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研究

從城市文化名片與集體記憶項目探討大灣區文化共融

楊開荊

摘 要      國家提出 “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的理念,旨在發揮粵港澳的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粵港澳同屬嶺南文化,交流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因此,在商貿和服務互聯相通的同時,也需要構築大灣區的多元文化圈和文化交流體系。在保留各自傳統的前提下,和諧共處,避免衝突,是長遠發展的考量。本文嘗試通過研究澳門近年推行的文化名片評選活動,以及配合UNESCO世界記憶工程數字化整理歷史遺產資源項目,提出大灣區集體記憶計劃,以此探討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融,尤其是通過合作挖掘共同的歷史資源,增進相互瞭解,達至彼此尊重,將減少因為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衝突,從而共建大灣區宜居城市。

關鍵詞      澳門;城市文化名片;文化共融;澳門記憶;粵港澳大灣區;澳門歷史文化

     前言     

     隨著大灣區經濟急劇發展,在帶動物質文明的同時,精神文明亦不可或缺。文化是一個地區的永恆價值,而這種文化價值,又往往成為人們精神依托和心靈棲息的重要元素。不論任何地區,市民瞭解自身的文化特質,才能產生歸屬感。因此,發掘自身的文化資源,明確灣區共同的文化符號,對共同發展極為重要。

     2013年由澳門基金會啟動“澳門記憶”項目,旨在整合澳門歷史文化資源,建立網上歷史長廊。2016年,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和澳門城市大學在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 (省社科聯)、廣東文化學會、澳門基金會等的支持和推動下,聯合舉辦了“澳門城市文化名片評選”活動,令社會更全面地瞭解澳門的傳統文化與歷史記憶,以助推廣澳門文化。

     事實上,澳門與大灣區城市一直聯繫密切,在文化、教育等領域交往殊深,各地也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包括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遺產等等。因此,粵港澳大灣區通過建立有效的機制和平台,發掘各自的特色,共享大灣區內的歷史文化資料,對加強彼此的瞭解以及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大灣區文化共融與澳門歷史文化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以及江門,歷史上各城市有著緊密和多元的聯繫和交往,彼此文化既有共同之處,也保留著各自的特色。在大灣區深化合作的理念下,文化共融對於共同發展具有時代意義。所謂文化共融,是指各地具有特質的歷史文化,通過相互間接觸、交流溝通,進而相互吸收、滲透、學習,相互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和諧共處,避免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近年在國際化的步伐下,帶來了嶄新局面。然而我們必須居安思危,許多潛藏的矛盾亦漸漸浮現: 城市急速發展,景物的變遷令熱愛寧靜的市民無法適應;由於城市開放過快,外來人與本土居民文化差異,互相理解不够,容易造成社會分化。因此,文化的議題更為重要。而文化的共融,就是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其他地區的風俗、生活方式、價值觀,並予以協調、尊重,令不同的文化可以共聚,從而發揮區域的整體優勢。

     1. 嶺南文化悠久深厚

     嶺南文化歷史悠久,尤其以廣府文化為核心,具有明顯的中原文化特徵。在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由於擁有遼闊大海的優勢,最早期形成了以海為商的海洋文明,加上舶來文化的影響,具備了開放和廣納四海的文化基因,造就了多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因此保留的文物古蹟、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獻遺產項目,印證了嶺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特色。文化資源多不勝數,如開平碉樓與村落、珠海寶鏡灣遺址、唐家灣鎮、陳芳家宅;非遺項目有斗門水上婚嫁習俗、斗門裝泥魚、三灶鶴舞、新會葵藝、粵劇等;見證華僑奮鬥歷程的“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 作為文獻遺產已列入UNESCO 《世界記憶名錄》。可見中原文化民俗節慶色彩濃烈,注重社區, 鄰里情懷,生活氣色濃厚,多姿多彩,具有其鮮明個性和獨特風貌。

     2. 澳門歷史遺產資源豐富

     澳門歷史上作為南海一隅的小漁港,一直是中國的領土。由於歷史的機遇,漁港成為了華洋共處、東西文化交匯的都會。澳門自16世紀中葉開埠以來,已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和最長久的城市,而且一度是明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它是商人聚集之地,也是傳教士在此學習的搖籃。西方的科學通過澳門傳入內地,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也經澳門推向歐洲。這獨特的中西方交流的歷史體現於不同文化特色的澳門歷史城區。澳門小城的歷史遺跡和文化內涵非常豐富,獨特的文化內涵,歷史遺產項目已分別登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各項名錄,有的在鬧市中成為焦點,有的與人們擦肩而過但未被留意,有的散落在塵封的角落。

