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澳門媽祖閣“詹頊亭”正解

蔣美賢、鄧景濱

     澳門最古老的廟宇媽祖閣,是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的首個景觀。澳門媽祖閣“詹頊亭”的“詹頊”,目前有兩種解讀﹕“觀落日說”和“觀星宿說”。本文認為,詹頊亭絕非觀落日或觀星宿之亭。“詹頊亭”的“頊”本是顓頊的省稱,但在媽祖閣特定的文化語境中,題撰者通過古詩文中常用的借代手法,以“顓頊”的“頊”代指同具水德的海神媽祖,故“詹頊”應為瞻仰媽祖,才是最貼切、最正確的解釋。儘管詹頊亭早已被重修成為媽祖閣正殿的一部分,但其“詹頊”二字,依然保留着瞻仰海神媽祖的神聖主題。

     澳門最古老的廟宇媽祖閣,是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的首個景觀。澳門媽祖閣的正門,又稱山門,莊嚴華美 [圖1] 。緊靠山門而立的是一座石製牌坊 [圖2]。所謂牌坊,是“在一排的若干柱之間連接橫樑 (枋) 結構成平面呈一字形的框門形狀”(1)。立牌坊的傳統可溯源至西周。據《荀子.大略》所載:“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閭。” (2) 是指“周武王初次進入殷國,在商容的門前樹立標記旌表”(3)。這是最早載於典籍為表揚善賢而立的坊門。此後立坊,用意也大多沿襲於此,以旌表、昭彰或紀念有意義的人事。在坊門的設計上,“可多柱多間,柱上兩道橫樑間為題字的額板,稱之為牌”(4)。故題字坊門又稱 “牌坊”。元代以前,牌坊主要是木料建造,明清以後則流行以全石建築。

     是“神山第一亭”還是“詹頊亭”?

     媽祖閣的石牌坊,共四柱三間三牌,面對媽祖閣正殿一面的牌坊,三牌均有題字﹕正中牌額“詹頊亭”[圖3],右側牌額“燕賀”[圖4],左側牌額 “鳧趨”[圖5]。

    人們習慣稱該牌坊為“詹頊亭坊”。過坊門直進,即見門楣陽刻着“神山第一”的正殿。既然是“殿”,何以稱之為“亭”?據媽祖閣山門外右側豎立的“世界遺產”標識柱上所記,媽祖閣是媽閣廟的“又名”,“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西端內港入口處,背山面海,主要由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閣和正覺禪林組成 ” 。其中“正殿”實際是由不同時期所建的三部分組成﹕最早的是靠山巖的神龕,然後是與神龕相距約二公尺的風雨亭,最

                                                [圖1] 媽祖閣的正門,又稱山門,莊嚴華美。

 

                                                    [圖2] 媽祖閣的山門 (從後觀)

後是連接神龕與風雨亭的上蓋而成的風雨廊。後來,再把風雨亭和風雨廊兩側砌上牆身和窗花,一直連到神龕的左右牆,遂成為一座包括神龕、風雨廊和風雨亭的正殿。據澳門學者陳樹榮先生所考,正殿內的神龕,是媽祖閣供奉媽祖娘娘的第一座建築,而風雨亭是為了祭祀媽祖而後加建的。直至“清朝乾隆中期,仍然是一座風雨亭,這從1777年外國畫家的媽閣廟前地的畫作 [筆者按﹕畫作乃約翰.韋伯〈媽閣廟及其內港景色〉] 可以一目了然 [⋯⋯] 在石牌坊的後面有‘詹頊亭’三個字,這就是這座風雨亭的名字。”(5) 關於神龕前的風雨亭的亭名,陳樹榮先生的說法是對的。有學者稱該亭為“神山第一亭”(6),其實不然。“神山第一”祇是詹頊亭前樑的題額,讚頌媽祖之靈驗實為神山第一!題額與亭名是两碼事,不宜混為一談。雖然邑人趙元儒也曾在其五言律詩寫過“神山第一亭”之詩句,並留在媽閣山的石刻上 (7);但這祇是古詩文常用的借代手法,以亭的題額代指該亭而已,並非是風雨亭真正的亭名。

     “觀落日說”和“觀星宿說”

     至於風雨亭為何取名“詹頊”,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是媽閣廟內的一個饒有趣味的懸案。其中對於“詹”,大家的理解未見差異,大致都根據辭書釋讀成瞻仰、瞻望,“詹”實為“瞻”的通假,見《漢語大字典》“詹”的第四義項﹕“通‘瞻’。往前或往上看。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謙部》﹕‘詹,假借為瞻。’《詩.魯頌.閟宮》﹕‘秦山巖巖,魯邦所詹。’” (8)

