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澳門聖保祿會院教堂前壁“ 數衍化的幾何” 數字化分析

唐堅、蔡寧

     本研究通過歷史文檔文獻考證澳門聖保祿會院教堂的歷史、設計者和設計尺度,現存的立面圖僅體現各幾何製圖控制點關聯推導。利用數字化分析進一步得出五層立面設計製圖、尺寸取整調整的更深層次“數衍化的幾何”關係:水準方向的等分律,垂直方向的遞減律,黃金分割矩形控制的複雜組合,後兩者是巴羅克建築重要幾何特徵。

    

     澳門現存最古地標性建築 —— 聖保祿會院教堂前壁,建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聖保祿(S. Paulo) 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曾進行過三次遠征傳教活動。學院以其名字命名,寓意耶穌會遠赴遠東傳教是繼承聖保祿的事業。(1) 教堂歷經多次建設、受災、修復、再受災,僅有前壁保存至今。如今祇能通過文獻記載、繪畫圖片等窺探教堂的原本面貌。

     研究目的及方法

    西方古典建築鍾愛幾何構圖,而幾何是由“數”衍化而來的。本研究以澳門聖保祿會院教堂為對象,綜合運用歷史文檔文獻考證,並對前壁立面進行實測及數位化分析,得出聖保祿會院教堂前壁數衍化的幾何比例關係和設計規律,分析聖保祿會院教堂的設計風格特徵。

     研究方法為:
     一、歷史文檔、文獻調查比對考證:調查搜集現存澳門西洋古典建築及聖保祿會院教堂相關歷史文檔、文獻,提取其中有效資訊比對考證,同時對數位分析結果進行實證。

     二、實測、數位化及分析:調查聖保祿會院教堂前壁立面相關圖紙並數位化;利用實地測量資料比對修正。數位分析前壁立面包括黃金分割率、等分、遞減等的設計規律。

     歷史考證

     該堂始建於1565年 (嘉靖四十四年) 年初,並於1565年12月21日正式建成啟用,地點位於花王堂附近。初建之堂為稻草及木架構成,後由葡商維略納 (António de Vilhena) 捐資重建,於1573 年建起了一座用黏土築成的聖堂。1575年時又進行擴建,住院已擁有十間寬敞的房間,還有客廳,被范禮安稱為遠東耶穌會最好的住院。到1580年時,該堂屋頂換成了瓦片,地面鋪上了木板。(2) 1590年〈澳門城市圖〉中聖母瑪利亞教堂 (聖保祿教堂) 已成為擁有一幢兩層樓的樓房、一幢三層樓的樓房及一座高達三層的鐘樓 (3)。[圖1]

     聖保祿會院教堂應始於開埠之初。文德泉神父稱:

     教皇額我略十三世在1576年澳門建立教區時說,這裡存在着一個聖母瑪利亞教堂。(4)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亦載:

     他(卡內羅主教)於1583年8月19日在澳門去世,葬於城中心的聖保祿教堂。[⋯⋯] 1591年10月17日,麥安東神父在廣東省韶州 (原譯作潮州,當誤) 去世,他的遺體被運至澳門埋葬在聖保祿教堂。(5)

     直至1592年原址建築物不敷應用,遷至現址於1594年落成正式啟用。(8) 1595年一場大火將這一教堂化為灰燼,後修復,1601年又一場大火再次焚燬。於是,就在這一年,澳門葡商及市民決定第三次重修。據花奴利剌年報載,當時捐款達3,130巴度金元。1602年正式動工,1603年先在後面建成一教堂,而後來加建的保存至今的大三巴牌坊則完成於1637年。這次工程前後歷時三十餘年,僅牌坊一項耗資就達銀三萬両。(9) 大三巴的重建工作是由嘉惠勞 (Valentim de Carvalho)神父監督主持,相傳教堂的設計者是卡爾洛·斯皮諾拉神父 (Carlo Spinola)。由於日本幕府禁教,1614年大批的日本天主教徒到澳門避難,他們參與了教堂的建造與裝飾。完成的聖保祿教堂立面,高24米,寬23米。(10) 其建築之宏偉,裝飾之華麗,設備之完善,皆堪稱遠東教堂之冠。

[圖1] 1590年代澳門城市圖之聖母瑪利亞教堂 (6)

 

[圖2] 1635年澳門要塞圖之三巴堂 (7)

1637年到澳門的彼得·芒迪 (Peter Mundy)寫道:

     附屬神學院教堂之屋頂是我所記得、所見過的最優美的建築,製作精巧,木雕出自中國工匠之手,描金彩漆。彩漆有朱紅、天藍等,斑斕絕倫。屋頂為方格組成,方格結合處則為一碩大的玫瑰,瓣葉重迭 [疊],進而逐漸縮小為一小圓球,垂懸於屋頂下一碼。此外,教堂前面尚有精美的牌坊,可循寬闊的多級臺階而上。(11)

