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增訂版)
本書接續2011年出版之《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修訂及增加2012至2018年的澳門演藝資料,分別從澳門劇場的整體環境改變、澳門劇團的發展與創新,以及澳門華文劇場專題研究三方面,對新世紀以來澳門華文戲劇的發展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及梳理,力求多角度展現澳門最新的劇場形態與現象,為澳門戲劇研究提供嶄新的視野。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一百零七期
第107期有 五個欄目。在“藝術點滴”欄目重點介紹了新發現的一套徐悲鴻創作的十二生肖套圖,為研究徐悲鴻提供了新的資料。此外還有“城市形象”、“神話與風俗”“水上先民”“傳教佈道”欄目。
歐風遺蹤 - 澳門聖若瑟修院與教堂
《歐風遺蹤 - 澳門聖若瑟修院與教堂》為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院長葉農教授所著。全書以史實為據、以通俗為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聖若瑟修院及教堂的建築特色、創辦的緣起變遷、辦學期間的文化藝術活動,以及當時經學院所培養的澳門各界名人等,並於文末介紹了聖若瑟修院藏珍館所藏的一批珍貴文物。全書附有多幅珍貴插圖,讓讀者能快速及全面地了解聖若瑟修院與教堂的過去與現在。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一百零六期
第106期分為“城市形象”、“美術與音樂”、“神話與宗教”三個欄目。其中有十九世紀俄國駐馬尼拉總領事多貝爾撰寫的回憶錄的詳細介紹,是俄國與澳門關係研究的重要資料。
盧濟塔尼亞人之歌
他寫出了《歌集》、榮譽、海難,在《盧濟塔尼亞人之歌》中寫出了民眾的覺醒。他是一個純粹的詩歌天才,是我們(葡萄牙)文學中最偉大的詩人,他就是卡蒙斯,無論這樣評價他會讓自稱比卡蒙斯更偉大的詩人佩索阿多麼痛苦。除了卡蒙斯為我提供的最簡樸的範例外,沒有任何東西適合我,我也學不會任何東西。他純粹的人性,例如那種驕傲的謙卑,為我樹立了榜樣。 —— 何塞‧薩拉馬戈
星槎萬里 - 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集
“星槎萬里 - 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故宮珍藏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文物精品近一百五十件,集中反映明清時期宮廷與外部世界交流互動的纍纍碩果,呈現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諸國文明交相輝映的盛世風華。
華麗逸事-哈麗特‧洛筆下的澳門
1829年,一位年輕的美國女子與她的嬸嬸和叔叔來到中國沿海地區的歐洲人圈住地,並在澳門生活的五年時間裡寫下了日記,這些日記不僅讓她的個性躍然紙上,也為我們描繪了當時澳門生活的豐富圖景。
滄海明珠 - 澳門城市變遷
本書以中、葡、英三種文字,圖文並茂介紹在二十世紀以前,除澳門半島北端與中國大陸相連外,氹仔和路環皆是四面環海的島嶼。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澳門逐漸通過填海造地向海面伸延,增加土地資源的同時,深刻地影響着澳門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