                                                     [圖3] 石牌坊正中牌額“詹頊亭”

 

                                   [圖4] 石牌坊右側牌額“燕賀

 

                                    [圖5] 石牌坊左側牌額“鳧趨”

     差異的焦點在於對“頊”的理解。陳樹榮先生在上引文章中提出了他個人的見解﹕“‘頊’字的粵音與‘旭’同,意思相得益彰。‘旭日東昇’是早晨美景,‘頊日西斜’則是落日前的晚霞壯觀。”這番解說得到已故澳門學者陳煒恆的認同﹕“據陳樹榮先生考據說,‘詹頊亭’有觀西方日落之意,因為此處可見日沉西方。此言當為事實。”(9)

     對“詹頊”的解釋,除了陳樹榮、陳煒恆作“觀日落”解外,筆者另見網絡上有作“觀天”、“觀星宿”解:“牌坊背面也有行書題字‘詹頊亭’。[⋯⋯] 這‘詹頊’不知是甚麼意思,大概是瞻視顓頊。顓頊音端玉,是二十八宿中的虛宿。如果沒有猜錯,‘詹頊亭’就是觀天的地方。”(10)

     筆者認為以上兩種解說均不妥當,故嘗試再作探究。筆者縱覽各種辭書,窮盡既有的解說,以求從中找到更貼近真相的釋義。由此而歸納出頊的十個義項,《漢語大字典》祇收錄了其中四個義項。茲列如下﹕

     一、顓頊的省稱。見《廣韻·入聲》:“顓頊高陽氏也。” (11)

     二、姓氏。見《元和姓纂.燭韻》引《風俗通》:“頊,顓頊之後。” (12)

     三、星宿﹕二十八宿之虛宿。見《爾雅·釋天》:“顓頊之虛,虛也。” (13)

     四、謹敬貌。見《說文·頁部》:“頭頊頊謹兒。从頁玉聲。” (14)

     五、信、愉、正等泛指正面褒獎之意。見《五經通義》:“顓頊者,頊,猶愉也。” (15)

     六、寒縮。見《金文詁林》引《白虎通》:“顓頊者,寒縮也。” (16)

     七、顱,指枕骨。見《廣韻·入聲》:“人頊䪴。” (17)

     八、自失貌。見《莊子‧天地》:“子貢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又陸德明釋文﹕“頊頊,李云﹕自失貌。” (18)

     九、通旭。見《康熙字典·頁部》:“頊頊,又作旭旭。” (19)

     十、奉玉之恭謹貌。見林光義《文源》:“像奉玉謹愨見於顏面之形。” (20)

     據風雨亭前樑底面的石刻文字,可知該亭初建於明代萬曆乙巳(1605),重修於崇禎己巳(1629),再修於清道光八年(1828)。故此,“詹頊亭”題撰者絕對不可能預知成書於民國九年(1920)的林光義《文源》所載“頊”的義頊解說。基於此種邏輯,對於頊的第十個義頊,筆者暫且存而不論,祇看以上所舉前九項釋義,其中包括陳樹榮先生以“頊”通“旭”(“頊”字的第九義項)與網絡上作“星宿”解 (“頊”字的第三義項)的釋義依據。誠然,無論日賞斜陽還是夜觀星象,都是瞻望客觀存在的事物;尤其媽閣廟位處岸邊,景致理應是無遮擋的,故以上兩種說法似無不可。但如果說特意闢地建亭,專是為了供人賞日觀星,那地處愈高景致愈佳乃是常識,那把詹頊亭建在媽閣山上更高處豈不是更合適?換言之,這也是持“觀落日說”、“觀星宿說”的两位先生在分析“頊”時,似乎未有充份顧及的一個重要因素﹕語境。

