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

海南大學生簡繁體漢字的學習使用情況及態度調查

高海洋、吳昊、毛凌霄

     緣 起

     近年來,隨著兩岸四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漢字作為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其繁體、簡體的使用和選擇也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大陸兩會上屢有關於恢復繁體字的提案,臺灣也有“識正書簡”的提議。此外,漢字繁體和簡體兩種變異形式也給日益增加的海外漢語學習者帶來不少困惑。為瞭解兩岸四地漢字使用現狀及使用態度,2013年由澳門著名語言學家程祥徽、黃翊二位首先發起,兩岸四地數十位學者共同參與,對四地漢字使用狀況及使用態度進行了大規模調查。本文為在大陸海南省所做調查之報告。

     調查對象資料

     一、是次調查對象為海南大學在校本科學生。2013年3月15日在海南大學校園隨機發放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505份。其中男生208名,占調查人數41%,女生297名,占調查人數59%,見 [圖1]。

 

           [圖1] 受調查性別

     二、在學科門類方面,將專業所屬門類劃分為13個方向,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專業為文學的所占比例最大,有192人,占調查人數的38.71%;其次是工學,有52人,占調查人數的10.48%;藝術,有51人,占調查人數的10.28%;管理學,有50人,占調查人數的10.08%;經濟學,有34人,占調查人數的6.85%;教育學,有30人,占調查人數的6.05%;理學,有26人,占調查人數的5.24%;法學,有24人,占調查人數的4.84%;農學,有23人,占調查人數的4.64%;歷史學,

                                         [圖2] 受訪者專業所屬學科門類

 

有5人,占調查人數的1.01%;醫學、軍事學,分別有4人,占調查人數的0.81%;哲學,有1人,占調查人數的0.20%,見 [圖2]。

     三、受訪者出生地的分佈

     調查表中要求受訪者填寫出生地,我們將受訪者的出生地按兩個標準來劃分,一種是按照南方 (長江以南)、江河之間 (長江以北,黃河以南)、北方 (黃河以北),劃分為三個區域。受訪者出生於江河之間的數量最多,占調查人數43.84%;其次是南方,占調查人數38.62%;北方所占人數最少,僅占調查人數17.54%,如 [圖3-1]。

            [圖3-1] 受訪者出生地分佈

 

     隨後我們按照國家統計局標準,把受訪者出生地分成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區統計,其中西部地區資料顯示中部人口所占比例最大,占調查人數39.25%;其次是東部,占調查人數35.07%;西部人數最少,占調查人數25.68%,如 [圖3-2]。

               [圖3-2] 受訪者出生地分佈

 

     四、受訪者長期居住地的分佈

     受訪者的長期居住地的分佈也按照兩個標準來統計。因為調查地點為海南地區,所以將其中一種標準設定為海南地區和非海南地區。資料顯示分佈在海南地區的人數占了大部分比例,占調查人數74.12%;非海南地區的人數占調查人數25.88%,如 [圖4-1]。

     [圖4-1] 受訪者長期居住地分佈

 

     另一種也是按照地理概念上的東、中、西部來劃分。資料顯示,東部人口占的比例最大,占調查人數82.82%;中部占調查人數10.56%;西部占調查人數6.63%,如 [圖4-2]。

    [圖4-2] 受訪者長期居住地分佈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三、問卷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繁體字的媒介、接觸繁體字的地點、主要使用的漢字形式及書寫認讀繁體字的能力。

     以下從問卷的問題來看受訪者日常生活中漢字的使用情況:
     1) 您是否流覽過用繁體字書寫的書籍、網頁 ?

    在505名接受問卷調查的大學生中,偶爾流覽繁體字的書籍、網頁的人數所占比重大,達227人,占調查人數45.49%;有過1-2次流覽,達127人,占調查人數25.45%;沒有流覽過,有93人,占調查人數18.64%;經常流覽的,有52人,占調查人數10.40%,見 [圖5]。

     [圖5] 受訪者是否瀏覽過用繁體字書寫的書籍、網頁

 

     2) 如果您閱讀過繁體字文本,您是在下列哪一種或者幾種媒體中閱讀過繁體字文本?(可多選)

