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天涯:羅明堅與來華耶穌會士 上冊(畫冊) 及 下冊(論文集)
本書以中、葡、英三種文字,圖文並茂介紹是次專題展品內容,除了1987年被發現藏於意大利的羅馬國家檔案館、1993年在羅馬正式印製及出版的羅明堅繪編的中國地圖集為重點,以及其他數名來華耶穌會士所繪的中國地圖和天文儀器圖外。還介紹本展覽精彩亮點的展品,從中顯示中學西傳和中歐文化交流的重大意義。書中附有意大利、澳門以及內地學者在這方面研究工作的最新學術研究成果論文。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八十五期
第85期主要介紹鄭哲園《五峰山房詩集》以及由研究者蒐集的《竺摩法師藝術觀創作論》等。
醉舞龍騰 - 澳門魚行醉龍節作品集
舞龍在中國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廣東省具有特色的,有新會紗龍、湛江人龍、梅縣板棍龍、大埔黑蛟龍和澳門醉龍等。其中澳門的醉龍,以舞者醉態可掬的舞姿和特別的技法而聞名全國,在群龍騰舞中獨樹一幟。
複製性與繪畫性的平衡 - 紫外線固化油墨凹版畫製作技法
《複製性與繪畫性的平衡 - 紫外線固化油墨凹版畫製作技法》一書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切入,發掘紫外線固化油墨(簡稱UV墨)直接用於凹版畫的可能性。
文化局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 永續之夢
《永續之夢》是文化局三十周年紀念特刊,圖文並茂地介紹文化局三十年來所做的工作,道出文化局仝人構建“文化永續之城”的夢想,亦希望讓大眾可以了解澳門文化近三十年來的發展與蛻變。附錄的“文化局三十年記事”記載了文化局的發展歷程和活動資訊,“文化局職能發展回顧”從法例的角度說明文化局因應時代變遷和社會要求而作出的職能演變,均具文獻和參考價值。
介入‧自然 - 藝博館藏中國觀念攝影集
相看.相知 - 影像非洲
藝博館與澳門安哥拉協會合作主辦“相看‧相知 - 影像非洲”,展出逾35位來自非洲及非洲以外攝影師作品,其中攝影逾140作,錄像3件。展出作品透過藝術性和紀錄性手法,探討非洲人民在時代流變中所呈現出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狀態。藉由鏡頭的陳述,不僅記錄了非洲社會、歷史發展的脈動,亦反映出今日的非洲大陸和非洲人民,以影像向世界發聲,沉啞地訴說著那屬於非洲的故事。
君子比德 - 故宮珍藏清代玉器精品 (上下卷)
該畫冊分上、下兩卷,精裝,收錄“君子比德 - 故宮珍藏清代玉器精展"所有展品圖片,以“受命於天”、“法相梵音”、“清室雅伴”、“几暇清賞”、“玉不去身”和“含英咀華”六大專題展示禮制、宗教、陳設、文房、服飾及日常等各類玉器,展示傳統“君子比德"觀念在清宮的華麗體現。展品豐富,包括玉璽、觀音、觀音、法器、如意、筆架、髮簪、妝盒、杯盤等。另,平裝別冊收錄論文、作品說明、帝王年表,以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