     “詹頊”的 “頊”應代指媽祖

     關於語境的顧及,容後再述。先來繼續探討“頊”的義項。筆者利用北京大學語料庫,對清朝以前歷代一系列經典古籍中所錄“頊”字的使用情況進行窮盡式統計,得出結果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頊”是與“顓”合用為“顓頊”。“頊”最早的書證見於《禮記.月令》,也是“顓頊”連用的﹕“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21) 可見,“頊”的最早最常用的義項,無疑就是顓頊的省稱 (即上舉“頊”的第一義項)。其中作“姓氏”解的第二義項,作“謹敬貌”解的第四義項,作“信、愉、正等泛指正面褒獎之意”解的第五義項,以及作“星宿”解的第三義項,其實都是在顓頊的義項上引申出來的。至於筆者對“詹頊亭”的“頊”的理解,亦是由它的第一義項“顓頊的省稱”開始,並以此作為借代媽祖的依據。何謂借代?據《語言文字詞典》﹕“修辭格之一。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稱說出來,而用與它有密切關係的人或事物的名稱來代替。”(22)譬如唐詩人崔顥〈盧姬篇〉詩起“盧姬少小魏王家”句,詩中所描述的表面是三國魏武帝宮人盧姫的往事,實在代指當時同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唐明皇貴妃楊玉環。(23) 可見,能借代者必有一定關係。在此不妨先說明一下顓頊和媽祖有何關係?

     關於顓頊,《史記.五帝本紀》載﹕“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另據學者考證,顓頊之名,乃“端玉”諧音,是居北方水位的“水星”,主司亦是位水神。(24)這在古籍文獻中亦有記載,如先秦《潛夫論.卜列》: “顓頊水精。”(25) 又如《太平預覽.地部六.茅山》﹕“顓頊水德,故號玄帝。”(26)

     而媽祖的事蹟則較為詳細地記錄在一部道教經典中的〈天上聖母傳〉。(27) 有學者據此傳概括了媽祖的種種神力:“能預知人之禍福、解除水旱、消除瘟疫、避開海賊、平浪降風、出原神救兄、為某婦送子、助宋使赴高麗等等。”(28) 然而,被航海人士奉為聖神的媽祖最重要的職司,依然還是水神。最直接的說法在山東嘉慶《長山縣誌》卷十三〈藝文志二.記〉第七十四頁〈天后閣記〉碑記有載﹕“嘗考天妃所司者,水也。”(29)其次,“新加坡著名媽祖廟天福宮中有清光緒皇帝題寫的‘波靖南溟’[⋯⋯] 其他各地媽祖寺廟中則有海國慈航、慈航普渡、神昭海表、安瀾利運、滁潭海宇、恬波利運等各種匾額。”(30) 與匾額功能相當的還有楹聯,例如澳門蓮峯廟和氹仔武帝廟的天后殿均有頌揚媽祖水德的楹聯﹕“水德配天,海國慈航並濟;母儀稱后,桑榆俎豆重光。”(31) 此聯流傳甚廣。香港貝澳天后官、香港衙前圍天后古廟、香港汀角路天后宮、廣東深圳赤灣天后宮、廣東汕頭華塢天后宮、廣東汕頭媽嶼老媽宮、廣東南澳縣澳前天后古廟、廣東潮陽後溪天后廟、海南海口天后宮、福建福州會館天后宮、天津天后宮、臺灣臺中縣永興宮、臺灣雲林縣朝天宮、臺灣臺南天后宮、臺灣宜蘭縣震安宮、臺灣金門龍鳳宮、泰國信武里府天后宮等,均有與此聯相同或略有異字的楹聯。(32) 此外,在福建泉郡天后宮內有“神功護海國,水德配乾坤”聯;還有 “水德配天,海靜波恬”聯語(33);臺北市梅山慈祐宮有“水德配天昭日月”(34;臺北淡水鎮龍山寺內媽祖殿有“惟我后之德,盛德在水”(35);臺灣雲林縣拱範宮有“水德揚湄島之休,萬里慈航永渡”(36);香港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有“恩流荷澤,水德配天”(37);香港坪洲天后宮有“自神禹後一人,善德在水”等聯語。(38)而澳門媽祖閣內“詹頊亭”的背後就刻有“南國波恬” 的題額,頌揚的顯然都是媽祖的“水德”。

     由此可知,媽祖和顓頊均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相同點﹕在品性和職司上,兩者同是擁有水德的水神,且是至為尊貴的一帝一后。據此,筆者認為“詹頊亭”之“頊”字,由五帝之一、主司水神的顓頊,轉而借代天后聖母的海神媽祖。這才是最貼切、最正確的詮釋。

     從文化語境看 “頊”的含義

     現在來說語境即語言環境。狹義的語境指文本的上下文;廣義的語境則包括文本以外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中國傳統廟宇內的匾額、對聯、題詞或題詩的文字,與建築物自身文化的、歷史的、宗教的底蘊,結合成為一種既有文本內也有文本外相互關聯的雙重語境。所以,筆者認為,若把“詹頊亭”的“頊”字放在媽閣廟內核心建築的題額這一特定文化語境中,兼以寫作的“五切”(39) 為標準加以深入分析,則上述的通“旭”與 “星宿”二說,均未若釋為與顓頊司同職的水神媽祖的意思貼切合理。

