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上集勝 - 澳門頤園書畫會七十周年特集
澳門頤園書畫會於一九五三年創會,至今七十載,多年來舉行雅集及展覽,積極傳承及弘揚中國書畫、篆刻藝術,凝聚了一眾藝壇前輩及年輕創作者,在團結本地書畫篆刻愛好者與推動海內外藝術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斐然,影響深廣。《濠上集勝 - 澳門頤園書畫會七十周年特集》為精裝展覽圖錄,收錄相關展覽全部展品圖像,包括崔德祺、鄧芬、羅叔重、司徒奇、甘恆、林近、余君慧七位澳門頤園書畫會前輩藝術家作品,共包含繪畫、書法及篆刻展品200件套。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一百一十七期
中文版第117期以〈濠鏡澳與澳門地區開埠前後的歷史沿革考辨〉一文為重點,以圖文互參的方式,對古今濠鏡澳(澳門)開埠諸說再作考辨。
塵光 - 方力鈞作品集
方力鈞為中國“後89新藝術潮流”代表人物。本畫冊收錄其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展覽“塵光:方力鈞個展”全部展品圖像,並附每件展品研究資料,同時收錄數篇方力鈞先生藝術作品的評論文章。本書以“人&像”這一研究方力鈞既經典又全新的視角為主脈絡,分四個主結構單元:“通道”“內觀”“對照”“塵光”,呈現方力鈞逾40年的創造歷程,尤其是近十年來,他在諸多媒介領域的新實驗,共包含展品190件套。
流變之外 - 澳門聯展評審大獎 藝術家羅曉瑩作品集
羅曉瑩於2020年以動畫作品《安尼姆斯Animus》,從“澳門視覺藝術聯展”逾300件(套)參展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該屆展覽的評審大獎及優秀作品獎。為表揚並鼓勵藝術家繼續在創作道路上邁步向前,文化局特意舉辦是次羅曉瑩個人作品展,讓大眾可以欣賞到更多獲獎藝術家的精彩創作。是次展覽展出藝術家的獲獎作品及4件2018年至今的新近創作,包括圖像作品、動態影像作品和動畫作品,以及她為展覽打造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賀歲迎祥 - 紫禁城裡的春節文化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寄託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賀歲迎祥 - 紫禁城裡的春節文化”展展示故宮博物院珍藏的、與宮廷春節文化相關的文物。本書為展覽圖錄,收錄全部近120件/套展品圖像,並附研究資料及論文。內容分祈福迎祥、祭祖宴親、家國天下、遊藝娛樂四部分。
福地祥凝 - 澳門土地信俗
澳門,是一座東西文化交融、多元文化共存的特色城市,為傳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在眾多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的民俗文化遺產中,土地信俗無疑展示了中華民族禮敬自然、社群融洽的和諧之美。從澳門街道上廣泛分佈着形制多樣的土地神祭壇,以及家家戶戶所供奉的土地神龕,這當中顯現出中華傳統文化在澳門落地生根、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更充分體現澳門土地信俗的普遍性。
藝匠神工 - 大昌佛像店裏的人生故事-曾德衡、曾德榮訪談錄
“木雕—澳門神像雕刻”分別於2008年及2017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本澳百年老店“大昌佛像雕刻木器”的兩位負責人:“木雕-澳門神像雕刻”代表性傳承人曾德衡、第三代傳承人曾德榮皆具出色的工藝造詣和豐富的人生經歷,《藝匠神工:大昌佛像店裏的人生故事──曾德衡、曾德榮訪談錄》一書全面展現了兩位受訪者的人生故事和工藝技巧,與廣大讀者分享澳門檔案館的相關口述歷史成果。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一百一十六期
中文版第116期以紀念《蜜蜂華報》二百年誕為主題,以〈以“Macaeneses”(澳門人)之名維繫管治與建立社區——《蜜蜂華報》再研究〉一文為本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