     澳門歷史城區(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由22座位於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處“前地”所組成,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項目。另外,澳門也產生了一系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們都是多元本土技藝和風俗特色的寫照。由2005年至2017年,澳門共有15項民間技藝及傳統節慶,如土生土語話劇、神像雕刻、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等等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中的8項列入國家級、一項為世界級的名錄。至於文獻遺產方面,澳門也有3項文獻列入了UNESCO的亞太區《世界記憶工程》,當中一項列入國際級的《名錄》。

     二、澳門城市文化名片評選

     所謂城市文化名片,是指能充分反映當地文化、經濟特色、代表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內涵的優質地方特色產品。當中包括人文內涵、風俗民情、特色景致、標誌性建築等等。廣東近年在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省社科聯)的大力推動下,在多個城市開展城市文化名片的評選活動,其中包括珠海、江門、深圳、東莞等大灣區城市。“珠海十大文化名片”名單有:鄧小平題詞——珠海經濟特區好、珠海漁女雕像、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容閎、情侶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唐家灣鎮、格力電器、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珠海大劇院、珠海國際沙灘音樂節。而深圳選出的十大文化名片為:蓮花山鄧小平塑像、深圳義工、深圳十大觀念、深圳讀書月、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設計之都、華僑城、大鵬所城、華為、騰訊。從兩城市的評選結果可見,名片涵蓋人物、商業元素、活動、古蹟、當代標誌等等,反映出了多元歷史文化與產業結合的整體發展的方向。

     無論如何,其目的是通過社會大眾的參與,提昇當地的文化素養,挖掘和提煉城市歷史文化精粹,彰顯文化內涵,振興和傳播文化的同時,也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1. 從廣東到澳門

     澳門近年急速發展,保育歷史文化、傳承人類文明,已成為社會關注的急切課題,涉及古物、古蹟、非物質文化、文獻遺產、歷史遺產等的範疇,其保護與傳承有助提昇城市的文化魅力。2015年是澳門成功申遺十週年,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及澳門城市大學,得到省社會聯、澳門基金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以及廣東省文化學會等的支持,配合廣東各地舉辦的文化名片評選活動,在澳門推出 “澳門城市文化名片評選”計劃。同年12月,在澳門舉辦“澳門城市文化名片評選活動──粵澳社科專家話澳門文化符號”活動。由此澳門拉開了公眾參與評選的序幕,藉此喚起社會關注。澳門的文化項目不僅僅限於文化遺產項目,還有非遺和文獻遺產,以及散落在各處的文化古蹟。

     因此,在澳門及廣東文化專家的推動下,澳門城市文化評選活動也展開,透過專家、市民的參與,選出澳門具文化代表性的文化標誌項目,包括人文建築、民間俗信和技藝、歷史文獻等等具特色的文化風采,作為澳門文化名片。通過社會各方的參與,對文化資源進行提煉,甚至作為歷史文化教材,從而增加本地居民及旅客對這座歷史文化小城的認識,增強澳門居民對小城的認同感。同時,通過粵澳文化名片的評選活動,推動大灣區城市之間彼此的瞭解。

     2. 評選對象的思考

     澳門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城市,與內地及海外有著廣泛的接觸和聯繫。數百年來,中西文化在彈丸之地的小城交匯、碰撞,形成具有獨特意義的文化資源,遺存的歷史資源具有獨特的普世價值。有充滿歐式風情的教堂、洋房、小廣場,與中式寺廟、嶺南風格的名人故居互相暉映;民間技藝與節慶華洋共存,如土生葡人菜式、粵劇、醉龍節等為社區民眾帶來精神寄託和喜慶;而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文獻檔案,如鏡子般映照歷史。在這些文化資源當中,如何確定大眾認同的澳門城市文化名片候選項目,值得深思。