     媽閣廟的核心建築,即上文提及媽閣廟最早期的建築群包括神龕、風雨亭、牌坊和山門四者,其上題額多為四字,正如李天錫先生在〈媽祖信仰與海外華僑華人〉文中所指出的:“寺廟中匾額上的題字必須精煉簡要,一般都是四個字,且多經典成句,並且要在這四個字中表達對主神性格、職司的準確理解。”(40) 這其實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文化語境的構築。請看下圖所示﹕

 

                                [圖6] 山門背額的“ 其仁如天”

 

                                [圖7] 牌坊正額的“南國波恬”

 

                               [圖8] 正殿前樑的“神山第一”

     題在山門正額的“ 媽祖閣”,是供奉媽祖的廟名[圖1]。媽祖女神相傳乃福建莆田宋女林默娘羽化。古代稱女子的居室為閨閣, 故把奉祀媽祖女神的廟宇定名“媽祖閣”,乃合適不過。及山門背額的“ 其仁如天”[圖6],題在牌坊正額的“南國波恬”[圖7]、正殿前樑的“神山第一”[圖8]、正殿後樑的“英靈顯應”[圖9],神龕後壁題額的“海岳鍾英”[圖10],顯然就是對媽祖諸般恩德的頌揚。至於神龕正額的“國朝祀典”[圖11],則表明這是官廟,其正下方就擺放着讓人供奉的、象徵神明如在的媽祖尊像。由此觀之,媽祖閣的核心功能或意義,就是為了讓人瞻拜這座媽祖尊像。這是媽祖閣的靈魂所在,亦是媽祖閣的精神主題,這是毋容置疑的。媽祖閣核心建築的這一系列題額就構成了媽祖閣的特定文化語境。它宛如一篇行文精煉、結構嚴謹、前後呼應、主題鮮明的頌讚文章,實在容不得半點的離題。其它的一切廟內的匾額、楹聯的題撰,也理所當然都要圍繞着這個主題來發揮,一旦脫離了這個主題便有悖語境,失去意義了。

     “詹頊亭”自然也不應例外,它就是建在供奉媽祖尊像的神龕前面,以供人們瞻仰祭祀媽祖的一座風雨亭的亭名。

                              [圖9] 正殿後樑的“英靈顯應”

 

                               [圖10] 神龕後壁題額的“海岳鍾英”

 

                                    [圖11] 神龕正額的“國朝祀典”

 

                     [圖12] 建於神龕後上方的“弘仁殿”

人們來到媽祖閣,瞻仰的理所當然就是媽祖了。正如本文開首所言,題字牌坊的功能主要是對立有殊功、有特別意義的人事的旌表與紀念。媽祖的恩深似海,以上提到的題額,無一不在彰顯這個主題。

     而海神媽祖的封號“弘仁”,亦可與山門背額的“其仁如天”及建於神龕後上方的“弘仁殿”[圖12] 相互呼應,同樣也在凸現着同一個主題。

     再從側額看“詹頊亭”的題旨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有力的佐證﹕在“詹頊亭”牌坊同一平面的兩側,分別題着以隸書寫成的“燕賀”和“鳧趨” [圖3] [圖4] [圖5]。

     “燕賀”和“鳧趨”都是有出處、有特定意思的詞語,見《漢語大詞典》“ 燕賀”的第二個義項:“猶祝賀。唐杜甫〈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詩:‘ 紫誥鸞迴紙,清朝燕賀人。’”(41) 又見“鳧趨”的第二個義項﹕“像野鴨一樣飛趨。比喻歡欣。宋陸游〈謝明堂赦表〉:‘奉五百里之驛書,徒深鰲抃;上千萬年之聖壽,莫綴鳧趨。’”(42)

     兩副側額之詞義顯而易見,是讓天上飛的,水中游的都歡欣趨前朝賀。這決不可能是為了觀落日或觀星宿而“燕賀”“鳧趨”;這“燕賀”“鳧趨”的祇能是生民崇拜的神明。而正殿神龕內惟一的神明就是海神媽祖。其中左側“鳧趨”的“鳧”,亦可借喻為海上的船或船隊。船隻絡繹不絕地前來朝拜海神媽祖以求平安順利,更是真實不過的絕妙寫照。

