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一百一十期
本期特设文化遗产栏目,探讨澳门文化遗产的保护、史料发掘与发展。“天地玄黄” 栏目讨论玄天上帝信仰源流以及九品往生与九品官人两个课题;"历史考察" 续谈新罗与中国、百济官品冠服制之关系;"传教布道" 继续探讨明末清初进入江南地区的耶稣会士的事蹟。
澳门文学期刊述要与目录汇编
澳门文学期刊整理对于保存澳门文化记忆至关重要,它是清理文学历史、抵抗遗忘刻不容缓的任务,又是充实“澳门学"史料基础、完善学科框架的基本环节。本期刊述要与目录汇编涉及近百年来澳门编辑出版的十数种主要文学期刊,藉以辞条注解方式介绍各刊物运作情况,详列期刊目录,对从事澳门文学研究、了解澳门文学历史概况的读者具有莫大之参考价值。
一代昭度 -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饰
清代帝后服饰文化集中呈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礼仪制度、宗教信仰与民间习俗。《一代昭度——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饰》为精装展览图录,收录相关展览全部展品图像,并附每件展品研究资料,同时收录故宫博物院专家针对清代帝后服饰所撰写研究论文。本书共分五部份: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和便服,共包含文物87件套。
春风吹又生 - 何多苓艺术大展画册
何多苓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油画艺术家之一。是次“春风吹又生——何多苓艺术大展”展出何多苓在各个时期创作的48件/套素描和油画作品,包括2019年的新作。人们从中可管窥他艺术创作的发展轨迹,感受他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蓬勃艺术创造力。
豫游之道 - 艺博馆馆藏
平装画册,收录“豫游之道 - 艺博馆馆藏展”展品图像及相关文章。以外地艺术家的视角作为切入点, 内容为十七至二十一世纪反映澳门风貌之馆藏逾一百六十件。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地志画:十七至十九世纪版画”,“钱纳利:亦师亦友”,“现代轨迹:二十至二十一世纪作品”。从早期西方使团随行画师及旅行画家所绘制的画作到二十一世纪外地艺术家俱有现当代特徵的油画、水墨、版画、雕塑、录影装置等,串联不同地区的画家在澳门留下的足迹。
氹仔情怀续篇
《氹仔情怀续篇》主要介绍氹仔施督宪政街及飞能便度街的街貌变迁,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及珍贵的历史图片,配合大量访谈记录,讲述与两街店舖、庙宇、住宅相关的人与事,重现昔日氹仔的朴素生活及乡土风韵,为上世纪十至七十年代空白的氹仔民间史添上浓重的一笔。
冼星海纪念馆展览图录
冼星海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的遗物主要收藏於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庆祝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冼星海纪念馆借出冼星海遗物来澳展出。本书以中、葡、英三种文字,图文并茂介绍这批展品,包括冼星海的证件、日记、书信、手稿、小提琴和衣服等,藉此加深公众对冼星海生平及艺术成就的认识。
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一百零九期
第109期分为五个栏目: “先辈事业” 其中有李业飞的论文,颂扬了日本华侨陈秉心先生追随孙中山革命二十年的经历,“澳门研究”刊出郭晓明的论文,全面论述了明清时期澳门教育三轨并行的特点以及所设课程的内容。此外还有“传说与历史” “传教布道” “文学与艺术”栏目,刊出有关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