     經過多次諮詢和研討,為得到更大程度的共識,最終決定將候選項目範圍鎖定在各項《名錄》的內容,包括《澳門文物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記憶名錄》及《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文獻遺產)。按其建築特色或功能進行分類,具體包括: 廟宇、教堂、軍事建築、中西建築、住宅、山石及公園、街道街區、文獻遺產、市政建築及設施等等,共有115個候選項目。其中有的項目是連群建築或山體街區,如位於古稱鳳凰山的白鴿巢公園包括前地及賈梅士洞、在澳門半島西南端的媽閣山、昔日為沿海第一道防線的加思欄聖方濟各堡壘圍牆及公園;有的項目是超然獨處,諸如遠在路環九澳村的觀音廟、黑沙村的大王廟;有的可能被遺忘或已消失,例如十月初五街的中藥局、六國飯店、板樟堂街的高陞大按等,皆為澳門城市文化資源。

     3. 投票及評選結果

     經2016年底的公眾投票活動,主辦方向學校、社團、媒體、圖書館、文化景點等等宣傳推廣,公眾在115項候選項目中選出10項。網頁提供中英文版本,令活動同時面向澳門以外地區的人士,並宣傳澳門歷史文化 (圖1)。

     為了保持投票活動的純粹性,投票不設獎金,也無獎品,市民至少要花上十多二十分鐘才能完成網上投票,而且每一電腦或手機只允許投票一次。結果網上投票總數868人,其中澳門居民有623人,非澳門居民有245人。而年齡方面,15歲以下19人,15-25歲292人,26-35歲156人,36-45歲146人,46-55歲149人,56-70歲94人,70歲以上 12人。專家委員會從票數最多的前30個項目中評選出最後的10項,成為澳門的城市文化名片。評審委員會來自澳門及廣東的歷史文化學者。其評審的標準為:
(1)文化識別力,即明顯區別於其他地區而具獨特性;

(2)文化影響力,是地域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和文化軟實力的表現形式,具精神感召性;

(3)持續傳播力,將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檢驗,以廣泛傳播力度大幅提升地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4)文化形象力,這是文化軟實力的形象表達和集中體現,積澱著當地人民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承載著當地文化的靈魂;

(5)產業提升力:名片的打造和傳播能夠帶動當地產業的調整,促進產業升級發展。1最後產生的結果如下(表1):
     城市文化名片凝聚了大衆對澳門城市建築以及文化底蘊的感受與認同,某程度上代表了澳門的歷史文化形象。

     4. 以文化名片振興文化

     如上所述,澳門擁有普世價值的文化項目,而入選十大澳門城市文化名片,當然具有相當的魅力和吸引力。然而,從整體格局而言,評選只是作為推廣文化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過大眾參與的過程,進一步瞭解澳門的歷史文化,引發大眾思考相

表1• 十大澳門城市文化名片 (筆劃順序 )

 

圖1• 澳門城市文化名片投票宣傳

關文化資源的利用,除了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外﹐更可在大灣區理念下,謀求文化共融,互相尊重,和而不同地發展。

     事實上,在評選中,大眾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大都認為:澳門很美,內蘊豐富,通過投票過程,對澳門文化和歷史重新認識,同時建議持續舉辦各種主題的文化名片評選,例如增加美食、人物、當代標誌等等,為日後持續開展各類文化名片評選奠定了基礎。

     因此,利用評選結果,帶動一系列的文化產品及活動是必要的。藉著城市文化名片的評選,提升澳門的文化軟實力,一方面突顯文化魅力以吸引世界遊客,帶動旅遊業;同時,這些文化資源亦可作為電影及小說的題材,從而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事實上,在澳門各中小學、大學,以及廣州文化公園展出所有候選文化項目,圖文並茂地介紹相關歷史遺產,引起了相當的回響。通過介紹小城的古蹟及城市特色,加强大灣區內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共融。

     三、共建大灣區集體記憶平台

     現代城市建設高速發展。隨著歷史的洪流和社會發展的步伐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誠然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但令人憂慮的是,城市建設使我們失去了許多永遠無法恢復的東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世界記憶工程”計劃,各地不少重視文化保育的國家和地區大都啟動了國家或城市的“記憶工程”,如“中國記憶”、“美國記憶”、“北京記憶”、“香港記憶”等等,通過市民大眾共同參與本土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並以科學和現代化的技術組織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使城市的發展變化和檔案史料能不斷地延續,作為研究城市和瞭解城市的重要依據。

     1. 共建歷史載體

     大灣區集體記憶工程具有保護、記錄、活化歷史的職能,承擔著對灣區的世界遺產、非遺項目以及歷史文獻進行記錄的任務,以免因天災或人禍造成損壞或消失而令人類的記憶不再完整。事實上,世界記憶工程的首要目標是採用最適當的手段對全世界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人類記憶進行搶救和保護。這些記憶包括了對各種有形和無形文化項目的有效記錄,並進行數字化。現時大灣區內擁有非常珍貴而獨特的文化資源,其保護和傳承引起關注。與此同時,不論是文物古蹟、非遺項目,都相互滲透著各地的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出背後的歷史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將喚起市民的共鳴。