     綜上所述,澳門媽祖閣“詹頊亭”的“頊”本是顓頊的省稱,但在媽祖閣特定的文化語境中,題撰者通過古詩文中常用的借代手法,以“顓頊”的“頊”代指同具水德的海神媽祖。這才是最貼切、最正確的解釋。詹頊亭絕非觀落日或觀星宿之亭,而祇能是瞻仰媽祖的亭。儘管詹頊亭早已被重修成為正殿的一部分,但其“詹頊”二字,依然保留着瞻仰海神媽祖的神聖主題。

【註】

(1) (4) 賈洪波:《中國古代建築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32。

(2) (3) 楊柳橋:《荀子詁釋》,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頁760,頁761。

(5) 陳樹榮:〈澳門媽祖文化的形成及發展——從媽閣廟石殿神龕 “萬曆乙巳四街重修”碑記談起〉,《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含法制史)(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頁457。

(6) 譚世寶:《金石銘刻的澳門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20。

(7) 乾隆年間,趙元儒〈次張道源石壁詩原韻五律四首〉,被刻於媽閣山上。其二的首聯為:“試叩禪關入,神山第一亭。”

(8) (12) (14) (17) (18) (20)《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成都:四川詞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詞書出版社,1993年,頁1651,頁1813,頁1813,頁1813,頁1813,頁1813。

(9) 陳煒恆著,陳煒恆文存《澳門廟宇叢考(上卷)》,澳門: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2009年,頁300。

(10) http://blog.yahoo.com/_7XD4APYHB DN5XXEFQYWNTS7J2I/articles/79553 (摘錄自網誌《當快活時須快活,得安閑處且安閑》之一〈澳門一日遊之一媽閣廟〉篇)。

(11) (13) (15) (1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頁1393。

(16)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第八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頁23。

(21) 筆者使用由北京大學建立的“CCL語料庫及其檢索系統”的古代漢語檢索系統,以 “頊”為關鍵字進行檢索,共有結果122條。其中有116條是 “顓”“頊”連用,佔比例約 95.1%。(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search?q=%E9%A0%8A&LastQuery=&start=0&num=50&index=FullIndex&outputFormat=HTML&encoding=UTF-8&maxLeftLength=30&maxRightLength=30&orderStyle=score&dir=gudai)

(22) 何立著《語言文字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年,頁614-615。

(23) “盧姬篇是唐代詩人崔顥的一首七言詩。通過描寫三國曹魏時期魏武帝曹操的舞女盧姬的故事,暗諷當時楊貴妃得寵,楊國忠竊柄弄權的時弊。也表達了作者對當時讀書人針砭時事為民謀利,卻因沒有迎合帝王喜好歌功頌德,而不得重用,抑郁不得志的憤慨。”(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2589706.html)

(24) 何浩:〈顓頊傳說中的史實與神話〉,《歷史研究》,第3期,北京:1992年,頁78。

(25) 王符著,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頁297。

(26) 李昉撰《四庫類書叢刊太平御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頁477。

(27) (29) 譚達先:《論港澳臺文間文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397,頁196。

(28) (30) (40) 徐曉望編《媽祖文化研究 —— 第一屆媽祖文化研究獎得獎作品集》,澳門: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2005年,頁240,頁220,頁220。

(31) 鄧景濱、葉錦添編註《澳門名勝楹聯輯註》,澳門:澳門楹聯學會出版,1998年,頁4,頁265。

(32) (33) (34) (35) (36) (37) (38)徐玉福編註《媽祖廟宇對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39) 五切﹕切時、切地、切人、切物、切事。

(41) 五切﹕切時、切地、切人、切物、切事。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七卷 (上),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頁274。

(42) 五切﹕切時、切地、切人、切物、切事。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十二卷 (下),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頁1042。

* 蔣美賢,澳門大學中文系大四學生,澳門近代文學學會秘書,澳門博物館學生研究員協會成員,民政總署轄下展覽場地駐場導賞員。有作品刊於《澳門筆匯》,曾獲兩屆城市文學創作獎文化與藝術評論優異獎。現參與國家文化部《十部藝文集成志書‧澳門卷》諺語卷編纂工作。

** 鄧景濱,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獲九項國際性、全國性和地區性的學術獎項,2012年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功績勳章。任澳門近代文學學會會長、澳門粵方言學會會長、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會長、澳門筆會監事長等,出版著作《語壇爭鳴錄》、《杏壇耕播錄》、《粵音考異錄》、《語林漫筆》、《實業詩人第一家》、《澳門蓮系地名考》、《應用文研究》等二十餘種。在《中國語文》、《歷史研究》、《學術研究》、《方言》、《語言文字應用》、《修辭學習》、《語文建設》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本冊第 55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55-6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