     在494位閱讀過繁體字文本的大學生中,有347人通過KTV或者電影、電視中的繁體歌曲字幕的方式閱讀過繁體字文本,占調查人數40.68%,所占比重最大;有208人通過他人以繁體字在網站發表的日誌/微博的方式閱讀過繁體字文本,占調查人數24.38%;有111人通過繁體字編輯的網頁的方式閱讀過繁體字文本,占調查人數13.01%,見 [圖6]。

     3) 您在哪些地點曾經看過繁體字?(可多選)問卷中490位大學生作出了有效的回答,在旅遊景點看過,有264人,占調查人數33.33%,所占比重最大;其次在學校看過,有199人,占調查人數25.13%;在餐館看過,有112人,占調

                                                        [圖6] 通過幾種媒體閱讀繁體字情況

 

查人數14.14%;在酒店看過,有93人,占調查人數11.74%;在其他地方看過的,例如:產品介紹、書店、廣告、醫院等,有82人,占調查人數10.35%;在交通工具上看過,有42人,占調查人數5.30%。可以看出在大陸有很多地方可以看見繁體字,而且繁體字的出現多是在有引導、說明、指向的場合,見 [圖7]。

                            [圖7] 閱讀繁體字文本的途徑人數

 

     4) 您是否書寫過繁體字(包括電腦/手機等輸入)

     所有受訪者中沒有書寫過繁體字的人數祇有98人,占調查人數19.52%;有過1-2次書寫過經歷的有170人,占調查人數33.86%;偶爾寫過的有191人,占調查人數38.05%;經常書寫繁體字的有43人,占調查人數的8.57%。從資料中可以看出書寫過繁體字的人數很多,見 [圖8]。

                        [圖8] 繁體字書寫經歷

 

     5) 如果您使用過繁體字,請問您是通過什麼媒介使用的?(可以多選)

     備選媒介有網路 (QQ、人人、微博)、書面寫作、手機短信三個封閉選項,以及“其他 (請註明)”一個開放選項,受訪者關於“其他”的回答較多集中於書法、小說、課堂、字帖、搜狗輸入法等五種答案。受訪者中通過網路使用繁體字的人數最多,有308人,占調查人數的53.10%;其次是通過書面寫作,有130人,占調查人數22.41%;通過手機短信,有117人,占調查人數的20.17%;通過其他方式,有25人,占調查人數4.31%,見 [圖9]。

                                [圖9] 通過不同媒介使用繁體字的人數

 

     6) 在您讀小學、中學時期,您接受的漢字教育是什麼體?

     在調查大學生在讀小學、中學時期接受的漢字教育問題,在487份作答的問卷中,有470人接受的是簡體漢字教育,占調查人數96.51%;接受繁體漢字教育的祇有17人,占調查人數3.49%。

差距非常懸殊,這與大陸推行的簡體漢字字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見 [圖10]。

 

       [圖10] 接受簡繁體字教育情況

 

 

     7) 您是否能認讀繁體漢字?

     在能否認讀繁體漢字方面,選擇“是”與選擇“不能”的受訪者人數相當,在此項作答的487份中問卷,能認讀繁體漢字的有20人,占調查人數4.11%;不能認讀繁體漢字的有21人,占調查人數的4.31%;能認讀大部分繁體漢字的有162人,占調查人數33.26%;能認讀少部分繁體漢字的有284人,占調查人數58.32%,見 [圖11]。

            [圖11] 是否能認讀繁體字

 

 

     8) 識記繁體字的情況。

     該問題給出了10個繁體字,分別是爾 (爾)、灑 (灑)、釁 (釁)、鬱 (鬱)、籲 (籲)、繭 (繭)、顯 (顯)、薦 (薦)、塵 (塵)、豐 (豐),統計出受訪者寫出多少個字、寫對幾個字,此調查題目主要調查大學生對繁體字的認識能力。統計出的資料顯示寫上的字比寫對的字要多,寫上的字占61.44%,寫對的字占38.56%。說明有些繁體字受訪者自身認為認識,但實際上不認識,如 [圖12]。

                         [圖12] 繁體字認寫情況

 

 

     9) 您認為在繁體字中,詞語“頭髮”和“發財”中的“發”是否為同一個字?您認為在繁體字中,詞語‘皇后’和‘後來’的‘後’是否為同一個字?

