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與舞

2000年10月19日 週四 20:00     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節目表

1.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鋼琴獨奏:米高爾.柏科夫
編舞及領舞:金星

休息

2. 卡爾柯夫《布朗寺院之歌》
男高音:約翰.丹涅基
男中音:彼特.埃德爾曼
女高音:索諾拉.伐伊斯
編舞及領舞:金星

指揮:陳燮陽

上海交響樂團
中國中央歌劇院合唱團
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及舞蹈團
上海大劇院 聯合製作

鳴謝 教業中學兒童合唱團

第二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最動聽的、最優秀的協奏曲,作於1900~1904年,當時拉赫瑪尼諾夫患嚴重的神經衰弱,達安博士治好了他的病,這部作品就是獻給這位博士的。該曲於1905年獲格林卡獎。

樂曲分三個樂章:

1、中板,奏鳴曲式。這個樂章開頭,獨奏鋼琴的一長串無伴奏和弦,像是遠處傳來低沉的鐘聲,然後樂隊充滿感情地奏起一支陰鬱的旋律,像是從敲鐘動作發展而來。鐘聲發展成全奏。這個樂章兩個主題很抒情地發展,開始主題富進行曲節奏,第二主題則飽含思念之情。

2、莊重的柔板。這個樂章富有夜曲色彩,中間仿佛在一陣焰火爆發之中有一個華彩段,非常動人。

3、詼諧的快板。這個輝煌的末樂章一開頭,樂隊在低音區有節奏地發出低沉的咕噥聲,緊接著是浪花飛濺般的華彩段。中段有一個仙境般寧靜的段落,恢復到原速度後,速度加快。最後達到一個光彩奪目的高潮,獨奏鋼琴和交響樂隊竟相到達天旋地轉的結尾。

《布朗寺院之歌》
清唱劇,卡爾柯夫作,1937年首演於法蘭克福,大受歡迎。歌詞選自德國墨尼黑郊外的布朗修道院(博依倫修道院)中發現的十三世紀的詩集,內容主要歌詠美酒佳餚及情慾享樂,表現了人的天性和情感。

全曲分為三大部分:一、春,二、小酒店,三、愛情,共有25個樂章。音樂上吸收了斯特拉文斯基、瓦格納、德彪西、荀伯克等人的音樂特色,再融合卡爾柯夫在音樂教學法上的理念,將語言、音樂和律動相結合,作曲技巧簡潔,音調、節 奏上都以語言的自然韻律為依據,具有強烈的現代風格,是卡爾柯夫的成名之作。該曲時常配以舞蹈和默劇等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