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藝相傳 - 周霑、周雲書畫篆刻集
文學的形象 - 澳門寫作人攝影肖像展 2013
澳門寫作人攝影肖像展是首次以澳門文學人為主題而舉辦的展覽,亮相的都是1960年前出生的澳門寫作人。透過鏡頭及簡介得以讓公眾一睹他們的丰采。
2012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
《2012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精選2012年度二百多篇佳作,含小說(31篇)、散文(59篇)、新詩(42篇)、詩詞(74篇)四部分,以多元的視角、亮麗的彩筆,呈現百多位澳門作家的奇想與匠心。本書由本澳著名作家廖子馨、湯梅笑、鄭國偉、鄧景濱聯合編選。
盧九家族研究
本書通過對在澳門近代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華商階層的觀察,尤其是通過對盧九家族的個案式研究,試圖為澳門近代史、澳門近代華商史的研究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作者通過對盧九家族的研究,希望能夠引起學術界對近代澳門華商家族以及華人社會的重視,並逐步開展對近代澳門著名華人家族的史料徵集與事跡研究,並以此推動澳門近代華商史、澳門近代經濟史、澳門近代社會史的研究。
望遠鏡與西風東漸
本書是一部望遠鏡的發展簡史,簡要系統地介紹了望遠鏡在歐洲的發明、發展過程以及傳入中國的經過。作者以其間的重要人物為主,以荷蘭眼鏡商人利赫到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從湯若望到徐光啟,用流暢的筆觸,把一段枯燥無味的望遠鏡傳入中國的經過寫成一部趣味性較強的歷吏專著。
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
凡研究天主教東傳或中外文化交流史者,絶不可忽視澳門歷史; 凡研究澳門歷史者,又無法迴避聖保祿學院。有鑒於此,本書試圖通過對澳門聖保祿學院的建立及相關爭議、人員構成及其組織機制、教學體制、財務問題等的分析與研究,考證並分析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及其相關歷史的重要意義。
佛郎機銃在中國
佛郎機銃的研究,既是本書重新檢視歐人東來史不能夠忽視的起點課題,也是了解近500年來中國軍事武力興衰和研究東亞戰爭形態的首要門徑,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在世界軍事史中,再也找不到像佛郎機銃這樣獨特而深刻的個案。尤其是數百年間,佛郎機銃長期捍衛數千公里的中華帝國彊土,這樣對歷史有巨大影響的科技產品,無疑需要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注意。
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 - 獨特歷史背景下的作曲者與作品
澳門開埠以來的天主教音樂是相對保存完整的文化系統,是澳門音樂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線索之一。 這部著作所研究的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可以說是澳門在這方面的音樂史線索發展到當代的一個必然成果。