     漢字簡化過程中,把一些讀音相同的字簡化成一個繁體字,在電腦繁簡轉化時經常造成困擾。該測試題旨在瞭解受訪者對於“一對多”簡繁體字的瞭解。

     問題一的有效問卷有491份,回答“是”的有71人,占調查人數14.46%;回答“不是”的有271人,占調查人數55.19%;回答“不知道”的有149人,占調查人數的30.35%。該題的正確答案是“不是”。“頭髮”的繁體字是“頭髮”; “發財”的繁體字是“發財”,兩個“發”是不一樣的。回答正確的占大部分,見 [圖13]。

       [圖13] “發”的繁體是否相同

 

     問題二的有效問卷有485份,回答“是”的有92人,占調查人數18.97%;回答“不是”的有232人,占調查人數47.84%;回答“不知道”的有161人,占調查人數33.20%。問題二的正確答案是 “不是”。“皇后”的繁體字不變,還是“皇后”;“後來”的繁體字是“後來”,兩個後是不同的。回答正確的所占比例大,見 [圖14]。

         [圖14] “後”的繁體是否相同

 

     根據這兩個資料可以看出,受訪者中將近一半的人對繁簡體“一對多”的現象有所瞭解。

     二、受訪者對學習繁體字的態度、意願,以及相關問題的看法

     1) 如果條件許可,您願意學習繁體字嗎?

     該問題的有效問卷有490份,其中選擇“非常願意”的有91人,占調查人數18.57%;選擇“比較願意”的有206人,占調查人數42.04%;選擇“不太願意”的有156人,占調查人數31.84%;選擇“不願意”的有37人,占調查人數7.55%,見 [圖15]。從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有意願學習繁體字的,占調查人數60.61%,而沒有意願或意願不強烈的,占39.39%。

                              [圖15] 繁體字學習意願

 

     2) 您希望或者不希望學習繁體字的理由是甚麼?(有效問卷492份)

     該題目設置為開放性回答。根據受訪者的答案,我們將根據希望學習繁體字和不希望學習繁體字兩個方面,各分別劃分為4個小類,“希望”包括有利於文化傳承、方便閱讀古籍、自身喜歡、方便溝通、字形美觀;“不希望”包括書寫麻煩筆劃多、自身不喜歡、沒時間、沒有實用價值。

     根據資料顯示,希望學習繁體字的人數較多,占調查人數53.95%;不希望學習繁體字的人數相對較少,占調查人數46.05%,如 [圖16-1]。

說明繁體字還是受大部分人喜愛的。

     按照劃分出來的小類,如 [圖16-2],可以看出有利於文化傳承、方便閱讀古籍和書寫麻煩筆劃多兩項所占比例大,且相差無幾。

        [圖16-1] 學習繁體字的意願情況

 

              [圖16-2] 希望或不希望學習繁體字的理由概況

 

     3) 您認為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能代表中國文化?可多選 (有效問卷492份)

     該題共分三個方面進行統計。

     選擇繁體字的人數 (A)、選擇簡體字的人數(B)、兩項都選的人數 (AB),如 [圖17-1]。

                    [圖17-1] 繁簡體字哪個更能代表中國文化

 

     可以看出選擇繁體的人數較多,占調查人數46.75%;選擇簡體字的人數占調查人數32.32%;選擇兩項的人數占調查人數20.93%。說明受訪者中認為繁體字更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人數更多。

     選擇繁體字:理由1-1繁體字更能繼承傳統文化;理由1-2繁體字比簡化字更美、更藝術,如[圖17-2]。可以看出選擇繁體字比簡化字更美更藝術的占大部分,所以更能代表中國文化,占調查人數70.18%;選擇繁體字更能繼承傳統文化的占少數,占調查人數29.82%。

       [圖17-2] 繁簡體字代表中國文化的理由

 

     選擇簡體字:理由 2-1 簡體字使用人數多;理由2-2簡體字比較簡單,方便學習,有利於推廣漢字,如 [圖17-3]。資料顯示大多數人認為簡體字比較簡單,方便學習,有利於推廣漢字,所以更能代表中國文化,占調查人數64.50%;選擇簡體字使用人數多的占調查人數35.50%,說明簡繁體字使用人數的多少並不是代表中國文化的關鍵。

