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遗会讨论传染病大楼计划范围内两建筑物

刊登日期: 25/11/2015
类别: ---

文化遗产委员会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召开平常全体会议,由文化遗产委员会主席谭俊荣主持,共有十七名委员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议程为,特区政府就是否对仁伯爵综合医院传染病大楼兴建规划范围内的两幢旧建筑物啓动评定程序听取文化遗产委员会的意见。

委员会邀请卫生局局长李展润及卫生局扩建和筹建办公室协调员曹国希顾问医生出席会议。李展润与曹国希向委员介绍,二零零三年“沙士”发生後,卫生局开始规划在仁伯爵综合医院区域内兴建一座高规格隔离标准的传染病大楼,内设一系列高设防规格的医疗设施,如负压手术室、CT检查室和P3实验室等。二零零八年完成的建造设计因传染病大楼高度超出世遗保护的高度限制,须降低楼高和重新调整建造占地范围,隔离病房亦由260削减至120间。今年伊波拉和中东“沙士”的爆发和威胁,提示本地传染病爆发的危机已迫在眉睫,不能再以侥幸心理应对,本地急需立即兴建高设防传染病隔离设施,以维护本地公共卫生和保障市民健康。此外,隔离病房需与仁伯爵综合医院紧密关联的原因包括传染病怀疑/确诊个案须立即隔离,减少转送的传播危险;绝大部份的传染病个案仍然来自仁伯爵综合医院;传染病的治疗,须有其他医疗专科的配合和支援;隔离病房的空气交换经严格过滤和消毒处理,不会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文化财产厅代厅长梁惠敏在会上向委员会介绍该两幢建筑物的相关资料及历史背景、建筑情况及其现有功能,其中一幢现时是社会工作局的“戒毒综合服务中心”,另一幢则是医院的仓库建筑。文化局并说明了传染病大楼的规划过程中,与卫生局一直保持密切的沟通,如文化局於二零零八年根据第83/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的颁布,根据东望洋灯塔周边区域楼宇限高之规定,建议有关计划在高度上需要作出大幅调整,卫生局配合作出重新设计,将传染病大楼原高於海拔一百米降至六十米。接着在二零一零年因应古树及古城墙遗迹的发现,文化局建议有关规划需作出调整,以适当地保护古城墙,一直得到卫生局的配合。

在发表意见环节,全体委员皆认为传染病大楼的兴建关系到重大公众利益,与广大市民生命健康和澳门城市安全息息相关,且其地点不可转换,具有迫切性,赞同卫生局按建筑规划在该地段清拆两幢建筑物,加紧进行传染病大楼的兴建。会议经投票,结果全体委员一致表示不赞成对两幢建筑物进行启动评定程序,支持传染病大楼须如期进行兴建。

此外,文化局亦在会上谘询委员会“对龙嵩正街四十五及四十七号房屋提供支援”的意见。该两幢建筑物位於龙嵩正街、巴掌围斜巷、戏院斜巷交界处,落成至今已逾一百三十年,是这段龙嵩正街,即“中央直街”上仅存保留完整、与街道开辟年份相近的建筑物。鉴於建筑物已逾百年历史,且为传统瓦顶木梁及砖砌墙身结构,现因木构件受白蚁侵蚀,同时墙身结构亦出现裂缝,故业权人向文化局提出相关工程支援的申请。考虑到修复及虫害的防治技术具有一定难度,在听取文化局报告後,委员会十分认同该两幢房屋的建筑价值,并一致支持文化局对该两幢建筑物提供有关工程的支援。

出席会议的还包括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主任黎英杰、文化遗产委员会副主席吴卫鸣、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代表林韵妮、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顾问林晓白、卫生局局长李展润、法务局局长代表梁美玲、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主席代表蔡志雄、土地工务运输局局长代表黄慧桦、文化遗产委员会代秘书长梁惠敏、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刘永诚、刘哲明、郑国强、李莱德、李业飞、汤开建、谭志炜、吕泽强、林智超、何嘉伦、卫生局扩建和筹建办公室协调员曹国希顾问医生。

20151125174818 20151125174818
 
20151125174821 2015112517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