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人的光影之旅 - 黃東明、譚啟漢、歐平訪談錄
本書輯錄三位澳門資深攝影人黃東明、譚啟漢、歐平的口述訪談,記錄了他們從事攝影拍攝六十年的歷程,由澳門攝影學會的成立、推動攝影藝術發展、傳承攝影技術、以及親歷本澳多宗大事件的所見所聞。
詩像澳門
詩集記錄了安千民心上不可磨滅的澳門印記。有中、英文翻譯,亦收錄了30張照片,以視覺形式詮釋詩人對澳門的體驗和感受,讓讀者更能體會詩人對這片接納他的土地的萬千思緒。
2018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
作品選以精選為原則,文體包括小說、散文、新詩與舊體詩詞,選編範圍為2018年期間,澳門作者發表於本地或外地報章期刊上之中文作品。作品選由知名作家廖子馨、吳淑鈿、盧傑樺及黃坤堯主編,共收錄小說十二篇、散文二十九篇、新詩二十首及詩詞四十首。
絲路古憶 - 西夏文物特展
本書以中、葡、英三種文字,圖文並茂介紹絲綢之路上的西夏,西夏建立於公元1038年,版圖位於河西走廊以東一帶,其鼎盛時期疆域範圍橫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全部,甘肅省、青海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陝西省等部分地區,有“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一說;前期曾與北宋、遼鼎立,後期與南宋、金對峙,歷時190年,共經十主。後來曾經盛極一時的西夏文化湮沒在歷史的塵沙之中,直至二十世紀,隨着各類文獻、文物的大量出土,使凝聚了西夏人智慧的一批批珍品再現於世人眼前。
冼星海的音樂之路
目標讀者為澳門小學生、兒童及其家長,繪本以冼星海成長、學習及音樂事業發展為主題,設有多個創意、互動機關,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兒童讀者認識冼星海,加深對祖國的認識。
翎靜芳馨 - 南京博物院藏陳之佛作品集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與南京博物院合辦“翎靜芳馨 - 南京博物院藏陳之佛作品展”,展出中國二十世紀工筆花鳥畫家陳之佛的作品、創作草圖、粉本、素材及器物,期望以較全面的角度介紹陳之佛的藝術,提高公眾對中國工筆花鳥畫的認識及領略陳之佛獨特的藝術精神。本圖錄編選本次展覽所展示之展品以及陳之佛使用之文具。
如沐春風 - 劉孟寬畫集
劉孟寬,香港美協 創會會員,沐風畫會會長。一九五零年生於香港,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一九七七年開始跟隨嶺南畫派第二代大師楊善深學習,一九八三年開始全職繪畫創作,為嶺南畫派第三代活躍畫家。劉氏作品富嶺南畫派寫生精神,融合嶺南畫派及西方技法,畫風清新脫俗,追求達到雅俗共賞之境界。
九九存珍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檔案展
伴隨着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喜悅,澳門檔案館從館藏 - “澳門各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檔案中選取了一百多份檔案資料輯錄成書,讓大眾一起回味那年那日的盛事 - 一份值得久久珍存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