                       [圖17-3] 繁簡體字代表中國文化的理由

 

      4) 漢字作為交流溝通工具應該簡單易學的看法。(有效問卷490份)

回答“很不贊成”的有11人,占調查人數2.24%;

回答“不贊成”的有47人,占調查人數9.59%;

回答“一般”的有129人,占調查人數26.33%;

回答“贊成”的有233人,占調查人數47.55%;

回答“很贊成”的有70人,占調查人數14.29%。

資料顯示贊成的人數最多,占調查人數61.84%;而不贊成的人數則占調查人數的13.81%,說明大多數人認為漢字作為交流溝通工具應該簡單易學,見 [圖18]。

         [圖18] 關於漢字作為交際工具應該簡單易學的看法

 

     5) 對於學齡兒童,繁體漢字比簡體漢字更難學的看法 (有效問卷494份)。

回答“很不贊成”的有20人,占調查人數4.05%;

回答“不贊成”的有91人,占調查人數18.42%;

回答“一般”的有102人,占調查人數20.65%;

回答“贊成”的有227人,占45.95%;

回答“很贊成”的有54人,占10.93%。

資料顯示贊成的人數多,占調查人數56.88%;不贊成的占調查人數22.29%。說明大部分人認為對於學齡兒童,繁體漢字比簡體漢字更難學,見 [圖19]。

     [圖19] 對於學齡前兒童繁體字更難學

 

     6) 繁體字比簡體字更具備文化傳承的內涵,應該加以學習辨識的看法 (有效問卷495份)。

回答“很不贊成”的有10人,占調查人數2.02%;

回答“不贊成”的有36人,占調查人數7.27%;

回答“一般”的有163人,占調查人數32.93%;

回答“贊成”的有219人,占調查人數44.24%;

回答“很贊成”的有67人,占調查人數13.54%。

資料顯示贊成的人數最多,占調查人數57.78%;不贊成的人數很少,占調查人數9.29%。說明絕大部分人認為繁體字比簡體字更具備文化傳承的內涵,應該加以學習辨識,見 [圖20]。

       [圖20] 關於繁體字比簡體字更具文化內涵應學習辨識的看法

 

     7) 推廣簡體字會降低文盲率,推廣繁體字會提高文盲率的看法 (有效問卷502份)。

     回答“很不贊成”的有33人,占調查人數6.57%;

回答“不贊成”的有207人,占調查人數41.24%;

回答“一般”的有150人,占調查人數29.88%;

回答“贊成”的有92人,占調查人數18.33%;

回答“很贊成”的有20人,占調查人數3.98%。

資料顯示不贊成的人數居多,占調查人數47.81%;贊成的人數少,占調查人數22.31%。說明大多數人不認為推廣簡體字會降低文盲率,推廣繁體字會提高文盲率,見 [圖21]。

  [圖21] 關於推廣簡體漢字會降低文盲率推廣繁體字會提高文盲率的看法

 

     8) 為了方便全球漢字文化圈的交流溝通,同時為了傳承漢字文化,在漢字文化圈推廣“認識繁體字,使用簡體字”的政策,即“識繁用簡”的看法 (有效問卷499份)。

回答“很不贊成”的有10人,占調查人數2.00%;

回答“不贊成”的有37人,占調查人數7.41%;

回答“一般”的有94人,占調查人數18.84%;

回答“贊成”的有239人,占調查人數47.90%;

回答“很贊成”的有119人,占調查人數23.85%。

資料顯示贊成的人數占絕大部分,占調查人數71.75%;不贊成的人數很少,占調查人數9.41%。說明對大多數人認為“識繁用簡”政策可以方便全球漢字文化圈的交流溝通,同時能更好地傳承漢字文化,見 [圖22]。

                [圖22] 關於“識繁書簡”的態度

 

     9) 在中國大陸地區,將繁體漢字確定為官方通用文字的看法 (有效問卷501份)。

回答“很不贊成”的有61人,占調查人數12.18%;

回答“不贊成”的有231人,占調查人數46.11%;

回答“一般”的有128人,占調查人數25.55%;

回答“贊成”的有64人,占調查人數12.77%;