     就文獻遺產而言,各地的檔案館、文獻機構的豐富館藏中,便保留了海量的歷史記憶。例如,在澳門教會的館藏中,保留了開平天主教活動的圖片資料、香港和廣州神職人員在澳門的培訓紀錄(圖2)。

     與此同時,澳門的大量歷史資料如照片、檔案、族譜等,亦散佈在大灣區的各個城市。若加以整理,將對於加強彼此之間的文化交流合作,以及文化共融,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構建大灣區集體記憶,不僅成為內容的載體,也是歷史的載體、思想的載體。

     2. “澳門記憶”項目

     澳門開埠至今四百多年,經歷了不少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在這小城中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都是非常值得也是極有必要成為歷史記憶的。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交流的頻繁,澳門城市的形象引起了國際關注。一方面它以具有爭議性的行業——博彩業作為龍頭產業支撐經濟,另一方面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糅合作用成為澳門城市的亮點。由澳門基金會啟動的“澳門記憶”項目,就是建立一個城市的整體記憶,通過龐大的資料庫和網絡平台,讓市民大眾共同參與,將城市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珍貴的、值得保留的、可以公開的資料有序地儲存,透過網站向廣大市民揭示,形成一套完整的記憶系統,並可世代相傳,更作為保護文化遺產的一項重要工程。其內容非常豐富,例如:縱向歷史、城市風貌、各行各業、文化藝術、風俗民情、歷史檔案、報刊、地圖等等,還有民歌、旅遊博彩業、專家學者等等,以文字、音像、圖片等方式儲存及展示,組成一套完整的記憶系統,並可世代相傳(圖3)。

     3. 廣州城市記憶工程

     廣州作為廣府文化的中心地,自古地域廣闊、歷史悠久,中原文化與舶來文化在此地交融並存,同時具有明顯的嶺南文化特色。廣府文化資源極為豐富,除了大量的文化古蹟外,也由於開放和濃厚的社區特色,各種節慶民俗、傳統文化,社區情懷

圖2 (上下)• 有關天主教神職人員在斗門活動的照片 (藏於澳門耶穌會會院)

也相當突出。在這片土地上,產生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童謠、南音說唱等頗具文藝色彩的豐富資產與遍佈各個區域的歷史遺產等。從廣府的角度來看整體的嶺南文化,其包容性巨大,來自內地各處與海外多國的文化聚集在此,不同的族群將文化帶到嶺南,落地生根,轉化成色彩濃烈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2

     十多年前,廣州市的城建檔案館已組織和實施了“廣州城市記憶工程”。該工程以城市發展為脈絡,通過徵集、整理、保存、研究廣州市在城市建設、規劃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文字、圖片、錄像等資料,並以電視專題片、照片、畫冊展覽等多媒體形式和數據庫技術,記錄反映廣州城市歷史面貌的變化。首期建設包含四個子項目:
     (1)廣州市歷史照片徵集、城建攝影大賽暨作品展覽,同時制訂了“廣州首屆城市攝影大賽及照片徵集、策劃方案”。

     (2)廣州市歷史地圖徵集、搶救與出版,訂定“廣州市歷史地圖徵集、搶救與出版項目策劃方案”。

圖3•“澳門記憶”網站 (澳門基金會提供)

     (3)廣州市“城中村”管理專題資料彙編及相關專題片製作。

     (4)珠江廣州段專項規劃成果彙編。

     “廣州城市記憶工程”和各個子方案的實施初期,已擁有一批反映城市建設景觀的數位圖片庫,圖解了不同時期廣州城市面貌歷史變遷。3 該工程在建設主體、資源建設、傳承方式和傳播路徑等方面,均體現了以資源為基礎、網絡化共享、演繹城市歷史的特色。

     4. 建立有效機制

     從大灣區整體發展的高度來看,集體記憶網絡平台的構建,應基於良好的合作機制,同時必須建立具有行政效力的體系。一方面可通過各地的政府部門統籌,設立專門部門負責協調組織,對信息資源、自動化系統的建設、目錄系統建設、專業隊伍、相關技術研究進行總體佈局,同時訂立協議,制定合作協定和互通信息的政策、檢索服務協定與規範、元數據標準等,使成員地區共同遵守和執行,務實地推動項目的發展。另一方面,可先從小範圍的合作打開局面,例如澳門與廣州、珠海、江門等地,以特定項目為試點,如歷史圖片、族譜、人物等項目開展合作。

