,是個綜合性的廣場。當然它首先是條“食街”,從街頭到街尾,食店的招牌鋪天蓋地,從街邊攤檔供應明火白粥、油炸鬼、油炸粽、及第粥、直到安瀾街遠近馳名的安棧沙河粉,嶺南美食此處應有盡有。此外還有較為高檔的茶樓酒店和旅店、有石岐設備較好的戲院和醫院。總之大廟下依然風姿綽約,對市民充滿魅力。

【註】
(1) (2) 康熙《香山縣誌》卷二〈城池〉。
(3) [唐] 鄭愚:〈泛石岐海〉,見康熙《香山縣誌》卷八〈藝文志〉。
(4) 康熙《香山縣誌》卷一〈山川〉。
(5) 黃佐:〈石岐夜泊〉,康熙《香山縣誌》卷八。
(6) 楊節:〈石岐晚渡〉,乾隆《香山縣誌〉卷十〈藝文誌〉。
(7) 梁明際:〈石岐晚渡〉,乾隆《香山縣誌》卷十〈藝文誌〉。
(8) 伍瑞隆:〈石岐晚渡〉,康熙《香山縣誌》卷十八〈藝文誌〉。
(9) 《光緒香山縣誌》卷四。
(10) 伍瑞隆:〈八景詩·阜峰文筆〉,康熙《香山縣誌》卷八〈藝文誌〉。
(11) 申良翰:〈八景詩·阜峰文筆〉,康熙《香山縣誌》卷八〈藝文誌〉。
(12) (13) (14) 康熙《香山縣誌》卷二,〈壇廟〉。
(15) 《湯顯祖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頁428。
(16) 《翁山詩外》卷九,上海國學扶輪社,1910年。
(17) 〈張保之亂〉《香山縣鄉土誌》卷三,頁16。又見龍思泰:《早期澳門史》,頁136。
(18) 嘉靖《香山縣誌》卷五〈官師〉。
(19) 《中山史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 《香山縣鄉土誌》卷七,頁5-6。
(21) 康熙《香山縣誌》卷二〈壇廟〉。
(22) 道光《香山縣誌》卷三〈經政〉。
(23) 《香山縣鄉土誌》卷十〈地理〉。
(24) 康熙《香山縣誌》卷二〈津渡〉;乾隆《香山縣誌》卷八〈津渡〉。
(25) (26) 康熙《香山縣誌》卷二〈圩市〉。
(27) 何大章:《中山地形誌》,廣東中山文獻會編印,1950年版,頁12-13。
(28) 康熙《香山縣誌》卷二〈建置〉。
(29) 乾隆《香山縣誌》卷一〈坊都〉。
(30) 道光《香山縣誌》卷二〈嶼地〉。
(31) 民國《香山縣誌續編》卷二〈圩市〉。
(32) 民國《香山縣誌續編》卷二〈商業〉。

* 黃鴻釗,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副系主任、中國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高等學校歷史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澳門史》、《澳門同知與近代澳門》、《國際關係史》、《港澳大全》、《香港近代史》,《濠鏡集》,《澳門史料拾遺》,《中葡澳門交涉史料》、《東方新航路與澳門》、《濠鏡新集》、《澳門海洋文化的發展和影響》、《香洲開埠史料輯錄》《辛亥革命時期的香山社會》等;譯著有:《歷史上的澳門》、《紅色檔案國際關係史料選譯》、《英俄在西藏的爭奪-外交文件選譯》等;發表有關中外關係史、國際關係史以及港澳史論文約140多篇。

 

 

 

 

 

 

 

 

 

 

 

本冊第 186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186-19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