回答“很贊成”的有17人,占調查人數3.39%。

資料顯示不贊成的人數居多,占調查人數58.29%;贊成人數少,占調查人數16.16%。說明大多數人不贊成將繁體漢字確定為官方通用文字,見 [圖23]。

 [圖23] 關於把繁體字確立為官方通用字的態度

 

     10) 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大學教育中,增加繁體漢字辨識類的教育或課程,但並不將其確定為官方通用文字的看法 (有效問卷500份)。

回答“很不贊成”的有11人,占調查人數2.20%;

回答“不贊成”的有35人,占調查人數7.00%;

回答“一般”的有110人,占調查人數22.00%;

回答“贊成”的有268人,占調查人數53.60%;

回答“很贊成”的有76人,占調查人數15.20%。

資料顯示大部分人贊成該觀點,占調查人數68.80%;不贊成的人很少,占調查人數9.20%。說明大部分人贊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大學教育中,增加繁體漢字辨識類的教育或課程,但並不將其確定為官方通用文字這種觀點。見 [圖24]

         [圖24] 關於在大陸地區大學課程中增加繁體字辨識課程的態度

 

     通過對以上七個問題的問卷可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漢字用於交流和學習時更傾向於簡體字,而繁體字更具有中國文化的傳承性,可以簡單認識或辨識繁體字,但是將繁體字作為官方通用文字或進行深入學習的時候阻力較大。

     調查結果啟示

     通過對海南大學生繁簡漢字使用情況和使用態度的問卷調查,我們有以下發現:
     一、海南大學生大多都接觸、書寫過繁體字;互聯網的發展使大學生增加了接觸繁體字的機率,一半以上的學生流覽過繁體的網頁;電影、電視、KTV等娛樂項目也是大學生接觸繁體字的主要管道。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書寫(包括電腦/手機輸入)過繁體字。

     二、有九成以上的大學生表示能認讀繁體字,1/3的大學生表示能認識大部分繁體字,六成的學生表示能認識少部分繁體字。

     三、受訪的大學生在回答問卷時普遍高估了自己繁體字的能力,在給出的為10個繁體字寫出對應的簡體字時,正確率不足四成。這種對自己繁體字能力的高估,似乎可以看出受訪者普遍認為繁體字是漢字的高變體 (Hi-variety)。

     四、受訪大學生60%以上願意在條件許可下學習繁體字,說明大學生對於繁體字具有較強的認同感。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繁體字更能代表中國文化,一半以上的大學生認為繁體字更具有文化內涵,應該學習辨識。同時受訪大學生對於簡體字的認同度也非常高,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漢字作為交流的工具應該簡單易學,近六成的受訪者不贊成把繁體字作為官方通用文字。近七成的受訪者贊同在大學教育中增加繁體字辨識類的教育和課程。

     通過以上調查結果,我們看出受訪大學生沒有把繁體、簡體兩種字體對立,而是傾向於作為兩種不同的“變體”對待。這裡需要說明“變體(variety)”的概念。社會語言學認為,某語言中的任何一種地域方言、社會方言,乃至標準語,都是該語言的“變體”;並沒有“正體”與“變體”相對應。“變體”的概念比起“標準語”、“方言”,沒有任何歧視性 (徐大明等1997)。上述調查發現受訪的大學生在日常交際中傾向於使用簡體字,談及文化傳承方面則贊同使用繁體字,我們似乎可以把簡體字視為漢字的“交際變體”,把繁體字視為漢字的“文化變體”。

     繁體字和簡體字作為漢語的載體,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都應該珍愛 (李宇明2010),在大陸的中學或者大學教學中有必要增加繁體字識讀的相關內容,譬如在中學、大學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使用繁體字,以增加學生接觸繁體字的機會。漢字的簡化有利也有弊 (陳章太1992),部分簡化不合適的字需要適時調整。

     1984年程祥徽教授提出“繁簡由之”的觀點(程祥徽2005),獲得學界廣泛認可和支持。這從目前看來,“繁簡由之”仍然是最科學可取的漢字繁簡觀。

* 高海洋,教授,知名國際漢語教育專家,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南京大學博士後,現任瓊州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中國語言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漢語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先後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海南大學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對外漢語教學、社會語言學。吳昊,海南大學法學碩士,現任瓊州學院團委書記、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經濟學、高等教育管理。毛凌霄,瓊州學院2010級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生。

本冊第 171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171-18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