     長遠而言,項目的有效運行,必須在所有參與城市建立“聯絡點”,而該聯絡點為正式認可的有效聯絡單位。負責對內協調管理整個地區的資源共享發展,對外則作為地方的權威代表,就大灣區集體記憶項目的共建共享協調推進,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

     作為持續發展的系統工程,民間組織共同參與必不可少,讓專家參與,市民全面搜集存在於各地的共同歷史資源,擴大力量,從而明確彼此在歷史上的往來和文化符號。

     四、共同推動歷史文化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工程”是為搶救文獻資源以及記錄歷史記憶而設的項目。近年,為了廣泛地推動文獻遺產保護以及信息資源的管理,令青年人及社會大眾參與有關工作,UNESCO於2011年啟動了“世界記憶研究學習”計劃 (Memory of the World Studies),針對文獻檔案的長效管理與利用,提出跨學科和國際化的教學理念及研究模式,特別是利用現代資訊和通信技術,從新的視野向世界推動保育文獻以及信息化服務的知識,並強調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開展計劃。

     因此,就澳門而言,針對青年對本土文化認知的需要,應儘早開設正規的本土歷史文化課程,並且應從小學開始,令本土文化意識儘早在少兒心中建立起來。讓青年人自少年時代就瞭解澳門,培養起熱愛澳門,關心澳門的意識。這是世界各地重視文化教育地區所關注的,多元的本土通識教育以及公民教育必須引入各地的課程設計之中,從而提昇對本土的歷史文化的認知,以及加強對大灣區社會的參與度。

     如前所述,目前各地存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歷史資料非常豐富,透過合作發掘史料,建立“大灣區集體記憶”項目。以澳門為例,各檔案館、公共及民間機構中,保留了大量與大灣區城市相關的歷史資源。僅是澳門教區保留的歷史照片中,便藏有不少關於廣州、香港、肇慶、江門等地神職人員往來的資料,主要是他們在澳門接受神學課程教育的照片。另外,在功德林寺廟中,便藏有梁啟超與觀本法師往來的親筆信函等等。

     因此,結合各地歷史文化特色,大灣區內可共同思考歷史文化課程,向學生展開文化學科教育。同時,安排學員到各地參觀,實地考察,按不同題材整理歷史文化記憶題材的資料,例如街道、家庭、鄰里、老店舖等等。通過搜集檔案、照片、影片等形式的歷史資料,以及拍攝舊物、人物、錄影等方式,對各城市的歷史文化有不同角度的認知。

     結語

     随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一個地區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市民對自身文化的認知和同感,反映出當地居民對城市的歸屬感,甚至體現一地市民的文化素質,以及城市的和諧發展,對大灣區建設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義。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融的建設,對區內居民的交流交往和諧共處同樣重要。

     大灣區深厚文化底蘊的挖掘,可令區內的城市形象更為鮮明,而當中的文化資源將成為文化產業和多元發展的素材。尤其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將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文化中心”之際,城市文化名片的評選、大灣區集體記憶的構建,是發掘和整合文化資源的工具,也是令各地文化項目得以宣傳和共享的手段。藉此將提昇文化軟實力,突顯文化魅力以吸引世界遊客,帶動旅遊業;同時﹐這些文化資源亦可作為電影及小說的題材,從而為文化產業創造條件。

     只有瞭解過去才能更好地規劃未來,也只有將大灣區內具價值的史料有效地管理和保存,才能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奠定基石。通過文化素材的累積和傳播,讓本地文化符號更為明確,文化氣色更濃,從而提昇市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素質,達至文化共融和共贏的發展。

註釋:
1.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關於舉辦“廣東省社科專家話江門文化名片”活動的通知〉,2005年。

2. 明達:〈記憶與演繹,塑造灣區時代 “文化自信” 〉(楊開荊專訪),《澳門月刊》2018年第3期 (總254期), 頁3。

3.〈“廣州城市記憶工程”全面啟動〉,《廣東建設報》。URL: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10/19/content_778698.htm (檢索日期:2017.11.24)

*楊開荊,澳門基金會首席顧問高級技術員,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會長。

本冊第 162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162-16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