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遗情 - 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濠江风物建筑绘画集
本書收錄澳門及外地畫家創作於18至21世紀期間的、以澳門風貌為題的繪畫作品,呈現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精髓及文化內涵,揭示深寓於澳門西方美術發展進程中薪火傳承的人和事。全書由“千帆迎遠客”、“萬象有無間”、“一城百樣春” 三個單元組成,精選83件澳門藝術博物館藏品,涵蓋從早期西方畫家的美術名作、版畫插圖,到20世紀以來的素描、水彩、油畫、水墨、版畫等等,串聯起不同時期藝術名家在澳門留下的美術足跡。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一百一十五期
中文版第115期以楊開荊的〈探討觀本法師與嶺南地區首座女子佛學院創辦之歷程和影響〉為重點,該篇認為觀本法師就是功德林房產業權的捐贈者,並探討了觀本對功德林女子佛學院的重要影響,突顯了申報相關文獻遺產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的意義。
趙趙 - 漫長的一天
趙趙是新一代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人物,2014年被Modern Painters雜誌列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25位藝術家之一。《趙趙 - 漫長的一天》是同名展覽的作品圖錄,聚焦於趙趙具文化特色的藝術創作,以期在澳門這座中西合璧城市,呈現全新面貌的中國當代藝術。趙趙在創作中關注並展現處於多元文化影響下人類內心的微妙變化。其作品中出現的當代藝術表現手法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概念,暗喻當今全球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的真實狀態。本圖錄收錄展覽全部展品圖像,並附作品介紹文字、展品資料。
恩澤鏡海 - 媽閣廟與澳門的人文風景
該書從媽祖信俗的歷史出發,聯繫到澳門社會的發展,以帶出媽閣廟在澳門多元文化以及旅遊經濟中所代表的意義。該書同時探索了媽閣廟始建年代之謎,以及所經歷的空間變遷,特別是當中的碑石銘刻,既是歷代騷人墨客閑情雅致及文人風骨的印記,也成為了澳門珍貴的文化遺產,作者以生動的筆觸,將之一一呈現於讀者眼前。
澳門書畫聯展作品集2022
“澳門書畫聯展”於1984年首辦,旨在發掘本地優秀的藝術家和作品,建立本地書畫藝術的展示平台。多年以來,展覽吸引了眾多資深藝術家和藝壇新人踴躍參加,對書畫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作品集收集了於2021年徵集所得的作品中的得獎及入選作品共82件/套。
圖畫春風 - 藝博館藏李萊德、劉藝良捐贈楊善深書畫
楊善深(1913 - 2004),廣東臺山人,嶺南畫派一代宗師,本畫冊收錄由李萊德先生及劉藝良先生無償捐贈予澳門藝術博物館的書畫作品共一百件套,均為楊善深先生的晚年力作,讀者除可欣賞有關作品以外,也不徒見識楊氏嶺南畫派之風範,亦令人讚賞李氏及劉氏無私奉獻之高風。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一百一十四期
中文版第114期刊出14位學者撰寫的11篇論文,其中薛達衛的〈美哉,澳門的老建築〉是本期的重點,該篇介紹了分佈在澳門各區的重要歷史建築,並探討了這些建築所蘊含的人文因素。
三城記 -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
本書以中、葡、英三種文字,圖文並茂介紹明清時期及當代粵港澳灣區的海上貿易盛況。粵港澳灣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要點,這一地區一直都是中外海上貿易的樞紐,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明清時期,東西航路開通,絲綢作為重要的大宗商品經粵港澳灣區運銷到世界各地。絲綢外銷見證了粵港澳三地手工業的輝煌和貿易全球一體化的進程。當下,絲繡技藝依舊在傳承中發展,它為塑造豐富灣區的文化內涵,增強提升灣區的文化軟實力,發揮著積極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