     大三巴不僅是一座教堂,而且是一規模宏大的公共建築群 [圖2]。《澳門紀略》稱“僧寮百

德·波爾吉亞 (B. Francis de Borja),聖徒 (Saint)依納爵·羅耀拉 (St. Ignatius Loyola),聖徒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真福者路易士·龔薩加 (B. Luis Gonzaga)。本層壁龕設計較為純樸,大體造型與第四層的耶穌壁龕相似。此外,立面上還有十根科林斯立柱,分為四組,每組之間各有一扇大窗戶。本層的含義主要是紀念耶穌會的榮耀,緬懷耶穌會的四位聖徒和真福者。

     第一層:教堂的入口

     立面A- B軸第一層是五層之中高度最大一層,使人感受其宏偉而產生敬仰之心。本層分四組設置十根高大的愛奧尼立柱,立柱之間有中央寬大的主入口大門和兩側較小的偏殿門。

     第一層和第二層是處於三重天之下的七層行星領域 (包括日、月),是代表人間的部分。而置耶穌會的榮耀於人間的上層,寓意為從事神的事業而獲得巨大成就者,在人間的地位是崇高的。

     結 論

     始建於澳門開埠之初的聖保祿會院教堂確實美麗,至今仍是澳門城市象徵的巴羅克風格建築。設計者卡洛斯‧斯皮諾拉神父在設計前壁立面時,採用了掌尺作為基本尺度。立面分為五層,現存的立面設計圖僅體現各幾何製圖控制點關聯推導。通過對立面圖進一步數位化分析,得到五層立面各控制點線設計製圖、尺寸取整調整的深層“數衍化的幾何”數學·美學關係依據:水平方向的等分律,垂直方向的遞減律,黃金分割矩形控制的複雜組合。後二者是巴羅克建築重要的幾何特徵。

【註】

(1) [瑞典] 龍思泰 (Anders Ljungstedt):《早期澳門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頁23。

(2) 阿儒達宮圖書館:耶穌會士在亞洲 Cod.49-IV-59,fl.84; Domingos Maurício Gomes dos Santos, Primeira Universidade Ocidental do Extremo-Oriente, Fundação Macau, 1994, pp. 7-8.

(3)薛鳳旋編著《澳門五百年:一個特殊中國城市的興起與發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頁30。

(4) [葡] 文德泉 (Manuel Teixeira):“The Church in Macau”,in Macau: City of Commerce and Culture, by R.D.Cremer, Hong Kong: UEA Press Ltd., 1987, p. 42.

(5) [葡] 施白蒂 (Beatriz Basto da Silva) 著,小雨譯《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澳門:澳門基金會,1995年,頁13,頁26。

(6) [荷] 狄奧多·德·布里 (Theodore de Bry):1590年澳門城市圖 Amacao,1607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澳門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澳門歷史地圖精選》,北京:
華文出版社,2000年,頁16-17。

(7) P. B. de Resende 繪:〈澳門地圖〉,不列顛博物館收藏,原載博卡羅 (A. Bocarro)《東印度城鎮防禦工事圖冊》,轉引自湯開建〈以圖證史:明代澳門的城市建置新考〉,《文化雜誌》中文版,2013年夏季,第87期,頁44。

(8) 李向玉:《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澳門日報社,2001年,頁58-59。

(9)費爾南.格雷羅神父:〈耶穌會神父事務年度報告〉,澳門:《文化雜誌》,1997年第31期;此外參見王文達:《澳門掌故》之7〈大三巴牌坊詳考〉,頁59;Domingos Maurício Gomes dos Santos, Macau,Primeira Universidade Ocidental do Extremo-Oriente,pp. 14-15.

(10) [葡] Maria Regina Valente 編著《澳門的教堂》,澳門:澳門文化司署,1993年,頁64-65。

(11) [英] Peter Mundy: The Travels of Peter Mundy in Europe and Aisa, 1608-1667, vol. 3, London: Kraus Reprit Ltd,1967, pp. 162-163.

(12) [清] 印光任、張汝霖:《澳門紀略》,澳門:澳門文化司署校註本,1992年,卷下〈澳蕃篇〉,頁149。

(13) 劉先覺,陳澤成主編《澳門建築文化遺產》,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46-48,頁135。

(14) 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司2901/90檔案。

(15) 相同或相近似的圖形歸為同一類,表中僅列出其中之一。如黃金矩形2:A1-A3-K3-K1、A3-A5-K5-K3、A5-A7-K7-K5,因寬度近似相等,同歸為主矩形2類。表中黃金矩形及劃分依中軸對稱可得相應另一個黃金矩形。

(16) 邢榮發:〈澳門聖保祿會院教堂前壁立面研究〉,澳門:《文化雜誌》,2006年,第59期,頁7-32。

* 唐堅,暨南大學副教授、博士 (工學 PhD.)、高級工程師、中國註冊建築師、高級室內設計師、廣州市建設科技委員會委員、日本建築學會正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澳門城市建築、低碳城市建築。

* * 蔡寧,暨南大學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專業本科生。

 

 

本冊第 31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31-3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